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懂伐 幽默懂伐
关注数: 63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35,031 关注贴吧数: 10
上海醉酒的哥暴力袭医 医生被砸得头破血流 近日,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暴力袭医事件,一名50多岁的神经外科医生在医院办公室对病人进行会诊时,遇到了一名病人家属酒后闹事,并且遭到了这名家属的暴力殴打。 晚上7点50左右,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急性脑出血病人,因为病情复杂、危在旦夕,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龚医生前往神经外科办公室对病人进行会诊。此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闯进办公室闹事。龚医生上前对其进行了劝阻。 “反正他下手蛮重的,就往死里打。好像要人性命一样,当时我们也很害怕。” 男子一边动手一边还骂骂咧咧,办公室的监控拍下了男子行凶的全过程。 “开始他是用拳头,不停推搡我们的龚医生,后来他拿起了自己的玻璃杯,还拿起我们医生办公桌上的好几个玻璃杯砸人。他是直接往头上砸的。” “还有个凳子是吧?” “对。还有个凳子他要拿起来砸,后来被我们拦掉了。” 尽管有人上前阻拦,男子依然是不依不饶,最终将龚医生打倒在地。此时,龚医生脸上已满是鲜血。 事情发生后,启东市人民医院立即启动了紧急处置预案。晚上8点15分左右,民警赶到现场,制止了男子的行凶行为,并将其带回派出所。 据了解,行凶的男子是一名患者家属,当晚事发前曾因高声喧哗和临近床位的家属发生冲突。 “在这边大吵大闹,把我父亲吓得坐起来了。我就跟他说了一句,我说你们声音稍微轻一点,这边是公共场合。他说你现在不要说话,再说话一二三我就打死你。” 随后,男子又返回病房,并冲进医生办公室继续闹事,无辜的龚医生劝阻不成反遭毒手。 目前,行凶男子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据警方调查,行凶者彭某某,今年42岁,启东本地人,在上海开出租车。 “昨天中午和晚上喝了过量的酒。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是寻衅滋事。”
我们能不能就事论事来讨论“歧视”?(转帖) 啥都不会的Richie 发布于2014年12月11日 11:44我们能不能就事论事来讨论“歧视”? 某一年我去日本,其实在坐地铁前我是很清楚日本地铁的行为约束的,即地铁车厢里手机静音、尽量不要大声说话或者打电话。但是由于一些工作需要,在地铁里还是小声和身边同行的人交流了几句。某一站下车时,有一个日本人走过我座位时(就是连排座位最边上靠近车门的位置),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座位边上的挡板,我自认在车厢里我没有随地大小便也没有打开山寨机放月亮之上,或许因为我长得不像日本人,或许我的确在车厢里说话了,然后就被人“歧视”了。 又某一年,我第一次去德国,刚下飞机在去酒店的路上,人比较累,精神也不是很好,在过马路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按照中国人过马路的方式,在人行道上让车先走。然后在某个路口,一辆奔驰和我在人行道上相遇,奔驰等在路口看我,我等在路口看他,然后就这么短路一会儿司机就火了,嚷嚷着让我快走。或许因为司机觉得我不走他就没法走耽误了他的时间的原因,反正我是被人“歧视”了。 其实不管日本人也好,欧洲人也好,他们待客之道都是非常友善的。我在国外的时候,始终能够感觉心情舒畅,不仅仅是因为风景秀丽环境良好,更重要的是和人的相处凡事。在日本的乡间,庭院里正在清扫落叶的老妇会主动亲切地和你问好;欧洲擦肩而过的老外,都会微笑着和你致意。但是“歧视”也会有所发生,但当且仅当在你游离于他们当地的文明行为之外,或者在不经意间触碰了人家的道德观底线之时。 今天就想就事论事地来聊聊“歧视”。 很多人都喜欢说外国人歧视中国人、香港人歧视大陆人、上海人歧视外地人,但从来都不愿意就事论事地去直面被歧视的理由。很多国人有一个通性,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定性思维,在他们的眼里,凡事我们中国的地方,就应该是畅行无阻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无拘无束的,他们打着“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的旗号,自由迁徙,自行其道,把每个他们去过的地方都变成自己的大农村,不尊重当地的习俗,不尊重当地的文明习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就能把脚丫子放在任何一个中国城市的土炕上,然后直到某一天,当上海人发现地铁里随地光屁股撒尿的人越来越多了,当北京人发现井盖越来越少了,这种因为文明程度差异所引发的地域冲突就不可避免了,然而冲突的产生却没有推动文明的交融,反而他们又一次搬出了“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的王道言论,将自己置于永远无措的“贡献者”、“建设者”的位置上,不就事论事讨论歧视产生的原因,一味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益,自然,歧视也就越发根深蒂固了。众所周知,当一个个体进入到西方国家时,很容易被周边的西方文明所同化,因为他是孤立的个体,为了在西方社会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他必须去学会融合。但是当一个群体进入到另一个群体中,两者的融合就演变成了对抗,本地人看不惯外地人的言行,外地人仇视本地人的德行,总而言之,我不会去迎合你,但我要消灭你,而外地人却从来不会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还要逼着外来媳妇去迎合他们老家的习俗去让亲戚朋友在新婚夜调戏新娘甚至脱伴娘的内裤。而这似乎又触摸到了盲流人口大量涌入的社会问题,至于外地人犯罪率数字是80%还是90%,这也就没有什么去讨论的必要了。 有这么一副漫画,冰箱里的一排鸡蛋一起盯着边上的一只猕猴桃,相互询问为什么边上的这位兄弟长了一身的毛,窃窃私语。人作为社会群体性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排他性。上海作为开埠较早的城市,长期与西方文明所交融,抗战时期,长期在各国租界的管辖下,上海人比国内很多地区更深入地接受了西方的熏陶,所以上海人的文明习惯都融入了一些西方文明的影子,例如绅士、礼让、他人优先等等。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我们很习惯于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在非必要的时候不随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够自己动手清理掉的垃圾也绝不随意丢弃在一边。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种文明礼仪。90年代上海实行“七不”教育,七句口号式的号召像儿歌一样为每个小学生所背诵,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等等,说实话,“七不”规范对上海整体的文明素质提升影响很大,但是这一切在进入21世纪后,因为外来人口的汹涌而入,瞬间走向拐点,我不想过分探讨家庭教育,但却也看不到某些外来人口丝毫的愧疚,他们似乎从来感受不到上海人行为方式和自己的差异,自然也不会去反思自己的一个小举动被别人歧视的原因,依然我行我素地边走路边吐瓜子皮,景点里吃完东西就地一扔,乃至地铁上随地大小便,直接卧倒在车厢里、板凳上,当遇到投诉或者指正的时候,却一如既往地摆出“上海人歧视外地人”的受害者姿态寻求舆论援助,将原本是就事论事的文明行为问题,上升到毫无理性科研的地域冲突之上,这不能不让我想到一个很经典的段子:“永远不要和白痴吵架,因为他们会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上,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间的壁垒永远只可能是文明行为上的差异。美国可以把不同肤色的人融合在一起,上海同样可以将不同地域的人融合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永远把自己的不文明归结在“被歧视”上,不能就事论事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当地人的差异,那不管是在上海、在北京、被伦敦、在纽约,你都只可能是一个硬盘,而且永无被尊重之时。
沪研究交管新政 “车进中环收费”将成储备政策 资料图隐藏车辆进入中心城区或缴纳“进城拥堵费”有了最新消息。 作为利用经济手段调节道路车流的办法,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此前提出了“关于上海中环区域内收取机动车进城费”的建议,早报记者从朱如安处获悉,其建议日前得到了上海市建管委“计划解决”的答复。 市建管委表示,上海将把“进入中环内车辆收进城费”列为政策储备,将继续研究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政策。 人大代表建议收“进城费” “我喜欢跑步,但是现在我要先看看当天的PM2.5数值,再决定是不是要跑。”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近日坦言,糟糕的空气,对健康是一种威胁。为此,要保护城市的环境,必须对机动车的通行加以限制。 “我在上海的高架上常看到,往往一辆车里只坐了一个人,就是驾驶员。”朱如安说,这种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完全是浪费,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堵,更进一步增加了社会成本。 朱如安表示,据上海市环保局数据反映,PM2.5的25.6%为机动车尾气所排放。他建议对每一辆进入上海中环内的机动车收取进城费,这在国内外均有好的先例。 比如,自2003年起伦敦开征“进城费”,在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到下午6点半,开车族要想进入伦敦的“交通拥堵区”,须缴纳相当于16美元/天的费用;2006年,意大利米兰市政厅也宣布,对非市内常住人口的机动车征收进城费,以减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污染严重的车辆要缴更多费用,起征费用定在1到3欧元;国内如珠海经济特区也收取15元的异地车辆进城费。 正研究伦敦等地做法 对于朱如安代表的建议,上海市建管委给予了“计划解决”的答复,建管委表示,随着上海市人口与车辆增长、交通出行要求快速增加,市内道路交通拥堵持续存在,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也愈发受到重视。 市建管委指出,在“上海中环区域内收取机动车进城费”的建议,是一种引导小客车减少使用强度的交通拥堵收费策略,是利用经济手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调节道路车流量,从而缓解拥堵、减少排放的一种办法。目前,国外已有城市进行了实践,国内北京、广州等城市也进行了探索。 市建管委透露,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政策储备,并开展相关研究,分析评估新加坡,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卑尔根、奥斯陆和特隆赫姆及其他一些国家和组织的相关政策现状和效果,并探讨了其理论体系、工具开发、方案比选、技术实施以及配套措施等。 今后,结合环境治理和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海将继续研究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政策。 对市建管委的答复,朱如安表示满意,不过他也表示,对进中环车辆收费不宜区分上海本地车辆和外地车辆,应一视同仁。
孙子被拐 爷爷追到人贩后愤怒殴打致其死亡 中国法院网讯 (罗应培)  孙子被人拐走,追到人贩子的爷爷激愤不已,竟失手将人贩子打死。人贩子可恨,但我国是法治国家,应由国家机关给予相应的处罚,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判决该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由被告黄光给付原告李花花赔偿费人民币58757.5元。   2012年7月22日早上,受害人李忠擅自将被告黄光的孙子黄兵兵带离被告黄光家,中午1时许,被告黄光发现孙子黄兵兵不见后即四处寻找。下午6时许,被告黄光发现李忠带黄兵兵搭摩托车往者浪乡方向走,即将李忠拦下进行责问,李忠承认想拐走黄兵兵的事实。被告黄光因愤怒便对李忠进行殴打,后又解下王志华摩托车上的绑带将李忠双手反绑起来控制于原地。21时38分,被带到新州镇派出所的李忠有生命危险,即被送往医院抢救。李忠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李忠系因外力打击致肝、脾、肾破裂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2013年4月26日,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判处被告黄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费用。受害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就赔偿问题主张权利。被告黄光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是造成李忠死亡的直接原因,被告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李忠擅自将被告黄光孙子黄兵兵带离被告家,被被告拦截到后也承认想拐走黄兵兵的事实,才导致被被告殴打最后死亡的损害发生。即损害的发生系李忠拐走被告黄光孙子黄兵兵引起的,李忠对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法院确定被告黄光对李忠死亡的损害承担60%的责任,李忠自行承担40%的责任,遂作出上述判决,既由被告黄光给付原告李花花(李忠母亲)赔偿费人民币58757.5元。
上海野生动物园游客猛增 附近出租车挑客拒载经济消费上视新闻综合频道2014-10-06 14:01我要分享38十一长假,上海野生动物园也迎来大客流,前三天游客接待量就突破十万人次,同比增长一成。不过,有游客反映,附近一些出租车,趁机坐地起价,有些做起了拼车生意,还有的公然挑客拒载。情况是否属实,记者特意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 市民徐先生:“出租车司机是这么吆喝的,他说10块钱一位,10块钱一位,一直到出租车坐满了四个人,每个人缴纳10块钱,他才发车。他说你要坐不坐,不坐拉倒。” 市民徐先生向记者诉说了10月4日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游玩后的打车遭遇,这到底是个案,还是普遍情况?记者特意前去实地调查。 “野生动物园去吗?送到大门口。”从轨交16号线上海野生动物园站,一出站,就有人朝记者招手。 记者:“多少钱,开到野生动物园?” 电动三轮车驾驶员:“10元。” 除了黑三轮,出租车司机也上前招揽生意。 南汇巴士出租驾驶员:“拼车吗?5块钱一个人,坐四个人。一个人只能包车过去。20块钱。” 记者又问了问路边其他的出租车,都是一口价,二十元。 记者:“开过去多远?” 南汇海博出租驾驶员:“开过去多远你不要管,送你到大门口20块。” “也要20啊” 蓝色联盟出租驾驶员:“对啊,这是统一价钱。” 记者随后上一了一辆南汇海博出租车,驾驶员说,20元是低谷时间段的包车优惠货,早晚高峰的时候,价格要翻一翻。 南汇海博出租驾驶员:“刚才人多的时候10块钱一个人拼车,一辆车就是40块。” 根据上海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出租车驾驶员必须使用计价器,按标准收费并出具发票,然后到达目的地后,驾驶员向记者收了钱,既没有打表,也没给发票。 南汇海博出租驾驶员:“发票打不出的,公司里还没去过(拉卡)打不出的。” 事实上从地铁站到动物园门口的路程只有1.7公里,同样是沪C出租车,正常打表的话,只需起步价12元。另外,按规定 ,车辆开启空车标识,就不得拒载乘客,然而记者在野生动物园大门口看到,尽管路旁停着一排亮着“待运”绿顶灯的出租车,但不少游客在跟驾驶员攀谈了几句后,都悻悻得离去。 “到16号线地铁站,不走啊” 出租车驾驶员:“不走,人家(接)贵的(活儿)。都是到市区的。你们市区去吗?” 记者在现场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看到民警就在不远处指挥交通,但这些出租车驾驶员仍公然拒载挑客,没有丝毫顾及。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历来以优良服务,严格管理著称,而这不和谐的一幕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