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者自咪🙄 夏天夏目V
关注数: 50 粉丝数: 80 发帖数: 3,840 关注贴吧数: 34
牛姐的双种族身份使她始终未能得到大众的充分认可 摘自b站视频转译: 我认为了解玛丽亚·凯莉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受到音乐出版等文化媒体的质疑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质疑与她的身份密切相关,影响了她的自我认知。 当玛丽亚出道时,她的声音和事业被视为美好得不 真实,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玛丽亚出道的时候正值米利·瓦尼利丑闻,这对她的影响尤为显著。米利·瓦尼利是一对非常成功的组合,曾赢得格莱美最佳新人奖,但后来发现他们一直在对嘴。玛丽亚也面临着类似的指控,她那难以置信的美妙声音也被质疑是假唱。此外,她在职业生涯开始的三年内并未进行巡演,而是选择专注于录音和保护声音。因此,她拍摄了MTV unplugged来反驳这些指控。与唱片公司老板约会并结成婚姻关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人们对玛丽亚事业合法性的质疑。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她的双种族身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在如何定位她时感到困难,因为她虽然是双种族的,但外表较为白化,这有点像蒂娜·玛丽的情况。她的第二张专辑销量不佳,音乐风格更偏向黑人音乐,但后来她被迫转向更受欢迎的流行音乐。这种转变虽然对商业有利,但并不一定有利于她个人的艺术发展,同时也使她与黑人听众产生了疏远。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Music Box》和《Daydream》(尽管《Daydream》仍然是完美的产品)是如此重要,但这一切也为她在1996年格莱美奖上的惨败提供了背景。 尽管拥有史上最热门的歌曲,她的种族背景仍然影响着她的事业,当她想要转向城市嘻哈和R&B时,比如在《Fantasy》中加入ODB,这在她的黑人听众中赢得了认可,但城市音乐,特别是说唱音乐,仍然被视为一时的风潮。 随着她通过《Butterfly》和《Rainbow》专辑全面转向这种风格,这种转变被视为玛丽亚在离婚后试图不真诚地获得“酷”的认可。而实际上,这是她最为玛利亚凯莉的时期。这就是为什么玛丽亚·凯莉被抹去的核心部分是人们对她的看法(白人抒情天后)。即使在21世纪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位夸张的天后,这实际上与她的创作和艺术产出相对独立。 虽然公众意识中可以存在她多种多样的形象(嘉儿,本山,蝴蝶打架),但我不认为这些形象能够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她即是白人也有黑人的元素,能够同时为两种听众群体制作大爆单,可以是天后,也可以有点“街头”风格。 我使用这些词是为了表达玛丽亚的批评接受度多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因素,如对比鲜明的种族刻板印象形成的,而这些并非她音乐本身的内在表现。
突然发现把一个玛利亚凯莉分成几个人是非常饭圈化的行为 已知玛丽亚凯莉可分为: 1990-1996:嘉儿 1997-2001:蝴蝶 2001后闪闪打击后直接变成牛本山 本山又可细分为闪闪,释放,牛天使,乡土司等等 其中大部分以明线专辑命名,而其中一条命名暗线为年龄,而另外的暗线包括唱功,身材,颜值等等 我们所关注的最强烈的分隔,是嘉儿化茧成蝶和闪闪化蝶成本山的剧变。 其中化茧成蝶最显著的变化是倒嗓,其次是音乐风格和时尚穿衣风格。 而化蝶成本山又包含了一次手链小回春和释放大回春,嗓音技术上升的同时颜值和身材出现小危机。 然而饭圈化最严重的时期,就在本山时期。我在这里下一个定义,我将某某回来了,回魂等话术定义为“回春”,例如,蝴蝶回来了,嘉儿附身。 就这样一旦本山在最近的演唱表现回春时,大家的“回春”发言也层出不穷,弹幕里净是嘉儿打败了本山暂时取得主动权啊,什么本山吃了嘉儿,嘉儿老了也会很美,本山年轻也很喜感之类的。 把这些言论剖析来看就是不接受当前这个老了的本山是年轻时的嘉儿,努力把本山切割出去,神化嘉儿。在这种现象下,嘉儿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完美艺人。饭圈化不就是努力粉饰假象,神化艺人求取追捧吗。 在牛粪内部的梦皇和手链打架很大程度上虽然也有反饭圈的讽刺意味在,却有不少人信以为真,玩抽象把我们当傻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