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caojun2 caocaojun2
魔方、口琴、音乐、电脑、围棋
关注数: 82 粉丝数: 51 发帖数: 644 关注贴吧数: 46
支持柯洁!我对逆操作算不算作弊的看法 用逆操作算不算作弊?。 完全就是作弊,违背道德,魔方盲拧界的耻辱。魔方还原比赛过程,应该具有欣赏性、可观性。就如围棋一样,赛后棋谱可以继续欣赏。那么魔方的欣赏性在哪里?魔方还原的欣赏性在哪里。1、手法。2、方式。3、推断(非盲拧)、4、记块过程。如果用逆向操作拧魔方这些欣赏性将不存在。 魔方的盲拧还原是分二步完成的,整个魔方26个块,其中6个中心是固定的不用还原,只需以中心为标准,将其它12个棱块、8个角块分别归位归向(棱、角所以称二步)。即可完成。 再来说说魔方公式,为了魔方局部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时可以有很多公式来操作完成,步骤也是不一样,可能从9步到16步不等,那么常人认为肯定取9步的以节省时间,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是机器绝对是9步最优,但人类由于手顺的问题,会找出一个最顺手而又步骤比较少的公式来处理。这样的话,顺手的12步绝对比普通的9步速度拧的快,也具有观赏性。如果是单手拧魔方的话,可能双手的顺手公式又需要改变,步骤可能更多,但整体速度、欣赏性、连接性最好。 通常选手会固定自己的公式,练手速。就象视频中的林那样的手速是正常。一个公式至少9-16步,会处理一个局部,也就是说你看到他突然手速快,又慢,又快,或者一直是快,这是正常的,快是在拧一公式完成一个局部,慢是因为这个局部处理完了,思考一下下个局部如果处理,但这个思考过程不会很长。看贾手法完全就是没用到公式,用的是逆操作,由于逆操作是电脑随机产生的步骤,无法形成快速的手法。贾应该是有背而来的,正常的盲拧要记的数字至少达到40个以上(20个块的位置、方向),现在背了逆操作只需要20字,对盲拧选手完全就是小意思,这20步,完全是独立的,无需停顿思考,最多手法慢而已,视频里他又故作思考延时状,完全在作假,还是节目方的要求,增加观众的吸引力。 15种状态。用听音去辨别,听着很难,实际上只要打乱者手法标致,再者打乱公式选择合理,比如通过180度、90度,编码成二进制已经可以分辨,如果加入180度进一步判断,如U2/B2是节奏型的,U2快、B2慢、而R2/L2侧是连贯性,则更加容易分辨。完全普通的魔方爱好者就可以分辨出来的。15种状态打乱公式提前预知,对于盲拧来说是不合理的。对于选手来说,预知打乱公式,可以有很多时间来处理,盲拧魔方的意义完全没有了,完全就是在比听音。就算选手都用正常的方式方法盲拧还原魔方,这种盲拧魔方的比赛也是完全没有意义,比的还是听音。盲拧比赛最主要比的是选手如何在超短时间内把魔方20个块的位置、方向记住,凭刚才的短时记忆把魔方还原。最强大脑节目这种提前预知打乱公式的方法,完全就是违背盲拧魔方的比赛意义。 再说一下“上帝之数”,魔方里还有一种比赛叫“最少步还原”,比赛用时1小时,选手可以打草稿、可以用魔方对比。比谁的还原步骤少。由于人类可记忆的公式只是针对魔方局部的,所以最小步其实比的就是选手的公式量。但如果用电脑算的话,电脑不会去处理魔方局部,电脑有足够的容量去处理整个魔方,人类还是办不到,去记住整个魔方的所有变化。通常“上帝之数”在电脑帮助下可以找出。参考2016人类的最少步比赛,选手平均步在26.XX步,因为目前为止人类的最少步处理魔方,还是将魔方分部处理的,不象电脑那样一上来就整体处理魔方。 “上帝之数”的意思就是说随便你用多少步打乱魔方,这个魔方都存在20步及以内(是小于等于20步)就可以还原的步骤。也就说打乱到一定的状态后魔方不再是越打越乱,就算你用1000步打乱,最终还是存在20步内的还原步骤。至于这次贾在22步打乱的魔方是不是用了20步还原,少了二步算不算逆操作?这里在偷换概念。如果贾没有用比赛的打乱逆操作,那就是用了电脑给出的最少步,这和逆操作完全就是一回事。比赛打乱的逆操作记22个字母、最少步记20个字母。就是这么回事。 本人是魔方围棋爱好者。 三步法无公式魔方还原魔方方式的原创作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土豆网搜“三步法无公式”即可学习。何为三步法,就是你第一步出门、第二步找朋友、第三步你带朋友回家。凡是智商达到能自己出门并自己回家的人都可以学会。 教程还发布于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748537933?pid=7902264112&cid=0#7902264112 (0)
用逆操作算不算作弊? 用逆操作算不算作弊?。 完全就是作弊,违背道德,魔方盲拧界的耻辱。魔方还原比赛过程,应该具有欣赏性、可观性。就如围棋一样,赛后棋谱可以继续欣赏。那么魔方的欣赏性在哪里?魔方还原的欣赏性在哪里。1、手法。2、方式。3、推断(非盲拧)、4、记块过程。如果用逆向操作拧魔方这些欣赏性将不存在。 魔方的盲拧还原是分二步完成的,整个魔方26个块,其中6个中心是固定的不用还原,只需以中心为标准,将其它12个棱块、8个角块分别归位归向(棱、角所以称二步)。即可完成。 再来说说魔方公式,为了魔方局部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时可以有很多公式来操作完成,步骤也是不一样,可能从9步到16步不等,那么常人认为肯定取9步的以节省时间,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是机器绝对是9步最优,但人类由于手顺的问题,会找出一个最顺手而又步骤比较少的公式来处理。这样的话,顺手的12步绝对比普通的9步速度拧的快,也具有观赏性。如果是单手拧魔方的话,可能双手的顺手公式又需要改变,步骤可能更多,但整体速度、欣赏性、连接性最好。 通常选手会固定自己的公式,练手速。就象视频中的林那样的手速是正常。一个公式至少9-16步,会处理一个局部,也就是说你看到他突然手速快,又慢,又快,或者一直是快,这是正常的,快是在拧一公式完成一个局部,慢是因为这个局部处理完了,思考一下下个局部如果处理,但这个思考过程不会很长。看贾手法完全就是没用到公式,用的是逆操作,由于逆操作是电脑随机产生的步骤,无法形成快速的手法。贾应该是有背而来的,正常的盲拧要记的数字至少达到40个以上(20个块的位置、方向),现在背了逆操作只需要20字,对盲拧选手完全就是小意思,这20步,完全是独立的,无需停顿思考,最多手法慢而已,视频里他又故作思考延时状,完全在作假,还是节目方的要求,增加观众的吸引力。 15种状态。用听音去辨别,听着很难,实际上只要打乱者手法标致,再者打乱公式选择合理,比如通过180度、90度,编码成二进制已经可以分辨,如果加入180度进一步判断,如U2/B2是节奏型的,U2快、B2慢、而R2/L2侧是连贯性,则更加容易分辨。完全普通的魔方爱好者就可以分辨出来的。15种状态打乱公式提前预知,对于盲拧来说是不合理的。对于选手来说,预知打乱公式,可以有很多时间来处理,盲拧魔方的意义完全没有了,完全就是在比听音。就算选手都用正常的方式方法盲拧还原魔方,这种盲拧魔方的比赛也是完全没有意义,比的还是听音。盲拧比赛最主要比的是选手如何在超短时间内把魔方20个块的位置、方向记住,凭刚才的短时记忆把魔方还原。最强大脑节目这种提前预知打乱公式的方法,完全就是违背盲拧魔方的比赛意义。 再说一下“上帝之数”,魔方里还有一种比赛叫“最少步还原”,比赛用时1小时,选手可以打草稿、可以用魔方对比。比谁的还原步骤少。由于人类可记忆的公式只是针对魔方局部的,所以最小步其实比的就是选手的公式量。但如果用电脑算的话,电脑不会去处理魔方局部,电脑有足够的容量去处理整个魔方,人类还是办不到,去记住整个魔方的所有变化。通常“上帝之数”在电脑帮助下可以找出。参考2016人类的最少步比赛,选手平均步在26.XX步,因为目前为止人类的最少步处理魔方,还是将魔方分部处理的,不象电脑那样一上来就整体处理魔方。 “上帝之数”的意思就是说随便你用多少步打乱魔方,这个魔方都存在20步及以内(是小于等于20步)就可以还原的步骤。也就说打乱到一定的状态后魔方不再是越打越乱,就算你用1000步打乱,最终还是存在20步内的还原步骤。至于这次贾在22步打乱的魔方是不是用了20步还原,少了二步算不算逆操作?这里在偷换概念。如果贾没有用比赛的打乱逆操作,那就是用了电脑给出的最少步,这和逆操作完全就是一回事。比赛打乱的逆操作记22个字母、最少步记20个字母。就是这么回事。 本人是魔方围棋爱好者。 三步法无公式魔方还原魔方方式的原创作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土豆网搜“三步法无公式”即可学习。何为三步法,就是你第一步出门、第二步找朋友、第三步你带朋友回家。凡是智商达到能自己出门并自己回家的人都可以学会。 教程还发布于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748537933?pid=7902264112&cid=0#7902264112
晒魔方了,7个魔方7种底色。及一些心得。 用来收藏的。 同时还购了些大雁与圣手(大部分是帮别人带购的)。安装好后的三个这次的圣手四阶四代,感觉比三代差很多,整个松散,调不紧,略调紧一点点就锁层,要么就整个魔方松散,会POP。 重点心得: “这次购的四个彩色孤一代”比“我10年8月购的同样的彩一代”。差很多。10年8月购的彩孤一代,完全很滑,从没有POP过。 后来我偶尔看到有人说孤一代会POP,我拼命得让我的旧彩孤一代POP,但它就是不爆,所以我就不相信别人这样说一代会POP,我认为他们调的太松了或者没调好。 但经过这次购新的孤一代后我完全相信了,信得无话可说,信得五体投地。 对比这次的彩一代,不是很滑,很颠颇。最难过的就是整个魔方是松散的,就是把螺丝拧到底了(拧到拧不动为止)还是松散。(我的10年的彩一代才拧了一半就达到最佳 不紧不松的状态)。 结论就是魔方永远处理松散的状态,无法改变了。这样POP会很严重,事实就是这样。 现在如何才能把魔方调紧是个问题了,要么把轴磨短些?请大家支招。 总之产品是越做越差,有些啃人。要么就不要生产了,要么就做好。这样做只会给大雁抹黑。 同时我也购了白的展5.5、孤加各一个,这二个魔方安装好以后就没有上述的问题。 元方,为什么一代变得POP后就出孤加了。 元方:孤一代如果保持原来的优势,孤加(以及其它新品)可能没出路。一代变差了,孤加就有销路了。
魔方的魔力往事    时光倒转至 1995年,我是个住校学生,听说隔壁班有个象棋高手经常找人下棋,我刚学会下棋,初生 牛犊不怕虎, 于是就经常去他寝室与他下棋,我当然是屡战屡败。棋下得很多,这时棋圣的上铺觉得我防碍到他了,因此他经常来拿输棋来嘲讽我 ,好像跟我是冤家似的。 有一次“冤家”带来一个魔方,由于我从未接触过魔方,以前只是见过而已,马上就要过来玩,“冤家”一边说: “象你一直输棋的人,这样的智力,会玩魔方吗 !应该一面都搞不出来。 ”一边把魔方递给了我,这就是我第一次触摸到魔方, 由此让我和魔方间产生了不解之缘。 心里觉得一面应该简单,但一上手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一上来就急着把一种颜色统一在一面,但结果总是无法全部统一, 还原了一个块,就会破坏其它的块。原以为一面应该非常简单,现在却难住了,甚至思维都有些乱 …… “ 好了、好了,快熄灯了 !象你这种水平也只能玩到这个地步了 !下次我还原六面给你瞧瞧 !”,“冤家”说着把魔方拿了回去。 第二天,他拿出了一个全部还原了的魔方给我看(后来知道原来他是拆开后装出来的)。还嘲笑我一面也不能还原,后来的二天里我是冲着魔方才到他寝室去,最烦的是“冤家”经常在我快要搞出一面时将魔方收回去。 我需要用 时间静心玩一玩魔方,我把魔方借了过来,星期五放学后很多同学都回家了,我还是选择住在学校里研究魔方 ……“冤家”的话激励着我,我应该找出还原一面的方法或二面的方法,否则真的要被他笑话了。 接下来的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是难忘的三天。先玩一面,然后熟练掌握一面,在一面基础上,探索出非常有用的三步,然后研究第二面,甚至将概率、极限、分析、逆操作、哲学中实践到规律,规律应用于实践等 学习理论都用于还原魔方中了。当天的思路是:先是第一面,再找方法使第二面概率无限增大使其迫近于完成这个极限。用这个方法将一面转换为一层。这时发现一面中得出三步方法非常有用,我将这三步方法称之为能发现规律的规律,在一面的基础上先破坏一面的一个块,然后用另一种方式接回这个块修复一面,这时魔方的其它面的会发生变化,利用这些个变化就可以复原魔方了。为了探索规律我用纸记录下不同的变化状态,得出很多种变化规律。然后寻找比较有利用价值的规律作为复原魔方的方式。最后居然解开了三阶魔方的六面。
小学生7阶魔方6分51秒。 小学生7阶魔方还原6分51秒。带POP修复了10多秒吧。 (页面加视频的方式忘记了) 有些意外这几天他自己在练习魔方,平时从不主动练习,练习了大概二三天、一下子进到7分内了,三速50多秒7阶进7分令我有些意外,还以为是作弊,亲自打乱试了几次,果然在7分左右了。当时我练进7分可是练了很多的时间。看来魔方还是要从小就学比较有优势。 我自己也测试了一下7阶,感觉一下子退步了1分多,好几次7分多,甚至8分完成的都有。 可能是我的7阶进入停滞期了,维持在6分30左右。平时就减少练习魔方了,转学其它东西了。 想想当时跟儿子五阶PK七阶的情形在历历在目,如今7阶都打平手了。心情又喜又犹。 儿子的7阶留念史: 2010-04-02 18分05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rWwJfhpR8aQ%2F&urlrefer=f800f0e7342dce898cbe08f2688ef5e0 2010国庆节购新7阶后,他的7阶进步非常明显 2010-10-02 13分08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TvxZ8dSsgls&urlrefer=8cd83557dc06c52f100b351c4b59f555 2010-10-19 11分41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qTRRDP49Sb0%2F&urlrefer=8bcdc07d3bee98e9be86f2a5d4af75a0 2010-10-20 10分37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U_co7Yt74k%2F&urlrefer=20e57e0b36086f7d56f89b8058884535 2010-10-22 10分05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QS2wKkdKxbM%2F&urlrefer=38bc9419df7ed90dfa5da1e3e15048d7 2010-11-06 9分39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jcxDj4xyA%2F&urlrefer=1fba16a9355ecd3b1c91e9539d7d02f3 2010-12-18 8分40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ohx6AqCq7zA%2F&urlrefer=6a693790442549a618a265912d750279 2011-10-16 7分59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XemWMEaCNLA&urlrefer=f46514e02dd8d4f73a5c09329f7174e0 2012-02-19 6分51秒
新购HOHER255使用心得。 放假前我发了个帖子: 天鹅加厚还是HOHER255/257 http://tieba.baidu.com/p/1347652404 看论坛普遍对255评介不错,最后还是决定选了255。 使用心得: 1、吹口太大了,有点不适应,张大嘴吹口琴吧,会发出二个音,吹不出清纯的单音; 只能把嘴缩得很小,这时感到嘴特别的不舒服,稍微吹一会儿,嘴就酸得受不了。 2、嘴缩小后,嘴唇内的部分与口琴接触变少,外嘴唇接触口琴变多,这样口水滑琴使用不上,使得口琴在移动时有很大阻力。练习单音还可以,吹曲子连吹几个音就不行了,需要专门用一个步骤去湿滑一下琴口。 3、那就用舌堵法,用起来感觉不爽,好大的口琴孔有些堵不住,经常串音。另外张大嘴后漏气严重、口水流出不止,就是琴口太大的原因。 以上可能是我初用这个口琴原因,没适应过来的原因才产生的。 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避开这些个问题。对自己只能说:多练习取得经验来避开这此个问题。 吹音方面:中低音部分没什么问题,相对而言低音2孔,吸音略难吸,掌握了技巧还是挺不错的,还有就是低音的几个膜片略有些振动音,但不影响演奏。可能需要暖琴。就此中低音总体非常好吹的,而且音色也不错。 高音组比中音组明显更费气,最后一孔吸音时略有啸叫,需要有一定的气息和技巧才能避开。 这些个问题应该是半音阶口琴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阶魔方六面中心拼图方法可拼任意图案视频教程 本文2010年元旦首先发于魔方吧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mf8.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45215%26extra%3Dpage%253D1&urlrefer=29702ab1e72f35daeeff9b65ec28297b(这个帖子里还有公式图解示例) 土豆网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home%2Fdiary_v1872877.html&urlrefer=81e897f82ff9108f4eb861db0d3e5199  有些爱好者和刚接触魔方的朋友还不会这种方法,为普及这一拼图方法。 特献丑写一个教程分享给大家。(其实很多魔方爱好者都会这种拼图法,大家获得这种拼图方式、方法的来源过程可能有所不同,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下面介绍的方法是源于三步法。)说白了这就是三阶换心花式玩法在高阶魔方中的应用。    本方法只需要4步。就可完成一笔。一个基本三步法加一步U调整。 (公式图解参考文始提供的地址)    例如“H”“8”字   每个字常规转法二笔即可完成,一笔是四步,二笔是2*4共8步,此外还可优化、简化二笔**互逆的步骤,使其小于8步即可完成。 “8H”同写时,常规转法三笔。 演示视频:2010元旦在15阶魔方中转出“2010元旦”图案。高阶魔方旋转出任意花样图案演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PB4ZvagrTk%2F&urlrefer=62fa44684951af948ca7426f188f87df Puzzler15阶魔方制作一个“2010元旦”的演示过程(不是用来学习的)。学习的视频见下面教学视频。 视频最后“旦”字的一横有一点不对了,我转的不快,而且转法上有重复,转快的话应该能1分钟内完成。 教学视频一:高阶魔方拼图案教程1源头及理论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u6rrydRqttM%2F&urlrefer=a0522d77445d0b09d55a5496ba0104fa 讲解这个方法的源头,及三阶中的应用(实际就是N阶的方法了),图案笔画取法的一些原理,最后是七阶中“上”的在详解。录制完成才觉得这里忘记讲最基本的点点换了,不知道大家跳过这个步骤有没有影响。 为了方便解说笔画取法原理,我拿出了我的实物19*19单阶魔方   (能翻转的),看看视频就明白了 。 教学视频二:高阶魔方拼图案教程2“卐”三个实例讲解高阶魔方旋转出任意花样图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N_oIwYmjW0k%2F&urlrefer=50c0a16cd3186977a8863b559b4bc74c 实例讲解七阶中实例讲解“8”、“卐”、“2010”图案的讲解。教程中我把2010口误成了2001了。这里“2010”是分析,它转法请参考上述的演示视频。
三阶、高阶魔方有向有图案中心块方向的解法及实例   本教程基于三步法。如果你的三阶还原是学用我的三步法无公式理解还原方式,那你应该能很快明白下面教程。        本教程主旨无公式还原有向中心(无剑胜有剑,无公式胜有公式),主要是让大家自已学会思考着解决魔方的有向,希望大家能从现存的公式中挖掘解决的方法。教程中援之渔,同时援之鱼。 第一集:三阶魔方有图案有向魔方中心的处理方法导引、三阶处理方法实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g2sgZPGCMhw%2F&urlrefer=4aad521e160ea3c18bab8e8e20e76694      本方法是先探索再利用,讲解的处理方式只是用三步法规律之规律探索出的三种。如果你学过《三步法无公式理解记三阶魔方还原的教程》,你应该能熟悉这个教程中的操作,因为这个教程里首先讲到的就是上述三阶魔方教程中的翻棱色的方式(左右式)可参考我的三阶教程第七集:第三层棱色的还原。(爷爷外公家玩,左右式,翻棱色)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Ci1fXZDi0eQ%2F&urlrefer=1753ab375066b3242e91011b5a29e9b6 第二集:三阶魔方有向还原实例+高阶有向还原的探索一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C0NlEu1e84c%2F&urlrefer=84333125a8f530350e1ea23ef2581353      教程中以探索的方式来讲述一例实例为破中心修中心。(实例讲解了2种双R式,至于双R的扩展应用参考文未部分方法来源。) 这种三步法里的双R式,在我的三阶教程里第三层角位上也有应用,可参考我的三阶教程第八集:第三层角位的还原。(谈朋友,出出回回,双角式,换角位)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sJqdS5yZlTQ%2F&urlrefer=2fb160bdf64fc75538e22608ebac3f3a 教程最后9分03的地方有一个口误,“会引起第三个点的变化”应该修正为“会引起几个(可能三个)中心块方向的变化”。另外就是仅此这一例的方式可能不能完全控制高阶的有向,需要再探索。 破中心修中心的处理方式应该有很多种,教程里提到的只是一种。 另外破棱修棱、破色修色等都可能用来处理高阶有向。 方法来源—— 三步法发现规律之规律(公式之源)应用如高阶还原、有向(图案)中心还原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rubik.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45311&urlrefer=e9f668b416636595c1a59d61c1dbf00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mf8.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45029%26extra%3D%26page%3D1&urlrefer=8989b1a12001d674e40755996030fa7c
四阶魔方还原详解。理解记忆为主。四阶魔方入门教程 整个四阶部分只需要记忆一个(翻棱)公式,其它部分均可理解记忆。 四阶魔方详解1拼中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v%2FUTM3Y6RB2Lc&urlrefer=6d476866b9625179ff31d12f23bfab8c 四阶魔方详解2基本拼棱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v%2FqK5Xg5M9cKM&urlrefer=8fd505a1f0823c358579c8771ec6dda1 这里交错轨棱与同轨棱的转换只需要一步即可完成(一般教程上都要四步左右才能完成)。大家可参考一下。 四阶魔方详解3最后二对棱拼法(无公式理解记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v%2FifbXgYMoSXc&urlrefer=4967390806ec3f187ec9d782cec2cf96 无需记忆公式。只需要记住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能熟知四阶棱的变化。比喻——抛球接球(抛物反转)。我将这方法教给同事,他们立刻就记住了。大家能看明白吗?   抛球接球实例如:共6步 右手:1伸手、3抛球、5收手。 左手:2伸手、4接球、6收手。 (左右手可互换、抛上抛下可互换。) 整个四阶部分只需要记忆一个(翻棱)公式,其它部分均可理解记忆。 ※进阶学习,利用这个方法可解决五阶最后二组棱50%的CASE,其余50%的CASE可用抛物反转转换成一种CASE,因些你只需能背一个四阶的公式(转化为五阶公式),“抛球接球+1个四阶公式”就能搞定五六七等高阶棱所有的变化。 四阶魔方详解教程——4四阶特殊情况之——对棱换(邻棱换)慢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SkR3YFyR8Q%2F&urlrefer=e1bb509072d68f33e6bb43b3d6df8f3b这个公式应该不难记,也可以试着理解着解。 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将上二层同时180忘记成上一层180会还会出现前后中心一半对换。可利用这个错误,做二次这个“错操作”可以在不破坏棱及其它块的情况下交换四阶魔方两个相对面的中心块。   大家自己试试…… 四阶魔方详解教程5四阶特殊情况-翻棱色15步公式慢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aL3-p2KZSSg%2F&urlrefer=8b61324b5d24ae2b8a8ccb110eb6194c ※进阶学习这个15步四阶翻棱色公式,可转换成五、六、七等高阶中的对棱换公式。 详细原理请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75Kv-EdrdsI%2F&urlrefer=d0978df6d894b10cbea11c97ea948a87 应用实例请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gRk5lugOxHM%2F&urlrefer=35b96aa8715b8b0fbf31fc489cfee7ed 你只需要背一个四阶翻棱色公式并灵活运用之,就能还原任何阶的魔方了。可以说“理解加一个公式”可搞定任意阶魔方。仅此这一个公式。
无公式理解记忆三阶魔方还原视频教程。不会一面、完全初学适用。 由于本教程需要理论,请不要急于学第二、三层,请先看一些理论。 双重方便记忆,使初学者更加容易记住还原的方式。      1,本教程是有理论的还原。规律公式的推荐都来三步法理论。你不必精通这一理论,只需要知道了解一下即可。当然如果你精通了这个理论后,可自行推导魔方的变化规律。      2,另外本教程加上形象记忆。 在这里你不必去记公式以及RLDU等如何用,只需记接送孩子的故事。当然我不是说公式不好,而是觉得公式太专业了,很多初学者都不能一下子接受。 本教程适用于一切初学者特别适用于不想背公式的初学者,还适用老年人、幼儿园的小朋友。对速拧的朋友不太适用,但也可以作入门教程。 这个方法是从一面的基础推导出来的,所以这里在作一层时的没有使用常规的十字做一层,而是先讲述如何做一面,接着从一面转换到一层。(这样教从步法上讲不是很科学,但我觉得从一面到一层比较适合初学者心理,所以还是保留了一下。大家熟练后可自行再学习十字做一层。) 关于我的魔方纪事请参考。讲述我如何从一面、二面至六面……探索还原出魔方。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mf8.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45005%26page%3D2%23pid894304&urlrefer=4b82826eb916fbb32809170e76265a34 三步法规律之规律的理论。有能力的看一下,不理解对教程也不影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mf8.com.cn%2Fviewthread.php%3Ftid%3D45029&urlrefer=2e7f4bc7d7de3bfdf1696512524f8444 三步是什么——如果你是工作人员那么三步就是1出门2上班3回家,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三步就是1出门2上课3回家……教幼儿园的小朋友的话按下理解 三步法基础(1出2转3回) 第一步:爹妈送孩子上幼儿园 第二步:孩子在幼儿园活动 第三步:爹妈接孩子回家 第一面第一层 孩子在家倒蛋,送孩子出门改造 孩子藏起来了,找孩子出来 还原总步骤思路——1一面2转换为一层3第二层4第三层角色5第三层棱色6第三层角位7第三层棱位 (从一面转换到一层。这种方法从步法上讲不是很科学,但我觉得从一面到一层比较适合初学者心理,所以还是保留了一下。大家熟悉魔方后可自行再学习十字做一层。) 本教程所用的还原方式只是三步法的应用一例,为了使学习者能尽快能独立还原六面,只取4个常用的三步组合,记忆量少,转动上要多些。相当于4个公式。熟练后大家可进阶学习更多的公式来简化转动。 转动的每一步,无需记笔记,无需硬背,只需要记住(R块)小孩的走向就可以了(送小孩接小孩),小孩(R块)是整个还原过程的焦点。下面有四个故事让你立刻能记住。 第二层、第三层的学习(四个三步组合,先练习再应用) 1孩子逃学回家门口——第二层 2孩子出国留学——第三层角色、第三层棱位 3孩子到爷爷、外公家玩——第三层棱色 4孩子谈朋友了(在外见面)出出回回——第三层角位 在本教程中采用先练习再应用。 1、练习时不必理会魔方的变化,只需按故事的方式送接孩子即可。应该说大家能很快记住练习。我试过有的练习具本上在半分钟或更少时间内让你记住。 练习学会后,请尽量熟练,这时的你就相当于天龙八部中虚竹破珍龙局后得到60年功力一样有了破二三层的功力,只是不会应用武功。 2、然后再讲述如何应用武功来破第二层、第三层。 学习建议: 第一天先学一面、一层、有能力的话学第二层。 然后暂停视频学习 自己练习一面、一层的送接孩子,及第二层的一个练习。说到底二层、三层用的还是一层的方式。熟练一面一层后二三层一下就能学会并记住。 第二天(或者说熟练一层后)学第三层。 教程视频如下: 第一集:三步法的简单介绍。请学习者试用魔方了解一下二步、三步基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Cl-vc941cdU%2F&urlrefer=2fbd47348f1199365c940a81903b1c26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