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ba27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17 发帖数: 4,383 关注贴吧数: 0
【转贴】哥哥竟然采访记者 只节选部分文章转自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5-08/01/content_494323.htm 【人物】张骥良:“残疾记者”笑傲江湖 --------------------------------------------------------------------------------汉网 2005-08-01   来源: 武汉晚报 收藏此页到博采  ●他是《民政之声报》记者,也是中国采访名人最多的“盲人记者”,视力仅0.01,却采访了600位中外名人●1994年,他从工厂下岗,只读过中学的他开始试着靠写名人专访谋生,10年发表作品300万字与名人“过招”三十六计 “呵呵,我有秘密武器。” 前不久,忙完一天的采访,坐在北京家中的张骥良,面对我们的“拷问”,眼睛不知望着哪个地方在笑。 2000年施瓦辛格来华访问。张骥良被记者人墙挡住,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他找到新闻发布会的组织者,提出想单独采访,并且搬出身份:“我是盲人记者。”这话换来一阵哄笑。但其接下来的一段话让发笑的人安静了。他说施瓦辛格先生是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而来,作为盲人记者他最有资格采访。后来交涉的结果,当然是“得逞”啦。 张国荣2002年来内地演出。他好奇内地媒体竟有盲人从业,觉着特新鲜,便欣然应允将原本给的30分钟拉长到一小时半,两人简直是互相“采访”了一通。 当然,捧上记者这碗饭,就得有“对付”名人的几招。一次去采访京城某有名的女刺儿头,张骥良约北青报一女记者一道前往。得知该人有洁癖,张骥良掏出事先备好的鞋套,女记者却径直进入那富丽堂皇的别墅。结果,女记者被骂哭了,红着脸撤了。张骥良则做完了采访。  
【转贴】 夏日到香港与张国荣一起<热·情>洋溢 -- 2000年报摘 5 张国荣用心唱:我就是我 李淑君 储璨璨 流泪是张国荣每次演唱会的“必备节目”。   2000年10月14日晚,天河体育场内只可用“火爆”两字来形容。张国荣广州热情个唱令初秋的第一股寒流无处遁形,万众歌迷冒着寒风微雨前来捧场。当晚,天气恶劣,雨一直未停,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歌迷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哥哥的喜爱和支持,在秋风秋雨中不停挥动荧光捧,更跟随哥哥和唱数首歌曲,令哥哥感动得几次落泪,场面甚为感人。哥哥亦相当投入,为歌迷们献上最真最热情最感性最诱惑的一面。哥哥未以驳长发穿裙子形象出现,但最出位的场面,则是穿长式裤裙及裸脚出场,脚上更配戴了精美奇巧的饰物,令人倍感哥哥用心良苦。有人说哥哥是最用心唱歌的人,此话不假,当晚哥哥挥洒自如光芒四射的演唱,再一次为歌迷们证实了哥哥的超级巨星地位无人可企及。  一流装备   此次演唱会哥哥仍用了最好的班底---音乐总监Richard Yuan和服装指导张叔平,而广州因为临近香港,很多在内地开演唱会时没有的设备都可以运过来,所以当晚的现场效果无论是从服装、伴舞、哥哥的台风来看,还是从舞台设计、灯光配置来看,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达到了一流。当晚哥哥一共换了七套衣服,既有双肩插着白羽毛的白西装,白色露肩露背背心,美少年鱼鳞装,红色闪亮西装加红色长丝巾,又有黑色薄纱紧身衣配黑裤,白色露肩背心配花俏紧身裤,每套衣服哥哥均配以不同同格的首饰,搭配完美,足见哥哥对此次演唱会的重视。此次舞台设计别具匠心,是一个两旁配有升降台的两层立体舞台,采用八组投影屏幕,左右各两组,前后各两组,全场观众可从各个角度来欣赏哥哥的完美表演。在演唱《往事不要再提》之前,更插播了哥哥经典电影的片断,如《阿飞正传》、《胭脂扣》、《风月》等,极具视觉震憾力。  狂热气氛   最能给人新鲜感的则是哥哥在台上展示了自己如何在后台迅速换衣服的一面,令歌迷情绪空前高涨。当晚,无论是深情款款的哥哥,还是劲歌热舞的哥哥,均能掀起歌迷万丈热情,歌迷们与哥哥一起感动,一起热舞,一起和唱。更有歌迷旁若无人、肆无忌惮地独自狂舞,以示对哥哥的无比热爱。  深情曲目   哥哥演唱的曲目与门票上列出曲目稍有不同,除了演绎自己不同阶段的一些经典曲目外,还唱了陈慧琳的《千千阙歌》、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等其他歌星的名曲,引得万众歌迷齐声和唱,台上台下非常默契,场面颇为壮观。而据说是表达了哥哥心声的一首《我》则被唱了两次,歌词唱到“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表露了自己渴望宽容和立志坚强的声音,当身着黑色长袍的哥哥在第二次安哥之后再次唱出这首歌时,感性一面表露无遗,极为煽情。  演唱会结束之后,仍有众多歌迷站在雨中不愿离去。
【转贴】王家卫只讲一个故事 王家卫只讲一个故事 新闻午报  2005-07-31 09:10:15   王家卫——一位鼻端上永远架着一副墨镜的导演,一位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只带给我们九部电影的少产导演。一位令无数影迷醉心于他所营造的迷离光影世界的独特导演,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成了“小资”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永远充满着争议,一方面受到极力追捧,一方面遭到如潮恶评。然而,无论如何,王家卫是一个奇迹,王家卫是一种文化现象。《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由多位香港资深和新晋影评人、文化评论人编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王家卫作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进而呈现的是香港电影文化的特质。   来来去去只说一个故事   从来都有一个说法,就是:“一个创作人(可以是导演、作家,任何形式的创作人)的一生,来来去去,都不过在说一个故事。”   这对于王家卫,至少是某一阶段的王家卫,原来,竟是一个很确切的形容。由《阿飞正传》开始,王家卫的一个特色就是他常常起用一套很类似的阵容——不只是一个演员,而是同一班主要演员阵容;至多是有时你做我有时我做他——去演绎王家卫世界中不同的故事。这群到现在已经很有王家卫色彩的演员,包括:男的是(已故的)张国荣、梁朝伟;女的总离不开张曼玉、刘嘉玲。再数下去,就是张学友(在《阿飞正传》和《东邪西毒》,戏份都不算多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让人难以忘怀)、林青霞(在《重庆森林》和《东邪西毒》)。刘德华暂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阿飞正传》里的警察。然而这个身为警察的男人却成为了王家卫日后感情世界中的两大类型之一。到了《春光乍泄》,就回归到张国荣和梁朝伟——不过这次二人是情侣,而这也是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男男之间的同志爱情故事。   这种处理,更有意无意地加强了有时我们也不过是掉乱角色,但其实来来去去都是同一班人做着同一个故事的人生情境的意味。王家卫在《春》片的制作特辑《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里也这样说:“《春光乍泄》可以说是一个句号。好像生命里某一个阶段的结束。每个人都有个日历,这部分就像一个分水岭,你会很记得,有这样的一件事。”   到了《花样年华》,已经是王家卫的另一个阶段了。   如果世上只有两种男人……   如果世界上只有两种男人,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   一种,是“放浪”的。(其实这里,“放浪”也许只是一个大概意思,在我们熟知的词汇内选一个简单而比较接近的。但它背后所代表的一切,它的自由它的迷人它的摧毁性它的创造力,却让我们面对着语言系统仍感到词穷。)   另一种,是“约束”的。(而“约束”,也包括专情的、规矩的、不敢去爱的这些特质在内。)   “放浪”与“约束”,也就是《阿飞正传》里的张国荣和刘德华。   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经典,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就是那么classic(经典)地说了两种那么classic(经典)的男人,或其实是两种最基本的、相反的——人性。就正如你随便问一个女人:“《阿飞正传》里的张国荣和刘德华,你会选哪个?”她一定明白你在说什么。   另一个让《阿飞正传》如此经典的原因是它的主题。很简单,一是爱;二是identity(寻找自我身份)。世界上有什么电影,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作品,不是关于这两个主题?它里面的爱也已经涵盖了一切最基本的形态——相爱、三角、专情、背叛、单恋。除了男女的爱情它还有友情——张国荣与张学友;萍水之交的缘分——张国荣和刘德华;还有张国荣和潘迪华之间那种既是母子但也暧昧的感情关系。至于寻根(寻找生母)——寻到?寻不到?自我的身份。没有脚的鸟儿。关于identity的一切,它的精辟、简单、代表性——一切都不言而喻。   而接下去的三部作品:《重庆森林》、《东邪西毒》以至《春光乍泄》,其实都不过是提取上述部分题材再独立延伸、繁衍、变化。《阿飞正传》中规矩、专情、被辜负的警察角色,派生了《重庆森林》。刘德华变成《重》片的金城武和梁朝伟。神秘的、负心的,交由女人去做(王家卫似乎对警察和好人,是甚有好感的)。然后由时钟、时间,到房子、空间、认知、拥有——让王菲慢慢去发掘和占有她心仪的男人,延续刘嘉玲那双拖鞋牵引出来的“我进得了这间房子,这里什么都是我的!(所以你也是我的!)”这关于拥有的母题。而这“房子”的一章也派生了《春光乍泄》,一部关于两个男人却天天困在“房子”内对着耗着的最吊诡的公路电影。
蜻蜓飞去---给传奇(转帖) 只节选原文的一部分 李延亮参与制作的重要专辑:  王菲:《王菲》  水木年华:《70 80》、《一生有你》、《青春正传》  许巍:《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在别处》、《那一年》、《时光 漫步》  郑钧:《怒放》、《郑钧=ZJ》  朴树:《我去2000年》  陈琳:《爱就爱了》  羽泉:《没你不行》、《最美》、《冷酷到底》、《热爱》  张楚:《造飞机的工厂》  韩红:《红》  姜昕:《纯粹》  唐磊:《丁香花》  苏有朋:《不只深情》、《玩真的》  超载乐队:《超载》、《魔幻蓝天》  合辑:《中国火2》、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  个人专辑:《火星滑雪场》、《SUPER STAR》  内地乐坛最近的一个10年,李延亮以吉他手的身份录了120多张唱片,间或以制作人、编曲人、吉他手的身份出现,最近他即将推出自己最新唱片。日前,记者又再次来到李延亮的家。李延亮的家位于中国音乐学院附近的一座公寓里,小屋布置的很有特色,电脑桌上并排摆放着两台电脑,CD柜里挤满了上千的唱片,墙壁上是亮子不同时代的留影和习画的太太的抽象派作品,而最引人注目地则是几把形态各异的吉他。与亮子聊天很过瘾,发现他并不是个另类的人,说话很随和,笑声里还带着些天真。  张国荣比摇滚巨星更传奇  记者:听说你的新唱片又要和大家见面了?  李:幕后工作太忙碌的了,刚刚忙完了羽泉的新专辑。冷静了一年多以后,自己感觉成熟了不少,这些感觉都将会在音乐中自然释放,新唱片名字还在确定,风格很多、但又很融合,从速度金属到纯古典吉他,我甚至开口演唱了很多首歌,状态很放松。里面的《蜻蜓飞去》是写给张国荣的。前年4月1日的夜晚,我在去录音棚工作的路上,接到陈羽凡打来电话,听到张国荣的噩耗,回家后在网上得到确切消息后,心情很复杂,借助吉他一气呵成的写了出来,这也算是对偶像最好的纪念。哥哥的歌最后陪我的日子是1993年的寒冬,在我初到北京借住的平房里,我觉得他的歌可以驱寒……没用心去听他复出后的新歌,所以很难从他的新歌里找到共鸣。我觉得张国荣的一生比任何摇滚巨星都更富传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