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叫天边 明月叫天边
关注数: 8 粉丝数: 21 发帖数: 1,853 关注贴吧数: 10
【公路建设】辽阳市姑小线葠窝大桥及引线工程情况简介 【公路建设】辽阳市姑小线葠窝大桥及引线工程情况简介 我市县级公路姑小线在弓长岭区境内南沙村跨越太子河,原有葠窝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荷载为汽车-10级、履带-50,桥面净宽7.6米,孔径为25孔9米,桥梁全长228米,交角为100°,桥头位置路线平曲线半径为20米。原桥上部为钢筋混凝土T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墩台,扩大基础,2014年桥梁技术状况经评定为危桥,等级为3类,现有桥梁使用状况不佳,已限制重型车辆通行。根据全省路网的整体规划,结合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此桥拟重新选址新建。 新建方案在北沙村中部右转离开旧路,并以两次圆曲线跨越太子河(设计为曲线桥),在南沙土坎村与原路相接。新建路线全长0.70公里,设计起点桩号为K9+000,终点桩号为K9+700,葠窝大桥中心桩号K9+333.0。其中桥梁全长384.4米,全宽13米,净宽12米。引线长315.6米,路基宽13.5米,路面宽12米。葠窝大桥设计标准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安全等级二级,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葠窝大桥位于左偏圆曲线及缓和曲线内,桥跨结构为19孔,每孔20米,交角90度。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先张空心板,桥面铺装采用现浇C40防水混凝土10cm及橡胶沥青碎石封层防水层加7cm沥青混凝土。下部结构为柱式墩、肋板台、桩基础。引线设计采用公路二级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2年,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标准轴载363.94万次,路表实际验收弯沉值LS=30.6(1/100mm)。路面结构上面层为3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0C),下面层为4cm中粒式沥青砼(AC-16F),上基层为18cm厂拌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为18cm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垫层为20cm级配碎石。 该项目列为2015年全省报交通部危桥改造工程计划,并接转到2016年实施,市公路管理处于2015年11月完成了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工作,施工单位为中铁第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路久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施工和监理单位完成了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并于2016年2月18日正式进场施工,预计工程于2016年7月30日前完工。
今年我市交通发展主打“民生牌” 【辽阳日报讯】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市交通局按照建设“四个辽阳”的总体要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交通事业跨越发展。   加快实施公路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2016年,市交通局计划实施各级公路工程建设827.9公里,争取省投资金4.75亿元。积极推进普通公路绕城路规划建设,开工建设辽阳北环路工程。沈营线辽阳市绕城路东京陵至景尔屯段(辽阳北环)工程起于沈营线东京陵道口,止于振兴路,全长7.364公里,上半年,将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PPP招标等工作,开始开工建设。   积极开展西环路、东环路、南环路建设前期工作。西环路线全长8.51公里,东环路线全长7.4公里,上半年,力争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建议书批复等前期手续办理,下半年完成施工图设计、核量拆迁工作。积极进行南环路可行性研究,今年力争完成项目选址及设计方案。积极推进沈辽大道25.5公里新建工程。上半年要加快推进与沈阳市的项目衔接,争取9月末前完成工程前期工作并适时启动工程建设。   实施场站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辽阳综合客运枢纽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87986万元,市交通局首次采用PPP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面积24944平方米。建设期限为三年。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末竣工投入使用。   建设河东交通综合枢纽项目。该项目共分两期,一期占地面积39975平方米,2016年开工建设,在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2018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建设两个公交首末站项目。一是朝光公交首末站项目,计划今年末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下王家公交首末站项目,计划今年末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港湾式公交车站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沈辽客运一体化进程。   建设汤泉谷客运站。为适应汤河温泉旅游发展的需要,弓长岭区计划在汤泉谷建设一座三级客运站,占地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   加强运输管理,优化配置道路交通资源。今年,市交通局将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情况,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给村镇百姓提供交通方便;强化“两客一危”等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实施24小时监管;作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今年将继续加快环保车辆更新,采取租赁方式更新40台新能源公交车。   加强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监管,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大投诉处理和专项整治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查处拒载、议价行为,规范出租汽车经营行为。加快推进“油改气”工作,推广新能源出租汽车,年底前,中心城区出租汽车全部完成“油改气”。
今年我市交通发展主打“民生牌” 【辽阳日报讯】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市交通局按照建设“四个辽阳”的总体要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做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交通事业跨越发展。   加快实施公路建设,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2016年,市交通局计划实施各级公路工程建设827.9公里,争取省投资金4.75亿元。积极推进普通公路绕城路规划建设,开工建设辽阳北环路工程。沈营线辽阳市绕城路东京陵至景尔屯段(辽阳北环)工程起于沈营线东京陵道口,止于振兴路,全长7.364公里,上半年,将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PPP招标等工作,开始开工建设。   积极开展西环路、东环路、南环路建设前期工作。西环路线全长8.51公里,东环路线全长7.4公里,上半年,力争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建议书批复等前期手续办理,下半年完成施工图设计、核量拆迁工作。积极进行南环路可行性研究,今年力争完成项目选址及设计方案。积极推进沈辽大道25.5公里新建工程。上半年要加快推进与沈阳市的项目衔接,争取9月末前完成工程前期工作并适时启动工程建设。   实施场站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辽阳综合客运枢纽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87986万元,市交通局首次采用PPP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面积24944平方米。建设期限为三年。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末竣工投入使用。   建设河东交通综合枢纽项目。该项目共分两期,一期占地面积39975平方米,2016年开工建设,在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2018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建设两个公交首末站项目。一是朝光公交首末站项目,计划今年末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下王家公交首末站项目,计划今年末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港湾式公交车站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沈辽客运一体化进程。   建设汤泉谷客运站。为适应汤河温泉旅游发展的需要,弓长岭区计划在汤泉谷建设一座三级客运站,占地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   加强运输管理,优化配置道路交通资源。今年,市交通局将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流情况,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片区经营模式,给村镇百姓提供交通方便;强化“两客一危”等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实施24小时监管;作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今年将继续加快环保车辆更新,采取租赁方式更新40台新能源公交车。   加强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监管,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大投诉处理和专项整治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查处拒载、议价行为,规范出租汽车经营行为。加快推进“油改气”工作,推广新能源出租汽车,年底前,中心城区出租汽车全部完成“油改气”。
王凤波一行赴浙江省绍兴市学习考察特色小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辽阳日报讯】 3月13日至15日,市委书记王凤波一行赴浙江省绍兴市,学习考察特色小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绍兴市委书记彭佳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加顺,市委常委、秘书长魏强,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张晓强,副市长丁晓燕盛情接待和陪同考察。市领导曹颖、张东、马立阳参加考察。   绍兴特色小镇,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其突出特点是产业有特色、形态如小镇。在绍兴诸暨市大唐袜艺小镇, 王凤波与创客和投资者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智慧工厂、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据介绍,袜艺小镇年产袜子258亿双,占全国的70%、全球的1/3强,已入驻企业1万多家,一个集研发、织袜、染整、定型、物流、旅游为一体的袜艺小镇已初具规模。王凤波指出,袜艺小镇在提升传统袜业价值链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这里的先进经验,把本地传统轻工产业做精做强。   黄酒小镇是展示黄酒产业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小镇,集黄酒产业、黄酒文化、古镇文化、水乡文化和名人文化为一体。王凤波深入酿酒企业和观光型手工作坊,现场了解黄酒工艺流程、市场营销、文化创意等情况。他指出,黄酒小镇既有历史传承,又有创新发展,把最传统的元素和最现代的元素整合在一起,这启示我们,在我市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产业为根、以文化为魂,让小镇特色鲜明,让小镇的产业实力和文化魅力融合共生。   柯岩酷玩小镇是正在建设中的融合基础服务、休闲旅游、运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王凤波来到投资80亿元的东方山水欢乐岛建设工地,实地参观室内沙滩馆、室内“迪士尼”乐园等建设情况。王凤波指出,一个旅游业项目能够做得这样大,充分表明,旅游业不仅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而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块“长板”,我们要立足辽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理念,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效益提高。   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带着如何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重大课题,王凤波一行考察了书圣故里、仓桥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在青石古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名人故居之间品味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王凤波指出,辽阳有2300多年历史,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我们要抓住重点求突破,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好,讲好辽阳故事,传承古城文化。   考察期间,王凤波强调,绍兴的特色小镇打造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开辟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开启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提供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新样板,从中,我们看到了绍兴人民解放思想永不止步、创新发展永不止步、打造有效市场永不止步、建设有为政府永不止步的强大力量。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产业融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一要坚持解放思想,以“一去两树”为重点树立发展新思维。“一去”就是去计划经济色彩,这是我们寻求发展要突破的第一道屏障;“两树”就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文化+”思维,这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思维方式。二要坚持融合发展,打造具有辽阳特色的产业生态群落。特色小镇是综合性经济体,其本质就是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群落。要结合建设新型小城镇,打造好温泉和皮装裘皮两个本土化特色小镇;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好芳烃和铝合金精深加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结合建设“东北第一城”,打造好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结合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各具特色的“三农”品牌,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要坚持机制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持续提供有效供给,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放得更开,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得更好。
辽阳市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河东交通综合枢纽项目 辽阳市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河东交通综合枢纽项目 导读 地铁二号线南延线未来连通辽阳,这一规划将纳入沈阳市“十三五”交通建设规划,这意味着五年内这项工程有望上报国家或启动建设。 以幸福交通为目标,实施交通项目大发展。大型人防公交枢纽项目,总投资8.8亿元,建成后辽阳站前地区将成为我市集公路、铁路、公交客运“三线交汇”综合换乘枢纽,实现高铁、普铁、班线客运、公交、私家车、出租车“零距离立体换乘”。河东交通综合枢纽项目,共分两期,一期占地面积39975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2715.18万元,二期占地面积25259平方米,预计投资2346.29万元。有效改善河东居民及政府办公部门的出行条件,实现公交、长途、出租车及轻轨旅客的0公里换乘,实现完善的交通枢纽体系。2016年,市交通局计划以朝光、下王家现有公交车站为依托,建成后公交车首末站可实现公交车停放、清洗、调度等基本功能。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力度,市交通局将上线运营50台新能源公交车,届时,辽阳新能源公交车总数达到391台,将大力促进交通行业发展。 由于沈阳地铁二号线南延线(桃仙机场站 — 辽阳河东新城站)区间采用的地上高架运行模式,所以此区间段也称为轻轨。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集聚效应凸显 【辽阳日报讯】 3月2日,记者从市服务业委获悉,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2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亿元,增长5%。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800亿元,增长15%。   2015年,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在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上都有所突破,亮点纷呈。佟二堡皮装裘皮商贸流通集聚区在与国际接轨上实现了突破,保税仓库已与丹麦哥本哈根皮草拍卖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进口原皮拍卖已正式启动,全年可实现13场直播竞买。弓长岭温泉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在完善旅游功能项目建设上成果显著,金澜凯莱国际温泉酒店、假日丛林欢乐谷、一水天下、冷热地公园改造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西土线第三标段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实现了全线贯通。河东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便民服务项目招商上进展较快,新增开业网点130余家,累计开业商业网点已达430多家,人气集聚度逐步增强。中南新城购物中心开始外立面装饰,中国叠石桥家纺城正式签约。辽阳(白塔)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上成果显著。白塔美食广场建成营业,主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正在组织招投标,预计年末完成初稿。二道街特色餐饮及休闲酒吧一条街规划方案已完成。辽阳(太子河)商贸商务集聚区在市场集群建设上有新进展,4家专业市场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宏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使我市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了6个。
市住建委以城乡发展为主线助力“四个辽阳”建设 【辽阳日报讯】 今年以来,市住建委以城乡建设发展为主线助力“四个辽阳”建设,全力开展棚户区改造、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新型城镇化规划、宜居乡村建设、弃管楼维修等重点工作,为“四个辽阳”建设助力扬帆。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创新智慧辽阳。以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为契机,增强城市设计理念。 今年1月6日《辽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5年修改)》汇报成果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2月3日通过省住建厅厅际联席会议审查。目前,我市正在结合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待修改完善后上报省政府审查并履行报批、公布程序。待总体规划批复后,我市将适时启动修改各专项规划,及时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我市健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加大了绿色建设推进力度。对于政府投资的建筑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审图过程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把关。同时,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   进一步完善辽阳地理空间框架信息系统。目前,我市已整理完成了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区域范围数据。同时,结合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对区划调整后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王家、沙岭、罗大台和小屯四个镇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下一步将组织开展对该区域的区域补测工作。   谋划编制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目前,我市正在收集整理建设、发改、经信、科技、测绘地理信息等部门的相关材料,并加强与列入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进行沟通,为下一步的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城市文明品位,建设友好文明辽阳。市住建委启动了《辽阳市城乡规划条例》的制定工作,目前条例制定已经通过人大立项,正在拟定考察方案,正式进入草案拟定程序。   组织《辽阳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申报。经过前期工作,我市聘请北京设计团队已完成《辽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先期工作,并邀请文保专家来辽阳实地考察论证,并对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预判。目前,初步拟定3个历史街区分别为庆阳生活区、台子沟、唐户屯,2个历史风貌街区为站前和广佑寺北。待规划完成后履行专家论证、审查报批程序,同时启动名城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启动硝堡街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年内完成硝堡街明城墙遗址环境整治规划和硝堡街城墙遗址公园段征收测算估量工作,编制硝堡街城墙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完善《辽阳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在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辽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修改完善,以解决停车难、行车难等诸多交通问题。   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富庶美丽辽阳。与东北师大合作,开展专项报告论证,完善《辽阳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强化对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管理,明确具体工作计划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分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建立城镇化监测评估体系。抓好城镇化试点,确保佟二堡镇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制镇试点”工作取得满意成果。   强化村镇建设工作。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重点编制《辽阳市域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运行体系。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步伐,继续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完善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推进乡村生态、绿化、亮化、饮水工程,积极开展“村内道路建设三年行动”, 推动环境治理向庭院和田间地头延伸。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深入实施弓长岭区和小小线两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重点抓好宜居示范镇、示范村和有特色的乡村建设,今年计划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30个,使我市美丽乡村总数达到125个。做好省第七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力争我市申报的辽阳县下达河乡和灯塔市西大窑镇官屯村通过省专家评审组的审查。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建设宜居幸福辽阳。突出保障房建设任务。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2016年将重点采取货币化和回建方式改造棚户区项目34个,回迁安置居民11484户。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采取PPP模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600套。   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以促投资、去库存为工作重点,通过棚户区改造、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进城购房安居和举办房交会,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消化市场存量商品房。加快推进“弃管楼”维修工程。今年将按照重点维修和一般维修相结合的原则,计划维修286栋。重点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13户。
大辽交通事业唱响春天的故事 市交通局传来喜讯,我市成为国家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区域示范城市,将获得国家交通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补助。在未来4年内,我市绿色交通示范市规划了10大类、24个项目,包含97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为74.74亿元,其中节能减排相关投资25.57亿元,至2018年项目完成,辽阳地区在交通运输领域可节约能耗3.325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料16.86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7万吨。   2014年底,交通部在全国开展第二批“绿色交通省市”创建工作,我市启动了创建申报工作。经过组织全行业专项调研、理清创建思路、遴选确定节能减排项目,今年3月底编制完成《辽阳市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实施方案(2015-2018年)》。4月21日,省交通厅于沈阳召开的评审会上,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4月26日至27日,国家交通部来我市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第三方审核,经过严格、公开、公正的评审程序,我市作为辽宁绿色交通省重点支撑市成为国家级绿色交通试点示范城市。   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费大户,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年,市交通局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作为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工作,市交通局积极制定绿色交通示范市实施方案,24个项目,97个子项目有序推进,对加快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绿色能源应用类,重点支持天然气车、纯电动汽车项目;城市公交便利化类,重点支持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公交、公交服务能力项目;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类,重点支持城市步行道建设项目;绿色枢纽场站类,重点支持绿色照明技术、综合枢纽等项目;绿色交通能力建设类,重点支持节能减排体系建设项目;绿色公路类,重点支持温拌沥青技术项目;绿色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支持路网优化、加气站建设项目;绿色物流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绿色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交通智能与信息化项目,重点支持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项目;绿色维修与驾培类,重点支持绿色维修技术和驾培技术应用推广项目。   我市将全面完成各项绿色循环低碳试点示范工程,确保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取得明显成效,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在辽阳初步建成。
市委书记王正谱视察我市城建民生工程项目 王正谱视察城建民生工程项目时强调 做好城建民生工程项目 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指数   【辽阳日报讯】 10月14日,市委书记王正谱视察我市城建民生工程项目时强调,要扎实做好城建民生工程项目,努力让广大市民提升幸福指数、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市委常委、秘书长方守义,副市长曹颖陪同视察。   今年,我市城建民生工程主要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弃管楼改造、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项目。   王正谱首先视察了白塔区信息学院家属院、人兴小区和青年街东小区。王正谱指出,老旧小区、弃管楼改造等城建民生工程,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必须把这些项目持续抓下去,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视察中,居民们高兴地反映:“我们这里是10多年的老小区,改造以后就像住进了新小区一样,狭窄的小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沥青路,苍蝇漫天的垃圾堆变成了文化休闲的大广场,乱停乱放的车辆变得井然有序,改造前后变化太大了!”今年以来,我市共投资3000万元,综合改造老旧小区20个,受益居民10620户、26388人。另外,还投资2000万元,维修了以青年街东小区、青年街西小区等六个小区为重点的“弃管楼”221栋,解决了屋面漏雨、下水堵塞、墙皮脱落、公共楼道门窗更换及部分小区道路铺设等问题,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   王正谱随后视察了泰和园、望京园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望京园展露新貌,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望京楼、蜿蜒的仿古长廊与碧绿的护城河水交相辉映,为市民休闲赏景提供了好去处。修葺一新的泰和园,树绿草密水清,地砖平整,文化长廊通透,水厕等公共设施齐全。   在河东交通综合枢纽站,王正谱查看了纯电动、气电混合公交车充电桩,详细询问了公交车运营情况,并叮嘱市交通局及公汽公司负责人要做好长远规划,把我市河东交通综合枢纽站项目建成建好,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   王正谱还视察了魁星楼棚户区、曙光生态步行街、北园新区保障房、万隆垃圾中转站、宏伟路等新建和改造项目,这些项目都在按部就班、如火如荼地实施建设当中。王正谱要求有关部门及建筑方,要在安全生产前提下,全力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裴伟东视察我市城建工程 裴伟东在视察城建工程时强调 打造宜居舒适环境  建设市民满意工程   【辽阳日报讯】 10月9日,市长裴伟东率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视察望京园、泰和园、新华园改造工程。裴伟东强调,望京园、泰和园、新华园改造工程是市政府向市民承诺办好的实事之一,要打造宜居舒适的环境,建设让市民满意的工程。副市长曹颖陪同视察。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如玉带般穿城而过的护城河水波澜不兴,恬淡从容。护城河一隅,25米高的望京阁拔地而起,明清仿古建筑风格雍容大气。裴伟东仔细查看每处工程的建设情况,听取工程建设者的工作汇报,并同前来游玩的市民交谈,征求意见和建议。裴伟东感谢建设者们的辛勤工作,让望京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裴伟东指出,护城河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近年来市政府的不断投入,各处景观成为市民游览休闲的好去处。景观建好后,关键在于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城建、绿化、环卫、城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责,保持环境的始终如一,实现城市、人、环境的和谐共生。   沿护城河一路而上,看到原有的树木、景观得到有效保护时,裴伟东十分满意,叮嘱建设者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本着节约的原则,既要建设新景观,又不能破坏原有的景色。泰和园、新华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新增了许多便民利民的设施。当得知部分光滑甬路面进行了防滑处理后,裴伟东强调,打造宜居舒适的环境,要以市民满意不满意为最高标准。今后,市政府还将进一步增加投入,把护城河打造成为辽阳的城市名片,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美丽的环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