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的阿东 修鞋的阿东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073 关注贴吧数: 0
zt今天的台湾新闻很值得一看,大家都进来看看吧,关于唱片的 1 今天的台湾新闻很值得一看,大家都进来看看吧,关于唱片的。 2006.08.01  中国时报 唱片公司 省钱大作战 置入性行销千变万化 撇步大公开 赖怡铃/专题报导 唱片市场逐年萎缩,也曾有过「不发片还不会赔钱」的说法,但唱片公司为了运作,当然还是要出唱片,出了片,依然是要宣传,只好各出奇招,展开省钱大作战。 产品MV现身 创造双赢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为歌手谈代言,请厂商来赞助,也就是现在最常见的置入性行销方式。 打开电视,看看人气歌手强打的MV,很容易就发现他们代言的商品不时出现在MV中,王力宏和周杰伦代言的手机出现次数,不比他们的脸蛋少,飞儿代言的手机,有时候在镜头前比他们还清楚,孙燕姿代言的洋芋片,三不五时就在MV中出现在她的手上,S.H.E代言的金饰就在她们的脖子上,蔡依林更直接,为代言的唇膏和手机拍摄专属MV,和电视广告结合,奋力强打,人气居高不下。 会如此让代言产品抢镜头,自然是因为厂商赞助了MV的拍摄费用,有的厂商更提拨打歌费用,让这些MV可以在热门时段拨出,希望可以「鱼帮水、水帮鱼」,创造双赢。 以往「置入性行销」的情况比较隐性,但近来愈来愈大剌剌,直接出现的频率极高,如之前蔡依林在高雄举办的演唱会,赞助保养品厂商的名称直接就出现在演唱会名称的最前方,显示赞助者的重要性。 代言兼发片 活动名目多 由於宣传费用能省则省,很多宣传排场都不能比照往年,以往大牌歌手发片,光是记者会就要风光的办3次,从发片、庆功到再庆功,才证明是超级巨星,但现在,大牌歌手能办一次记者会就算有面子,不少歌手都采「发片+庆功」的模式合办一场,而许多庆功记者会还直接改成庆功签唱会,美其名是在签唱会的舞台上和歌迷一起庆祝,反正签唱会是一定要办的,两者结合,还让歌迷有参与感,不失是结省经费的好方式。 记者会少办了,歌手在宣传期仍需要曝光量,因此代言的记者会和活动自然要多多参加,有时候,代言的记者会俨然就是发片或庆功记者会,如此一来,唱片公司省下办记者会的经费,代言厂商也换得曝光的机会,双方都乐见这样的结果。 除了请来有力厂商赞助,前一阵子,唱片的业绩几乎是靠歌手一场一场签出来的,因此歌手一发片,不分大小牌,周末几乎都在各大唱片行穿梭,一步一脚印签不停;但渐渐地,歌迷不再如此捧场,不会买的还是不买,买过的不会再买,办再多场都没有用。 於是今年起,专辑改版的频率减少,没有改版,就不必再办唱片行的签名会,场次自然下降,因为与其动用改版成本,加上工作人员带著歌手一一去签名的经费,还卖不到理想的数字,不如省起来吧! 旧人带新人 创造话题 然而找厂商赞助和努力办签唱会,对人气旺及有知名度的歌手的确有帮助,但相对地,新人倒是难以出头天。新人知名度有限,原本就很难谈到代言、赞助,多半要靠当红的师兄、师姊夹带,如徐若瑄可以带著师弟石康军一起拍服饰广告,但若时机对不上,就只能靠自己。倘若在找不到外援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资源便相当有限,因此如YUMMY、同恩等新人在宣传完第一波主打歌後,若没有明显的市场反应,就可以发现第2波的宣传变少许多。因此,新人几乎只有一波的机会,要在第一波就窜出头,难度本来就高,长久下去,难免会造成唱片断层的情况。 化妆自己来 MV省著拍 然而大牌歌手唯一不能省的就是化妆、发型和造型的费用,歌手出来就是要光鲜亮丽,有明星的架式,若没有弄好就出来亮相,丑态毕露,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也许连想找他们代言的厂商都飞了。 但刚出道的新人,可得自立自强学化妆,包括王心凌、飞儿等人在出道时都上过化妆课。新人去学化妆,日後宣传期即可省去大笔化妆费,因为光是化一个单妆5000元起跳,如果请化妆师出班,一天8小时,就要花费约2万,若能自己打理,2个月通告下来,可省下一大笔开销,将宣传费花在广告播歌上可能更有利。 除了宣传费用的节省,唱片公司也早在企画上省钱,过去100万拍1支MV的情况早已不见,现在比较流行的是100万拍3支,有的还可以送1支,足见MV导演也能共体时艰。 对唱片公司来说,拍MV比过去更重要,因为MV不只是打歌的必备条件,版权还可以卖到KTV,又是一笔收入,所以在KTV常可以见到非主打歌的MV,从没在电视上播放过,却可以在KTV唱得到的情况。 作者: 思旭翩翩 2006-8-1 08:44   回复此发言 -----------------------------没找到新闻链接,原贴是高楼粽吧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