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连青天 沧海连青天
关注数: 2 粉丝数: 23 发帖数: 209 关注贴吧数: 3
即使4,1北,13南全部开通,非暑期日均百万仍然难度非常大 利益相关:本人家住美林园,算是4开通的受益者之一,并不反对修建新线路。 在没有暑期游客的加持下,四条主线1,2,3,5的日均客流大概有23+22+13+8=66w,加上12,13能达到70w上下。我们可以一条线一条线地分析。 首先4号线: (1)4西段: 客流十分不看好,虽然有营城子+亿达春田+中海等居民区,但沿线人口密度并没有比2北好到哪里。2北在北站+南关岭+体育新城+革镇堡的加持下,日均客流都只有4-5万,相比之下4西运椅子很可能是常态,即便周围居民全部放弃公交+私家车,也很难将其喂饱。 (2)4中段: 这一段主要是辛寨子-松江路,也就是泡崖区间。可以看成612+BRT+414的功能。虽然泡崖众多的人口被给予厚望,但要命的是4这一段是贴着边走的,类似于5在泉水,而泡崖的大头集中在里面,如八区、泡崖市场一带,这段居民去西安路、青泥洼桥、火车站可以405、414、35路直达,去华南泉水可以38直达,去北站可以1102直达,做地铁得先倒公交不说,还需要换乘至少一遍(4-1,4-1-2,4-3),请问你是选择一趟公交还是公交+换乘多次?如果4在经过工业大学后直接向北绕个小弯,类似612,414那样进泡崖里面(水泥路,泡崖新村甚至泡崖市场),客流都会好很多,但受制于地形和修建的难度…… 其实泡崖挺难的,北面有山,东面有铁路,南边有机场,西边有工业大学,里面地势又全是坡,天然就容易形成堵车,但又不像泉水那样地铁可以贯穿其中,交通拥堵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难以改善。 (3)4东段: 主要是松江路到梭鱼湾区间。如果13南不开通,这一段可以吸引部分开发区居住西安路、星海一带上班的客流,或者部分老甘井子6路、20路的替代——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的bug在于: 4的终点是梭鱼湾而不是老甘井子,所以仍需要一次换乘,而且4开通后经过3年的培养,甘井子和钻石湾的居民基本可以养成了坐5号线区去市内的习惯,无论是西安路(5-2)还是火车站青泥洼桥(5直达),似乎都没必要专门去5-4-1。除非去华南、北站、开发区方向,但华南有20路直达,北站可以5-13,开发区可以5-3,4号线怎么看怎么是鸡肋。 综合来看,4除了多出四个换乘站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大连的主要出行仍然是南北向而非东西向,况且这个东西还是在北边而不是南边(从2号线29站的客流都比不过1号线22站的客流就能看出)。而跟5去比,4就更没有优势了(要火车站没火车站,要景点没景点,要商圈没商圈),也就有个工业大学能勉强提点儿人气。要知道5除了上面三个优势以外,还自带并网+跨海的buff,日均客流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都难以破10w,你4号线拿什么过?开通初期很可能五六万顶天了。 其次,我们分析4开通后对1,2,3,5换乘接入的影响。 2号线辛寨子:主要为4西进城,大概能换入1.5w上下; 1号线松江路:泡崖、金三角金家街一带的612、20、6路的代替,应该是四个换乘站客流最大的,预计能换入2w上下; 3号线金家街+5号线梭鱼湾:预计1.5w换入 1.5+2+1.5=5w 接着,1北开通:预计每日客流增加1.5w左右(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老板明星,一年能坐几次飞机呢?) 13南开通:北站后盐连上,会多出2w客流,但金州区近年来与市内似乎没有十多年前那么紧密了(从3客流下降就能看出),绝大多数人直接在当地买房工作,俨然一座独立的城市,再加上有3支分流,客流不会太高。参考12号线17年连上河口后,人数增加+缩短车格(有望从30min缩短到15-20min),会再多出4-5w客流。 最后回到5号线,经过三年的培养,部分钻石湾、老甘井子、泉水、后盐的居民的改乘,日均客流有望从8w上升到12w上下,但想超过3仍然难度很大。 综上,在非7、8月的普通工作日,日均客流大概为70+6(4号线)+5(4换乘增加)+1.5(1北)+7.5(13南)+5(12加车加站)=95w,模式可能为: 周一到周四94-98上下,周五会冲高到102-105,碰上五一十一前一天或者演唱会等活动能冲一冲到110,周六日90上下,碰到恶劣天气会掉到85; 暑期周一到周四有望120w上下,周五冲到130甚至135(这可能都太乐观了),周六日也能100-105左右,碰上台风暴雨会掉到90以下。 不过4在经过数年的培养后,客流大概也能慢慢涨到10w左右,到时候非暑期有望80%的时间都在100w,算是实现了日均百万的目标。 也许有人指出我过于悲观,但有如下两个理由: 1. 从其他各大城市来看,客流的主力几乎都是最先开通的两条线(北京10是个bug),再往后几乎很难出现新线客流反超老线的情形; 2. 处于道路末梢+非省会+丘陵地带的城市,其地铁客流/强度天然就存在劣势(参考青岛、重庆、天津)。 青岛和大连最为类似,青岛现在的线路可以看成大连二轮规划(不包括7)修建完的样子(大连1=青岛1,连2=青3,连3=青8,连4=青4,连5=青2,连12=青11,连13=青13),青岛地铁覆盖七个区的人口720w,没有游客的加持下日均135w上下(今年四月),大连地铁覆盖的几个区人口大概550w,大概是青岛的75%,135*0.75=103w,与上段4开通两年后预估水平相当。 综上,如果1北,13南,4全部开通,在短期内非暑期的情况下日均百万仍然难度非常大,希望我的预测能被打脸。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