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肤浅💦
shyhu520
关注数: 11
粉丝数: 64
发帖数: 5,253
关注贴吧数: 3
五粮液跟小芒中餐厅联名月饼,咋没上个热搜呢 五粮液应该把热搜搞起来,跟茅台PK一下热度啊,有流量干嘛不蹭
芒果TV是不是可以引入李子柒? 李子柒的视频应该也可以做成中长视频,放入大芒计划里,利用李子柒的海外影响力扩充一下海外版流量。 李子柒被资本伤害那么深,国企应该会给她更好的安全感,虽然收入会少一点,但是芒果TV和湖南卫视的资源也可以给她一些,走入主媒体也很安全了。
国货商战正酣,小芒呢? 小芒作为只卖国货的平台,怎么不去捡粉丝啊?? 整个79各种国货拼单,开学季79用品套餐, 搞起来啊!
目前为止 生声不息宝岛季的失败点 想要的统Z没有做到心灵的融合,只是硬凑的“在一起”,想要的音乐专业也没达到顶峰,无论是从选人选歌和舞台设计.所以总体观感就是不痛不痒,哪里都没搔到痒处.
芒果“全球 biao”计划算成功吗? 看了下芒果“全球 biao”的合作项目,好像这些合作节目吸引的都是小众群体,包括声入人心,舞蹈风暴,都偏专业类,有一定的门槛,观看群体大多是年轻人。这些合作项目都是轻竞赛,重形式。但是欧美自己的节目好像并没有这些特点吧,为什么合作节目反而走了另一端?芒果目前最成功的原创节目“超女快男”都是非常重竞赛、赛制类的。买韩国版权的比较成功的节目都是没有门槛,更大众化的,像歌手就是竞赛类,洪涛宣读竞赛节目也是最大看点,爸爸去哪儿是老少通吃,这些买版权的节目都是亚洲圈的,反而更符合国民观看的口味。这是不是说明“全球 biao”一定程度的已经走偏了?或者说成果并不明显
芒果的布局在大气层 看TVB开始给淘宝做导购员了,芒果早就自己搭台子做自己的小芒了,就跟几年前其他电视台做节目卖给平台,给平台打工,芒果就在做芒果TV。 希望小芒努力开发好节目的商品周边,不出问题,几年后小芒又要上位了
综艺避免同质化,及尽量避免过度“梦幻联动” 这两年综艺过度同质化已经很明显了,比起吴桐的模式化,芒果在内容上更精细点,所以被吐槽的少一点,但是同质化问题也很严重了。 内容/策划方面同质化: 中餐厅:固定餐厅经营(做菜)男+女 + 唱歌 + + 聊天 + 神秘素人正能量 大湾仔的夜: 流动餐厅经营(做菜)全男+ 唱歌 + 聊天 + 神秘素人正能量 乐队的海边: 固定餐厅经营(做菜) 全女 + 唱歌 + 玩游戏 向往的生活:固定点做菜 + 聊天游戏 花儿与少年: 旅游 + 野炊(做菜) + 聊天 滚烫人生(骑行季): 旅游 + 骑行 + 聊天 这些节目有个缺点就是特别依仗嘉宾的输出,只有嘉宾出彩节目才精彩. 后面浪姐4也是说要各地巡演的模式,我觉得其实跟去炫吧乐派+乐队的海边有点趋同了。 密室大逃脱 + 大侦探的“梦幻联动”其实真的可以再少一点,不然看一个节目有另外一个节目的影子,其实是对两个节目分别的消耗,大侦探更应该侧重在作案手法和动机里做文章,做大的机关和过多的密码锁真的没有必要,两个节目现在已经有点合二为一的趋势.
*费这么大劲,选了个什么员工?
芒果的版权真的这么被糟蹋吗? 今天打开网易云,居然日推了浪3主题曲,我还以为是翻唱,结果居然是原版,评论全是日推过来的,太恶心了。 虽然我也希望芒果卖版权给更多平台,但是这没给钱就拿,也太恶心了吧。
🥭大集团副业多 突然有种家大业大的感觉, 🍵确实品质不错,包装非常喜欢😍😍
芒果的综艺编排应该更科学人性化 我个人的认知的科学,觉得芒果应该遵循季节编排综艺。 1. 春天 3-6月应该编排花少这类的旅行节目,因为春天人都想去户外踏青,配合节气引领旅游风向,顺便卖一卖小芒的露营设备。 2. 夏天 7-8月编排竞技类的综艺,无论是音乐竞技还是户外竞技。 3. 秋天9-11月,忧伤的季节应该编排“再见爱人”和“时光音乐会”这些带有伤感和怀旧的节目。 4. 冬天12-2月,临近过年,气氛都热闹起来了,应该编排脱口秀,搞笑热闹的综艺。 5. 暑假应该编排密逃,寒假上明侦,吸引学生群体。
新闻 限娱 只针对芒果? 记得芒果新闻节目还被要求整改过度娱乐化, 可是啥是娱乐? 认真播新闻不行,在主播台上打情骂俏秀恩爱才行?
浅谈芒果后期剪辑的一些改进方案 昨天看了“消失的小孩”对于芒果的剪辑有一些小看法,我从综艺和剧两方面说。 1.首先是剧的方面: 总的来说“消失的小孩”这部剧目前来看是很优秀的,跟江照黎明一样都是悬疑,都是总体从置景道具等等都很真实接地气,但是我有种预感,“消失的小孩”要跟江照一样从后面要开始拉了。从第三集开始就有种预兆了。剪辑过于重复,有种怕观众看不懂,又怕太看得懂的剪辑心情。 比如魏晨饰演的袁午,为了跟观众说明白他父亲去世不打120的原因就是为了继续领父亲的养老金,大量的重复剪辑爸爸“没有我你怎么活”亲戚的“真丢人”什么的镜头,一开头就重复了很多次之前的内容,让人觉得有点烦。其实这里可以直接表演魏晨准备安葬父亲,但是身上拿不出多少钱,再然后在收拾爸爸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他的养老金发放的一些文件,让他产生这种内心的纠结,让现实战胜了理性,这样剪辑更有故事性,但现在剪辑其实更像MV。为了悬疑而悬疑。 江照也是这样的,前期铺垫的各种悬疑在女主操场跟男主大量直白对话之后就前功尽弃,从一个悬疑故事转变成一个平平的感情救赎小故事。这种直白对话的内容明明可以用演的出来,却安排一段对话,有点浪费机会。这点很像继承了综艺剪辑。 2.再说下综艺剪辑。 上面说故事非要用对话剪辑就是继承了综艺的路子,比如备采。剪辑喜欢切备采现在已经是芒果综艺剪辑的必须项,没有备采的综艺就不是芒果综艺。其实综艺里面明明可以体现的内容却要用备采说出来一直是我很费解的事情。而且现在芒果备采的提问内容也很没有水平。其实我觉得如果这部分备采内容不能用正文体现是可以加进来推动剧情,如果只是为了给明细增加曝光,那么真的大可不必了。 比如披2的马頔部分,本来镜头给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笑的,偏偏备采又要放出他本人的猜放把这个笑点点破,我真的是会谢的。这样只会让之前的笑点很尴尬,很做作。
针尖对麦芒的实力 环太 8.4号结束 我 8.5号前结束
来盘点一下芒果最近让我失望的点 我一直认为短视频不会打败长视频,大家所热议的长短之争,我觉得是个伪命题,什么碎片化吸引力,短时间获得感,但是大家也要看见,那些钓鱼直播、云上小店盖天文台直播、日出日落很多这种慢直播也有很大流量,所以不是长段之争,而是因为长视频的创意和内容没有打动大家,大家只能靠短视频来获取快乐和满足打发时间而已。 这是我开这个帖子的先决条件,如果你不认同这一点,那就不要来讨论了。因为如果你都不认为一个东西没有未来,那就没必要来讨论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做。
从大湾仔的夜到声生不息,浅谈芒果走出去水土不服 周一上班摸鱼码了这么多字居然删了,我不甘心,截图再发一次
天天向上慢慢失去它的根了 天天换到周五档之后的两期节目太失败了,节目已经失去了它的根和存在价值。 1. 节目形式:现在节目流程大致就是 开题演讲+访谈+游戏(互动),天天向上被大家喜欢是因为它的脱口秀形式,而现在节目定位已经很模糊,结果就做成了一个四不像节目。 2. 访谈部分失败,现在每期节目请来的大咖都来给流量学习团当陪衬的,除去开题演讲,嘉宾说话都很少,我观察基本嘉宾的访谈都没有说过一个大长句,很多时候都是学习团把内容说出来,嘉宾陪一句“对、是的”那么请问这样还请嘉宾干什么?这些科普内容为什么不能让嘉宾自己讲出来?访谈肯定需要抛砖引玉,但是流量们都不想当砖,只想当玉,又或者怕被网友喷没知识,所以每个流量在节目里都一副学霸样子,衬托着这些大咖的成就没什么了不起的样子。回看以前天天的节目访谈大家都喜欢扮“丑”,问一些很“低级和无知”的问题,然后嘉宾进行科普和纠正,这样才是科普。一旦流量们装知识份子,问些“高端问题”把知识门槛抬高,那节目就失去了意义。 3. 嘉宾内容挖掘肤浅,以前每期节目就是请一个行业的大佬,每个大佬所在行业深挖他们的经历和感想对大家科普,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或者事件,现在请来嘉宾洒洒水式的讲两句,每期请的嘉宾都混杂且无关联,目前天天也就仗着以前的影响力还能请到大咖,估计再这样以后行业大咖都请不到了。 4. 主持人选择失败,以前访谈内容3句话有2.5个包袱,主持人语速和反应一样快,现在涵哥年纪大了,反应力没以前快可以体谅,但小齐并不适合天天,他也是晚会型主持风格,语速慢且庄重,更适合严肃的场合,他和涵哥压住节目的基调,让整个节目慢且厄长,变成“央视范”,学习团也就吴泽林愿意扮丑,其他学习团流量都没有自己的定位,每期节目就每人分几句话讲一讲,露露脸,无趣。 5. 后期让节目节奏更慢,可能现在访谈都没啥包袱了,所以导致后期有一个包袱就铺垫很长,Duang Duang Duang先营造一个隆重的氛围,然后再慢速把节奏拉长,最后把包袱抖出来,抖出来之后嘉宾的反应再double的给特写,营造出好好笑的氛围。
芒果TV的签约主持人门槛是什么,是个人就能去吗? 这种室内节目拿着台本念,没啥名气的艺人是不是也没有时间准备节目? 第一个甜蜜的任务,第一期访问王力宏,王力宏应该也算一线吧,即使是知名主持人也会提前做好功课来访问,你看看这个男主持人念稿子都要把眼珠子凑上去了。 一个节目这样就算,两个、三个都这个,芒果TV签约的艺人是不是只要有张脸就够了?以为把稿子端得端正点就代表敬业努力吗??这种业务水平来主持什么?回家养老算了。养成的什么风气。
小芒是不是很缺人,我觉得我可以 最近在小芒买了3个收纳盒,2大1中,结果发了3个中号,申请售后,其实只用退这个差价就可以了,但是售后金额不能自己改,我提交申请之后,只能申请系统自动跳出当时付款的金额,结果售后直接全部退款了,好豪横啊。 虽然是我占了便宜,但谁叫我是芒果精呢,我还是心疼小芒的钱袋子。
小芒新潮国货到货了 居然还有自己的包装盒,有点拉风噢
关于吧里一直问取消超点芒果为啥不发声的问题 因为问题就是芒果提出的
风芒到底是啥 今天下载了风芒,看这个LOGO,感觉像是把芒果做成了一个果盘,或者更像一个菠萝蜜的横切面 里面的内容更像是湖南政务宣传中心,跟我理解的之前宣传的样子差距很大,第一观感有点无趣。
快本里的众生相 今天这期快本真的觉得好无聊啊,刘维跟谢娜关系好,王嘉尔跟何炅关系好,然后戏份多到无聊得让人尴尬,之前觉得大家说快本和嘉宾的一些吐槽是戴了有色眼镜,但是今天看了觉得之前我应该是开了高倍滤镜,不得不承认网友至少有部分意见是正确的。
什么是劣迹,什么是流量? 今天看新闻某酷的打拳节目请了林丹,林丹作为世界冠军还有军人的身份,所以婚内出轨就不算劣迹?更也许他不是“艺人”,所以就没有任何限制?还有某体操运动员的老婆,据说是说了很多对中国不友好的话,也成为中餐厅的座上宾。 看某晚会请的嘉宾名单,很多都是老演员老歌手,但是很多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新作品,一直在吃老本的人,那是否可以理解成,现在的流量拍了部很红的剧,十几年后就可以成为所谓的实力派?然后拿出体系内那种论资排辈,熬时间论辈分的作风了? 所以现在政策要求限制流量和劣迹,但是执行起来完全是无章可循,就是靠着网友记不记得往事、舆论有没有反馈来划分,任何政策我觉得还是需要有规则和标准,而不是靠感觉来做。
“天目危机”应该是目前芒果季风剧场最差的剧了 今天看了篇推荐文章,把天目危机夸上天,我还高兴了半天,想着芒果选剧质量真的上来了,晚上看了2集,我是真的看流泪了,不过了无语的泪了。 这种意识流的片子,其实看两集如果没被惊艳到,就真的没有看的欲望了,不像家长里短的镯子剧,即使各种莫名其妙但是还是可以看下去,这部剧拍的真的不三不四,主角一直强调意识流,但是拍出来的效果就跟鬼片一样,而且还是很low的那种鬼片,剧里面的bug和无语逻辑也真是让人怀疑智商。 芒果的购片有没有试看这个剧呢?如果他真的看进去,并且觉得是部好剧,那我真的的要给他们跪了。
汪海林还是提到了这一段 还好贴吧顶住了
李某人早就离开了芒果,为啥大家还要把她挂在这里? 该主持人当初不顾台里的挽留执意离开,造成快本经历第一次变革,已经十几年了,为啥大家还要把他挂在芒果台,骂她就连带骂芒果?芒果还不进行切割吗?
芒果男主持除了小齐还有什么后备军? 最近小齐的节目好多,上星的哥哥节目和芒果TV的哥哥节目都在,还有哥哥的少年时代也在主持,估计后面晚会主持也不会少,目前除了小齐,芒果男主持里还有后备军吗?
芒果综艺开始发力了 初入职场的我们 妻子的浪漫旅行5 听姐说 向往的生活5 密逃开始录制了 太开心了,今天看了出入职场的我们,真的太好看了,重要的是,职场的下集预告又有经典的搞事情后期,芒果本来的味道回来了
金靖要接班娜姐了吗? 快本本周有金靖,下周还有她,是不是悄咪咪的上位了?
小芒app吐槽贴 今天在小芒下第一单,说说我的使用感受, 最最最最想要吐槽以下几点: 1.把产品加入购物车,管理购物车里的商品,购物车勾选商品进行结算,每一步都卡出翔; 2.下拉没办法刷新,导致不管浏览到多下面都只能原路再往上划回去,关闭APP也不能还原,真是太糟心了。 3.结算的时候总金额核算太慢了,中间我都被迫关闭APP三次。 4.商品详情页全是图片,商品本身的信息很少,保质期、成份含量等一些商品参数不完整。 总的来说第一次购物体验太差了,小芒现在排在第一位的是技术支持,内容还是其次。 感觉媒体团队跨界做电商还是很大的水土不服。
《真正的男子汉》还在来的路上吗? 大咖秀在大家的呼声中回归了,那男子汉还有多久能来?我十分想看航母、火箭军,核蛋蛋 网易云上男子汉第一季和第二季主题曲评论都999+,很多受节目影响考军校、入伍的小伙伴,还有退伍的军人打卡,多好的节目啊,怎么还不回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