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987cctv654321
立足自然,自然生活
关注数: 4,959 粉丝数: 18,422 发帖数: 1,301 关注贴吧数: 49
黛玉,是宝玉独一无二的知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了一个所谓的红学泰斗对黛玉的评价是:“小气,狭隘、不近人情……”。 听后,我憎恨自己,记忆力不好、理解力有限,又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然而,也无法压制心潮澎湃,写下了下面错别字多、没有双“”的一点反驳,不对之处,请大家见谅。 大家知道,贾宝玉看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后,就说:‘快出去、快出去!……’ 有人说:‘没有爱,无所谓恨。’如同一理:宝玉对洞明、练达,假如没有研究,断不会如此可恶。正是他有自己的见解,才后来借探春之口,表达了:‘处利禄之场,在运筹之界,右窃尧舜之词,左背孔孟之道。’他,真正可恶的是用世事、人情去做学问、文章,失去那种敦厚的、淳朴的、自然的,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活。 也许,哪位泰斗说“宝钗是宝玉心中更符合人情练达标准的人。”是的,这点我不反对。所以,黛玉是宝玉的知己。 我想,黛玉在泰斗心中之所以“小气、狭隘”,也许书中这样说的人多。有人曾说:‘大家说善,察;说恶,察。’我们看看,说黛玉刻薄的是什么人? 有人说:‘好知不学,弊在荡。’也许,《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说明了这点,是不错的证据。黛玉与杨修比较,都好知,地位、权力,怎么比啊?魏晋时代,道家更风流倜傥而已。 有人说:‘宜者三友,损者三友。’黛玉人性的弱点就是‘直、凉、广闻’。这也就是中秋联诗:湘云与黛玉、妙玉,孤家寡人一起的原因吧!识人难,久而敬之,也许说的这个道理。 《红楼梦》开篇,跛足道人、癞头和尚,贾雨村齐齐出厂,注定了它是文化盛况。遗憾的是,贾雨村的豪情壮志经历几天官场就没了,扮演了乱判‘葫芦案’的现形记。所以,《红楼梦》满纸仁义道德,并不是‘盛世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的时代。 曹雪芹,是旷世奇才,然而他的心灵没有归宿。如同他说的“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权是臭皮囊”。宝钗,有可能成为这个皮囊,黛玉就是这个幽灵。所以,我得出黛玉是宝玉独一无二的知己,否则:他不会有有那么高的期许。 谢谢,写的不好,见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