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写字 liguangdongfac
乳腺疾病特效中药,药到病除!无效退款!!!
关注数: 354 粉丝数: 140 发帖数: 1,095 关注贴吧数: 52
“备战,备荒,为人民” 1966年,毛主席第一次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56年过去了,这几个字到今天竟仍然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我的老家,不在那个屯儿。我的老家是农场,是解放军完成军事上的革命任务之后解甲归田开发北大荒的产物,大领导应该是王震。54团2营12连,这就是我的老家(我行2,很多2,不缺爱)。我们连坐北朝南,最南边是连部,也就是办公场所,连部旁边有小孩子最喜欢去的小卖部和小孩子最不喜欢去的卫生室。靠近连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砂石路,东边通往14连,西边通往一块块肥沃的黑土地,松嫩平原的黑土地被高大整齐的杨树防护林分割成四四方方的一块一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为5号地8号地等等。再南边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路,拐个弯,经过大约6华里的路程之后,就是营部。这两条垂直的路相交处的东南方(忘记了应该叫第二象限还是第三象限),是我们连比较重要的一个场所——麦场。麦场,是丰收时候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我们一大群小孩子永远玩不厌的场所。麦场里的大人们看到小鬼们进去玩耍,无一例外地是要轰出去的,我们就顺着不是很高的用大青石和水泥垒起的墙爬出去,我们手脚很快,身手利落,大人们抓不到我们。 在麦场的外墙上,连里的才子用美术字体刷写了很多标语,但大多数都不记得了,如今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只有这几个字——备战,备荒,为人民。 现在看来,毛主席的深谋远虑、真知灼见,确确实实令人赞叹不已惊为天人。他这短短的一句话,永远不过时,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不应该过时。 有备无患,常备不懈。 佩洛西,就看尔的了👈
过年 过年 今天是腊月23,北方的小年。南方的小年是腊月24。 记得小时候每次到过小年的时候,母亲总是包饺子给我们吃,馅儿一般都是猪肉酸菜或者猪肉芹菜或者是猪肉白菜。今天,因为懒,所以我就从超市里边买了两袋饺子,准备回家煮着吃,感受一下过节的气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有点儿讨厌过年,因为一过年就老了一岁,而且还有很多麻烦的事。 盼过年是小时候的事,那时候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数着手指头盼过年。因为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过年意味着很多好吃的东西和穿新衣服。那个时候所谓的好吃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大多已经不屑一顾了,我的女儿就不喜欢吃冻梨,花生瓜子也吃的少。可是在那个时候,冻梨、冻柿子却是我们的最爱,肉也可以天天吃了,还有母亲用积攒了几个月的豆油炸麻花、大果子(油条)、丸子、炉箅子……我一直认为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麻花就是我母亲制作的,又酥又香又甜。 老家在北大荒,那时候还没有稻田,所以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记得有一次还不是过年,一位女老师来做家访,看到我们晚餐吃米饭,就开玩笑说“哎,你家过年啦”,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吃的是南方的籼米,不好吃。籼米散、硬,东北大米是粳米,比较软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的记得那天吃的什么米,却忘了那位勤奋的女老师是谁,非常抱歉,愿您一切安好。 置办年货,一般都是父亲去,冰天雪地里,骑自行车,要赶很远的路,一早出发,到傍晚才能回来,看到他眉毛胡子都结了霜,远远的回来,我们就很开心。看着他一样一样的拿出那些我们望眼欲穿的“年货”——给妹妹买的头花、头绳、红绸子,还有给男孩子买的烟花、炮竹。当然,必不可少的是冻梨、冻柿子,还有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条冻得石头一样硬邦邦的几斤重的大鱼。 那时候的年味真的很浓,一进入腊月,就感觉那辽阔的蓝天和皑皑白雪之间的寒冷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年味,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盼着盼着,终于到了除夕,早上起来,穿上母亲一针一线给我们做的新衣服,女孩子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头上系上红绸子,插上头花,在白雪映衬下特别鲜艳。小孩子的任务就是出去玩儿,带上鞭炮,偶尔点着火向空中扔出去一个,砰地一声炸响,余音在空气中久久回荡。父亲的工作是制作花树,扎灯笼,贴年画,贴对联,母亲则开始准备年夜饭。 东北的隆冬,树木早已经光秃秃,树叶凋零,可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家家户户门前都用五颜六色的花树点缀了起来,所谓花树,就是用五色彩纸剪成一个个三角形小旗子贴在树杈上制成的,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圣诞树,不过就是现在想起来,家乡的花树也比圣诞树好看。蓝天,白雪,五彩缤纷的花树,花树上的红灯笼,门上的红红的烫金福字还有门两边的红红的对联,以及红砖碧瓦上飘起的袅袅炊烟,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年,真的到了。 吃过年饭,小朋友们最盼望的就是天黑了,天黑就可以提着灯笼出去玩儿了,灯笼是用吃过罐头的玻璃瓶子制成的,瓶子里面放一个厚厚的土豆片,中间插上一只小红蜡烛,那个小红蜡烛有个可爱的名字叫磕头燎儿。最后在瓶子口边上系上绳子,再用一根细木棍挑起来,男孩子们最爱的小灯笼就做好了。 及至夕阳西下,繁星点点,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亮起来,小朋友们也拎着小灯笼跑着笑着,星光灯光交相辉映,煞是好看。每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就会到工会的活动室下象棋,父亲棋艺精湛,碰到棋逢对手的时候,一盘棋就会横跨“今年”和“明年”才能下完。母亲在收拾完碗筷之后,又会一个人忙着包除夕夜吃的饺子。那时候,还没有春晚,没有赵本山也没有周杰伦,几乎家家都用一样的方式过年。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很多朋友却都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不过今天我细细想来,那时浓浓的年味都是父亲母亲辛辛苦苦的营造出来的。 所以,我想,年味,是珍藏在心中亲情的味道,是要用心去营造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