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 2357909asd
关注数: 48 粉丝数: 296 发帖数: 2,510 关注贴吧数: 59
如果够机智。你应该意识到危机感.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发这一类贴 如果够机智。你应该意识到危机感. 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发这一类贴。在考上研究生那会 我曾暗地里对自己说我会在贴吧驻守三年。讲讲我从本科到某通讯商的工作感受吧 本科:我就曾在网络中心研发部(或许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部门了)做iOS开发。在这个地方第一次认识到team的作用。后来考研,我和三个舍友组了一个4居室。共同努力着。三个考上研究生了。一个在某省矿业国企做it(现在活的也挺好的) 我们三个研究生一个去了某深圳国企的it部 一个在广州。另外一个在北京。 研究生:我很荣幸在一个专门做物联网的导师下学习和生活。研一过着朝9晚11的生活。我们没有寒暑假。寒暑假全在做老师的项目。曾为一个项目上线连续通宵3天。暑假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我要参加培训。培训结业需要作品。大概就是你们毕设那样的作品。当然我还得写很多文档。从需求到详细设计都写。到了研二老油条了 就开始早上不去了。但是每周一次的例会我们每个研究生都会去做报告。 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是两回事。最起码在我那个学校是这样。我需要发一篇国内核心期刊才能毕业(国内期刊其实很水,你只要挂一两个基金其实都很容易发)。但是作为硬性毕业标准。我的论文是18年3月份录取的人。毕业用了我所有的精力。不过回想起来挺开心的。 谈谈就业 本科学生 大多数都是微小型企业。或者外包公司。我们学校很多人去什么腾讯百度的。其实就是去了bat的外包公司。就是那些工资低的可怜 垃圾活都干的那种。为什么我会知道。因为我现在的公司也有第三方的人员。因为刚入职 我还不够水平管理他们。过多几个月我同样需要去负责管理他们。这就是正式和外包的区别。更多的区别我想讲太多。大家都清楚。 说就业吧。在广州大学城竞争还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广外备受银行青睐。我的研究生学校广工备受互联网企业青睐。今年去了10个左右的华为,还有京东special bat 当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学大数据的。而我去了某500强的通讯商的it公司。只能拉低他们的后退了。在大学城这个地方只要你肯去面试 不怕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太多的公司招不满人。简单来说例如深圳特区发展集团(国企)我研究生学校去面试的都要。 说工作说平台。我现在的工作是负责全国业务的。所以比较忙 我可能要大量出差虽然工资低了一点 但是加上出差补贴也差不多了。在这个工作平台下。我研究生毕业学校属于最后一档。 第一档是中科院 北大 中科大 这种985 211 大概占了15%左右 第二档是211传统通讯名校北京邮电南京邮电占或者985高校 中山 华南理工据40% 第三档是211其他院校 大概也占了10-20% 第四档就是剩下双非高校 基本就是深大广工和桂林电子科大。 如果我不考研我大概现在应该在某个私企敲代码或者去创业。可能说工资会比我现在工作高。但是起点确实低了。能接触的东西知识面会相当的窄。 综上所说 我就不总结了 希望那些考研的同学能悟出点什么。 也希望其他同学也有危机感。 i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