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新词 刘义新词
关注数: 2,899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639 关注贴吧数: 9
心学真的是中国在上日本在下的理由吗? 介石说过:中国和日本差一个王阳明的距离。王阳明是谁?心学圣人。什么是心学?别去查百度,绝对让你晕过去。王阳明龙场悟道究竟悟的是什么?别跟我说什么“凡事求诸己心”,这到底什么意思?百度没有告诉你。或者拉出来无穷无尽的经典经文,拜托,这么多东西看都看不完,怎么让人遵守,大哥!一门学术,如果用三句话说不清楚精髓,我都不好意思说。好吧! 第一句,你要先修成心定境界。什么是心定?心定和操守是不同的。操守是用你认为正确的尘世法则约束你自己,很辛苦的。而心定呢?就如同孔老夫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需要强制克制自己。 第二句,那就是“凡事求诸己心”,什么意思?就是碰上问题,在已经心定的前提下,只问自己的内心获取解决途径,别去翻什么书了。网上有个段子,大意是说有个富翁去求佛祖,想达成什么心愿,结果不仅将钱包掉在了佛前而且误了行期;随后一个穷人也来求佛祖,结果得到了富翁掉的钱袋。佛祖一句话没说,完成了两个人的心愿,因为那个富翁因为误了行期避免了没顶之灾。所以结论是:因果就是你不开口。我反问了一句:假设结果刚好相反,佛祖能提醒没提醒,这也是不开口的好处?那么这时候心学就来了:只要你一心向善,你的内心自然会指引你达到好的结果。这就是“凡事求诸己心”,要求在心定而且是正面心定的前提下,凡事问自己的内心寻求解决途径就行了。 第三句,怎么做到心定?从“慎独”开始做起。什么意思?那就是你在家里为了教育孩子,答应他不在厕所里看手机,当他在家监督你的时候你可以做到,但是当只有你一人的时候你如果也能做到,那就是“慎独”了。其它以此类推。 OK。三句话讲完了。你已经心学了。就等你压日本人。 最后提醒几个问题:1、别反向心定。什么意思?你心定不学好光学坏就麻烦了。不是每个人都“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有的人是“七十无规矩”,尘世间的规矩越老越荡然无存,那你就入魔了。就像看莫言的《红树林》,正道的人了解的是“世间居然有如此龌龊的事,要纠正它”,有的人学的是“居然能像这样坏,我也学学”。2、每个人学的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心学有可能是不完全一样的。3、在心定之前,你还得背诵经典,用操守约束自己。4、要以佛入儒。什么意思?王阳明刚开始是学佛的,并且已达神话境界,入定之后他能看到自己家里的一举一动,可是他仍然选择入世为官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佛家的因果是心学的基础,孔孟之道是心学的血肉,王阳明自己规定的经典是他的总结。心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固定的套路。5、一心向善不是让你只有善良,佛曰“除恶即是尽善”、“除恶务尽”。 最后写了一首诗,顺便宣传一下: 七律.王阳明 刘义 以佛入儒始得心,何曾入世带金音。 灵台坐晓由来梦,尘世行知枉去寻。 剩你一人仍正道,多他几世少邪淫。 谁言操守锁风骨,心定才知方寸深。 可能血压有点高,说多了。如果你约束自己约束得辛苦了,就来找我,我只做
七律.怀念祖母 七律.怀念祖母 刘义 绫香好试小姑茶1,未负红妆未负家。 刘店不说王莽恨,村裙犹戴汉宫花2。 三朝谁瘦女儿脸3?赤地民肥逝水耙4。 乡里人逢人互问5,青虹起处已天涯6。 注:1祖母乃大户人家出身,刚嫁到我家时要给婆家敬茶,我祖母平时哪干过这等事,在找不到柴火烹茶时,豪爽地从嫁妆中抽出一捆绫罗绸缎扔进灶膛,烹好了一壶茶。乡人赞曰:“清茶袅袅敬,犹有绮罗香。”将这碗茶称为“绫香茶”。2祖母娘家姓王,名腊秀,从嫁妆中的首饰分析应为汉末王莽的后人。而我家奉始祖为大汉楚元王刘交。此二句言:虽然王莽篡汉,但民间刘王两家常结亲家,并没受王莽事件的影响。3祖母青年时期正逢天下大乱,所以有“三朝”之说,但我家却在祖父母的辛劳与刀口舔食中逐渐富裕,未曾让家人挨饿过。4祖父母很仁慈,用祖父南来北往赚来的银钱只买汉江边的贫瘠土地,而祖父母总是与工人们一道在田间劳作,共同工作共同饮食,依然可得年年丰收,这是因为如同流水一样用耙耕地的缘故。5至今乡里依然有着祖父母的传说。6祖母去世当年春节,我们去给她上坟,有我爸、我、我堂弟等人,我用四个大爆竹安放在墓室四角,四声惊天动地的响声过后,只见两道青虹从祖母墓室升起,一大一小,划过空间,虹的另一头落在路的尽头,也就是我们村的村头。想是祖母送我们到此。 2018.7.4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