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蓝哥
鹏城蓝哥
历史研究爱好者
关注数: 61
粉丝数: 1,015
发帖数: 23,805
关注贴吧数: 51
“昆阆仙都”—《智城碑》所记录的上林 《智城碑》位于广西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学术界对《智城碑》的记载可谓众说纷纭。作为一个在上林出生的历史研究爱好者,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诗词歌赋与上林 “上林”一词,是秦始皇发明的一个词,意为“皇上的园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修建了面积巨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著名的阿房宫就是上林苑中的一处宫殿。从秦朝到清朝,几乎所有的皇家园林都叫上林苑,只是为了避免混浠,狭义上的上林苑仅指秦汉在西安市一带修建的皇家园林。公元621年,因为广西风景优美,唐朝将广西的一个县命名为“上林县”。历史上与“上林”相关的诗词歌赋绘画等作品数以千计。这里仅摘部分作品让大家了解一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与“上林”相关诗词歌赋 与“上林”相关的诗词歌赋,相关论证可阅读我在广西吧发表的帖子《上林县与上林苑的历史渊源》。开篇第一赋:西汉著名文学家、“赋圣”司马相如的作品《上林赋》
上林县与上林苑的历史渊源 关于“上林”的县名由来,1989年出版的《上林县志》是这样解释的:“武德四年(621年),析领方县置上林县,属南方州(后南方州改称澄州),县治设在上林洞口的上洞(“上”系壮语“洞”的近音,“林”是壮语“水的谐音”,“上林”音为“有泉水流出的洞”),故此得名,是本县得名之始。同时设无虞、贺水、止戈等县”。以上的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流水流出的洞”位于什么地方?而且汉字中近似壮语“洞”的字不少,如“创、闯、妆、庄、壮、状、僮、撞”等,“上”字与壮语“洞”的发音则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叫“壮林”或者“创林”?把“上林”解释为“泉水流出的洞”原本是毫无根据的调侃。三十多年来,我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我认为,“上林”一词本是“皇上的园林”的意思。当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将士们向秦始皇报告了广西风景优美,秦始皇在修建“上林苑”就有意仿照广西的山水布局。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上林赋》中的苍梧、桂林都是广西的地名。而合浦郡对应《上林赋》中的“洲淤之浦”,今越南红河对应《上林赋》中的“丹水”,广西红水河对应《上林赋》中的“紫渊”。正因为秦汉的“上林苑”就是模仿广西山水布局的,所以广西的的多个地方被赐予“上林”的美名。根据唐代著名地理学家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志》:“武德四年(621年)分置上林县,在上林洞口,因以为名。”这里记载的“上林洞”可解释为“风景优美胜过上林苑的田垌”或“可以看到像上林苑那样美景的岩洞”,解释为“泉水流出的洞”则根本毫无根据,因为“上”字与壮语“洞”的发音相差十万八千里,汉语中没有与壮语“水”的发音对应的字,说“林”字是壮语“水”的谐音纯纯无稽之谈。上林县与上林苑有密切的渊源,相关证据有包括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智城碑》,大明山天坪景区的古迹,张鹏展在给嘉庆帝的奏折中称上林县为“第一邑”等,我将在下文详细介绍。由于古代旅游业尚未发展,我县的先人不但不能从中荻得收入,那些皇亲国戚、大官僚到上林,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我县人民无偿提供并小心接待,皇亲国戚与官员离开时还会索要各种贡品,令我县人民苦不堪言。所以古代我县先民对“上林”这一“美誉”是抵触的。只是因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命名权在皇帝手里,我县先民不得不接受“上林”这一美名而已。太平天国时期(1857年),上林县人李锦贵率众起义,攻占县城并建立政权,马上把上林县改名为“澄江县”。四年后,清朝军队打败了李锦贵起义军,又重新将“澄江县”改名为“上林县”。我自1985年就已得知上林县与历史上著名的“上林苑”有极深的历史渊源,近年又在网上看到更多的相关史料,自治区领导可以组织专家论证,相信会对提高广西旅游业知名度有所帮助。
不要将《山海经》复杂化 我自2015年在本吧第一次发贴讨论《山海经》,至今已九年多了。我发现一些吧友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觉得研究《山海经》,应该学警察破案,通常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的蛛丝马迹,分析推论进而破案。虽然《山海经》成书已经几千年了,但是《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没那么容易改变的,或者说,部分地方虽然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部分地方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改。比如《山海经》中的管涔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泰山、青要山、荆山、岷山、华山、昆仑山至今都保留着原来的名字,我们听过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记载,苏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蒙古至贝加尔湖一带。王莾曾经在青海省一带设“西海郡”,唐太宗曾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刀郎的“西海情歌”唱的是青藏高原,所以推论出《山海经》记载的“西海”位于今青藏高原一带。其他地方虽然改了名,或者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离尚未改名的山与海距离多少里,位于什么方位来推测。 然而有的吧友却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比如中国西部明明有昆仑山,有的吧友却论证出昆仑山是埃及金字塔,或者是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这就是将问题复杂化了。事实上,将问题复杂化的人,历史上太多了。 将《山海经》复杂化的人第一是历朝皇帝和大臣。他们想通过愚民政策巩固自己的统治。比如说,《山海经》中的“神”原本指比较有能力的人,现在也一样称有能力的人,如称有钱人为“财神”、将力气大的人为“大力神”。《山海经》中的“鬼”指普通人,现在也一样,称胆小的叫“胆小鬼”,抽烟的叫“烟鬼”、喝酒的叫“酒鬼”。皇帝将“神”的能力夸大,说“神”无所不能,而皇帝有“神”支持,从而恐吓民众。 将《山海经》复杂化的人第二是一些占卜算命,他们通过故弄玄虚来吹嘘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将《山海经》复杂化的第三是西方殖民者。他们吹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个观点其实早被欧洲一些学者推翻了。哥伦布不是世界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欧洲人,第一个发现美洲的欧洲人是北欧的海盗。 研究问题,不应该将问题复杂化,应该慢慢擦掉多余的灰尘。通过推论,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上林县与上林苑的历史渊源
邓稼先吧吧史 很久以前就想给邓稼先吧写个吧史,但因为工作忙,加上我2015年才关注邓稼先吧,对邓稼先吧的历史也不够了解,一直不能如愿。现乘端午节的短暂空闲,简单总结一下。
向抗击新冠肺炎中牺牲的烈士与逝世的同胞们深切哀悼
钟老在疫情中冲锋在前,值得敬佩 向钟老致敬!
“上林县”县名的由来
阅读天书
打造上林旅游的金招牌 我生在上林,热爱上林。对于家乡近年在经济建设特别是旅游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我非常高兴。我常在想:家乡的优势在哪里?有什么能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拿得出的金招牌?为此我翻遍了许多关于上林的史书方志,观看了许多关于上林的新闻。 唐代以前,并没有“上林县”的建置。但在唐朝初年,朝廷却突然在今上林县一带设置澄州,下辖上林、止戈(今武鸣)、无虞、贺水等县。原因是上林县一带发现了丰富的沙金资源。当时上林的淘金业全国闻名。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在其《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描写了当时上林县淘金业的繁荣:“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候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岭表录异》记载:“五岭内富州、宾州、澄州皆产金,澄金最良……”淘金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繁荣,当时的澄州剌史韦敬办在上林一带建立了六合坚固大宅与智城等,并刻碑记录,这就是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上林县唐城唐碑的来历。唐朝后朝,经过大规模的开采,上林的淘金规模已有所减少,澄州被裁,但上林县却一直保留到现在。后来上林县的淘金规模虽没有唐朝初期那么大了,但一直不间断开采至1990年代。
原始密码------《山海经》注评 我在本吧发帖已快两年了。谢谢广大吧友对我的支持。许多吧友留言向我索取我关于山海经的论证的书稿,我也已尽自己能力免费发送了几千份电子书。但我工作很忙,不可以给每一位吧友发电子书。而从去年底,我的文稿已被收录到百度文库中,大家可以自己百度“山海经(全2015版)图文”阅读。也可以关注《廖蓝胜吧》,以阅读更多史料。
好消息 河池市委市政府搬到宜州区,对上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宜州经上林到武鸣的高速公路,宜州经上林到南宁的高铁,都可能兴建!
提前祝广大吧友囯庆节快乐!
第一个测量地球的人------竖亥 早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之前,美洲早已有亿万印地安人在那里世世代代居住了几千年,并在那里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一系列辉煌的文明。这些印地安人与中国等东亚人一样,同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黄种人。人们不禁提出疑问:几千年前世界上还处于原始时代,交通落后,那时印地安人的祖先又是如何渡过浩瀚的太平洋的?后来的几千年里又如何与亚洲断了来往?如今太平洋上一些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的小岛上,竟有如复活节岛巨大石像群等一系列巨大的人工工程,这些工程是什么人建的,他们后来又到哪去了?在欧洲,也传说古代大西洋中,曾有叫亚特兰蒂斯(又称大西囯)的史前文明,但为什么现在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几千年里,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灾难与变化?科学家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这个问题,他们的目的就是研究总结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的地理、气候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人类现在与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一些科学家提出气侯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陆漂移等假说。但这些科学家掌握的资料是不全面的,很多自然与历史之谜至今无法解释。
驯龙民族----壮族 我加入壮族吧已十余天了。十多天来我看了吧中贝侬发表的一些精品贴,受益非浅。但一些吧中贝侬的历史知识是不足的。关于壮族的最早记载是成书于尧舜禹时代的《山海经》。我1975年11月25日出生于广西上林县乔贤镇一个壮族农民家庭,曾自幼与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原国民党军官,新中国成立后解甲回乡务农的老学究蓝景辉(1906-1995)的为邻,听到大量珍贵史料,产生了破译《山海经》的想法,经三十年的努力,我写了题为《原始密码----山海经注评》的电子书,需要的贝侬请告知电子信箱号码,我将免费为贝侬们发送。
原始密码----《山海经》文白对照 我的帖子《山海经中的神》在本吧已发表四个多月,得到不少吧友支持,也受到一些吧友的置疑。其实,《山海经中的神》只是我书稿《原始密码----<山海经>注评》的综合评论部分,而书稿的文白对照部分则没有发表。现应广大吧友的要求,发表书稿的文白对照部分,由于我是用手机打字,更新比较慢,请大家见谅。 先附上我书稿的封面与前几页及部分参考文献的照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睡美·船山 昨晚, 你静静地躺在汇水河边。 你头枕着晚霞,脚踢着清波, 高耸的乳房,直指云天。 明将李应祥来会过您, 像给您搔脚似的刻下诗篇。 奇人徐霞客拜访过您, 欲唤醒您呼您一遍又一遍。 您却沉睡不醒, 睡美人,睡得正甜。 今晨, 您从睡梦中醒来。 您化为巨船,鼓起风帆, 太阳初升,晴朗的天。 西部大开发号声已响, 上林儿女要写新诗篇。 谱一首旅游先行曲, 引无数游人看您有多倩。 您满载着希望, 船山,笑得真甜。 (此诗词曾发表于2001年的广西《上林报》,描写的是广西上林县三里镇的一座山,此山晚上像睡美人,白天像船。许多武将文人墨客游过这一座山)
《山海经》中的神 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诸如“鸟身龙首“、“龙身人面“、“人面马身“、“人面牛身“、“羊身人面“的神。一些人错误认为这是原始人的“动物崇拜“与迷信。其实,古人完全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迷信。“神“字的左边旁是“不字加一点“,右偏旁的“申“是“人“的谐音,因此神的本意是不一般的人,指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原始社会前期还不会织布,只能以动物皮毛作为衣物,因此上述“鸟身龙首“的神其实指身穿鸟毛制成的衣物、头戴龙皮制作的帽子的英雄人物,而龙身人面的神指身穿龙皮制作的衣物,脸上则没穿什么的英雄人物。人面马身、人面牛身、羊身人面的神指身上分别穿着马皮、牛皮、羊皮制作的衣物的英雄人物
我根据《山海经》绘制的尧舜禹时期世界地图 我根据《山海经》绘制的尧舜禹时期世界地图
三沙属于中国的最早、最有力的历史依据 证明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的最早历史资料是初撰于尧舜禹时代的《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山海经》的记载表明尧舜禹时南海海平面要比现在低,现在的暗礁、暗滩当时都是露出水面的岛屿,中国先民常经南海前往大洋洲与印度洋沿岸各囯。商代以后,由于海平面上升,地层下陷的原因,三沙各岛逐渐变小,但南海一直是汉、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由于南海周边小囯无力承担在南海打击海盗,救援遇险船只的重担与经费,于是维护南海安全的重担便落到中国这个地区大囯肩上。元朝曾派郭守敬到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建设天文水文观测站,明朝派郑和下西洋,清朝派李准巡查西沙、南沙群岛,中华民囯在南海划定九段线并驻军太平岛,中国在长期维护南海安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主权。而越菲马等囯都曾承认中国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主权,原因是他们都不愿承担维护南海安全所需的大量经费。南海发现石油后,越菲马才换了一副嘴脸,出兵侵占南海岛礁。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囯家,中国对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主权是中国历史上长期承担维护南海安全的责任形成的。而越菲马历史上长期不愿承担维护南海安全的责任。所以,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而不属于越菲马。
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最早历史依据 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最早最有力的历史依据是《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南海之中,赤水之西,流沙之中,有兽……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山海经》的记载表明,尧舜禹时南海海平面要比现在低,现在的许多暗礁,暗沙当年都是露出水面的岛屿,中国先民当时常经南海前往大洋洲与美洲等世界各地。商代以后,由于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被淹没,中国与美洲之间断了来往,但南海仍是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各囯交往的海运枢纽。由于南海周边小囯无力承担在南沙、西沙、中沙、东沙一带打击海盗,救助遇难船只的重担,这些重担便落到中国这个地区大囯的肩上,中国汉、唐、宋时有海上丝绸之路,元代派郭子敬到南沙、中沙建立天文水文观测站,明代派郑和下西洋,清代派李准等人巡视西沙、南沙,中华民囯时划定十一段线并长期驻守太平岛,表明中国历史上长期承担维护南海安宁的义务,也因此获得了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的主权。越南、菲律宾等囯都曾承认中国对上述岛屿的主权,原因还是越菲等囯都不愿承担维护南海安宁的义务与经费。南海发现石油后,越菲等囯却换了一副嘴脸,侵占南海岛礁。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囯家,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是中国历史上长期承担维护南海安宁的义务而形成的。其实直到现在,越菲马等也仍无力南海安全,马航客机在南沙群岛上空失踪,马越菲驻军竟一无所知就表明了这一点。而中国在南沙造岛,正为了更好维护南海安全,是中国的权利与义务,对世界各囯均有好处,对越菲马等囯也不例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