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s8789823
zxs8789823
关注数: 51
粉丝数: 33
发帖数: 750
关注贴吧数: 14
连周瑞都承认,南京大学转型成功! 南大转型成功:2026届工科毕业生占比接近50%,文理工医结构接近浙大!南大转型成功:2026届工科毕业生占比接近50%,文理工医结构接近浙大!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 在高等教育的版图中,大学的学科布局与人才培养结构很大程度上映射出其发展战略与变革轨迹。南京大学,这所承载深厚历史底蕴的学府,近年来致力于从传统优势学科向文理工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转型,尤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2026 届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占比,为我们解锁深入探究其转型成效与内在逻辑的大门。 2026届南大本科毕业生学科结构分析 在剔除港澳台学生后,2026 届南京大学本科总毕业生人数为 3780 人。工科以 1598 人的规模独占鳌头,占比超过 42%,已然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中占据半壁江山,且新工科专业学生数量颇为可观。人文与社科领域的毕业生共计 1246 人,占比达 33%,这两大领域作为南大传统优势学科的汇聚地,依旧散发着强大的学术魅力与人才输出能力。理学专业贡献了 852 名毕业生,占比 22.5%,其作为基础学科的稳固地位得以彰显。而医学领域仅有 84 名毕业生,占比 2.2%,在整体规模中相对较小。 工科的迅猛发展,是南大转型进程中的显著标志。新工科专业的兴起,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在科技飞速迭代的当下,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井喷之势。南大大力投入新工科建设,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打破传统工科专业壁垒,融入多学科交叉知识,例如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融合计算机科学、数学、控制科学等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从企业、科研院所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校内资深教授共同授课,为学生带来前沿的行业知识与实践案例。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大量学生投身工科学习,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从人数占比的增长上直观体现了南大在工科转型发展上的初步成功。 从宏观格局来看,南大确实已实现了从文理优势型大学向文、理、工、医多元综合大学的转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科之中还涌现出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一批“新工科”学院,它们不仅是名称上的更新,更意味着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咬合。而医学规模虽小,却以83.3%的保研率高居全校第一,体现出“少而精”的发展思路。 南大 VS 浙大专业人数结构分析 相比之下,浙江大学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顶尖高校之一,其工科体量更为庞大,还涵盖南大所没有的农学门类,医学规模也显著更大。但浙大的文科与理学占比略低于南大,说明两校在发展模型上仍存在差异:浙大走的是一条“扩规模、全覆盖”的综合性之路,而南大则更倾向于“优结构、强特色”的精致化综合路线。这种差异并非优劣之分,而是因校制宜的战略选择。 南大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型,离不开几个深层次动因。其一,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对新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学作为人才供给侧,必须回应这种呼唤;其二,传统文理学科虽保持高保研率与学术声誉,但在本科生规模上已趋于稳定甚至收缩,这是一种理性的人口再平衡;其三,南京大学在面对华五高校竞争、双一流建设等现实压力中,选择以发展工科作为突破点,既保持了原有优势,又拓展了新的增长极。 不过,数字背后仍藏有值得警惕的议题。工学人数虽多,但保研率普遍低于文理学科,这是否意味着培养质量或学术潜力存在差异?医学人数偏少,是否制约了学科群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人文社科虽合并占比达三分之一,但在一些传统基础学科如历史、哲学中,人数规模仍偏小,这是否会影响学问的传承与创新? 无论如何,南大已经以其3780名毕业生的选择告诉我们,一所大学的转型不仅是学科设置的调整,更是一场关于知识生产、社会服务与人才定义的深层变革。它既没有完全趋同于浙大的“巨无霸”模式,也未拘泥于传统文理学院的旧梦,而是在综合化与特色化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这种探索,本身便是对大学之道的一种现代回应。
南京大学 45% 的保研率,放在全国高校中已是顶尖水准 2026南京大学各学院保研率排名:全校45%,医学最高83%、建筑最低30%! 保研率,这串看似静态的数字,实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 “动态风向标”—— 它不仅承载着学生叩开学术之门的渴望,更暗藏着一所大学对学科底蕴、人才流向的深层思考。南京大学 45% 的保研率,放在全国高校中已是顶尖水准,在 “华五” 阵营里,仅稍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超过复旦、交大、浙大三校。这并非偶然,而是南大 “文理深耕、适度规模” 办学特质的自然延伸:作为以基础学科立校的百年名校,南大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天然的执着,保研作为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 “黄金衔接带”,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同时,南大本科招生规模相对克制,没有陷入 “大而全” 的扩张,这让资源能更精准地向优秀学生倾斜,最终推动保研比例稳居高位。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lAaQmqG3EHrNuq-FYhmTKw&urlrefer=42583b5738caa7a780f9b5f76e2f6906
纠正!2025 院士候选人中,南大本科校友 36 人居全国第三 纠正!2025 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南大本科校友 36 人居全国第三(原创)TOP大学来了 8月2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官网分别公布了 2025 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在对候选人本科毕业院校的梳理统计中,多个自媒体最初将南京大学本科校友人数错误统计为 33 人。但经过公众号 “TOP 大学来了” 严谨细致的核实,最终确定 2025 年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中的南大本科校友实际为36人。 南大本科校友名单如下:中国科学院 (33人)丁明德 (本硕博)李风华 (本)刘江来 (本)刘仁保 (本)万贤纲 (本硕博)王炜 (本硕博)尤力 (本)吕力(本)赵长印 (本硕博)胡征 (本硕博)蒋锡群 (本硕博)刘鸣华 (本)潘丙才 (本硕博)王野 (本硕)张华 (本硕)朱永法 (本)陈衍景 (本硕博)丁爱军 (本硕博)宫鹏 (本硕)李新 (本)刘静 (本)陆全明 (本)鹿化煜 (本硕博)王汝成 (本)王向东 (本)徐夕生 (本博)张干 (本硕)孙珍 (本硕)罗凌飞 (本)周志华 (本硕博)陆延青 (本硕博)沈波 (本)唐睿康 (本硕博) 中国工程院 (3人)程承旗 (本硕)徐军 (本)李满春 (本硕博)
真正实力的排名!2025年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及单位统计。 高招期间,为哪个学校厉害争吵,这个数据,有目共嘱,家长可以拿来参考,代表了学校的实力。那些诋毁别人的人,最终裸在沙滩上。
2025高招终极版~ 周瑞虽然常被骂,但这表大多数还是有参考价值~
南京大学,成立脑机接口研究院,新交叉工科 郑海荣院士领衔!南京大学成立重磅研究院。很多人不知道南大的新工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3koXvMAk1rr0k5TbXmcgzA&urlrefer=ec3a9635fbc27bed21eed8cf4e032cd6 7月22日上午,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在南京市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郑海荣参加。会上,南京大学脑机接口研究院、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联合体揭牌,江苏省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成立。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万众嘱目!云帆奖揭晓~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帆奖揭晓!清华上交各4人领跑,南大2人上榜,中科大港大耶鲁新国大等校各有1人入选 高校部分获奖名单:工作单位获奖人员数量获奖人员清华大学4陈建宇、高阳、乔畅、吴翼 上海交通大学4谢伟迪、张宸、张林峰、周煊赫 南京大学2傅朝友、龙霄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王翔 香港大学1赵恒爽 上海科技大学1顾家远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1骆昱宇 耶鲁大学1唐相儒 蒙特利尔大学1刘邦 新加坡国立大学1张嘉恒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JMxdwXI6hVj6M1Xvzc4SvQ&urlrefer=46ff9e541cb15b1b81d5cadcc0fcd6e3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1陈天龙
2025高招即将结束,针对各种攻击,说句心里话~ 高招招生即将落幕。吧友们比来比去,互相攻击,为了一点点几分的排名争得死去活来。感想: ①大学应该有大学精神,大学思考怎么培养出拔尖创新担当人才。 为了排名好看,为了生源,很多大学已经不是大学了,用尽了各种手段。超超短裙,几乎裸奔了。高考本一批超生,竟成了高中博士招生。博士都是本硕中的拔尖且有科研基因的人才好。是否每个高分生都适合走科研博士之路?是否有的大学太急功近利了?大学之为大,大在精神,大在高度,大在科研。如果,大在手段营销,其培养的学生,能为国之重任吗?令人忧心,连精神文化制高点大学也沦为如此,着实让人担心。 教育是一片净士。今年,哈博,表面上赢,实则为笑柄。 招生宣传,还有各种噱头,什么精英班,领军班,院士班,某某名人班,各种高大尚招生口号应运而生。院士班,除了开学典礼,远距离看下,估计以后一年见不到三次面。这些只是忽悠我们平民百姓的。 ②中国大学,只分为两大类大学。一个叫清北,另一个其他大学。 大学在当代,品牌效应越来越模糊了,本科毕业后,看的是学生的能力。 有个浙粉,硬说浙大比南大好,事实怎么样?安徽百姓给出了答案。我举个安徽的例子。(中外合作除外) 浙江大学在安徽有三个主代码:浙江大学19人(678分投档线),浙江大学医学院13人(664分),浙江大学单列24人(655分投档),位次省2931名。 浙大三大主代码总计:56人。 南京大学,只有一个主代码,所谓冷热在一起,总招64人,投档线672分,最低位置省7百多名。 现比较下浙大南大。优点浙大高分段同学略高点,但是浙大招生数中66%的学生的成绩,连南大的脚底都摸不上。 推而广大,粗略估算,浙大的学生(物理类)整体上学生素质不如南大,其中约占60%多学生连南大的脚底都够不上。这生源质量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浙大与南大的优秀生源,有重叠不少。何况,拔尖学生,高考上下差个3~5分,有什么差别! 可是浙大60%的学生,连南大的脚心都碰不上,这差距太大了。 决定一个学校的质量,整体生源优劣很重要。清北为什么厉害,整体好。 浙大下限太低了,只凭几个高分,有什么用?何况也高不了几分。 总结:群众的眼睛雪亮的!希望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别想带节奏。 讲句公道话,华五中,科大与南大,最厚道,生源质量算优秀的!
“华五人”2025山东高考理科分数线统计 在 2025 年山东高考招生的激烈角逐中,“华五人”的录取分数线备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万千学子的求学梦想,也反映出高校在人才选拔中的竞争态势。山东作为高考大省,采用 “3+3” 模式,不分文理科,为考生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选择空间,也让高校的招生情况更具看点。 根据TOP小编统计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山东的最低排位是696,对应分数线为672分,对应的专业为理科试验班类,排名第一。 今年,复旦大学在山东最低排位是821,投档线为670分,招生专业是社会科学试验班(国务学院博英班),排名第二。 2025年南京大学在山东最低最低排位是1283,对应投档线是665分,招生专业名称是理科试验班类(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排名第三。 中国人民大学位居榜单分数第四,今年在山东最低排位是1313,最低投档线为665分,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化学与生命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在山东最低排位是2788,对应投档线是654分,对应的专业为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含双学士学位项目),排名榜单第五。 2025年浙江大学在山东最低排位是4628,对应的投档线为645分,招生专业为园林,排名榜单第六。
“华五人”2025年辽宁理科最低投档线统计~ 包含医学院
“华五人”2025年广西理科最低投档线 广西,中科大投档线第一~
南京大学信息类专业有多牛~ 2022~2024南大入职的计算机类的大牛,详见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3v-3gBkBOxW6BWnswMoWfw&urlrefer=ef1720c12a2af70930923465daedd395
南京大学信息类实力有多强 2022~2024,南京大学计算机类入职的教师,具体看网页~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3v-3gBkBOxW6BWnswMoWfw&urlrefer=ef1720c12a2af70930923465daedd395
呢喃,终显中央国立大学之气魄! 硬核!南大→新工科
南京大学,终显中央国立大学之气魄! 硬核!南大→新工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kH8RWzGQvyjZ3gP49-jB6g&urlrefer=ddf03d4d15d82070b8f33fc247f7b3de
“华五人”2024年高考28省市理科投档线统计(挤水版):科大排首尾,南京大学获第二位,复旦紧跟其后。
“华五人”2024年高考28省市理科投档线统计(挤水版):中国科大榜首,南大复旦分获二三位
“华五人”2024年高考28省市理科投档线统计(挤水版):中国科大排一,南大复旦分获二三位
南京大学获月壤最多~ 月壤多,研究多~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Njs8o346nv51axXC8bHXvg&urlrefer=f1481d6af3fac6a394f9a47f4cd65558
南京大学的学生数学素养,也牛~ 近日,江苏姜萍,一个淮安下面的县中专生,阿里全球数赛12名,压倒许多大牌名校生。可见江苏学生的智力。南京大学,近四年的入围人数,仅次清北!
南京大学2024经费预算跻身百亿俱乐部
南大仙林校区要盖大楼了~
吧务负责~ 申诉成功
删贴什么原因?已经快两个月的贴子。 无语!
经费堪忧~ 如何提高经费…
华五人生源真实排名:浙大上交方差大,南科简单,谁是守门员 华东五校和人大(简称华五人)是清华北大之下第一名校集团,也是抢夺高分生源的主要参与者。正因为如此,华五人的支持者们才会为谁是华五守门员谁是top3吵作一团。 各省市本一批招生录取基本快出完了,本文带大家看一下华五人的生源真实情况,全方位全代码的来对比,看看最终结果跟你想象的是不是一样。整体来看,上交浙大生源方差最大。 因为全国省份太多,没时间一一统计,而且很多省份数据公布的不全面。最后选择的是广东省、山东省,原因有三:绝对的高考大省,考生人数达70万人以上;地处南方/北方,与华五人没有位置利益关系;经济较发达,报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为广东普通批物理类投档线(非排序版),按照广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各专业组最低投档分算(只剔除了中外合作)。因为广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是PDF版,需要一个个院校去找,可能会出现看错行或手工输入错误而没有检查出来,请以广东、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为准。 可以看出,复交设置的招生代码非常多,南大中科大人大比较简单,这与各校的学科设置有关。上交浙大是文理工医农全方位的综合院校,非农业行业院校,很少有设置农业的,所以上交浙大单列了代码,复交浙也都单列了医学代码。南大中科大的学科设置较简单,没有单列代码。中科大不管哪个省基本都是两个专业组招生,简单粗暴。 全代码投档线情况:从全部代码合并计算,复旦一枝独秀,91人最低分684,中科大、南大差不多,上交人大差不多,浙大略逊。也就是:复旦>;中科大、南大>上交、人大>浙大。当然这只是投档线,如果算平均分可能会是另一个情况,各校都还没公布这些数据。掐尖的690分以上的高分生源来看,复旦上交领先,但是这种招生人数也很少,复交各有一组,分别都是4人。不过浙大在某些省份,顶尖生源开始从复交口中抢夺,例如内蒙古、山东等地。以下为山东最高分专业投档情况: 在山东,浙大最高的图灵班1分之差惜败上交最高的IEEE试点班,超越了复旦所有组。南大和中科大招生有些不太会修饰专业名称,中科大是把所有的工科专业、理科专业设置成工科试验班、理科实验班。南大也极少包装专业名称。同样的工科专业,上交的IEEE班、浙大的图灵班,让高中生们听上去就觉得高大上。连人大的人工智能都加个括号(拔尖班)。扣除医学农学:如果扣除单列的医学农学,情况立马发生变化。在广东,复旦浙大并列,浙大一下子提高到680分,不过招生人数只有58人。其余院校无变化。即:复旦、浙大>中科大、南大>上交、人大。 浙大的招生情况是最复杂的,一个角度看是垫底,一个角度看立马火箭上升到头牌,上交在广东没有投放农学类(其他省有投放),不然分数跟上交类似。以山东为例,上交投放了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虽然有双学位加持,但是录取分一下子就降到了中九档次。浙大同样如此。 华五人的招生模式完全不一样,复旦上交主代码策略非常类似,主代码招生在有些省份可能投放得较少。浙大上交学科很类似,包含农海医全代码的招生策略也有些相似。南大中科大人大招生方式类似。 网友们争吵的核心自然就在录取分数上。有的院校把不少计划放到了专项或者单列代码招生,而网上大部分人统计分数的时候又只统计普通批的主代码,没单列代码的自然不愿意,因此造成吵得更凶。 结束语: 华五人基本是一个档次的院校,每一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科和特色,能上哪一所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各校规模不同,学科不同,自然情况不同。在工科当道的现行环境下,文理专业占比较大的院校压力比较大。随着专业优先的报考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不要过分纠结学校的投档线,多看看同专业的投档线。即使是同专业,也要看看是否掺杂了包装成分,同时还得看是本科还是本硕博招生。选择专业还是要理性,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而不是看舆论所谓的热门或冷门,很可能的情形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各校各专业的准确录取分数,请以广东、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北京大学的某外语专业,进入征集,怎么说 提前批没招满,进入征集,意味进入本科线填了,就能录取。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明年分数肯定会涨~ 7月22日,南大苏州校长正式迎来首届学子入驻,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超高标准,是南大新工科的主校区。
抢先看!南大苏州校区真美哭了~
南京的区位优势~ 苏,强。南京,真莱斯。苏州,蛮灵噶。为推动全国创新发展,7月初,提出南京苏州要走在全国前,要示范引领。南京大学布局苏州校区,是顶尖学府与一流城方双向融合促进。
华五人,2023安徽理科本一批招生~ 除去中外合作
华五人,2023安徽理科本一批招生~ 除了中外合作
华五人,2023在安徽理科本一批的投档线,除去中外合作~ 安徽考生及家长实诚,不追求名头,越来越重视专业
2022级南大新生,以豪迈的军训宣布鼓楼寻根之旅的结束~
今天的鼓楼,成这样。 古松都例了~能复栽吗?
南大,在广东挺认可~
招生的坑~ 纵观招生的坑:①任选专业。别那么幼稚了。能任选,是政策。但,任选≠任选成功。转专业,不可能无条件,不可能书面申请下就行。 ②用名词噱头,吸引没思考的人。什么图灵,什么拔尖,什么卓越工程师。其实,本质上就那些个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数理化等等。 ③本硕博连读。其实,本硕一个坎,要淘汰一批人。硕博更是一个坎,淘汰更多一批人。博士并不是人人适合读的,不能毕业的多的是。 ④家长被某个单列专业高分迷了眼。某些高校为了本一批排名,想出的花招。单列专业分多高,就有单列专业分多低。 一个大学,靠的是长期的实力,而不是一些花式招术迷人眼。
2023,专业为王~ 信息对称了,考生都有自己判断了。
随意转专业≠转专业成功,家长切记! 说个实情,防止大学以随便转专业,误导家长与小孩。随意转专业,代表学校有转任何专业的政策,并不代表,口头上讲下或书面申请,就那么轻易能转成功。随便转专业≠转专业成功。转专业,哪有那么轻松,申请下就行。成熟的人,想想,也不可能。那诸如小语种、生化环材的院系老师,岂不下岗。大多人,进去什么专业就什么专业。大类招生,防止以一个好专业带一大堆相对较冷的专业,小孩要面临大一分流,分流要靠成绩说话的,很卷。 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实诚,把转专业的条件如实告知考生,而且写在宣传手册,不负诚朴二字。 真正能在大学转专业的同学,应该是目标性很强且努力的同学。大多人,被自己的原专业学习所困,哪有精力学习转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在系院老师劝说下,大多人放弃转的想法,而读了原专业四年。
随便转专业≠转专业成功 说个实情,防止大学以随便转专业,误导家长与小孩。随意转专业,并不代表,口头上讲下或书面申请,就那么轻易能转成功。随便转专业≠转专业成功。转专业,哪有那么轻松,申请下就行。成熟的人,想想,也不可能。那诸如小语种、生化环材的院系老师,岂不下岗。大多人,进去什么专业就什么专业。大类招生,防止以一个好专业带一大堆相对较冷的专业,小孩要面临大一分流,分流要靠成绩说话的,很卷。 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实诚,把转专业的条件如实告知考生,而且写在宣传手册,不负诚朴二字。 真正能在大学转专业的同学,应该是目标性很强且努力的同学。大多人,被自己的原专业学习所困,哪有精力学习转专业的核心课程,所以在系院老师劝说下,大多人放弃转的想法,而读了原专业四年。
江苏真应该全力支持南京大学的发展~ 我看到的客观评论。
江西理科600分以上学校~ 呢喃还可以,继续开拓进取,在苏州校区的扶持下,再创辉煌。
来啦,南大苏州校区入住攻略~ 2023年7月22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一新生寻根学习结束,部分本科生、硕博生搬入苏州校区,太羡慕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duZP6zbr4h6i_Uw7o5-ezw&urlrefer=94c83dd1cf3f7434723b956ee86843cd
来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入住攻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duZP6zbr4h6i_Uw7o5-ezw&urlrefer=94c83dd1cf3f7434723b956ee86843cd
莫大惊喜!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与苏州校区开通了高铁,前程似锦~ 今年3月,“苏州发布”在苏州校区最新进展中提到,要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体系,“争取上半年开通沪宁城际铁路南京仙林站至苏州新区站的通勤高铁班次,打通‘苏州校区-南大仙林校区’快速通道”。小破手今天无意中在12306上闲逛的时候惊喜地发现,“通勤班次”竟然真的安排上了! 根据“铁路12306”,7月仙林高铁站将新增G7037、G7118两趟列车。 其中,G7037将在早晨6:59分从仙林站出发,8:15到达苏州新区,全程需要1小时16分; G7118则将在下午17:56从苏州新区出发,19:02到达仙林站,全程需要1小时6分; 仙林站是离仙林校区最近的高铁站,直线距离大致在4.5km左右,打车只需10分钟,苏州新区站则是离苏州校区最近的高铁站,打车大致需要30分钟。 小助手计算了一下,根据上述情况,从仙林校区到苏州校区,单程最快居然只需要2小时! 同时,根据“苏州发布”,有轨电车2号线将会延长到苏州校区东门,计划8月开始通车运营。开始运营后,可以直接从苏州新区站乘坐有轨电车前往苏州校区; 另外,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设工作也加快启动,建成通车后9号线的各个站点将与南大苏州校区地下空间实现无缝对接;而根据《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未来S3线东延后,南大仙林校区与仙林站之间将会有地铁连通,“仙林校区—苏州校区”之间的交通通勤会更加便利。
惊喜!莫大的惊喜!特意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开通了高铁~ 今年3月,“苏州发布”在苏州校区最新进展中提到,要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体系,“争取上半年开通沪宁城际铁路南京仙林站至苏州新区站的通勤高铁班次,打通‘苏州校区-南大仙林校区’快速通道”。今天,无意中在12306上闲逛的时候惊喜地发现,“通勤班次”竟然真的安排上了! 根据“铁路12306”,7月仙林高铁站将新增G7037、G7118两趟列车。 其中,G7037将在早晨6:59分从仙林站出发,8:15到达苏州新区,全程需要1小时16分;G7118则将在下午17:56从苏州新区出发,19:02到达仙林站,全程需要1小时6分。 小助手计算了一下,根据上述情况,从仙林校区到苏州校区,单程最快居然只需要2小时! 同时,根据“苏州发布”,有轨电车2号线将会延长到苏州校区东门,计划8月开始通车运营。开始运营后,可以直接从苏州新区站乘坐有轨电车前往苏州校区; 另外,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设工作也加快启动,建成通车后9号线的各个站点将与南大苏州校区地下空间实现无缝对接;而根据《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未来S3线东延后,南大仙林校区与仙林站之间将会有地铁连通,“仙林校区—苏州校区”之间的交通通勤会更加便利。
惊喜!特意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开通~ 速报 | 高铁“通勤班次”即将开通,仙林校区-苏州校区最快只需2小时! 今年3月,“苏州发布”在苏州校区最新进展中提到,要打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体系,“争取上半年开通沪宁城际铁路南京仙林站至苏州新区站的通勤高铁班次,打通‘苏州校区-南大仙林校区’快速通道”。今天,无意中在12306上闲逛的时候惊喜地发现,“通勤班次”竟然真的安排上了! 同时,根据“苏州发布”,有轨电车2号线将会延长到苏州校区东门,计划8月开始通车运营。开始运营后,可以直接从苏州新区站乘坐有轨电车前往苏州校区; 另外,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设工作也加快启动,建成通车后9号线的各个站点将与南大苏州校区地下空间实现无缝对接;而根据《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2028年)》,未来S3线东延后,南大仙林校区与仙林站之间将会有地铁连通,“仙林校区—苏州校区”之间的交通通勤会更加便利。
软件工程,2023软科排名,南京大学yyds~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厉害~
软件工程,关心的,看过来~
软件工程排名~
福哉,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学子,真慕死了~ 苏州的南大,南大的苏州,相得益彰,美哭了,慕死了。苏州的地域与经济,南大的底蕴与科技,完美的结合。全是热门新工科,智能,软件,集电,数字。大一,在本部鼓楼寻根,大二去苏州继续学习。享受不一样的人文,福哉,南大苏州学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tPt9dK_6r3PZDcTERuYthA&urlrefer=4f2d37e29329d553eb397491559fad63
南大近期,大手笔不断~ 南京大学4.23日举行人才引进签约仪式,一口气引进3位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加盟。分别与周克敏、周东华、单彩峰三位教授签署协议,聘任周克敏教授全职加盟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担任高端控制与智能运维研发中心执行主任;聘任周东华教授、单彩峰教授担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同时4.10-14日,南大与港大、港科大、港中文、港理工签署合作协议,在新工科、医学等领域开展大范围合作。
华五生源一览表~ 2022年24省理科投档线(统计口径是普通批全部专业),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整体生源状况。华东五校是国内生源最稳定高的一个集团,20年来,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在分数上挑战它们。
华五生源一览表~ 2022年24省理科投档线(统计口径是普通批全部专业),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整体生源状况。华东五校是国内生源最稳定高的一个集团,20年来,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在分数上挑战它们。
还怕什么?!北大都官宣了!
人民日报,中国十大科学发展发布,看看哪些大学参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fUABBMS-DyXkH3EoTL5Odg&urlrefer=a06f8f370c3fd7b12b2a670c6d5d65ab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十大发展,看看有哪些大学参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fUABBMS-DyXkH3EoTL5Odg&urlrefer=a06f8f370c3fd7b12b2a670c6d5d65ab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十大发展,看看哪些高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fUABBMS-DyXkH3EoTL5Odg&urlrefer=a06f8f370c3fd7b12b2a670c6d5d65ab
珠峰,高峰,高原,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妙语~ 北理工的校长的工作报告,为其妙语点赞!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