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乐团 天天乐团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3,422 关注贴吧数: 2
摇滚巨星:Amorphis专贴 Amorphis风格: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Heavy Metal(重金属)Doom Metal(厄运金属)Progressive Metal(前卫金属)X-Metal(X金属)Scandinavian Metal(斯堪的纳维亚金属)国籍:芬兰乐队介绍: Amorphis是一支来自芬兰的著名死亡金属乐队,他们早期的风格带有明显的北欧死亡金属的色彩,略带黑色金属味道的吉它音色,快速的吉它多连复段,狂暴的鼓击,都显示出乐队与Emtombed等老牌北欧死亡金属乐队一脉相传的特点,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大胆地进行了变革,屏弃了追求快速粗暴的传统,结合北欧民谣和厄运金属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旋律与力量紧密联系的崭新风格——X金属。 1994年发行的专辑 ,是一部经典作品,也是死亡金属史上最佳唱片之一。乐队加入了一位键盘手,而且键盘在专辑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作品取材自北欧神话,音乐风格也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吉它与键盘交相呼应不断爆发出优美的旋律,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带有厄运金属那种超重型的感觉,配合传统的深喉式的死亡唱腔,营造出一种苍凉凄美的氛围,专辑中每一首歌曲都很出色,编曲衔接也合理流畅,有着类似概念唱片般的整体感,对X金属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张不容错过的专辑。乐队之后的几张专辑,水平上都没有能超过 。推荐歌曲:Amorphis-Forgotten SunriseAmorphis-Moon And SunAmorphis-Day Of Your Beliefs相关图片:http://www.footo.cn/thumbnails.php?album=26800
摇滚巨星:Amorphis专帖 Amorphis风格: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Heavy Metal(重金属)Doom Metal(厄运金属)Progressive Metal(前卫金属)X-Metal(X金属)Scandinavian Metal(斯堪的纳维亚金属)国籍:芬兰乐队介绍: Amorphis是一支来自芬兰的著名死亡金属乐队,他们早期的风格带有明显的北欧死亡金属的色彩,略带黑色金属味道的吉它音色,快速的吉它多连复段,狂暴的鼓击,都显示出乐队与Emtombed等老牌北欧死亡金属乐队一脉相传的特点,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大胆地进行了变革,屏弃了追求快速粗暴的传统,结合北欧民谣和厄运金属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旋律与力量紧密联系的崭新风格——X金属。 1994年发行的专辑 ,是一部经典作品,也是死亡金属史上最佳唱片之一。乐队加入了一位键盘手,而且键盘在专辑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作品取材自北欧神话,音乐风格也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吉它与键盘交相呼应不断爆发出优美的旋律,速度虽然慢了下来,但带有厄运金属那种超重型的感觉,配合传统的深喉式的死亡唱腔,营造出一种苍凉凄美的氛围,专辑中每一首歌曲都很出色,编曲衔接也合理流畅,有着类似概念唱片般的整体感,对X金属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张不容错过的专辑。乐队之后的几张专辑,水平上都没有能超过 。推荐歌曲:Amorphis-Forgotten SunriseAmorphis-Moon And SunAmorphis-Day Of Your Beliefs
摇滚巨星:The Doors The Doors风格:Album Rock(专辑摇滚)Proto-Punk(原型朋克)Psychedelic(迷幻音乐)R&B(节奏蓝调)国籍:美国 组建时间:1965年 解散时间:1972年乐队成员:Jim Morrison-主唱Robbie Krieger-吉它手Daniel Manzarek-键盘手、贝斯手John Densmore-鼓手、键盘手乐队介绍: 这是一个以洛杉矶乐队风格为本的乐队,或更为确切地说是以其的倡导者兼歌手Jim Morrison个人风格为本的乐队,象征并超越了六十年代摇滚乐魅力以及它所创设的文化氛围。以Morrison的艺术抱负为起点,The Doors把具有沉迷醉幻般热情的想象、性感的表演和诗歌般的浪漫夸张与键盘手Daniel Manzarek,吉他手Robbie Krieger和鼓手John Densmore精湛别具风格的演奏,以及极富挑逗性刺激的外包装贯通起来,成为商业上取得成就的法宝。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早期,The Doors从他们的签名歌曲"Light My Fire"开始频频冲击排行榜。 The Doors的音乐风格是对R&B、Jazz以及Psychedelic风格稍加改革,同时它的台上台下的每一个方面都流淌着Morrison个性风采。一头飘逸的长发、黝黑的皮裤、富有魅力公认的性感外貌,他创造了一个摇滚偶像,也因此激励了无数的素昧平生的追随者模仿。他的自我造型——具有诗人气质的摇滚乐民谣歌手形象。他性感的舞台形象和充满激情的歌声被20世纪80年代INXS乐队的Michsel Hutchence和90年代Pearl Jam乐队的Eddie Veder奉为典范。 Morrison在与他年龄相仿的杰出偶像群中更是个性鲜明的摇滚偶像。他以创新和发展富有自己个性的音乐风格区别同时代的一群摇滚明星。当他们的个人形象基本上淹没于他们创作的歌声中时,或者脱离于他们是摇滚歌手这一简单的事实时,Morrison却将摇滚作为一个树立自己形象的手段。最终的结果是Morrison创设了一个超绝的凌驾于音乐之上的自身形象。 而Morrison个人来说这种形象是以性爱、吸毒和酗酒的生活模式浸润成型的。在舞台上,他将自己置于放纵的极端。他不断地放浪形骸,摹拟各种性行为,向一些谦谦官员和他的歌迷高喊一些淫诲挑逗的话。他曾因行为语言过分而被捕了好几次,但是这些与法律上的小纠纷却与他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的思想一致,即助长了他为自己设计的臭名昭著形象,从而提高知名度的行为。然而,由于以上这些逆反的感觉削弱了他试图努力赢得的真实形象感,这使他经常看起来像一个寓意深刻却通过某种方式掩盖了本来面目的一个顶尖摇滚偶像的漫画。如在他史诗般的摇滚歌曲"The End"里,他神志昏迷地描绘了一个神经错乱青年的大段心灵独白,这个人最终不可自拔地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这首歌收录在The Doors的首张专辑中,成为他抒情摇滚这一个性表现风格的奠基之作。Morrison过度的性渴求、吸毒、酗酒等生活方式成为摇滚传说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1966年,Morrison为乐队取了"The Doors"这个名字。一些消息灵通之士说它源于William Blakes的诗: 中的一节“有些事情被人所知,有些事情不被入所知,在于门的开闭之间。”然而另一些人则宣称,乐队的名字来源于Aldous Huxley的 诗中的一段“所有在路上的化学门都贴上了麻醉药的标签。” 1966年,The Doors终于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排演寓言"Whiskey A—Go——Go"的训练演习,最终却由于Morrison的舞台节目"The End"而引起一场争论,乐队也被解雇作为收场。但是这支乐队引起了Arthur Lee的关注,他是一名极具发展潜质的摇滚歌手。他曾效力于Love乐队。他将他们引荐给"Jac Holzman Of Elektra"唱片公司,并相互签了契约。 1967年1月,乐队的首张同名专辑 推出,专辑很快走红,并打入排行榜高居榜眼,并在排行榜上停留的时间长达121周。由Morrison用歌剧式的演唱歌曲"Break On Through"充溢着激昂的热情。同时乐队对具有R&B经典作"Back Door Man"的翻唱也是曾录制过的最好版本之一。但是这张专辑的两首主打歌曲是两首被拓展了的歌曲"Light My Fire"和"The End"。前者拓展铜管的即兴演奏,是由Krieger轻巧娴熟极富层层推进力的独奏构成。后者是Morrison音乐的精品之作,他以狂热的激情宣称一种深厚的冥想的内蕴。改编到短得的足可以在电台上播出后,1967年7月"Light My Fire"作为单曲被推出,高居排行榜3周,卖出了100多万张。这首歌将The Doors推进了摇滚乐坛最高水平演出之列。11月,The Doors推出了第2张专辑 ,一种漫不经心粗糙的录制使得乐队以前固有的热情和执著变成反叛、自负,给人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专辑在排行榜高居第3位,其中的单曲"Love Me Two Times"排名第25。12月,当乐队在辛辛那提州的巡回演出后,Morrison因辱骂警方官员而被捕,他被指控犯了扰乱治安和拒捕罪。
摇滚巨星:Suffocation专帖 Suffocation风格: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Brutal Death Metal(兽性死亡金属)Heavy Metal(重金属)组建时间:1990年乐队介绍: 1990年,Suffocation正式成立。很快,他们就发行了第一张Demo ,在不到短短的几个星期内,他们的出现就吸引了很多公司的注意力,都纷纷表示愿意签合同出版Suffocation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最终乐队决定在著名厂牌"Nuclear Blast/Relapse Records"出版他们的处女作专辑 ,一张充满了混乱和暴力的EP,虽然乐队的编曲技巧在这张小专辑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他们暴烈的音效和出色的技术也足够引起世人关注了。 EP发行之后,乐队转投"Roadrunner"唱片公司,由于唱片公司的大力支持,Suffocation可以专心进行创作了,所以乐队的首张正式专辑 比起前一张EP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凭借黑人鼓手Mike Smith和黑人吉他手Terrance Hobbs的高超技艺和乐队成员的精心编排,这张专辑成为死亡金属历史上最重要的唱片之一。不仅是因为它本身极其精彩,而在于乐队看似混乱不堪,实则编排巧妙的作曲方式和近似疯狂的金属声浪对于后世死亡金属乐队的启蒙作用。实际上,正是这张专辑开启了死亡金属中最重最极端的一个分支,即兽性死亡金属,这是一种融合了混沌式唱腔,高速多变的吉他和鼓以及复杂精妙之编曲的极端音乐。 Suffocation并不是一支高产乐队,他们在巡演之后足足过了一年多,才于1993年发表了歌迷期待已久的第二张大碟〈Breeding The Spawn〉,不过非常令人失望的是,由于制作人Paul Bagin的问题,专辑的声音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沉重,而且乐队的狂暴风格也有所收敛,很多细节处理都更象是传统的老式死亡金属,尤其是主唱,虽然还是Frank Mullen,但他居然全是用那种标准的死亡唱腔,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张让某些兽性死亡金属的乐迷感到痛心的专辑,尽管在更多乐迷眼中,这依然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  不过幸亏Suffocation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他们的下一张专辑〈Pierced From Within〉终于又找回了制作人Scott Burns。虽然鼓手Mike Smith此时离队而去,但新鼓手Doug Bohn丝毫也不逊色。这张专辑较之〈Effigy Of The Forgotten〉来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狂暴的音色和歇斯底里般的歌曲编排都令听者感到兴奋异常。几乎所有的金属杂志对这张专辑的评价都是满分。虽然此时的兽性死亡金属阵营已经有Kataklysm、Cryptopsy和Cannibal Corpse等悍将驰骋江山,但Suffocation依然是最出色的。 1995年专辑 发行之后,Suffocation分别在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举行了相当成功的巡回演出。这点从乐队所经之处数以万计的观众和专辑节节攀升的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在巡演结束后,乐队的鼓手Doug Bohn把位置让给了前Malevolent Creation的鼓手Dave Culross。乐队称这次Bohn的离队是友好的,仅仅是因为对乐队的创作方向有一些分歧。 在这次规模浩大的巡演过后,乐队终于同"Roadrunner"解除了合作关系。在万众瞩目下,乐队签约"Vulture Records"。录制新专辑的过程中,Suffocation又找来了传奇制作人和录音师Scott Burns为该专辑担纲。专辑的录音部分完成于纽约的"Cove City Sound Studios",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的"Morrisound Studios"完成了缩混。专辑聚集了乐队最原始的能量和激情以及精确到位的录音制作。虽然只是一张短小的EP,但它依然是异常精彩的。 1998年,极端摇滚的狂热分子Suffocation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只有他们才是这个星球上最最极端的重金属乐队。当其他乐队不厌其烦的旧调重弹和了无新意时,来自纽约长岛的Suffocation却带来了这张无与伦比的极端金属力作 。专辑堪称完美的展示了"重"(Heaviness)和"攻击性"(Aggression)这两个主题,是极端音乐里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Suffocation在这之后就一直没有动静,有消息称乐队有解散的可能,这当然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乐队的吉他手Doug Cerrito在乐队停止活动的时期,加入了新成立的乐队Hate Eternal,并在1999年底发表了首张专辑 。而Suffocation的新东家"Vulture Entertainment"也再版了乐队最早的那盘Demo,即 ,不过这些对于渴望听到Suffocation新作品的乐迷来说,只能算是隔靴搔痒罢了。推荐歌曲:Suffocation-Pierced from within 相关图片:http://www.footo.cn/thumbnails.php?album=25631
摇滚巨星:The Doors专帖 The Doors风格:Album Rock(专辑摇滚)Proto-Punk(原型朋克)Psychedelic(迷幻音乐)R&B(节奏蓝调)国籍:美国 组建时间:1965年 解散时间:1972年乐队成员:Jim Morrison-主唱Robbie Krieger-吉它手Daniel Manzarek-键盘手、贝斯手John Densmore-鼓手、键盘手乐队介绍: 这是一个以洛杉矶乐队风格为本的乐队,或更为确切地说是以其的倡导者兼歌手Jim Morrison个人风格为本的乐队,象征并超越了六十年代摇滚乐魅力以及它所创设的文化氛围。以Morrison的艺术抱负为起点,The Doors把具有沉迷醉幻般热情的想象、性感的表演和诗歌般的浪漫夸张与键盘手Daniel Manzarek,吉他手Robbie Krieger和鼓手John Densmore精湛别具风格的演奏,以及极富挑逗性刺激的外包装贯通起来,成为商业上取得成就的法宝。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早期,The Doors从他们的签名歌曲"Light My Fire"开始频频冲击排行榜。 The Doors的音乐风格是对R&B、Jazz以及Psychedelic风格稍加改革,同时它的台上台下的每一个方面都流淌着Morrison个性风采。一头飘逸的长发、黝黑的皮裤、富有魅力公认的性感外貌,他创造了一个摇滚偶像,也因此激励了无数的素昧平生的追随者模仿。他的自我造型——具有诗人气质的摇滚乐民谣歌手形象。他性感的舞台形象和充满激情的歌声被20世纪80年代INXS乐队的Michsel Hutchence和90年代Pearl Jam乐队的Eddie Veder奉为典范。 Morrison在与他年龄相仿的杰出偶像群中更是个性鲜明的摇滚偶像。他以创新和发展富有自己个性的音乐风格区别同时代的一群摇滚明星。当他们的个人形象基本上淹没于他们创作的歌声中时,或者脱离于他们是摇滚歌手这一简单的事实时,Morrison却将摇滚作为一个树立自己形象的手段。最终的结果是Morrison创设了一个超绝的凌驾于音乐之上的自身形象。 而Morrison个人来说这种形象是以性爱、吸毒和酗酒的生活模式浸润成型的。在舞台上,他将自己置于放纵的极端。他不断地放浪形骸,摹拟各种性行为,向一些谦谦官员和他的歌迷高喊一些淫诲挑逗的话。他曾因行为语言过分而被捕了好几次,但是这些与法律上的小纠纷却与他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的思想一致,即助长了他为自己设计的臭名昭著形象,从而提高知名度的行为。然而,由于以上这些逆反的感觉削弱了他试图努力赢得的真实形象感,这使他经常看起来像一个寓意深刻却通过某种方式掩盖了本来面目的一个顶尖摇滚偶像的漫画。如在他史诗般的摇滚歌曲"The End"里,他神志昏迷地描绘了一个神经错乱青年的大段心灵独白,这个人最终不可自拔地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这首歌收录在The Doors的首张专辑中,成为他抒情摇滚这一个性表现风格的奠基之作。Morrison过度的性渴求、吸毒、酗酒等生活方式成为摇滚传说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1966年,Morrison为乐队取了"The Doors"这个名字。一些消息灵通之士说它源于William Blakes的诗: 中的一节“有些事情被人所知,有些事情不被入所知,在于门的开闭之间。”然而另一些人则宣称,乐队的名字来源于Aldous Huxley的 诗中的一段“所有在路上的化学门都贴上了麻醉药的标签。” 1966年,The Doors终于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排演寓言"Whiskey A—Go——Go"的训练演习,最终却由于Morrison的舞台节目"The End"而引起一场争论,乐队也被解雇作为收场。但是这支乐队引起了Arthur Lee的关注,他是一名极具发展潜质的摇滚歌手。他曾效力于Love乐队。他将他们引荐给"Jac Holzman Of Elektra"唱片公司,并相互签了契约。 1967年1月,乐队的首张同名专辑 推出,专辑很快走红,并打入排行榜高居榜眼,并在排行榜上停留的时间长达121周。由Morrison用歌剧式的演唱歌曲"Break On Through"充溢着激昂的热情。同时乐队对具有R&B经典作"Back Door Man"的翻唱也是曾录制过的最好版本之一。但是这张专辑的两首主打歌曲是两首被拓展了的歌曲"Light My Fire"和"The End"。前者拓展铜管的即兴演奏,是由Krieger轻巧娴熟极富层层推进力的独奏构成。后者是Morrison音乐的精品之作,他以狂热的激情宣称一种深厚的冥想的内蕴。改编到短得的足可以在电台上播出后,1967年7月"Light My Fire"作为单曲被推出,高居排行榜3周,卖出了100多万张。这首歌将The Doors推进了摇滚乐坛最高水平演出之列。11月,The Doors推出了第2张专辑 ,一种漫不经心粗糙的录制使得乐队以前固有的热情和执著变成反叛、自负,给人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专辑在排行榜高居第3位,其中的单曲"Love Me Two Times"排名第25。12月,当乐队在辛辛那提州的巡回演出后,Morrison因辱骂警方官员而被捕,他被指控犯了扰乱治安和拒捕罪。
摇滚巨星:The Doors专帖 The Doors风格:Album Rock(专辑摇滚)Proto-Punk(原型朋克)Psychedelic(迷幻音乐)R&B(节奏蓝调)国籍:美国 组建时间:1965年 解散时间:1972年乐队成员:Jim Morrison-主唱Robbie Krieger-吉它手Daniel Manzarek-键盘手、贝斯手John Densmore-鼓手、键盘手乐队介绍: 这是一个以洛杉矶乐队风格为本的乐队,或更为确切地说是以其的倡导者兼歌手Jim Morrison个人风格为本的乐队,象征并超越了六十年代摇滚乐魅力以及它所创设的文化氛围。以Morrison的艺术抱负为起点,The Doors把具有沉迷醉幻般热情的想象、性感的表演和诗歌般的浪漫夸张与键盘手Daniel Manzarek,吉他手Robbie Krieger和鼓手John Densmore精湛别具风格的演奏,以及极富挑逗性刺激的外包装贯通起来,成为商业上取得成就的法宝。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早期,The Doors从他们的签名歌曲"Light My Fire"开始频频冲击排行榜。 The Doors的音乐风格是对R&B、Jazz以及Psychedelic风格稍加改革,同时它的台上台下的每一个方面都流淌着Morrison个性风采。一头飘逸的长发、黝黑的皮裤、富有魅力公认的性感外貌,他创造了一个摇滚偶像,也因此激励了无数的素昧平生的追随者模仿。他的自我造型——具有诗人气质的摇滚乐民谣歌手形象。他性感的舞台形象和充满激情的歌声被20世纪80年代INXS乐队的Michsel Hutchence和90年代Pearl Jam乐队的Eddie Veder奉为典范。 Morrison在与他年龄相仿的杰出偶像群中更是个性鲜明的摇滚偶像。他以创新和发展富有自己个性的音乐风格区别同时代的一群摇滚明星。当他们的个人形象基本上淹没于他们创作的歌声中时,或者脱离于他们是摇滚歌手这一简单的事实时,Morrison却将摇滚作为一个树立自己形象的手段。最终的结果是Morrison创设了一个超绝的凌驾于音乐之上的自身形象。 而Morrison个人来说这种形象是以性爱、吸毒和酗酒的生活模式浸润成型的。在舞台上,他将自己置于放纵的极端。他不断地放浪形骸,摹拟各种性行为,向一些谦谦官员和他的歌迷高喊一些淫诲挑逗的话。他曾因行为语言过分而被捕了好几次,但是这些与法律上的小纠纷却与他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的思想一致,即助长了他为自己设计的臭名昭著形象,从而提高知名度的行为。然而,由于以上这些逆反的感觉削弱了他试图努力赢得的真实形象感,这使他经常看起来像一个寓意深刻却通过某种方式掩盖了本来面目的一个顶尖摇滚偶像的漫画。如在他史诗般的摇滚歌曲"The End"里,他神志昏迷地描绘了一个神经错乱青年的大段心灵独白,这个人最终不可自拔地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这首歌收录在The Doors的首张专辑中,成为他抒情摇滚这一个性表现风格的奠基之作。Morrison过度的性渴求、吸毒、酗酒等生活方式成为摇滚传说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1966年,Morrison为乐队取了"The Doors"这个名字。一些消息灵通之士说它源于William Blakes的诗: 中的一节“有些事情被人所知,有些事情不被入所知,在于门的开闭之间。”然而另一些人则宣称,乐队的名字来源于Aldous Huxley的 诗中的一段“所有在路上的化学门都贴上了麻醉药的标签。” 1966年,The Doors终于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排演寓言"Whiskey A—Go——Go"的训练演习,最终却由于Morrison的舞台节目"The End"而引起一场争论,乐队也被解雇作为收场。但是这支乐队引起了Arthur Lee的关注,他是一名极具发展潜质的摇滚歌手。他曾效力于Love乐队。他将他们引荐给"Jac Holzman Of Elektra"唱片公司,并相互签了契约。 1967年1月,乐队的首张同名专辑 推出,专辑很快走红,并打入排行榜高居榜眼,并在排行榜上停留的时间长达121周。由Morrison用歌剧式的演唱歌曲"Break On Through"充溢着激昂的热情。同时乐队对具有R&B经典作"Back Door Man"的翻唱也是曾录制过的最好版本之一。但是这张专辑的两首主打歌曲是两首被拓展了的歌曲"Light My Fire"和"The End"。前者拓展铜管的即兴演奏,是由Krieger轻巧娴熟极富层层推进力的独奏构成。后者是Morrison音乐的精品之作,他以狂热的激情宣称一种深厚的冥想的内蕴。改编到短得的足可以在电台上播出后,1967年7月"Light My Fire"作为单曲被推出,高居排行榜3周,卖出了100多万张。这首歌将The Doors推进了摇滚乐坛最高水平演出之列。11月,The Doors推出了第2张专辑 ,一种漫不经心粗糙的录制使得乐队以前固有的热情和执著变成反叛、自负,给人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专辑在排行榜高居第3位,其中的单曲"Love Me Two Times"排名第25。12月,当乐队在辛辛那提州的巡回演出后,Morrison因辱骂警方官员而被捕,他被指控犯了扰乱治安和拒捕罪。
摇滚巨星:Suffocation专帖 Suffocation风格:Death Metal/Black Metal(死亡/黑色金属)Brutal Death Metal(兽性死亡金属)Heavy Metal(重金属)组建时间:1990年乐队介绍: 1990年,Suffocation正式成立。很快,他们就发行了第一张Demo ,在不到短短的几个星期内,他们的出现就吸引了很多公司的注意力,都纷纷表示愿意签合同出版Suffocation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最终乐队决定在著名厂牌"Nuclear Blast/Relapse Records"出版他们的处女作专辑 ,一张充满了混乱和暴力的EP,虽然乐队的编曲技巧在这张小专辑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他们暴烈的音效和出色的技术也足够引起世人关注了。 EP发行之后,乐队转投"Roadrunner"唱片公司,由于唱片公司的大力支持,Suffocation可以专心进行创作了,所以乐队的首张正式专辑 比起前一张EP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凭借黑人鼓手Mike Smith和黑人吉他手Terrance Hobbs的高超技艺和乐队成员的精心编排,这张专辑成为死亡金属历史上最重要的唱片之一。不仅是因为它本身极其精彩,而在于乐队看似混乱不堪,实则编排巧妙的作曲方式和近似疯狂的金属声浪对于后世死亡金属乐队的启蒙作用。实际上,正是这张专辑开启了死亡金属中最重最极端的一个分支,即兽性死亡金属,这是一种融合了混沌式唱腔,高速多变的吉他和鼓以及复杂精妙之编曲的极端音乐。 Suffocation并不是一支高产乐队,他们在巡演之后足足过了一年多,才于1993年发表了歌迷期待已久的第二张大碟〈Breeding The Spawn〉,不过非常令人失望的是,由于制作人Paul Bagin的问题,专辑的声音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沉重,而且乐队的狂暴风格也有所收敛,很多细节处理都更象是传统的老式死亡金属,尤其是主唱,虽然还是Frank Mullen,但他居然全是用那种标准的死亡唱腔,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一张让某些兽性死亡金属的乐迷感到痛心的专辑,尽管在更多乐迷眼中,这依然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  不过幸亏Suffocation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他们的下一张专辑〈Pierced From Within〉终于又找回了制作人Scott Burns。虽然鼓手Mike Smith此时离队而去,但新鼓手Doug Bohn丝毫也不逊色。这张专辑较之〈Effigy Of The Forgotten〉来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狂暴的音色和歇斯底里般的歌曲编排都令听者感到兴奋异常。几乎所有的金属杂志对这张专辑的评价都是满分。虽然此时的兽性死亡金属阵营已经有Kataklysm、Cryptopsy和Cannibal Corpse等悍将驰骋江山,但Suffocation依然是最出色的。 1995年专辑 发行之后,Suffocation分别在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举行了相当成功的巡回演出。这点从乐队所经之处数以万计的观众和专辑节节攀升的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在巡演结束后,乐队的鼓手Doug Bohn把位置让给了前Malevolent Creation的鼓手Dave Culross。乐队称这次Bohn的离队是友好的,仅仅是因为对乐队的创作方向有一些分歧。 在这次规模浩大的巡演过后,乐队终于同"Roadrunner"解除了合作关系。在万众瞩目下,乐队签约"Vulture Records"。录制新专辑的过程中,Suffocation又找来了传奇制作人和录音师Scott Burns为该专辑担纲。专辑的录音部分完成于纽约的"Cove City Sound Studios",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的"Morrisound Studios"完成了缩混。专辑聚集了乐队最原始的能量和激情以及精确到位的录音制作。虽然只是一张短小的EP,但它依然是异常精彩的。 1998年,极端摇滚的狂热分子Suffocation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只有他们才是这个星球上最最极端的重金属乐队。当其他乐队不厌其烦的旧调重弹和了无新意时,来自纽约长岛的Suffocation却带来了这张无与伦比的极端金属力作 。专辑堪称完美的展示了"重"(Heaviness)和"攻击性"(Aggression)这两个主题,是极端音乐里的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Suffocation在这之后就一直没有动静,有消息称乐队有解散的可能,这当然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乐队的吉他手Doug Cerrito在乐队停止活动的时期,加入了新成立的乐队Hate Eternal,并在1999年底发表了首张专辑 。而Suffocation的新东家"Vulture Entertainment"也再版了乐队最早的那盘Demo,即 ,不过这些对于渴望听到Suffocation新作品的乐迷来说,只能算是隔靴搔痒罢了。推荐歌曲:Suffocation-Pierced from within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