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伯爵 紫叶伯爵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30 发帖数: 3,320 关注贴吧数: 76
论军队与弓弩的搭配应用 常看见一些历史或架空背景的冷兵器时代小说中,提到古代弓弩在战斗中的运用时,说“临阵不过三矢”云云,多数理由是按照马匹冲锋速度算,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也只要十来秒,这个时间只够弓箭手射出三箭。三秒后,对方骑兵就到了,所以只要顶住这三波射击,大家就可以开始进入肉搏战,没弓箭手什么事了。 还有的其他一些理由,如认为古代重弓的拉力太大,弓箭手撒放过几箭,胳膊就受不了了,再拉就伤筋伤肌肉了,甚至拉不开了。 大致来说也就这些理由了。但我要说的是,这些,都是错的。 第一个理由的计算方式是没错,最基础的四则运算也不容易错,错的是思维方式。 还是先大致谈一下中国古代的弓弩情况吧。 中国古代弓弩,在世界军事领域里,算是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尤其是弩,从秦汉就成为了军阵射远器主力之一,和弓平分秋色,一直到明朝才完全没落。 与此不同的是,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部分地区的弩发展是不太理想的,甚至还有段时期因其不符合价值观而约定禁止使用。毋需怀疑的是但凡居家旅行杀人之良器,必然有人偷着用,不用的才是傻子。于是我们看见电影里出现了亚瑟王辛康纳利被手弩暗算,第一骑士兰斯洛特李察基尔愤然出手。 所以不是说欧洲没有弩,事实上欧洲确实一直都有弩的,不过在十四至十六世纪前,威力大的多为守城堡用的固定弩,大规模由个人运用于军阵中的弩并不多。另外有些十字手弩,其以防身武器为主,射程比较近。而十四至十六世纪期间,虽然欧洲弩开始迅猛发展,但火器发展也已开始了,所以最终没出现军阵用弩的黄金时代。 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欧洲重骑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使用密集阵形冲锋的重装骑兵,一度成为决战沙场的主要力量,通常他们一次冲锋就可以决定本次战斗的胜负。尽管他们其实也只能冲锋一次。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从战国、秦汉起,就有强弩这种军阵大杀器存在。 比较早的《战国策》中韩策的记载:“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汉代许慎也说天下好弩材料中有“溪子”,韩国出的这些弩都很有名。虽然对战国时期“步”的概念有不同意见,记载也不一,如周为八尺一步,秦则六尺一步等等,但无论是一步是多少尺度,六百步都是相当强劲的射程。哪怕真按人走一步约三十厘米算,都至少一百八十米了。 还有荀子的记载,他说魏武精锐能用十二石弩。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点夸张,然而在汉代,有种叫大黄弩或大黄参连弩的,就分一到十石拉力,居延汉简有“大黄力十石弩”的记载,还有两石、三石、五石、六石、八石等等,理论上看,应该会有十个等级。同样,不管石的换算单位是什么标准,十二石弩以及大黄弩都是很恐怖的射远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