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百出蔡元长 奇谋百出蔡元长
心酸……
关注数: 19 粉丝数: 666 发帖数: 30,702 关注贴吧数: 59
重读燕云,有一处读不懂(有关盐债) 起因是吕惠卿在位时发行交钞过多,大约发行了3~3.5亿贯。石越和司马光商定,发行盐债5千万贯为交钞做担保。中间过程自不必多说,有曲折,有弹劾,但是做下来了。 问题来了,这盐债为什么能起作用? 第一,交钞的担保为硬通货(金银铜钱),但是当时朝廷已经基本丧失了兑换的能力; 第二,盐债的担保为国家未来的税收,也就是国家的信用支付能力。 第三,具体操作是,钱庄被挤提破产时,政府承诺每笔存款最高500贯的偿付能力。 但是问题在于,发行盐债回收的是什么?根据列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必然是交钞,因为此时只有国家还在买卖中坚守交钞和铜钱拥有相同购买力的原则,也就是说,这里必然是交钞最为囤积的地方。如果我是一个手持硬通货或大宗商品的人,我想要购买盐债,必然是先将手里的通货换成交钞,再去购买盐债。这样除了少数人犯傻用金银铜钱直接购买交钞,否则可以肯定朝廷只能是回收交钞,而无法取得金银铜钱。 在朝廷连给皇帝修陵的钱都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连曹友闻都在说,百姓不止看朝廷收税收不收交钞,还要看朝廷支付用什么货币。 也就是说,石越的盐债法,赶跑了给事中,大骇物议,许了虚爵,还要给利息,但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减少了与盐债等量的交钞流通量,而将其转化为未来十年后须还本付息的国债,另外一方面,因盐债有稳定税收作为支撑,所以其风险较小。 相对于几乎空虚几近发不出军饷的太府寺,以及仍在市面流通的3亿左右的交钞,个人以为,回收这5千万的交钞基本上只是杯水车薪,市面上的铜钱流通量和朝廷手中的硬通货一样稀缺,不能理解这能起到什么作用。 而且根据范纯仁版的“货币乘数”,用百姓存入的交钞购买了盐债的钱庄们会如何做呢?以盐债做抵押,分立票据,作为存款凭据交付给存款的百姓以缓解挤提的压力。这样一层层下去,这种盐债,岂不是在交钞之外又扩大了货币供给? 对于交钞问题来说,首先是从国家掌握的矿山尽量开采更多的金银铜,其次是缩小发行规模。后文提到过,石越认为合理的交钞发行量是硬通货的三倍,对于当时的太府寺来说,恐怕这个比例有三十倍都不止,如果是卖盐债收回的是金银铜,当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是交钞,那就太不可能了。
阿青粉来战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的声音。这声音从宫门外一直响了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范蠡知道二千名甲士和二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只听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里?”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声道:“我在这里。” 这是阿青粉最直接的证据吧。 问一句,这4000人都被阿青把兵器打落了?如果阿青是每10个人打落一个,只是凭借很快的身法经过,每次出手只是因为她这次移动前力已尽,需要重新发力,为了避免别人打中他呢? 其次,这4000人是排成一列呢?还是如何?如果是排成一列让阿青来打,那么是范蠡**还是带队的人**?如果是排成若干列的大阵,你怎么知道阿青一定是把这4000人的控制范围都走了一遍?那是阿青**吗? “阿青的声音忽东忽西,在宫墙外传进来。”这句是原文,也就是说范蠡不知道阿青会从哪个方向过来。于是“他低声嘱咐卫士,立即调来二千名甲士、二千名剑士,在馆娃宫前后守卫”。注意是在宫殿的前后都守卫了,对于阿青这种人,可以从门进,也可以从窗子进。那么合理的推测,4000士兵应该分布在宫殿的周围。 而吴王宠幸西施,馆娃宫规模宏大(你自己去找百度百科),以周长400米来算,因为春秋时期的剑比较短小,多为55-65公分,人的攻击半径不会超过2米,也就是说这400米周长就需要200名卫士围住,越往外,圈子越大,需要的士兵就越多,那么这4000名士兵大概能包15圈左右。就算是地形可以容许重点防守,大概能包30圈。 阿青每次必须清理面前左前和右前的士兵,也不过100人而已,而且阿青速度快,她可以跳着清理(比如隔一个打一个,她急于见到范蠡,不这么干就是她太二了),其它方向的士兵还没来得及补位她已经进入殿内了。 难道打50人左右的兵器就是牛叉了? 看看张无忌的。 掌棒龙头大呼:“大伙儿上啊。”铁棒向他胸口点到,执法长老的钩拐也舞成两团雪花,疾卷而至。张无忌向左一冲,身子却向右方斜了出去,乾坤大挪移手法使将出来,但见白光连连闪动,噗噗噗之声不绝,杀狗阵群丐手中的弯刀都被他夺下抛下,一柄柄都插在大厅的正梁之上。二十一柄弯刀整整齐齐列成一排,每柄刀都没入木中尺许。 人数没有五十,但是能在丐帮总舵混饭吃结打狗阵的,总比越国士兵厉害吧?张无忌空手,而且二十一把刀插的整齐划一,不比阿青牛叉?
小夜姐 不服来辩,馆娃宫之战无法确定阿青为顶级高手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的声音。这声音从宫门外一直响了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范蠡知道二千名甲士和二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只听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里?”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声道:“我在这里。” 这是阿青粉最直接的证据吧。 问一句,这4000人都被阿青把兵器打落了?如果阿青是每10个人打落一个,只是凭借很快的身法经过,每次出手只是因为她这次移动前力已尽,需要重新发力,为了避免别人打中他呢? 其次,这4000人是排成一列呢?还是如何?如果是排成一列让阿青来打,那么是范蠡犯二还是带队的人犯二?如果是排成若干列的大阵,你怎么知道阿青一定是把这4000人的控制范围都走了一遍?那是阿青**吗? “阿青的声音忽东忽西,在宫墙外传进来。”这句是原文,也就是说范蠡不知道阿青会从哪个方向过来。于是“他低声嘱咐卫士,立即调来二千名甲士、二千名剑士,在馆娃宫前后守卫”。注意是在宫殿的前后都守卫了,对于阿青这种人,可以从门进,也可以从窗子进。那么合理的推测,4000士兵应该分布在宫殿的周围。 而吴王宠幸西施,馆娃宫规模宏大(你自己去找百度百科),以周长400米来算,因为春秋时期的剑比较短小,多为55-65公分,人的攻击半径不会超过2米,也就是说这400米周长就需要200名卫士围住,越往外,圈子越大,需要的士兵就越多,那么这4000名士兵大概能包15圈左右。就算是地形可以容许重点防守,大概能包30圈。 阿青每次必须清理面前左前和右前的士兵,也不过100人而已,而且阿青速度快,她可以跳着清理(比如隔一个打一个,她急于见到范蠡,不这么干就是她太二了),其它方向的士兵还没来得及补位她已经进入殿内了。 难道打50人左右的兵器就是牛叉了? 看看张无忌的。 掌棒龙头大呼:“大伙儿上啊。”铁棒向他胸口点到,执法长老的钩拐也舞成两团雪花,疾卷而至。张无忌向左一冲,身子却向右方斜了出去,乾坤大挪移手法使将出来,但见白光连连闪动,噗噗噗之声不绝,杀狗阵群丐手中的弯刀都被他夺下抛下,一柄柄都插在大厅的正梁之上。二十一柄弯刀整整齐齐列成一排,每柄刀都没入木中尺许。 人数没有五十,但是能在丐帮总舵混饭吃结打狗阵的,总比越国士兵厉害吧?张无忌空手,而且二十一把刀插的整齐划一,不比阿青牛叉? ------------------------------------ 以上证明阿青的馆娃宫之战并非绝顶高手的铁证,以下论述阿青的实力不可能达到绝顶 绝顶高手,内外功兼修,而且均极高明,内力不足的令狐冲就绝对不是,可以肯定左冷禅就绝对不怕内力尽失但领悟了九剑的令狐冲,但左冷禅尚未到绝顶。另外,仅有内功的也不是,比如石破天没有学习侠客岛武功或者张无忌没有学习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的时候都不是绝顶,前者其实连丁不四都打不过,后者打不过灭绝。 从阿青的情况来看,其外功的确牛逼,但是问题在于她的内功实在无从修炼。吴越之时,道德经尚未流传于世,庄周尚未出生,佛教也没有传入我国,难道阿青修炼的是原始萨满教的内功?肯定有人又说阿青棒头的劲气伤了西施心口,这不就是内力么?这里要说一个问题,劲气是内力还是气?如果是内力,那么就和剑气封人穴道的冯锡范相仿,如果是因为出棒速度极快而带来的气流呢?那就是纯外功。全书都只看到阿青之迅捷,何有阿青之剑气?所谓两相选择,孤证不立就是说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选择出现最多的阿青之迅捷所带来的气流。 个人认为,阿青或许对古代的穴位有一些了解,加上出手迅捷,善于进行定点的要害攻击,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极强了。但是幻影刺客dps高起来之后,打起小兵来那叫一个不费力,你让她一挑五,绝对没有神装幽鬼给力。这就是阿青和真正的绝顶高手之间的差距,抗击打能力弱。 金庸小说中,十分强调抗击打能力,打不死的小强才是牛逼的。而金书的抗击打能力一般来自于两类,皮糙肉厚或者内功深湛,而阿青两个都不具备。所以当她如归辛树那样面对大内侍卫时,恐怕就没有那么自由了。毕竟大内侍卫不是她一招就能解决的小兵。归辛树能挨十刀,恐怕阿青连三刀都受不起。 可能又有人质疑吴国剑士和清朝大内侍卫的实力。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后者远胜于前者。首先,兵器牛逼,青铜剑的切削能力和钢刀钢剑不是一个档次的,关键还在于兵刃的长度,一方面决定的杀伤范围,另外一方面决定了能够参与围殴高手的侍卫人数。其次,吴国才多大,清朝又多大,百里挑一和万里挑一的素质就有明显差距。再次,南方人普遍矮小,力气不如北方人,则人的素质又是后者胜出。最后,纪律性,春秋时期的士还是强调自由的,但是清朝的侍卫们,肯定是强调纪律的,对于绝顶高手来说,自由更容易让自己发挥,但是对于中等能力的人来说,组织纪律性才是牛逼的。
刚看完这本书,有几个问题想问问达人们,求解释我的疑惑 歌者毁灭地球的那个二向箔所产生的二维空间,对三维空间的吸引力仅有光能逃脱,是什么让其产生如此强大的引力?我觉得肯定不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没所谓方向的,即便重如黑洞,也只能把所有方向塌缩到一个质点而非平面上。像二向箔这种引力,绝非万有引力。是强相互作用力吗? 二向箔的包装是什么东西?隔绝引力的力场吗? 二向箔及其所创造的空间究竟薄到什么程度,按照三体的说法,微观层面还是保留了所有的维度,这个微观到什么程度,质子?夸克? 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交汇处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二维空间之外的人只能侧视这个空间而不能俯视,因为此二维空间没有上下的方向。 作者三本书都在介绍一个原理,为了生存,各个星际文明可以牺牲一切,比如慈爱、道德甚至未来的维度(按照书中人的说法,维度越过,感知越丰富,也越美妙),为什么到了最后反而有一波上帝似的文明,反而劝建立小宇宙的文明牺牲自己来解决宇宙质量不足的无休止扩散问题。这个文明按理来说是如此的强大,为什么没能够建立起来秩序,他们在文明的早期(比如三体或者歌者那个阶段)是不是也是持黑暗森林法则,他们的观念又是如何转变的?或者说这个文明根本就是大忽悠,为了自己能够长治久安下去,骗其它文明交出物质吗?结局的这个转折很突兀的说。 书看得不够细,但是这些问题困惑我很久没想明白。既然是读硬科幻,就是得带着一颗求解的心,希望吧里的大神们解释一下下。谢谢
一个问题啊,不知道是不是战国绘卷1.8的 新手大菜鸟,不知道是不是绘卷的功能。就是进出城主居城练兵场,会有一定几率发生可以容许城主自立为附属大名的功能。这个我是在稻叶一铁身上发现的。但是不知道咋触发。 事情是这样的: 我1554版本的信长,要打出本能寺之变,要求是上杉存在,武田被灭。现在时间是1569,大概在1562年左右,上杉被武田打得只有两个城,连川中岛都没出的时候春日山就落城了,还是我从岩村城一路进军打到小诸城,给他们划了一条分界线,才分开他们,后来上杉政虎(足利义辉死的时候,他已经被武田打得找不到北了)只有新发田一座城,其余两城都被本庄繁长占据。我把近畿扫平之后,就采用延揽本庄的方式让他只有最后一座城,并且用支配-亲善-劝降的方式让上杉政虎成为我的城主,回家之后再把越中(那些小大名的城都被我买过来了)和越后都分配给了他。 现在问题来了,我想让他独立后,这样就和历史相仿了,但是我在春日山练兵场进出几十次,也没见政虎出现一次,这是为什么啊?当时稻叶一铁的时候,我可是很容易就触发了两次。究竟是时间原因,还是亲密度问题(现在也三心了),或者更悲剧的是政虎的道义过高(那就只能重新开始了吗)?求吧里的达人们帮忙看看。谢谢了。
一个问题想问问法律阶们 陪审团制度特别是陪审团成员的挑选规则究竟是善法还是恶法。 下为陪审员的选择原则 陪审员的要有一定的资格条件,这是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通例。如在英国,根据1974年《陪审团法》的规定,凡在议会或地方选举中登记为选民,年龄18岁至65岁,自十三岁起在英国居住5年以上,没有因犯罪被剥夺审判权或因职业限制不得参加陪审的男女,可充任陪审员。美国的联邦法院和各州法院的规定并不相同,但一般都是从陪审员的国籍,年龄,住所,交流能力,有没有重罪前科和职业的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限定,比如审判是未满18周岁,不在本地居住,不通晓英语,听力有缺陷或者有犯罪前科等,都没有资格当陪审员。另外像律师,法官,医生,牙科医生,消防队员,教师和政府官员也不能充当陪审员。作出如此的规定,原因其一是不能允许少数专业人员的垄断,而由一部分公民以普通人的情感、常识和判断力参与司法活动;其二是因为,陪审员的一旦设定往往是强制性的,所以对于一定社会职业人员,例如消防队员等特殊职业的群体,当他们担负的社会责任比参与审判更加重大时,也会把他们同时排除在外。 个人觉得以普通人的情感、常识和判断力参与司法活动,体现了法律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权贵服务的原则。 请法律阶们给咱说说,涨涨姿势。
国家统计局:2009年来我国基尼系数逐步回落2013年01月18日13:17 国际在线 我有话说(14303人参与)   国际在线消息: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建堂:关于大家关心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去年我曾经说过,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发布需要城乡住户调查从城乡分开的、城乡收入概念不一致的调查制度,走向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住户调查制度。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是反映全国居民的收入差异情况,要计算它,就需要全国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过去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大家也注意到了,只有分城乡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可比的同样指标的城乡居民的收入。play 视频:国家统计局称2012年GDP同比增长7.8%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全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根据这个新的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我现在把它提供给大家。   我们即将提供给大家2003年到2011年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但是,到底修订不修订,修订多少,我现在还没法说,因为2013年的收入数据要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有。按新标准、老的历史数据测算的结果,就是这张表。   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这张图下面的这条红线是世界银行计算的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应该说两者的数据差不多,很接近,我们统计局有关单位测算的数据还略微高一点。怎么看待这个数据?怎么看待这张表?第一,这些数据、这个曲线说明了我们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因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不算低。第二,说明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市场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一手抓科学发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手狠抓收入分配,把我们的蛋糕分得更好,从而使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不只是我们居民人均收入和GDP翻了一番,而且我们的分配要分得更好,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力争要增加得更多一些。   相关阅读   【何为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旨在定量测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原标题:统计局: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
来,重新论武,金庸迷进 回复 @ hgzlteal : 回复 @绝对星星 : 回复 @两袖清风严惟中 : 前两天没空写,这两天有空了,咱们重开一帖论武。 先说侠客行的年代。这个我承认我错了。最近看了一帖专门讨论的,事实比较考究,逻辑也严谨,从关东和出海以及“庚申”情况来看,应该处于明代,在笑傲之后,碧血剑之前。 但是,我依然认为侠客行的水平也就是石破天勉强能看看,其和笑傲相比大概就好比神雕结尾的“华山论剑”罢了。 相信大家都能承认《笑傲江湖》对金庸武侠世界的“剑道”的阐述是最权威的。里面任我行教育秃笔翁那一段,斥责秃笔翁用剑不讲究狠辣,而去大搞行为艺术,那一段是用剑的正理。《笑》对于不同剑派的剑术评价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攻击力强横狠辣,比如独孤九剑、华山剑宗的招式,比如左冷禅对于嵩山剑法的整编等,其极端者便是辟邪; (2)变幻莫测,将自身的攻击目标很好的隐藏,这是衡山剑法; (3)攻防一体,这是武当剑法; (4)剑作为媒介,附以高明的内功,比如华山气宗,实际上鹿鼎记里面的半剑带血也是这个意思。 (5)力求防守,极少破绽,武当和恒山,极端者如木高峰的剑网。 …… 可以看到,剑法是经过几代人不断积淀下来的,逐渐将一些无效的花哨动作取消,变得更加实用(如左冷禅的改编),这才是用剑的道理。白万剑解说雪山剑法时说雪山派内力不行,但是剑术可以与武当少林相抗,但就那个雪花六出的造型,堪比秃笔翁的行为艺术,除非他们用的剑尖都是雪花六出形状的,不然得刺上三剑才能有这个效果,这绝对是无效的花哨动作,放到其他书里恐怕连五虎断门刀都不如,在侠客行里面就能称得上是精妙剑法,按照这个水平来推算,愚茶的水平估计连张无忌刚学武当剑法时都不如,更不要说冲虚和老张了。 至于说到内功水平,分为两个方面,先说属性方面,侠客行里面最夸张的描述就是旭山道人手熔白铜,但是笑傲江湖里面也有左冷禅用阴寒内力将任我行等四人冰冻到雪落不花,仅脏腑血液含热的描述。从描述看旭山道人是,倚天里面韦一笑寒冰掌将敌人冻僵也是有的。所以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表现,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其实也是一般般。再说内力的存量和使用方面,很多人都说石破天内力存量极大,我个人觉得这个值得去考证。首先先说石破天的内力修为方式,学习的是普通少林内功打底(这是谢烟客对人偶表皮武功的评价),学了不到十年,因为被展飞一掌打过来,就成了内力高手,然后又通过修习木偶的神秘武功,将内力提升,其后又喝了药酒又吃了腊八粥若干。首先我要说的是,如果药酒和腊八粥这种可以量产的东西可以大幅度提高内力(也别说啥药材难得,真要是能大幅度提高内力,以内力在金庸武侠世界的地位,这些东西真心不难搞,而且鹤顶红其实就是三氧化二砷——砒霜,这个大家可以自己百度),那么在侠客行之后的若干本武侠小说就不用费尽心思去打坐练习内功了。这只能说明,那个时间段的内功修炼水平极低,以至于这些常规补药都能起到显著的效果。极有可能是张三练了3年,不如张无忌打坐一宿。所以石破天这种通过正经练功的人,效果就很显著了。另一个佐证就是大悲老人很厉害,但是毕生没有修习过内力,对于内功的见识连内家门派的小弟子都不如,更加可以说明那是一个较为重视外功而不重视内力的年代。侠客行时代对于内功的轻视,才造就了石破天“内力大高手”的地位 至于其它外功水平,比如龙岛主将赏善罚恶账本给白自在,“ 龙岛主抽出一本簿子,随手轻挥,说道:“威德先生请看。”那簿册缓缓向白自在飞了过去。白自在伸手欲接,不料那簿册突然间在空中微微一顿,猛地笔直坠落,在白自在中指外二尺之处跌向席上。 白自在急忙伸手一抄,才将簿册接住,不致落入席上粥碗之中,当场出丑,簿籍入手,颇有重甸甸之感,不由得心中暗惊:“此人将一本厚只数分的帐簿随手掷出,来势甚缓而力道极劲,远近如意,变幻莫测,实有传说中所谓‘飞花攻敌、摘叶伤人’之能。以这般手劲发射暗器,又有谁闪避挡架得了?我自称‘暗器第一’,这四个字非摘下不可。””由此观来,这是侠客行暗器能力的极限水平了。九难在鹿鼎记中,用火折将所有灯逐一点亮,行有余力,中间还有拐弯。而九难的武功不如袁承志,暗器更加不如(虽然她也学满天花雨,但是独臂啊,威力减了一半)。
也说个三国第二斗将的看法 第一斗将当然是吕布,第二的话,一般有关羽和赵云两个竞争者,当然有潘无双曲阿小将马忠等偏门选手。 下面说说几个自己的观点 第一、魏国武将仅有许褚、典韦和庞德能上榜 许褚裸衣战马超,典韦和许褚战平,庞德击败年长的关羽。其余张辽败于文丑,张合被赵云吓走,徐晃不敌颜良,皆不足论,张辽、张合、徐晃都是能带兵的将,不是单纯靠武勇的。 第二、马上长兵器单挑能力,关羽应该是逼近吕布的人,赵云这点估计难比。关羽战绩极其出众,三合内速斩敌将为三国第一,且与高水平敌将如黄忠颜良文丑等战绩出色,当然杀颜良文丑是靠赤兔马的。云粉别急,演义中单挑的表现,赵云几乎很少,水平较高的是姜维和高览,能说明问题? 第三、步战能力说不好,个人感觉典韦(步战飞戟杀人)、赵云(长期担任刘备和孔明侍卫,卧龙吊孝的时候,一人震慑东吴众武将)和马超(在韩遂营中步战五将,杀二人且重伤韩遂)都可以。关羽步战能力应该不甚出众(仅杀卞喜)。 第四、射术方面,吕布和老黄是牛人,但是赵云也不弱,大江狂刮东风之时,一箭射断帆索,且在战五韩之时,曾经躲箭反射(三国时多为冷箭或城上放箭射死,赵云这个是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射箭获胜)。关羽射术一般,不过比张飞强,好歹在水淹七军的时候冷箭射死成何。 第五、被围方面,赵云当之无愧排吕布外所有武将之前,长坂坡实在太出彩了。而且群战考究的就是防护能力,赵云不仅有战五韩时的躲箭,而且征战五十余年未曾受过什么伤。关羽这个方面实在是太差了,完全退出超一流武将的行列,中箭多次(韩福、樊城等),而且关羽对两人战获胜,记得只有韩福孟坦那次。赵云这个方面的战绩实在太优秀。 第六、战斗意志,不是说忠心之类的,是指在受伤、疲劳、包围等情况下,武将所体现出来的意志力。这个方面关羽表现相当一般,他打的逆风仗一个是屯土山一个是走麦城,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个方面第一的是周泰救主(不屈的泰哥啊,还不到!)、第二是典韦护营,大家懂得、第三恐怕是赵云战长坂了。 综合来说,赵云能力强过关羽,不过在武将常见的单挑方式上来看,关羽更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