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D云中漫步 QYD云中漫步
关注数: 7 粉丝数: 45 发帖数: 832 关注贴吧数: 5
大不列颠会因脱欧变成小英格兰吗? 有评论指出,英国公投脱欧是个连环套。这也导致苏格兰与北爱尔兰争取“脱英”,确保可以加入欧盟。大不列颠很可能就成为“小英格兰”,成为公投的祭品。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英政客为个人权谋、利益而操弄民意,部分民众又随之起舞,最终自食恶果。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虽然尘埃落定,但争议未息,脱欧背后是阶级和族群的撕裂,亦是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一些投了脱欧票的选民见到脱欧的经济冲击深感后悔,声称他们只想投“抗议票”,约200万人在国会下议院网站联署请愿,要求就是否脱欧举行第二次公投,请愿人数远超出请愿案送交下议院讨论的规定人数。联署者提出的理由是“脱欧”和“留欧”双方得票太接近,加上投票率不足75%。   在英国下放部分权力给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复杂政治制度安安排之下,伦敦产生的脱欧立法需要获得这三个议会的同意,脱欧才能生效。英国虽然公投通过脱欧,但除了何时启动“里斯本五十条”正式进入脱欧程序成疑外,脱欧引发的英国宪制危机亦陆续浮现。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Nicola Sturgeon)于6月28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声言,苏格兰议会将运用权力阻碍英国脱欧,更扬言可能再次启动独立公投。
经济走势跟踪 英国如果“脱欧” 后果如何?   英国定于2016年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民投票。英国与欧洲的分歧其实由来已久,自有其历史原因。但如今的英国如何走上“脱欧”之路?一旦其真的“脱欧”,后果又是什么?其预期无论如何也不容乐观,而如果“脱欧”公投的日子,成为了“欧洲的雷曼兄弟时刻”(芬兰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斯图布),那么对于仍在苦苦挣扎的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则不啻是遭遇了一次核爆。  英国如何走上“脱欧”之路   2016年6月23日,英国选民将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英国是否将继续留在欧盟之内。   这次脱欧公投的直接肇因,是十年来欧盟经济的萎靡不振,近年来折腾不停的欧债危机,欧元区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以及近两三年欧盟东部成员国甚至法国、比利时所面临的难民危机等。而英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也是萎靡不振,财政状况的修复一筹莫展。   与此同时,政治立场保守的小党——独立党趁火打劫,竭力鼓噪退出欧盟。几年间,这个寂寂无名的脱欧专业党行情暴涨,陡然间成为世界媒体的聚焦对象。   在这种形势下,卡梅伦为争取脱欧派选票以获连任,在2013年1月23日发表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讲话时,首次承诺,如果他赢得2015年举行的大选,会在一年内批准所需法律,制定与欧盟关系的新原则,然后就脱欧问题举行全民公投,让人民有机会选择继续留在或退出欧盟。卡梅伦称,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解决核心问题,英国将有可能退出该组织。此后,英国脱欧议题前后延宕近3年之久,成为英欧矛盾的焦点。   2015年,卡梅伦赢得大选。2015年11月10日,卡梅伦在英国知名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演讲,首度全面公开阐述英国留在欧盟的条件和目标。卡梅伦表示,在欧盟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他将“全心全意”推动英国留在“改革后的欧盟”。这四个目标包括:确保欧洲共同市场对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一视同仁;增强欧盟的竞争力,减少对成员国经济的束缚;允许英国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成员国议会的权力;控制欧盟进入英国的移民,减少对欧盟人口自由流动原则的滥用。卡梅伦说,对于英国民众来说,这四个目标可谓是核心诉求。   2016年2月19日,欧盟峰会经过马拉松式的会谈,欧盟与英国19日晚就欧盟改革达成协议,同意英国在欧盟中享有“特殊地位”,而英国将于6月进行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欧盟最终做出让步,表现出“挽留”英国的意愿;另一方面,英国在欧盟的去留仍将由英国民众决定。   据报道,协议内容扫清了欧盟同英国谈判的胶着议题,包括英国能否削减对境内其他欧盟成员国移民的在职福利和对移民子女的福利,非欧元区国家如何对欧元区决策行使“话语权”,如何重新解读欧盟条约中涉及一体化的条款,及未来如何在欧盟条约中体现协议内容等。协议对卡梅伦的一些关键要求作出让步,如保护英镑的地位、英国的经济利益将会受到保护、英国的企业不会因为总部在英国而在欧盟受到歧视等等。英国可以在7年期间对移民申请福利采取“紧急刹车令”。来到英国的移民在4年之中无法申请英国的福利。   欧盟和英国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包括欧盟未来在金融管理、人员流动和社会福利、主权等方面应进行改革的措施。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该协议不直接涉及英国的去留问题,但对争取“摇摆不定”的英国民众具有重要意义,达成协议是双方分别作出让步的结果。   根据法律,卡梅伦必须为公投设定16周的“提示期”,因此,英国“脱欧”公投最终设置在6月23日进行,而这相当于比英国最初设想的日期提前了一年。卡梅伦说,他领导的英国政府建议选民在公投中选择留在欧盟。   而对脱欧派政客来说,这无疑是大好消息。他们声称,欧盟权力太大,对各国主权限制太多,欧盟法令事实上已高于英国国家法令,欧洲法院事实上已凌驾于英国最高法院之上;金融危机后欧盟引入的金融交易税降低了英国的金融竞争力;欧盟成员国太多,众口难调,在与域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时难以取得进展,而退出欧盟,英国便可以独立推行其贸易战略,贯彻其贸易主张;同样重要的是,只有退欧,才能管控好早已使其大伤脑筋的欧盟移民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接受新 新华网:作为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院士多年来始终奋战在呼吸疾病领域的防治前沿。目前,我国在呼吸疾病防治方面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进行肺癌早期筛查是否有必要性?    钟南山: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肿瘤患者死亡约28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7500人死于肿瘤。在这么多肿瘤里面,肺癌发病增速最快,目前已占中国肿瘤整体发病率的近1/4。更需注意的是,呼吸系统疾病被发现时多为晚期,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被诊断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总的来说只有16.1%,和其他肿瘤相比还是较低,发现太晚是关键因素。    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开展肺癌的靶向治疗更为重要。同样亟需关注的还有发病率一直在悄然攀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接近9.5%患有慢阻肺。照此估算,中国有近4000万慢阻肺病人。认识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觉得年纪大了,呼吸有点困难是自然现象,对心脏病、脑血管比较重视,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呢?1998年,美国有一个统计,跟1960年相比,心血管的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各方面的病死率都是下降的,有的下降了60%多,唯一增加的是慢阻肺病,增加了193%,他们后来在研究、投资、药物研发方面都很重视。    我国现在已把心脑血管病加上慢性阻塞性肺病,纳入了慢病管理。我这两天参加‘十三五’规划的审查里面,慢病里已写了,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我们的愿望是早发现,因为患者到医院来看病,肺功能一般最少降低了50%,有50%的肺功能损害,可逆性就差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而对于慢阻肺的基本治疗药物,国家已将一部分列入慢病目录,但在广大的一些农村地区,并没纳入医保目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正在进行早干预、早治疗的临床治疗性研究,因为现在世界上还没人做,这样的话,有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防治提供一个新路径。
禁电动车:拍自己的脑袋不如拍别人的 热度不减的讨论:  此前,3月29日,广州市政府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明确广州拟对电动车等非机动车、摩托车实施“五禁”,禁售、禁油、禁行、禁停及禁营运,其中对电动车,首次明确无论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违者按每售一辆处以2000元或者最高5万元的罚款。   再此前,3月22日,深圳警方展开禁行摩托车限制电动车行动,据《深圳商报》报道,首日共查扣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406辆,拘留322人。   这北广深一线城市“禁电”很有榜样的力量,会否引发全国官家的效仿?众人大呼恐怖。   “禁电”最直接的影响是快递业。正逢经济萎靡,且大领导号召互联网+,警方有点含糊了。深圳警方解释说,日前增发给快递行业5000个合法电动车备案配额只是第一次,以后还会增加。警方还紧急下发通知,要求交警仔细甄别快递员身份,在过渡期内暂不拘留、扣车。   呵呵,警方打着为民的旗号,不留神就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审批的权力,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腐败的机会。 北京市的解释比深圳显得更大气,说部分道路“禁电”,“不是拍脑袋出台措施,从去年10月就开始研究,经过多次调研,多部门联合分析会议,同时,我们还邀请社会各界一起座谈。”   是嘛。其实,谁也没说警方是拍脑袋出台政策。另外,拍脑袋也没什么不好,拍脑袋并不妨碍思考,拍脑袋可以让血液流通更畅快,使脑袋更清醒。问题是拍谁的脑袋。北京市邀请了社会各界,但这个“社会各界”可能是警方的亲友团,还是拍自家人的脑袋。   相比较,广州市做得好一些,交给人大来定夺。虽然人大里也有亲友团,但程序上总还像个样子,不像北京、深圳,拍自己的脑袋就定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