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罗特 夕夏丶未惜情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0 粉丝数: 60 发帖数: 1,494 关注贴吧数: 1
看到一个帖子分享出来,解读部分人的疑惑 泰兴与泰州 —— 我们不得不说 历.史.上,泰兴与泰州都是由扬州府迁移人口,并析出置县,淮扬语为共同的方言。 元末明初,泰兴人口极少,且临江达海,到处都是沙洲荒地。明洪武赶散年间,朱元璋将大批苏州富户从阊门赶散至泰兴(靖江)、通州、盐城一带垦荒、定居。 苏州富户讲吴语,泰兴、泰州原住民讲淮语扬州话,经过600多年的吸收、继承、演绎,形成了今天的如泰方言区,其中泰兴、高港、扬中部分、靖江部分、如皋、如东、姜堰、海安等地是讲标准的如泰方言,泰州、兴化、姜堰西部,基本以淮扬语为主。 明朝洪武赶散近700年来,由于文化、习俗、理念的明显差异、对立,泰兴与泰州的民间冲突、纠纷就一直没有终止过,并且延续至今。以至于泰兴有老人口口相传,告诫子孙:刁铺北边,一出泰兴,就是外地,那里的人很穷,很懒,以后如果他们骂你,不要问什么原因,反正他就是要骂你,你就其它什么话都不要跟他说,你只要说下河宝儿就行了。 下.河.宝.儿.就是特指泰.州.乞.丐、泰.州.叫.花.子。 改.革.开.放.以后,1989年,江.苏.省.整.理.出.版的《江苏四十年》,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 1996年,在舅舅江.书.记的策划和指示下,江苏省扬州市.属.倒数第一的县泰州,摇身一变成了地级市,居然还管理二十倍于自己的泰兴大哥,更有甚者把占泰兴的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高港划入泰州的麾下。后来,泰兴的形势急转直下,大企业、大公司、大教育,能搬的都搬到了泰州,不能搬的,就地解散,不能解散的就勾结外资收购、打压。中国最大的黄桥肉联厂、拥有万吨船队的泰兴航运公司、国.务.院.开.放.港.口高港、少女之春、扬子江药业、洪雨集团、江苏一建、商业部造船厂、南京理工大学泰兴分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兴分校、省重点泰兴师范学校等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被毁于一旦,或者被迁往泰州、划给泰州的。泰兴师范学校有100多万资金被强行划给了泰州。 96年以来,泰州对泰兴打.压、抢.夺、破.坏,是客观存在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统计和估量的,更可恨的是:他们还利用工.资.级.别、行.政.级.别、收费站、免费公交等手段,分割、分化泰兴高港人民,阻止高港建设高档商场,掠.夺、消耗高港人民...... 泰州原本是一个闭塞的内陆县,靠舅舅,抢了泰兴的高港,就理直气壮的拥有了“泰.州.港”、“泰.州.海.关”...... 泰州的一切都是抢的泰兴的、高港的...... 历.史上泰兴与泰州的矛盾都是因水而起,因水而生。 泰兴与泰州的故事,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宝.儿那里是里下.河的锅底,每年雨季都会因为水灾而成群结队来泰兴逃荒,泰兴的馒头、山芋虽然比较多,但却不能满足好吃懒做的宝.儿的贪欲,所以宝儿对泰兴及泰兴的山芋一直耿耿于怀,非但没有感恩之情,反而大骂泰兴人吝惜、小气...... 千百年来,泰州人习惯了向泰兴人伸手索要,要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 舅舅上台后,建了高峡,彻底解决了泰州的水患问题,泰州不仅没有感恩泰兴,反而是在舅舅的.庇.护下,.大.肆.抢夺.泰.兴.高.港,意.淫.泰.兴.高.港,泰兴和泰州,几百年的恩怨刚刚解开,却又结上了.新.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