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兰舟 拂水兰舟
关注数: 22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063 关注贴吧数: 22
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记陈昊之宇文成都 电视误我,因旧版隋唐影响一直以为宇文成都不过是奸相之子:好色自私、阴险狡诈,空有天下第二条好汉的声名却行事猥琐,白白辜负累累盛名。 在我心目中,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的天宝大将就应该是怒马鲜衣、高傲孤冷,既有着剑指九洲的豪情,又有着傲视群雄的气魄,而绝不仅仅是凭着一身武艺以谋私利的阴险小人。武功高强者辈出,而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的天宝将军却只有一个。所以这样的声名,这样的人物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当初不是不为旧版的宇文扼腕、叹惜过:武力虽有,而气势全无。 隋唐演义刚播出时,其实我并未打算看的,本人不喜随大流,喜爱一向偏门:喜欢严二,却爱燕青多过秦琼。某有着偏爱配角的劣根性。所幸,天涯的某位姐们拯救了我,光是图片便抓人眼球:不,他并不是最帅的,他也不是最俊美的,甚至他并不青春粉嫩,但却唇红齿白,凤眼横斜:他手持一柄凤翅镏金镗、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迎面而来,当真是鲜衣怒马少年行,剑指九洲谁人及?他立马横刀时,冷若冰霜,他回首微笑时,温暖如春。(虽然剧中他笑的次数屈指可数)好吧,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表明我一开始是被颜所吸引,一头栽了进去。 宇文成都,不过是一个书中虚拟的人物,不过是反派奸相之子。为何却得天独厚,得此偏爱,竟得隋帝亲封: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称号。据说,他十几岁从军,南征北战,马前从不走三合之将,我难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英雄气概,豪情万丈。于是,我看到了他,陈版宇文成都,一身红衣金甲,骑在马上,缓缓从人群中走来,脱颖而出:信手掂弓,拉断雄阔海的神臂铁胎弓;七杰闹京都,他以一敌七,游刃有余。大隋百国运动会,百国勇士在他眼中不值一提,那种傲视天下、凌驾群雄的绝对武力与自信,他有。领军带兵,绝对强权,古时领军认令不认人,宇文麾下认人不认令。不得不说,大殿前,将士们那一声声“听命于宇文将军”震撼了我,这是怎样的强腕手段才能带出这支铁血兵团。只可惜,是的,可惜,他却是宇文化及之,如此一支铁血忠心的虎狼之师,却不过是用来为杨广的弑父篡位保驾护航。从来名将如美人,侍主如侍夫,一经选错便是万劫不复。忠之于他,已是岔路,孝之于他,更是与生俱来的制肘。所以,他纵是凌驾天下群雄之上的盖世武者,也得不到惺惺相惺的尊重,纵使南阳关下私纵伍云召,在他人眼中,他也只是奸相之子。这个烙印印在他的血液里,生死依存。那么,便做一个奸相之子就好了,做反派该做的一切,何必白白担负骂名? 可这个二货,是的,二货,他却偏偏白白担负,他即不贪权好财,又不恋好渔色。他不屑于炀帝醉生梦死,残害忠良,但忠君之心,卫国之责却令他对炀帝之命不得不从。他不赞同父亲的弄权祸民,钻营谋私,但子不言父过,他亦无力反抗。他所能做的,不过是放水,于是有了南阳关下,小罗成假扮关羽救出伍云召的笑话:俏罗成,你还真以为你贴个胡子就能扮关老爷了,宇文憋笑憋得很辛苦哟。 杨广个心比天高的二货,对,又一个二货,弄得民怨沸腾,天下烽烟四起,这个时候不好好躲在皇宫,偏还要下什么扬州。好么,二货成都保着个二货炀帝上路了。诺大个隋朝,竟除了个天宝大将却无人可用吗?可笑瓦岗群雄,口口声声冲杨林喊:老头不要逞勇,叫宇文出来打。结果个二货宇文屁颠屁颠跑出来,瓦岗迅速撤了,生怕撤不了,王伯当还发了连发箭阻挡宇文。好吧,四平山下,雄阔海,伍氏兄弟三对一是应该的,谁让你是横勇无敌、天下第一呢。点子硬,群殴之。群殴不过,车轮之,于是裴小三拣了个便宜。兴唐中,杨林老王爷对宇文成都还是很心疼的,见他吐血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大隋从此无人呐!可演义中的靠山王……,算了不提也罢,总之是个爹不疼姥不爱的主儿。 时光流转,昔年震慑宇内,光芒四射,大隋之星宇文成都,如今是英雄末路,遇上了命中的克星李元霸,昔日国力正隆的大隋也已是苟延残喘、烽烟四起。君王昏庸,臣心四散,再加个上窜下跳、妄图自立的宇文化及,此处我不得不说,及爹真是坑爹,丫当个权臣、奸臣、弄臣好好的,干啥想坐那把椅子,不知道自个儿名声不好啊,要不是有个二都顶着,早死八百回了。这不,弄死杨广跟儿子翻脸后,一个王世充就要了你的命,所以说啥事都得父子齐心啊, 终于到了最后: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成都一生如隋之擎天一柱,最后也随隋而烟消云散。我不愿意回忆二都最后的落幕,因为那是悲壮与凄凉的一幕。他一生唯愿忠孝两全,挚爱如一。可惜世间无有双全法,唯有身死报皇恩。隋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他之于隋无疑是忠臣名将,无愧于天地。宇文英魂已去,演义至此,对我而言业已落幕。 英雄末路是归途,千载白骨勿须怜。纵横云霄径蹉跎,不及指间一粒沙。
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记陈昊之宇文成都 电视误我,因旧版隋唐影响一直以为宇文成都不过是奸相之子:好色自私、阴险狡诈,空有天下第二条好汉的声名却行事猥琐,白白辜负累累盛名。 在我心目中,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的天宝大将就应该是怒马鲜衣、高傲孤冷,既有着剑指九洲的豪情,又有着傲视群雄的气魄,而绝不仅仅是凭着一身武艺以谋私利的阴险小人。武功高强者辈出,而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的天宝将军却只有一个。所以这样的声名,这样的人物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当初不是不为旧版的宇文扼腕、叹惜过:武力虽有,而气势全无。 隋唐演义刚播出时,其实我并未打算看的,本人不喜随大流,喜爱一向偏门:喜欢严二,却爱燕青多过秦琼。某有着偏爱配角的劣根性。所幸,天涯的某位姐们拯救了我,光是图片便抓人眼球:不,他并不是最帅的,他也不是最俊美的,甚至他并不青春粉嫩,但却唇红齿白,凤眼横斜:他手持一柄凤翅镏金镗、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迎面而来,当真是鲜衣怒马少年行,剑指九洲谁人及?他立马横刀时,冷若冰霜,他回首微笑时,温暖如春。(虽然剧中他笑的次数屈指可数)好吧,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表明我一开始是被颜所吸引,一头栽了进去。 宇文成都,不过是一个书中虚拟的人物,不过是反派奸相之子。为何却得天独厚,得此偏爱,竟得隋帝亲封:横勇无敌,天下第一称号。据说,他十几岁从军,南征北战,马前从不走三合之将,我难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英雄气概,豪情万丈。于是,我看到了他,陈版宇文成都,一身红衣金甲,骑在马上,缓缓从人群中走来,脱颖而出:信手掂弓,拉断雄阔海的神臂铁胎弓;七杰闹京都,他以一敌七,游刃有余。大隋百国运动会,百国勇士在他眼中不值一提,那种傲视天下、凌驾群雄的绝对武力与自信,他有。领军带兵,绝对强权,古时领军认令不认人,宇文麾下认人不认令。不得不说,大殿前,将士们那一声声“听命于宇文将军”震撼了我,这是怎样的强腕手段才能带出这支铁血兵团。只可惜,是的,可惜,他却是宇文化及之,如此一支铁血忠心的虎狼之师,却不过是用来为杨广的弑父篡位保驾护航。从来名将如美人,侍主如侍夫,一经选错便是万劫不复。忠之于他,已是岔路,孝之于他,更是与生俱来的制肘。所以,他纵是凌驾天下群雄之上的盖世武者,也得不到惺惺相惺的尊重,纵使南阳关下私纵伍云召,在他人眼中,他也只是奸相之子。这个烙印印在他的血液里,生死依存。那么,便做一个奸相之子就好了,做反派该做的一切,何必白白担负骂名? 可这个二货,是的,二货,他却偏偏白白担负,他即不贪权好财,又不恋好渔色。他不屑于炀帝醉生梦死,残害忠良,但忠君之心,卫国之责却令他对炀帝之命不得不从。他不赞同父亲的弄权祸民,钻营谋私,但子不言父过,他亦无力反抗。他所能做的,不过是放水,于是有了南阳关下,小罗成假扮关羽救出伍云召的笑话:俏罗成,你还真以为你贴个胡子就能扮关老爷了,宇文憋笑憋得很辛苦哟。 杨广个心比天高的二货,对,又一个二货,弄得民怨沸腾,天下烽烟四起,这个时候不好好躲在皇宫,偏还要下什么扬州。好么,二货成都保着个二货炀帝上路了。诺大个隋朝,竟除了个天宝大将却无人可用吗?可笑瓦岗群雄,口口声声冲杨林喊:老头不要逞勇,叫宇文出来打。结果个二货宇文屁颠屁颠跑出来,瓦岗迅速撤了,生怕撤不了,王伯当还发了连发箭阻挡宇文。好吧,四平山下,雄阔海,伍氏兄弟三对一是应该的,谁让你是横勇无敌、天下第一呢。点子硬,群殴之。群殴不过,车轮之,于是裴小三拣了个便宜。兴唐中,杨林老王爷对宇文成都还是很心疼的,见他吐血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大隋从此无人呐!可演义中的靠山王……,算了不提也罢,总之是个爹不疼姥不爱的主儿。 时光流转,昔年震慑宇内,光芒四射,大隋之星宇文成都,如今是英雄末路,遇上了命中的克星李元霸,昔日国力正隆的大隋也已是苟延残喘、烽烟四起。君王昏庸,臣心四散,再加个上窜下跳、妄图自立的宇文化及,此处我不得不说,及爹真是坑爹,丫当个权臣、奸臣、弄臣好好的,干啥想坐那把椅子,不知道自个儿名声不好啊,要不是有个二都顶着,早死八百回了。这不,弄死杨广跟儿子翻脸后,一个王世充就要了你的命,所以说啥事都得父子齐心啊, 终于到了最后: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成都一生如隋之擎天一柱,最后也随隋而烟消云散。我不愿意回忆二都最后的落幕,因为那是悲壮与凄凉的一幕。他一生唯愿忠孝两全,挚爱如一。可惜世间无有双全法,唯有身死报皇恩。隋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他之于隋无疑是忠臣名将,无愧于天地。宇文英魂已去,演义至此,对我而言业已落幕。 英雄末路是归途,千载白骨勿须怜。纵横云霄径蹉跎,不及指间一粒沙。
【同人】回廊一寸相思地(靖克,清水) 少年游,江湖行。 世事太纷扰,岁月弹指时 年少初出江湖时,怀着不安的憧憬与异样的兴奋,随着六位师傅走出十几年来未曾离开的草原。 中原的风土人情,要精致得多,优雅得多。即使是个小乞丐,也能随口叫像诗一样美丽的菜名。当然,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乞丐是个美丽狡黠的女子。 师傅们总是骂我笨,是的,很多事情我总想不明白。他们担心着与邱道长的约定,担心着比武的结局,可我不担心,娘说,那个人是我的结拜兄弟,兄弟之间谁输谁赢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根本不想和兄弟打! 江南很热闹,集市上很多从未见过的玩意。不象在草原,只有简单的毛皮与腌肉乳制品。人也很多,光是坐在街上,看人来人往都不会觉得闷。 前面突然一阵嘈杂,定睛一看,原来是黄贤弟,和几个外乡来的女子纠缠起来。他们的衣着,一点也不同于中原,白衣如纱,煞是好看。中间有一男子,骑着马,我从未见如此秀气的男子,细长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微微的抿着。他稍稍低眉,抬眼一望,我好象看到春天里草原上盛天的鲜花,那般灿烂。可他看也没看我一眼,对那些白衣女子道:“我们快没时间了,快走吧。”声音柔柔的,一点也不像大汗和哲别师傅那样洪亮,可却说不出的好听。听见他要走,我有点急了,竟伸手抓住了他的马拴。他一挣,没能挣开,眼睛微微一瞥。我有些慌了:“你,你不能走,你……你应该向黄贤弟道歉!”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黄贤弟在一旁也劝我算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仍然一直紧紧的抓着缰绳。他似乎有点不耐烦了,飞身下马,我以为他要动手。却没想到,他略一躬身,彬彬有礼的向黄贤弟道歉。我怔怔的放开缰绳,看着跃上马冲我一抱拳,后会有期。就这么走了,一眼也没有再看我。 我以为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未曾想,这以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黄贤弟原来是蓉儿;康弟原来是小王爷;而他,却是白驼山的少主,那个天下闻名的风流人物。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武功很高,当时的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们有了很多次见面的机会 ,可他眼里从来不曾看到过我,他惊艳于蓉儿的美貌,目光总是追随于她。我心里有一丝骄傲,因为蓉儿总是向着我的。她帮着我学到很多从前想都不曾想到的高强武功。而我心里,竟有着莫名的期待,期待着与他的下一次相遇,想试试着看自己的武功学到了何种境地。每次交手,我都有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内容。也许,他也在惊讶我的武功进步神速,想到这竟有些得意,可他终究还是不曾多望我一眼。 我对自己的心思很困惑,有件事,至今也不曾对蓉儿提过,那次从王府取药回来后,我又偷偷的潜入了王府。我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屋檐上喝酒,他始终仰着头,望着月亮,微风吹过他的发丝,衣袂飘飘,那一刻,我差点以为他就会这样乘风而去。可他叹了口气,低下头来,眼中落寞得很。可蓉儿说他是个风骚男人,欺负了很多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又好象一副草原上被遗弃小羊羔的样子?这时,王府的仆人过来请他,他跳下来,眼中又重抹了上戏谑的笑意,他略一颔首,深深地看了一眼我的藏身处,只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他嘴角一抿,眉眼顿时弯弯的,走了。 离开王府后,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脑子也糊涂了。我对自己说,想不明白就不要再想了,总之他是坏人,是我们的敌人,蓉儿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那以后,我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得到了武穆遗书。而他,在蓉儿的设计下断了腿,七公说他压在巨石下是生不如死,却不知为何,仍旧笑得眉眼弯弯。之后的之后,一切发生的得太快,金蒙大战,我为父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一片混战,竟听到了他的死讯,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却不在意,眼下的事情多着呢。金国虽亡,蒙古又起。风雨飘摇下的大宋,岌岌可危。蓉儿始终跟在我的身边,陪我经历,陪我成长。母亲死了,大汗死了,师傅们也死了。蒙古兵退了,襄阳保住了,大宋也安全了。 我和蓉儿回到了桃花岛,成为了江湖上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而我这个傻小子,也成为了世人口中精忠卫国的英雄。只是心里,似乎总缺了点什么,想不起来。 数年后,有一日,蓉儿在书房教孩子念书,我在窗外练功,间或飘来一句“……回廊一寸相思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顿时觉得心里生疼生疼的。 桃花深处,花絮纷乱,恍惚看见,他站在树影间,双目斜飞,似笑非笑……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同人】回廊一寸相思地(靖克,清水) 少年游,江湖行。 世事太纷扰,岁月弹指时 年少初出江湖时,怀着不安的憧憬与异样的兴奋,随着六位师傅走出十几年来未曾离开的草原。 中原的风土人情,要精致得多,优雅得多。即使是个小乞丐,也能随口叫像诗一样美丽的菜名。当然,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乞丐是个美丽狡黠的女子。 师傅们总是骂我笨,是的,很多事情我总想不明白。他们担心着与邱道长的约定,担心着比武的结局,可我不担心,娘说,那个人是我的结拜兄弟,兄弟之间谁输谁赢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根本不想和兄弟打! 江南很热闹,集市上很多从未见过的玩意。不象在草原,只有简单的毛皮与腌肉乳制品。人也很多,光是坐在街上,看人来人往都不会觉得闷。 前面突然一阵嘈杂,定睛一看,原来是黄贤弟,和几个外乡来的女子纠缠起来。他们的衣着,一点也不同于中原,白衣如纱,煞是好看。中间有一男子,骑着马,我从未见如此秀气的男子,细长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微微的抿着。他稍稍低眉,抬眼一望,我好象看到春天里草原上盛天的鲜花,那般灿烂。可他看也没看我一眼,对那些白衣女子道:“我们快没时间了,快走吧。”声音柔柔的,一点也不像大汗和哲别师傅那样洪亮,可却说不出的好听。听见他要走,我有点急了,竟伸手抓住了他的马拴。他一挣,没能挣开,眼睛微微一瞥。我有些慌了:“你,你不能走,你……你应该向黄贤弟道歉!”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黄贤弟在一旁也劝我算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仍然一直紧紧的抓着缰绳。他似乎有点不耐烦了,飞身下马,我以为他要动手。却没想到,他略一躬身,彬彬有礼的向黄贤弟道歉。我怔怔的放开缰绳,看着跃上马冲我一抱拳,后会有期。就这么走了,一眼也没有再看我。 我以为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未曾想,这以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黄贤弟原来是蓉儿;康弟原来是小王爷;而他,却是白驼山的少主,那个天下闻名的风流人物。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武功很高,当时的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们有了很多次见面的机会 ,可他眼里从来不曾看到过我,他惊艳于蓉儿的美貌,目光总是追随于她。我心里有一丝骄傲,因为蓉儿总是向着我的。她帮着我学到很多从前想都不曾想到的高强武功。而我心里,竟有着莫名的期待,期待着与他的下一次相遇,想试试着看自己的武功学到了何种境地。每次交手,我都有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内容。也许,他也在惊讶我的武功进步神速,想到这竟有些得意,可他终究还是不曾多望我一眼。 我对自己的心思很困惑,有件事,至今也不曾对蓉儿提过,那次从王府取药回来后,我又偷偷的潜入了王府。我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屋檐上喝酒,他始终仰着头,望着月亮,微风吹过他的发丝,衣袂飘飘,那一刻,我差点以为他就会这样乘风而去。可他叹了口气,低下头来,眼中落寞得很。可蓉儿说他是个风骚男人,欺负了很多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又好象一副草原上被遗弃小羊羔的样子?这时,王府的仆人过来请他,他跳下来,眼中又重抹了上戏谑的笑意,他略一颔首,深深地看了一眼我的藏身处,只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他嘴角一抿,眉眼顿时弯弯的,走了。 离开王府后,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脑子也糊涂了。我对自己说,想不明白就不要再想了,总之他是坏人,是我们的敌人,蓉儿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那以后,我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得到了武穆遗书。而他,在蓉儿的设计下断了腿,七公说他压在巨石下是生不如死,却不知为何,仍旧笑得眉眼弯弯。之后的之后,一切发生的得太快,金蒙大战,我为父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一片混战,竟听到了他的死讯,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却不在意,眼下的事情多着呢。金国虽亡,蒙古又起。风雨飘摇下的大宋,岌岌可危。蓉儿始终跟在我的身边,陪我经历,陪我成长。母亲死了,大汗死了,师傅们也死了。蒙古兵退了,襄阳保住了,大宋也安全了。 我和蓉儿回到了桃花岛,成为了江湖上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而我这个傻小子,也成为了世人口中精忠卫国的英雄。只是心里,似乎总缺了点什么,想不起来。 数年后,有一日,蓉儿在书房教孩子念书,我在窗外练功,间或飘来一句“……回廊一寸相思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顿时觉得心里生疼生疼的。 桃花深处,花絮纷乱,恍惚看见,他站在树影间,双目斜飞,似笑非笑……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同人】回廊一寸相思地(08靖克,清水) 少年游,江湖行。 世事太纷扰,岁月弹指时 年少初出江湖时,怀着不安的憧憬与异样的兴奋,随着六位师傅走出十几年来未曾离开的草原。 中原的风土人情,要精致得多,优雅得多。即使是个小乞丐,也能随口叫像诗一样美丽的菜名。当然,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乞丐是个美丽狡黠的女子。 师傅们总是骂我笨,是的,很多事情我总想不明白。他们担心着与邱道长的约定,担心着比武的结局,可我不担心,娘说,那个人是我的结拜兄弟,兄弟之间谁输谁赢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根本不想和兄弟打! 江南很热闹,集市上很多从未见过的玩意。不象在草原,只有简单的毛皮与腌肉乳制品。人也很多,光是坐在街上,看人来人往都不会觉得闷。 前面突然一阵嘈杂,定睛一看,原来是黄贤弟,和几个外乡来的女子纠缠起来。他们的衣着,一点也不同于中原,白衣如纱,煞是好看。中间有一男子,骑着马,我从未见如此秀气的男子,细长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微微的抿着。他稍稍低眉,抬眼一望,我好象看到春天里草原上盛天的鲜花,那般灿烂。可他看也没看我一眼,对那些白衣女子道:“我们快没时间了,快走吧。”声音柔柔的,一点也不像大汗和哲别师傅那样洪亮,可却说不出的好听。听见他要走,我有点急了,竟伸手抓住了他的马拴。他一挣,没能挣开,眼睛微微一瞥。我有些慌了:“你,你不能走,你……你应该向黄贤弟道歉!”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黄贤弟在一旁也劝我算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仍然一直紧紧的抓着缰绳。他似乎有点不耐烦了,飞身下马,我以为他要动手。却没想到,他略一躬身,彬彬有礼的向黄贤弟道歉。我怔怔的放开缰绳,看着跃上马冲我一抱拳,后会有期。就这么走了,一眼也没有再看我。 我以为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未曾想,这以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黄贤弟原来是蓉儿;康弟原来是小王爷;而他,却是白驼山的少主,那个天下闻名的风流人物。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武功很高,当时的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们有了很多次见面的机会 ,可他眼里从来不曾看到过我,他惊艳于蓉儿的美貌,目光总是追随于她。我心里有一丝骄傲,因为蓉儿总是向着我的。她帮着我学到很多从前想都不曾想到的高强武功。而我心里,竟有着莫名的期待,期待着与他的下一次相遇,想试试着看自己的武功学到了何种境地。每次交手,我都有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内容。也许,他也在惊讶我的武功进步神速,想到这竟有些得意,可他终究还是不曾多望我一眼。 我对自己的心思很困惑,有件事,至今也不曾对蓉儿提过,那次从王府取药回来后,我又偷偷的潜入了王府。我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屋檐上喝酒,他始终仰着头,望着月亮,微风吹过他的发丝,衣袂飘飘,那一刻,我差点以为他就会这样乘风而去。可他叹了口气,低下头来,眼中落寞得很。可蓉儿说他是个风骚男人,欺负了很多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又好象一副草原上被遗弃小羊羔的样子?这时,王府的仆人过来请他,他跳下来,眼中又重抹了上戏谑的笑意,他略一颔首,深深地看了一眼我的藏身处,只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他嘴角一抿,眉眼顿时弯弯的,走了。 离开王府后,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脑子也糊涂了。我对自己说,想不明白就不要再想了,总之他是坏人,是我们的敌人,蓉儿的话总是不会错的! 那以后,我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得到了武穆遗书。而他,在蓉儿的设计下断了腿,七公说他压在巨石下是生不如死,却不知为何,仍旧笑得眉眼弯弯。之后的之后,一切发生的得太快,金蒙大战,我为父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一片混战,竟听到了他的死讯,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却不在意,眼下的事情多着呢。金国虽亡,蒙古又起。风雨飘摇下的大宋,岌岌可危。蓉儿始终跟在我的身边,陪我经历,陪我成长。母亲死了,大汗死了,师傅们也死了。蒙古兵退了,襄阳保住了,大宋也安全了。 我和蓉儿回到了桃花岛,成为了江湖上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而我这个傻小子,也成为了世人口中精忠卫国的英雄。只是心里,似乎总缺了点什么,想不起来。 数年后,有一日,蓉儿在书房教孩子念书,我在窗外练功,间或飘来一句“……回廊一寸相思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顿时觉得心里生疼生疼的。 桃花深处,花絮纷乱,恍惚看见,他站在树影间,双目斜飞,似笑非笑……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同人】回廊一寸相思地(靖克,清水) 少年游,江湖行。世事太纷扰,岁月弹指时年少初出江湖时,怀着不安的憧憬与异样的兴奋,随着六位师傅走出十几年来未曾离开的草原。中原的风土人情,要精致得多,优雅得多。即使是个小乞丐,也能随口叫像诗一样美丽的菜名。当然,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乞丐是个美丽狡黠的女子。师傅们总是骂我笨,是的,很多事情我总想不明白。他们担心着与邱道长的约定,担心着比武的结局,可我不担心,娘说,那个人是我的结拜兄弟,兄弟之间谁输谁赢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根本不想和兄弟打!江南很热闹,集市上很多从未见过的玩意。不象在草原,只有简单的毛皮与腌肉乳制品。人也很多,光是坐在街上,看人来人往都不会觉得闷。前面突然一阵嘈杂,定睛一看,原来是黄贤弟,和几个外乡来的女子纠缠起来。他们的衣着,一点也不同于中原,白衣如纱,煞是好看。中间有一男子,骑着马,我从未见如此秀气的男子,细长的眼睛,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微微的抿着。他稍稍低眉,抬眼一望,我好象看到春天里草原上盛天的鲜花,那般灿烂。可他看也没看我一眼,对那些白衣女子道:“我们快没时间了,快走吧。”声音柔柔的,一点也不像大汗和哲别师傅那样洪亮,可却说不出的好听。听见他要走,我有点急了,竟伸手抓住了他的马拴。他一挣,没能挣开,眼睛微微一瞥。我有些慌了:“你,你不能走,你……你应该向黄贤弟道歉!”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黄贤弟在一旁也劝我算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仍然一直紧紧的抓着缰绳。他似乎有点不耐烦了,飞身下马,我以为他要动手。却没想到,他略一躬身,彬彬有礼的向黄贤弟道歉。我怔怔的放开缰绳,看着跃上马冲我一抱拳,后会有期。就这么走了,一眼也没有再看我。我以为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相见了。未曾想,这以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黄贤弟原来是蓉儿;康弟原来是小王爷;而他,却是白驼山的少主,那个天下闻名的风流人物。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武功很高,当时的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我们有了很多次见面的机会 ,可他眼里从来不曾看到过我,他惊艳于蓉儿的美貌,目光总是追随于她。我心里有一丝骄傲,因为蓉儿总是向着我的。她帮着我学到很多从前想都不曾想到的高强武功。而我心里,竟有着莫名的期待,期待着与他的下一次相遇,想试试着看自己的武功学到了何种境地。每次交手,我都有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内容。也许,他也在惊讶我的武功进步神速,想到这竟有些得意,可他终究还是不曾多望我一眼。我对自己的心思很困惑,有件事,至今也不曾对蓉儿提过,那次从王府取药回来后,我又偷偷的潜入了王府。我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屋檐上喝酒,他始终仰着头,望着月亮,微风吹过他的发丝,衣袂飘飘,那一刻,我差点以为他就会这样乘风而去。可他叹了口气,低下头来,眼中落寞得很。可蓉儿说他是个风骚男人,欺负了很多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又好象一副草原上被遗弃小羊羔的样子?这时,王府的仆人过来请他,他跳下来,眼中又重抹了上戏谑的笑意,他略一颔首,深深地看了一眼我的藏身处,只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他嘴角一抿,眉眼顿时弯弯的,走了。离开王府后,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脑子也糊涂了。我对自己说,想不明白就不要再想了,总之他是坏人,是我们的敌人,蓉儿的话总是不会错的!那以后,我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得到了武穆遗书。而他,在蓉儿的设计下断了腿,七公说他压在巨石下是生不如死,却不知为何,仍旧笑得眉眼弯弯。之后的之后,一切发生的得太快,金蒙大战,我为父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一片混战,竟听到了他的死讯,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却不在意,眼下的事情多着呢。金国虽亡,蒙古又起。风雨飘摇下的大宋,岌岌可危。蓉儿始终跟在我的身边,陪我经历,陪我成长。母亲死了,大汗死了,师傅们也死了。蒙古兵退了,襄阳保住了,大宋也安全了。我和蓉儿回到了桃花岛,成为了江湖上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而我这个傻小子,也成为了世人口中精忠卫国的英雄。只是心里,似乎总缺了点什么,想不起来。数年后,有一日,蓉儿在书房教孩子念书,我在窗外练功,间或飘来一句“……回廊一寸相思地,……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顿时觉得心里生疼生疼的。桃花深处,花絮纷乱,恍惚看见,他站在树影间,双目斜飞,似笑非笑……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原创】08版射雕之欧阳克 08版射雕之欧阳克 从期待到08射雕开演,不知不觉已近两年了。如今回过头来,很是怀念那段心痒难耐的等待过程。唐人初初筹拍之时,对此本无甚兴趣:某舟年少时早已遍读金庸原著,况且83珠玉在前,94及03版本虽各有千秋,却也无甚惊喜。陈年的炒饭,再怎么炒,终究还是陈的。不过自从07年六月间无意中被少年杨家将中的耶律小斜煞到,倒是对某袁产生浓厚兴趣,继而万分期待袁氏杨康。 许是因为等得太久,期望值也太高,真正看到时反而不如想象中美好。杨康的扮相自然是俊俏的,正如老袁所说:杨康不帅就不是杨康了,但浓眉大眼的袁弘或许更适合扮演靖哥哥。胡歌的郭靖,不偏不倚,应该是做到了本份。林依晨娇俏中的些微稚气,倒也符合某舟心中黄蓉的年龄心性。至于穆念慈,刘诗诗很是有些清冷的气质,外柔内刚,虽有人稍嫌木讷,却是穆念慈该有的淡然。 但若只此而已,恐怕也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不过唐人总是善于发掘不同的视角:白衣骏马,四美簇拥,轻裘缓带,双目斜飞,极尽风流,好一个富贵王孙,好一个翩翩公子。还用怀疑吗,于是李氏欧阳克横空出世。 某舟的恶习,向来不爱主角爱配角:惊才绝艳的顾惜朝,悲苦痴情的七夜圣君,执念苦持的金光宗主,佛魔共存的妙僧无花,一剑西来、天外飞仙的白云城主…… 而欧阳克,他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华丽的、惹人艳羡而又无法摆脱的悲哀;是乘风借力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而另一头却始终攥在别人的手心里。白驼山的少主,五绝之一欧阳峰的侄儿,轻摇墨扇、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他该有着足够自信、自负及骄傲的资本:傲人的家世,绝世的武功,洞察人心的智慧,风流俊雅的外表……。只是,外表的风光如同华美的锦缎,不小心翻过来,也许里面早已发霉生虱。 若他只是欧阳峰的侄儿,那他或许会很快乐,他可以像其它的纨绔子弟一样,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也可以像个有为青年,继承祖业,励精图治。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做回自己,可他偏偏不仅仅是欧阳峰的侄儿。聪慧如他,早已怀疑,只是不敢求证;不敢,多无奈的两个字。还有什么比嫡嫡亲的父子对面不能相认,而只能叔侄相称要来得荒谬。可如此荒谬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他身上,因此他不敢相信,却又不敢求证,是怕确认,还是怕被否认?于是只能隐藏,只能压抑。 长久的压抑,情感会如同洪水一般寻求渲泄,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吧。 自认无情,自命风流,自以为将夫妻父子人伦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还是看不透完颜洪烈莫名的深情,因为那是他从来不曾得到过的父子天伦。所以,才会故意献计吧,试探,一步步的试探,这世上是否真的会有不计回报的情感?当看到完颜洪烈宁死也不愿意伤害杨康时,那一刻,他也有些许的迷茫吧。 黄蓉的无忧无虑、肆无忌惮也许正是欧阳克内心深处的渴求;他压抑得太多,伪装得太多,因此也格外渴求率性自我的人生,他以为得到黄蓉就能得到自我。只可惜,灵动娇俏的黄蓉自然该配憨厚单纯的郭靖,两小无猜的情感,亦不是欧阳克能够介入的。 断腿之痛或许能为克蓉之恋划上一个句号,可是欧阳峰的真情流露足以弥补他身心的创伤,此时纵使全天下的名利富贵、武功权势在他心中都及不上父亲亲手烤的一只野兔。痴儿,痴儿,难道你不知,能伤你的人,正是被你摆在心里的人吗?纵使已了然于胸,却仍是忍不住的试探:原来嫡亲的血脉,果真比不上区区几张纸?是该责怪你太过洞察敏感,还是该责怪你的赤子热诚? 而此时温婉无害的穆念慈或许是能够点亮欧阳克心房最后一点火种,只是这粒火种太过微弱,稍稍呵口气,便灭了。心死如灰,心死如灰…… 冰冷的钢刃切入心脉,并不会让冰封的心更冷。温热的血液肆意流出,为久已枯萎的心带来最后一丝暖意。痛,亦是解脱。 那么,执迷武道的欧阳峰果真如此绝情,如此不在意吗?为什么,疯颠之后,竟仍不忘寻到那牛家村,杀死杨康,只为了——他的孩子欧阳克。他终究是悔了吧,无情未必真英雄,怜子如何不丈夫?九泉之下的欧阳克,若魂行不远,也该瞑目了。你终究是他的根,不是祸。 克死,射雕止。不幸言中,某舟果真未再继续。胡歌的郭靖,不再蠢笨,而是偏向憨厚单纯;林依晨的黄蓉,娇俏狡慧,年龄心性亦极是符合原著的;袁弘的杨康,俊朗多情而又心机反复;刘诗诗的穆念慈,秀丽温婉,历经风霜的淡然……,这些都是极好的。 只是,某舟既已沦陷于白驼少主的轻衣缓带、眼角眉间,那么,就请原谅某舟偏心若斯吧! (PS,图是借来的,若有P图高手不介意的话,多多的上图,谢谢!)
08版射雕之欧阳克 08版射雕之欧阳克 从期待到08射雕开演,不知不觉已近两年了。如今回过头来,很是怀念那段心痒难耐的等待过程。唐人初初筹拍之时,对此本无甚兴趣:某舟年少时早已遍读金庸原著,况且83珠玉在前,94及03版本虽各有千秋,却也无甚惊喜。陈年的炒饭,再怎么炒,终究还是陈的。不过自从07年六月间无意中被少年杨家将中的耶律小斜煞到,倒是对某袁产生浓厚兴趣,继而万分期待袁氏杨康。 许是因为等得太久,期望值也太高,真正看到时反而不如想象中美好。杨康的扮相自然是俊俏的,正如老袁所说:杨康不帅就不是杨康了,但浓眉大眼的袁弘或许更适合扮演靖哥哥。胡歌的郭靖,不偏不倚,应该是做到了本份。林依晨娇俏中的些微稚气,倒也符合某舟心中黄蓉的年龄心性。至于穆念慈,刘诗诗很是有些清冷的气质,外柔内刚,虽有人稍嫌木讷,却是穆念慈该有的淡然。 但若只此而已,恐怕也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不过唐人总是善于发掘不同的视角:白衣骏马,四美簇拥,轻裘缓带,双目斜飞,极尽风流,好一个富贵王孙,好一个翩翩公子。还用怀疑吗,于是李氏欧阳克横空出世。 某舟的恶习,向来不爱主角爱配角:惊才绝艳的顾惜朝,悲苦痴情的七夜圣君,执念苦持的金光宗主,佛魔共存的妙僧无花,一剑西来、天外飞仙的白云城主…… 而欧阳克,他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华丽的、惹人艳羡而又无法摆脱的悲哀;是乘风借力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而另一头却始终攥在别人的手心里。白驼山的少主,五绝之一欧阳峰的侄儿,轻摇墨扇、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他该有着足够自信、自负及骄傲的资本:傲人的家世,绝世的武功,洞察人心的智慧,风流俊雅的外表……。只是,外表的风光如同华美的锦缎,不小心翻过来,也许里面早已发霉生虱。 若他只是欧阳峰的侄儿,那他或许会很快乐,他可以像其它的纨绔子弟一样,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也可以像个有为青年,继承祖业,励精图治。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做回自己,可他偏偏不仅仅是欧阳峰的侄儿。聪慧如他,早已怀疑,只是不敢求证;不敢,多无奈的两个字。还有什么比嫡嫡亲的父子对面不能相认,而只能叔侄相称要来得荒谬。可如此荒谬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他身上,因此他不敢相信,却又不敢求证,是怕确认,还是怕被否认?于是只能隐藏,只能压抑。 长久的压抑,情感会如同洪水一般寻求渲泄,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吧。 自认无情,自命风流,自以为将夫妻父子人伦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还是看不透完颜洪烈莫名的深情,因为那是他从来不曾得到过的父子天伦。所以,才会故意献计吧,试探,一步步的试探,这世上是否真的会有不计回报的情感?当看到完颜洪烈宁死也不愿意伤害杨康时,那一刻,他也有些许的迷茫吧。 黄蓉的无忧无虑、肆无忌惮也许正是欧阳克内心深处的渴求;他压抑得太多,伪装得太多,因此也格外渴求率性自我的人生,他以为得到黄蓉就能得到自我。只可惜,灵动娇俏的黄蓉自然该配憨厚单纯的郭靖,两小无猜的情感,亦不是欧阳克能够介入的。 断腿之痛或许能为克蓉之恋划上一个句号,可是欧阳峰的真情流露足以弥补他身心的创伤,此时纵使全天下的名利富贵、武功权势在他心中都及不上父亲亲手烤的一只野兔。痴儿,痴儿,难道你不知,能伤你的人,正是被你摆在心里的人吗?纵使已了然于胸,却仍是忍不住的试探:原来嫡亲的血脉,果真比不上区区几张纸?是该责怪你太过洞察敏感,还是该责怪你的赤子热诚? 而此时温婉无害的穆念慈或许是能够点亮欧阳克心房最后一点火种,只是这粒火种太过微弱,稍稍呵口气,便灭了。心死如灰,心死如灰…… 冰冷的钢刃切入心脉,并不会让冰封的心更冷。温热的血液肆意流出,为久已枯萎的心带来最后一丝暖意。痛,亦是解脱。 那么,执迷武道的欧阳峰果真如此绝情,如此不在意吗?为什么,疯颠之后,竟仍不忘寻到那牛家村,杀死杨康,只为了——他的孩子欧阳克。他终究是悔了吧,无情未必真英雄,怜子如何不丈夫?九泉之下的欧阳克,若魂行不远,也该瞑目了。你终究是他的根,不是祸。 克死,射雕止。不幸言中,某舟果真未再继续。胡歌的郭靖,不再蠢笨,而是偏向憨厚单纯;林依晨的黄蓉,娇俏狡慧,年龄心性亦极是符合原著的;袁弘的杨康,俊朗多情而又心机反复;刘诗诗的穆念慈,秀丽温婉,历经风霜的淡然……,这些都是极好的。 只是,某舟既已沦陷于白驼少主的轻衣缓带、眼角眉间,那么,就请原谅某舟偏心若斯吧! (PS,图是借来的,若有P图高手不介意的话,多多的上图,谢谢!)
08版射雕之欧阳克 从期待到08射雕开演,不知不觉已近两年了。如今回过头来,很是怀念那段心痒难耐的等待过程。唐人初初筹拍之时,对此本无甚兴趣:某舟年少时早已遍读金庸原著,况且83珠玉在前,94及03版本虽各有千秋,却也无甚惊喜。陈年的炒饭,再怎么炒,终究还是陈的。不过自从07年六月间无意中被少年杨家将中的耶律小斜煞到,倒是对某袁产生浓厚兴趣,继而万分期待袁氏杨康。 许是因为等得太久,期望值也太高,真正看到时反而不如想象中美好。杨康的扮相自然是俊俏的,正如老袁所说:杨康不帅就不是杨康了,但浓眉大眼的袁弘或许更适合扮演靖哥哥。胡歌的郭靖,不偏不倚,应该是做到了本份。林依晨娇俏中的些微稚气,倒也符合某舟心中黄蓉的年龄心性。至于穆念慈,刘诗诗很是有些清冷的气质,外柔内刚,虽有人稍嫌木讷,却是穆念慈该有的淡然。 但若只此而已,恐怕也不会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不过唐人总是善于发掘不同的视角:白衣骏马,四美簇拥,轻裘缓带,双目斜飞,极尽风流,好一个富贵王孙,好一个翩翩公子。还用怀疑吗,于是李氏欧阳克横空出世。 某舟的恶习,向来不爱主角爱配角:惊才绝艳的顾惜朝,悲苦痴情的七夜圣君,执念苦持的金光宗主,佛魔共存的妙僧无花,一剑西来、天外飞仙的白云城主…… 而欧阳克,他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华丽的、惹人艳羡而又无法摆脱的悲哀;是乘风借力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而另一头却始终攥在别人的手心里。白驼山的少主,五绝之一欧阳峰的侄儿,轻摇墨扇、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他该有着足够自信、自负及骄傲的资本:傲人的家世,绝世的武功,洞察人心的智慧,风流俊雅的外表……。只是,外表的风光如同华美的锦缎,不小心翻过来,也许里面早已发霉生虱。 若他只是欧阳峰的侄儿,那他或许会很快乐,他可以像其它的纨绔子弟一样,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也可以像个有为青年,继承祖业,励精图治。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做回自己,可他偏偏不仅仅是欧阳峰的侄儿。聪慧如他,早已怀疑,只是不敢求证;不敢,多无奈的两个字。还有什么比嫡嫡亲的父子对面不能相认,而只能叔侄相称要来得荒谬。可如此荒谬的事情却偏偏发生在他身上,因此他不敢相信,却又不敢求证,是怕确认,还是怕被否认?于是只能隐藏,只能压抑。 长久的压抑,情感会如同洪水一般寻求渲泄,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吧。 自认无情,自命风流,自以为将夫妻父子人伦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还是看不透完颜洪烈莫名的深情,因为那是他从来不曾得到过的父子天伦。所以,才会故意献计吧,试探,一步步的试探,这世上是否真的会有不计回报的情感?当看到完颜洪烈宁死也不愿意伤害杨康时,那一刻,他也有些许的迷茫吧。 黄蓉的无忧无虑、肆无忌惮也许正是欧阳克内心深处的渴求;他压抑得太多,伪装得太多,因此也格外渴求率性自我的人生,他以为得到黄蓉就能得到自我。只可惜,灵动娇俏的黄蓉自然该配憨厚单纯的郭靖,两小无猜的情感,亦不是欧阳克能够介入的。 断腿之痛或许能为克蓉之恋划上一个句号,可是欧阳峰的真情流露足以弥补他身心的创伤,此时纵使全天下的名利富贵、武功权势在他心中都及不上父亲亲手烤的一只野兔。痴儿,痴儿,难道你不知,能伤你的人,正是被你摆在心里的人吗?纵使已了然于胸,却仍是忍不住的试探:原来嫡亲的血脉,果真比不上区区几张纸?是该责怪你太过洞察敏感,还是该责怪你的赤子热诚? 而此时温婉无害的穆念慈或许是能够点亮欧阳克心房最后一点火种,只是这粒火种太过微弱,稍稍呵口气,便灭了。心死如灰,心死如灰…… 冰冷的钢刃切入心脉,并不会让冰封的心更冷。温热的血液肆意流出,为久已枯萎的心带来最后一丝暖意。痛,亦是解脱。 那么,执迷武道的欧阳峰果真如此绝情,如此不在意吗?为什么,疯颠之后,竟仍不忘寻到那牛家村,杀死杨康,只为了——他的孩子欧阳克。他终究是悔了吧,无情未必真英雄,怜子如何不丈夫?九泉之下的欧阳克,若魂行不远,也该瞑目了。你终究是他的根,不是祸。 克死,射雕止。不幸言中,某舟果真未再继续。胡歌的郭靖,不再蠢笨,而是偏向憨厚单纯;林依晨的黄蓉,娇俏狡慧,年龄心性亦极是符合原著的;袁弘的杨康,俊朗多情而又心机反复;刘诗诗的穆念慈,秀丽温婉,历经风霜的淡然……,这些都是极好的。 只是,某舟既已沦陷于白驼少主的轻衣缓带、眼角眉间,那么,就请原谅某舟偏心若斯吧! (PS,图是借来的,若有P图高手不介意的话,多多的上图,谢谢!)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长恨歌 长恨歌大约是06年出的吧,那时倒是铺天盖地的看到过关于此剧的报道,只是心不在此,并未关注。时隔两年,在天涯上无意中看到黄奕在《家》中的剧照,竟出乎意料的娴静。文中对她在长恨歌中的评价甚高,因此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看长恨歌。 印象之中,黄奕,从来都是中人之姿,谈不上喜欢,却也不至于讨厌。却没想到她在长恨歌中竟是如此清新娇俏:初出场的王琦瑶,粉色的旗袍,美丽却不张扬,妩媚却不妖娆。只是怯怯的走进传说中的蒋家大院,亦步亦趋的靠近流光溢彩的纸醉金迷。 王琦瑶是美丽的,但她的美是没有攻击性的。她是手中捧着的一盏香茗,轻饮一口,沁于心脾。也许,正如原著所说,她的艳和风情都是轻描淡写的,或许不够绚丽夺目,却宜家宜室。若用花来比喻瑶瑶,她必不会是血色浓艳的玫瑰,而是洁白的栀子花。 十八岁王琦瑶是枝头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花骨朵,在淡淡的光晕下娇艳欲滴。黄奕带给我的感觉,确实如此,她的确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荷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李朴之——吴兴国,记忆里第一次是在青蛇中的那个“老实人”许仙,在青白二蛇的摇曳风情及法海英俊阳刚中,难免有些苍白单薄,确实不像是李碧华笔下的那个眉目似画的西湖少年,但却一身是戏。第二次是在宋氏王朝,那时的我,正处于对赵文瑄狂热中。即便如此,温文儒雅的孙逸仙却难掩身后军装笔挺的蒋中正的光彩。多年以后,吴兴国从蒋介石的身躯里爬出,披上李朴之的外衣重又出现在我眼前。那一刻,我有些许的恍惚:也许是因为蒋与李同是出身军旅,又同身处权力的核心。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及理念,只不过,蒋介石所承受及拥有的比李朴之更多。 李先生对于瑶瑶来说,是亦夫亦父的,对于一个十八岁的花季女孩来说,正是作梦的年纪。梦里,有的是绚丽多姿的精彩,这远不是温吞性子的程先生所能提供的。若是,没有李先生的出现,也许程先生不失为瑶瑶的优选,只是当神秘而又强势的李先生出现后,程先生也就只能敬陪末座了。 犹记他们初见时的惊心动魄,神秘莫测的李先生突如其来的出现,令瑶瑶惊魂不定,而舞池中的浪漫一舞,在李先生来说是险象环生,对瑶瑶却是心如鹿撞,最后,惊魂未定的瑶瑶扑在李先生的怀中,那一刻,动心的不止是瑶瑶。 相对瑶瑶而言,李先生,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她所琢磨不透的,两人的相处,瑶瑶都处于被动。也许,正是李先生的绝对自信及决断,令瑶瑶折服。女人总是倾心于强势的男人,哪怕他的年龄或许能够做自己的父亲。 若论容貌,李先生是称不上英俊的,甚至并不伟岸,但身板却永远是挺直的,军人似的作派,我想这要归功于吴公的精彩演绎,听说,他是剧校出身,难怪身形如此之好。若说,瑶瑶是花,那李先生就是经受大海千年冲刷的岩石,时光在他身上雕刻下流水的痕迹,沧桑染花了他的两鬓。在经受时间的洗礼后,沉淀下来的是一些深沉内敛的东西。吴兴国,就是书中原汁原味的李朴之。这样成熟内敛,刚柔并济的男人,相信很少有女人能够抗拒吧。 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年代。李先生身居高位,却时刻处在风口浪尖。国家的使命,党派的争伐,派系的倾轧;处于权力争斗的核心,却也如临深渊。他这一生,经历了枪林弹雨,也阅尽了人间春色。到了这个年纪,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美貌,也是希望能有一个舒展身心的平台。 初见时的些微心动,再次见时却是在上海小姐选举的后台,一身洁白婚纱赶着上台的瑶瑶却因裙摆被李先生无意踩脏,而急得眼泪在眶里打转,那一眼竟有些惊艳,继而生怜了。可巧的是,那天李先生的助兴节目,竟然是霸王别姬。大概,从那一刻,就预示了他们纠缠牵扯,却不得善终的命运。 再然后,饭店约见,瑶瑶的清纯娇憨,聪明可人却又不谙世事更令李先生心生怜爱:“可我,只想管你啊!”直截了当的表白,令瑶瑶有些许的不安,却也有些许的得意吧。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长恨歌 长恨歌大约是06年出的吧,那时倒是铺天盖地的看到过关于此剧的报道,只是心不在此,并未关注。时隔两年,在天涯上无意中看到黄奕在《家》中的剧照,竟出乎意料的娴静。文中对她在长恨歌中的评价甚高,因此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看长恨歌。 印象之中,黄奕,从来都是中人之姿,谈不上喜欢,却也不至于讨厌。却没想到她在长恨歌中竟是如此清新娇俏:初出场的王琦瑶,粉色的旗袍,美丽却不张扬,妩媚却不妖娆。只是怯怯的走进传说中的蒋家大院,亦步亦趋的靠近流光溢彩的纸醉金迷。 王琦瑶是美丽的,但她的美是没有攻击性的。她是手中捧着的一盏香茗,轻饮一口,沁于心脾。也许,正如原著所说,她的艳和风情都是轻描淡写的,或许不够绚丽夺目,却宜家宜室。若用花来比喻瑶瑶,她必不会是血色浓艳的玫瑰,而是洁白的栀子花。 十八岁王琦瑶是枝头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花骨朵,在淡淡的光晕下娇艳欲滴。黄奕带给我的感觉,确实如此,她的确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荷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李朴之——吴兴国,记忆里第一次是在青蛇中的那个“老实人”许仙,在青白二蛇的摇曳风情及法海英俊阳刚中,难免有些苍白单薄,确实不像是李碧华笔下的那个眉目似画的西湖少年,但却一身是戏。第二次是在宋氏王朝,那时的我,正处于对赵文瑄狂热中。即便如此,温文儒雅的孙逸仙却难掩身后军装笔挺的蒋中正的光彩。多年以后,吴兴国从蒋介石的身躯里爬出,披上李朴之的外衣重又出现在我眼前。那一刻,我有些许的恍惚:也许是因为蒋与李同是出身军旅,又同身处权力的核心。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及理念,只不过,蒋介石所承受及拥有的比李朴之更多。 李先生对于瑶瑶来说,是亦夫亦父的,对于一个十八岁的花季女孩来说,正是作梦的年纪。梦里,有的是绚丽多姿的精彩,这远不是温吞性子的程先生所能提供的。若是,没有李先生的出现,也许程先生不失为瑶瑶的优选,只是当神秘而又强势的李先生出现后,程先生也就只能敬陪末座了。 犹记他们初见时的惊心动魄,神秘莫测的李先生突如其来的出现,令瑶瑶惊魂不定,而舞池中的浪漫一舞,在李先生来说是险象环生,对瑶瑶却是心如鹿撞,最后,惊魂未定的瑶瑶扑在李先生的怀中,那一刻,动心的不止是瑶瑶。 相对瑶瑶而言,李先生,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她所琢磨不透的,两人的相处,瑶瑶都处于被动。也许,正是李先生的绝对自信及决断,令瑶瑶折服。女人总是倾心于强势的男人,哪怕他的年龄或许能够做自己的父亲。 若论容貌,李先生是称不上英俊的,甚至并不伟岸,但身板却永远是挺直的,军人似的作派,我想这要归功于吴公的精彩演绎,听说,他是剧校出身,难怪身形如此之好。若说,瑶瑶是花,那李先生就是经受大海千年冲刷的岩石,时光在他身上雕刻下流水的痕迹,沧桑染花了他的两鬓。在经受时间的洗礼后,沉淀下来的是一些深沉内敛的东西。吴兴国,就是书中原汁原味的李朴之。这样成熟内敛,刚柔并济的男人,相信很少有女人能够抗拒吧。 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年代。李先生身居高位,却时刻处在风口浪尖。国家的使命,党派的争伐,派系的倾轧;处于权力争斗的核心,却也如临深渊。他这一生,经历了枪林弹雨,也阅尽了人间春色。到了这个年纪,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美貌,也是希望能有一个舒展身心的平台。 初见时的些微心动,再次见时却是在上海小姐选举的后台,一身洁白婚纱赶着上台的瑶瑶却因裙摆被李先生无意踩脏,而急得眼泪在眶里打转,那一眼竟有些惊艳,继而生怜了。可巧的是,那天李先生的助兴节目,竟然是霸王别姬。大概,从那一刻,就预示了他们纠缠牵扯,却不得善终的命运。 再然后,饭店约见,瑶瑶的清纯娇憨,聪明可人却又不谙世事更令李先生心生怜爱:“可我,只想管你啊!”直截了当的表白,令瑶瑶有些许的不安,却也有些许的得意吧。
【鹏友天空·影评】花开靡烂便无花——楚留香之无花 喜欢无花,是从原著的血海飘香开始,喜欢他,不是因为他的完美,而是因为他的遗憾,他像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还未完成就嘎然而止。但此文不是为原著中的无花而写,如果是考据派的话,看到此处就不必再往下看。央视版的楚留香有着太多的争议,而其中崔鹏所饰的无花,却是其中的亮点,他给了我一个血肉丰满的无花,不再清华让我只能在梦中想象,却真实得让我心疼。本文只是感叹无花的四段感情,其中或许已将崔鹏代入无花,一家之言,未免贻笑大方。 长孙红——最是难忘初见时 有人说,初恋是单纯的,甜蜜的,是满树果实中最最鲜嫩甜美的。可是,它却总是长在最高的枝头,让你看得到,摘不到。 长孙红之于无花,无疑是寒冬过后初春里第一抹翠青嫩绿的叶子,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哪怕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姹紫嫣红的春色,都及不上,这个开启无花最原始情感之初的,或许不那么优秀夺目的淡淡身影。 无花,继承了原著里的血海深仇及野心抱负,却又多赋予了他渴望情感的一面。十几年的少林寺苦行僧生活既然没有磨灭他心中熊熊的复仇之火,自然也无法消除他对男女之情的本能憧憬,只是这一切都掩盖在外表的淡雅、骄傲之下。无花与长孙红之间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的,编剧自然没有着墨,甚至一开始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究竟是真实的情感还是虚伪的利用…… 直到,无花解下长孙红的尸体,死亡的冰冷透过单薄的衣衫传至指尖,刺骨的触觉直寒进心里,那一刻,我竟感同身受:若无爱,怎会只身闯入敌营,只为迎回一具死去的躯壳;若无爱,怎会让一向温文随意、淡雅冷漠的无花方寸大乱;若无爱,怎会固执的迎娶死去的恋人;若无爱,怎会许下来生、来来生,江南三月的桃花之约…… 火是热烈的,所以无花用火的热烈来燃烧他爱情的结局。当熊熊烈火燃着大殿,掠去长孙红的躯体,一同烧成灰烬的,还有无花记忆中最鲜亮的一笔。 爱情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美丽、最令人暇思的,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初恋更无疑中爱情中最纯真无邪的,因为在彼此的交颈相依、耳鬓厮磨中互相成长、互相溶合,成为彼此的一部分,也许长孙红和无花就属于这种吧,所以才最是难以割舍,最是难忘。 不要对我说,无花的飘逸出尘,超然世外。他也不过是个人而已,在爱中,他也只是爱情的学徒。 情怜哪堪小儿女,犹自春深,江南桃花艳; 怎奈漠上飞骑疾,铁蹄银瓶,踏破闺中梦。
花开靡烂便无花——楚留香之无花 喜欢无花,是从原著的血海飘香开始,喜欢他,不是因为他的完美,而是因为他的遗憾,他像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还未完成就嘎然而止。但此文不是为原著中的无花而写,如果是考据派的话,看到此处就不必再往下看。央视版的楚留香有着太多的争议,而其中崔鹏所饰的无花,却是其中的亮点,他给了我一个血肉丰满的无花,不再清华让我只能在梦中想象,却真实得让我心疼。本文只是感叹无花的四段感情,其中或许已将崔鹏代入无花,一家之言,未免贻笑大方。长孙红——最是难忘初见时 有人说,初恋是单纯的,甜蜜的,是满树果实中最最鲜嫩甜美的。可是,它却总是长在最高的枝头,让你看得到,摘不到。 长孙红之于无花,无疑是寒冬过后初春里第一抹翠青嫩绿的叶子,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哪怕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姹紫嫣红的春色,都及不上,这个开启无花最原始情感之初的,或许不那么优秀夺目的淡淡身影。 无花,继承了原著里的血海深仇及野心抱负,却又多赋予了他渴望情感的一面。十几年的少林寺苦行僧生活既然没有磨灭他心中熊熊的复仇之火,自然也无法消除他对男女之情的本能憧憬,只是这一切都掩盖在外表的淡雅、骄傲之下。无花与长孙红之间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的,编剧自然没有着墨,甚至一开始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究竟是真实的情感还是虚伪的利用…… 直到,无花解下长孙红的尸体,死亡的冰冷透过单薄的衣衫传至指尖,刺骨的触觉直寒进心里,那一刻,我竟感同身受:若无爱,怎会只身闯入敌营,只为迎回一具死去的躯壳;若无爱,怎会让一向温文随意、淡雅冷漠的无花方寸大乱;若无爱,怎会固执的迎娶死去的恋人;若无爱,怎会许下来生、来来生,江南三月的桃花之约……火是热烈的,所以无花用火的热烈来燃烧他爱情的结局。当熊熊烈火燃着大殿,掠去长孙红的躯体,一同烧成灰烬的,还有无花记忆中最鲜亮的一笔。爱情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美丽、最令人暇思的,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初恋更无疑中爱情中最纯真无邪的,因为在彼此的交颈相依、耳鬓厮磨中互相成长、互相溶合,成为彼此的一部分,也许长孙红和无花就属于这种吧,所以才最是难以割舍,最是难忘。不要对我说,无花的飘逸出尘,超然世外。他也不过是个人而已,在爱中,他也只是爱情的学徒。情怜哪堪小儿女,犹自春深,江南桃花艳;怎奈漠上飞骑疾,铁蹄银瓶,踏破闺中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