飞叶逐樱 飞叶逐樱
关注数: 54 粉丝数: 66 发帖数: 2,817 关注贴吧数: 48
据说你吧大佬什么都懂,于是我就来请教了 这玩意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船? 共和国级, 中国 重巡洋舰 下水 1938 (引擎 1930) 排水量: 11,558 吨 空载; 11,923 吨 标准; 13,589 吨 正常; 14,922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656.17 英尺 / 656.17 英尺) x 65.62 英尺 x (22.97 / 24.62 英尺) (200.00 m / 200.00 m) x 20.00 m x (7.00 / 7.50 m) 武器: 3 - 7.99" / 203 mm 56.0 倍径 火炮 - 334.99磅 / 151.95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38 Model 3 3联炮座 在艏艉中线,主要在前 1 抬高的炮座 - 超级火力组 2 - 5.00" / 127 mm 38.0 倍径 火炮 - 55.12磅 / 25.00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高平两用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38 Model 8 双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4 - 1.57" / 40.0 mm 39.0 倍径 火炮 - 1.10磅 / 0.50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防空炮 带输弹机的甲板炮座, 1938 Model 12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2 - 0.79" / 20.0 mm 45.0 倍径 火炮 - 0.24磅 / 0.11千克 炮弹, 15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38 Model 20 单个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 1,120 磅 / 508 kg 主要鱼雷 36 - 24.0" / 610 mm, 27.89 英尺 / 8.50 米 鱼雷 - 2.349 吨 每个, 84.567 吨 总共 在 4 管 甲板固定滑轨发射架 装甲: - 装甲带:厚(最大)长(平均)高(平均) 主体:5.98" / 152 mm406.82 英尺 / 124.00 m9.71 英尺 / 2.96 m 艏艉:未装装甲 主装甲带覆盖 95%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20.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2.28" / 58 mm406.82 英尺 / 124.00 m20.18 英尺 / 6.15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65.62 英尺 / 20.00 m - 火炮装甲:正面 (最大)其他 炮室 (平均)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7.99" / 203 mm2.76" / 70 mm5.98" / 152 mm 第二组:5.00" / 127 mm2.76" / 70 mm5.00" / 127 mm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2.52" / 64 mm 首楼: 1.89" / 48 mm 尾甲板: 1.89" / 48 mm - 指挥塔前部 5.98" / 152 mm, 后部 1.97" / 5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直接传动, 2 轴,, 119,918 轴马力 / 89,459 Kw = 33.74 节n航程 9,354海里 在 16.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2,998 吨 人员: 629 - 818 花费: £5.752 百万 / $23.007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364 吨, 2.7% - 火炮: 259 吨, 1.9% - 武器: 106 吨, 0.8% 装甲: 3,512 吨, 25.8% - 装甲带: 973 吨, 7.2% - 防鱼雷舱壁: 694 吨, 5.1% - 军备: 493 吨, 3.6% - 装甲甲板: 1,254 吨, 9.2% - 指挥塔: 98 吨, 0.7% 机械: 3,634 吨, 26.7% 船体,配件和设备: 4,048 吨, 29.8% 燃料,弹药和补给: 2,031 吨, 14.9%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5,891 磅 / 7,208 K千克 = 62.3 8.0 " / 203 mm 炮弹或者 1.4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10 稳心高 3.2 英尺 / 1.0 m 横摇周期: 15.5 秒 坚固性-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70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26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06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直球鼻型船首 和巡洋舰形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481 / 0.493 长宽比: 10.00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25.62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6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66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0.00 度 船尾外伸: 0.00 英尺 / 0.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20.00%, 28.18 英尺 / 8.59 m, 23.06 英尺 / 7.03 m - 前甲板:21.00%, 23.06 英尺 / 7.03 m, 17.95 英尺 / 5.47 m - 后甲板:41.00%, 17.95 英尺 / 5.47 m, 17.95 英尺 / 5.47 m - 船尾甲板:18.00%, 17.95 英尺 / 5.47 m, 17.95 英尺 / 5.47 m - 平均干舷:19.92 英尺 / 6.07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94.6%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49.2% 水线面积: 28,201 平方英尺或 2,620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15%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108 l磅/平方英尺或者 529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8 - 纵向: 1.15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船只缓慢从容的摇动,是一个不错的火力平台
又看见有人说重做B25了,我觉得你们思路有问题 泥萌为什么限制航空兵?航空兵强啊!航空队比炮队多一轮先手攻击,航母、轻母技能比炮队技能更成体系,装备上航空兵的限制比炮船要少——我举个例子,MK6是不能装在护卫舰上的,但B25可以。 所以与其琢磨砍B25还不如想想怎么让炮队变得更强,技能我想不出,那就从先手攻击下手——增加“齐射阶段”。 首先声明我是“云舰C”玩家,说的不对还请谅解。舰R脱胎于舰C,所以战斗流程也和舰C有类似的问题。当初在看舰C时我就觉得田中流海战缺了点什么——战列线战斗不应该是远距离舰队齐射点名,在距离足够近时解散编队进入绞杀战么?怎么打完航空战就进入排队枪毙阶段了? 我觉得这个“齐射阶段”可以简化为“航空战”的炮队版,动画就用多拉炮的那个的后半段就可以,伤害可以参考航空战公式。先手顺序是航空战》导弹战》齐射》反潜》先制鱼雷。在这里我还想引入一个“旗舰决定权”的概念。 所谓的“旗舰决定权”就是以旗舰的类型决定先手的类型。举个例子,假设旗舰是赤城,那么这只舰队的开幕只有航空战而没有齐射,哪怕队伍是赤城+5BB。如果旗舰是北宅,那么这只舰队开幕只进行齐射而没有航空战。 我觉得可以这样分类:旗舰是航空兵(航母和轻母)时开幕进行“航空战”;旗舰是可以装备8英寸以上舰炮的舰船(战列、航战、战巡、重巡、航巡和重炮)时开幕进行“舰炮齐射”;旗舰是不能装备8英寸以上舰炮的舰船(轻巡、驱逐、潜艇和潜母)时开幕进行“先制鱼雷”;旗舰是补给时“不进行”开幕攻击。舰队有导驱和防驱一定进行“导弹战”,当导驱或防驱为旗舰时开幕进行“先制鱼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