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伴我行WJd 石头伴我行WJd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8 发帖数: 625 关注贴吧数: 20
古籍对陨石的记载 在我国古籍中,有一些奇特的陨石的记载。摘录于下,以飨读者。“软如粉浆”的陨石记载三则。“明成化十七年七月(1481年8月),星陨山东莒城马长史家门中,初堕地其光熠熠,而星体软如粉浆。马家人以杖抵之,没杖成穴,杖毁,久而渐坚,乃作一石。”清道光初年(1821年前后),“夜,苏属里镇有一星堕蒯惺伯少府家,大如方桌,着地有声,火星四射。家人辈以竿触之,软如绵。至晓光敛,坚凝如石矣。竿触处成一孔,可贯绳索。”清光绪六年(1880年)夏,今广东化州县北之莞塘,落下两块陨石,“有农夫得其一,初热而软,少顷冻硬,形如杯珓,重约十余斤。”“臭不可闻”的陨石也有三则。公元314年2月,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流星起于牵牛,入紫薇,龙型委蛇,其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视之则肉,臭闻于平阳,长三十步,广二十步。”“宋淳熙十六年三月壬寅(1189年3月30日),陨石于楚州(今江苏省)宝应县,散如火,甚臭腥。”“清咸丰六年四月(1856年5月),正安州(属今贵州省)江里莲子坝空中鸣如雷,落物如车轮,色如卵,腥不可近。”从现代的眼光看,陨石落地时软如粉浆、炙不可触,大概是由于陨石处于熔融状态,尚未固结之故;而臭不可闻者,可能是燃烧使所含的硫化物分解随之。虽然这几则记载也许有所夸饰,但它们的科学参考价值却是不应该低估的。 这篇记载未知真假,大伙能发表一下看法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