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间裕贵 鹿间裕贵
关注数: 63 粉丝数: 182 发帖数: 9,572 关注贴吧数: 70
剧情逻辑合理,就代表作品是好的吗? 看到有些吧友执着于证明这片的剧情逻辑并未崩坏,人物行动符合人设,先不说这是否属实(在我看来有不少点明显有问题),即使真的是这样,母鸡卡也不能认为是好作品。如果只是需要正确的逻辑和人设,拍摄纪录片就行,好作品需要优秀有魅力的人物塑造,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母鸡卡的问题就大了。鸡团的五个角色拥有优秀的人设,尤以初睦祥三人为最,但母鸡卡所做的只是通过所谓"合理"的剧情一步步消磨掉这几个角色的人设,改造成一群平庸寻常的杂鱼二偶角色。以丰川祥子为例,制作组给她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两难抉择,并且将她会选的那个设为错误答案。场外的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源于此,丰川祥子从设定上看远算不上个坏人,但是她的性格被认定为造成坏结果的原因,这个论点在剧内是正确的,但是在作品层面上决无必要,制作组只是看不惯她的人设,想要打碎重做。若叶睦就更加悲惨了,制作组直接空降一个设定拙劣的第二人格,这个第二人格设定模糊,性格前后矛盾,还能随时随地顶替她做出行动,扭曲她的行为,甚至在最新一集中直接将她杀死取而代之。以这样的拷打手段对付其他角色,她们的表现也不会更好,刻薄地说,她们没受到拷打只是因为性格在审美低劣的制作组的好球区里罢了。 剧情方面也是一样的,很多人批判这片重拿轻放,实质是制作组已经无法描绘出任何重的东西了。前作的重来源于女女关系性,对比狗ep 9立希堵素世和鸡ep 7素柿堵祥子,即使后者的行为更出格,张力上也远不如前者,这是因为制作组有意无意的省去素祥关系的描绘,对祥子心态的转变又一笔带过,ep 6素柿得知祥子情况的情节本来是个做重的描绘的机会,制作组却弄了个堪称低俗趣味的闯鬼屋。 平心而论母鸡卡的剧情和制作只能说是平庸,远不算差,甚至偶有亮点,优秀作品的续作无法迎合观众的高期待也是常事。但是以极度恶意的方式否定前作留下的优秀的人物设定和女女关系性,用平庸拙劣的东西取而代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样的作品和制作组是不可接受,配得上任何差评的。
有点想明白母鸡卡各种剧情和制作问题的根源了 之前一个月吧里一直争论不休,wsd大手硬加CCC论,制作赶工导致粗制滥造论,柿本能力不足论层出不穷,我原本也是这个想法,但是访谈出来之后感觉有了新思路。 首先抛出结论——制作组是鸡团内部恨,不打算拍任何鸡团角色的高光。顺着这个结论,一切剧情和制作问题都能得到解释。 1. 为什么宁可弄个双重人格也要炸团,为什么酒店之夜逻辑这么奇葩?因为不能拍鸡团向上的过程,这样会给鸡团角色高光。剧情必须是鸡团解散。 2. 为什么要有双重人格?因为这样可以创造一个和鸡团紧密联系,但是又不属于鸡团的角色,这样可以占戏份,可以拆睦祥CP,非得有高光的时候,加给这个角色就行。 3. 为什么CCC没完没了?因为CCC可以引入go团,这样就可以少拍鸡团了,还可以让go团角色修正鸡团角色,进一步踩头。反复提 CCC + 垃圾live 还可以消解白祥形象。 4. 为什么不拍睦祥童年,搞的祥睦和解非常突兀?因为睦祥童年是鸡团角色高光,所以不能展示。 5. 为什么滚楼梯如此搞笑,第7集和第9集的演出如此糟糕? 因为这些部分涉及到睦祥cp的塑造,拍好了万一有人磕到了就不得了了。反之,素莫打电话和默剧拷打祥子都是神级演出,制作组的好钢都用在刀刃上了。 这里简单提这五条,其他大大小小的问题全都可以套用该思路分析。
说起来,母鸡卡整个片的目标是不是有点模糊 一般的动画都会在开头给主角团设置一个目标,然后通过控制距离这个目标的远近来实现剧情张力,比如说在mygo里目标是乐队结成,在京吹里是全国金(大概),在超英片里是击败反派,接近目标则剧情上扬,远离目标则剧情压抑,像mygo就是很标准的先缓慢接近(前6话)然后远离(7-9),随后快速拉回(10),整个距离曲线和故事发展都可以套入斯奈德节拍,相当工整。即使是最终无法达到目标的悲剧,观众也应该能感知到主角团在不断远离其目标。 但是mujica这片好像没有明确的目标,无论是观众还是主角团都不知道最后要达成什么结果。这种情况下感觉很难感知一个片段到底是抑还是扬,就拿mujica 1.0 来说,一些人认为 mujica 1.0 是祥子的成就,另一些人认为是祥子的逃避,对前者来说第五话是拷打,对后者来说是修正。类似的,一些人希望 mujica 2.0 是被修正的五个人的 kirakira 乐队,另一些人觉得会是神人走投无路强制锁在一起,这两种理解下对 mujica 2.0 结成的剧情的观感也会是完全相反的,对前者而言是上升,对后者而言是下降。 我感觉这种模糊极大的削弱了剧情观感,但是又像是有意安排的,比如说制作组刻意的没有对 mujica 1.0 做出任何定性,也许对 mujica 2.0 也不会定性,但是我不太能理解这种模糊的目的是什么。
有点想明白祥子的剧情功能了 仔细分析会发现别人的高光都是靠拯救其他人得到的,但是A拯救B在整个系统里是高光守恒的,要想给整个鸡狗提升高光总量,就必须从外部获得。 但是鸡狗这两个作品有一个特殊性是主题要求乐队不能有团魂。这种情况下,乐队是不能走一步步升级越来越火的路线的(这个路线下队员是一起克服外部困难,会加强团魂)。可是不这么做的话,就没法从外部获得高光了(高光是克服困难才能得到的)。 这种情况下编剧就设置了祥子这个角色,可以注意到唯独祥子的高光是通过应对现实性危机得到的,通过这一点,祥子提升了整个鸡狗系统的高光总量,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高光只会累积在祥子自己身上。编剧在这里采用的分配手段是让祥子哈气,祥子对C团哈气哈出了黑刀之夜,对素世哈气把无名乐队炸了,对睦哈气把睦哈疯了,接下来还要对初华哈气,可以注意到每次哈气都产生了鸡狗系统内的人际关系危机,这样,处理该危机的人就能从中获得高光,相应的,祥子的风评下降,完成了系统内高光转移。 到这里为止可以把祥子称为高光采矿机。不过我预言祥子的功能不止于此,作为财阀千金,她还可以可以逆着用,帮助鸡狗系统获得外部性成功。例如说,go团可以通过拯救祥子/mujica,从祥子手上交换到在大场地表演的机会,实现情感拯救->外部性成功的错位奖励。
由撤并学科想到的:巨无霸学校是不是被低估了 你吧最近整天在谈学科评估的"弄虚作假"行为,今天xx校弃评打包,明天oo校撤并打包,而且一上来就是默认这些行为是负面性的 然而我是十分不明白的,还是拿老例子说话,浙大把仪器工程并入光学工程,学科评估拿了个A+,那么光学工程的实际实力如何呢,或者说,光学工程是不是因为注水所以实际并没有A+的实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是"光学工程目前确实拥有A+实力"那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巨无霸是能通过撤并学科变成高精尖的。吧里常常有人会举出一类自认为不言自明的例子,类似于"某校有40个b类",另一校有20a类,谁更厉害",抑或是"奖牌榜理论",然而40个b类真的合并成20个学科,也许也是20个a类。 这个结论肯定是不能被接受的,以至于合并学科也是不能接受的,其中恐怕有个相似的原因,我想了一下,恐怕大概是我们对高峰学科有一种过度的崇敬,以至于不能接受这个荣誉被合并学科拿到吧,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是过于偏激了?在奥运会上两个跑10秒的人不能组合成一个跑5秒的,但是两个学科的成果呢,师资呢,设备呢?恐怕除了人均都能累加 说到人均,与上面情况相对的是,很少有人关注过学科规模,即使提到学校规模,往往也是全部学生合计,而没有考虑到本硕博学生的意义完全不同,更不要提什么分系别计算学生了。然而学科规模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接上面的例子,如果仪器并入光工,光工实力就提升,那两个光工合并呢是不是更可怕,一个有两倍人数和设施的光工是不是一样可怕? 于是,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评论的时候是"论心不论迹"但是如果仪工光工合并的效果不如两个光工合并的效果,而后者又与光工规模为两倍的效果等价,为什么前者就是弄虚作假。 实际上,此处对校方道德品质的评判代替了对学科实力的评判,如果一个人要使用这种方法看待问题,那他应该去搞校方道德素质排行,而不是学科实力排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