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净化枪 辐射净化枪
关注数: 15 粉丝数: 237 发帖数: 17,532 关注贴吧数: 72
为何枪机加工影响成本 AK枪机由于是和容纳复进簧区域一起加工,甚至还要专门的机器来加工AK,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63式的枪机因为是短活塞导气所以枪机加工不需要加工太长的容纳复进簧区域,成本比AK的低不少,一群人嚷着生产63式不如56式的先想想如何降低56式枪机加工难度以及解决焊接技术问题,不过56式和63式枪机头都有导柱一起加工成本偏高的问题。AR15的枪机由于是一整根圆柱铣削,不需要太精细的车床,异形件单独加工然后再螺接,如果说AK开创的是大规模使用突击步枪时代,那么AR15就是开始解决枪机机加工难度问题,所以626厂开始仿制AR15也是这原因,虽然说因为早期技术不成熟仿制失败。AR18的枪机是斯通纳为了更简化枪机机加工做的第二次改进,可以看到枪机异形件更少,车床铣削要求更低,也无外乎为何欧美一票导气式枪械都以AR18为蓝本,当然也有些开倒车的,例如SCAR抢机加工就是机加工灾难。FNC对AK枪机结构的改进思路是将复进簧区域和枪机分开单独加工再焊接,虽然说FNC本身一堆毛病,但为我国95式枪机提供了思路。81式的枪机作为对军工技术的第一次大考总归还是不错的,在通过43方案进口机器后,吸收了63式和56式枪机的特点和设计加工的教训,基本解决了国产步枪机加工大部分痛点,多说一句,竞争对手82式基本就是63式的最终形态,但因为设计理念落后才被刷下来。95式的枪机设计在吸收了FNC的加工思路后95的枪机也是分成多部件加工再焊接,虽然说枪机导柱还是一体加工但整体加工难度降低不少。抢机加工作为枪械加工核心中的核心非常看机加工水平,早期我国机加工水平落后所以AK的成本居高不下还伴随着冶炼技术的问题,63式是第一次尝试自主研发所以军工各个领域特别是品控方面该踩的坑还是得踩。而且要知道当时我国还不能大规模量产突击步枪以及配套子弹,当时还有不少部队在用着53式步枪,步兵操典还用着老一套而且也没时间和资金去更新新的训练方案,生产技术就只能从现有的技术开始试错。所以有写穿越文的回到早期技术不成熟时代要是不想看到63式的灾难就先解决冲压,铣削,冶炼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无脑批判为何要搞63式。
以RPD看班用机枪,为何班用机枪要双路供弹 这事其实很想写,但奈何认知较少,就看了看叫兽和老王的文章,谈谈个人对RPD为何在毛子家列装时间短的感想。 RPD作为2战后第一款弹链班用机枪,结构设计摆脱了1战2战那票奇形怪状的轻机枪结构,特指那票上插弹匣机枪,使用弹链供弹解决了2战以前班用机枪火力持续性差的问题,但这枪没做快速换枪管属实有点遗憾。 不过最大问题是RPD只采用弹链供弹没想到后面和弹匣供弹具通用,只能说吃了年份定型较早的亏, 那时候AK还在和一票突击步枪原型肘击,AK真正定型还得靠后。机匣宽度,闭锁方式,抛壳位置也不足以改进出使用弹匣供弹的冗余量,基本无异于设计一把新枪,所以后面被RPK取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后面毛子意识到弹链供弹比长弹匣供弹机枪好然后就开始搞通用弹匣的PU-2机枪,最终也因为各种问题不再研发。 但双路供弹是后面班用机枪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比利时的minimi也踩了这个坑最终成果是内格夫实现了这点, 我国的201也是参考这些才修成正果,当然201因为设计指标极力压缩机枪重量导致复进簧不得不放在活塞后面,只能说李师傅费了不少脑筋。当然使用AK弹匣的弹链班用机枪现在也有,就是越南搞的M43弹版内格夫,但那个设计实在是太丢人现眼外观设计就是一坨不再赘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