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也凉‘ 风也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关注数: 0 粉丝数: 973 发帖数: 8,941 关注贴吧数: 14
用一个案例来阐明我对口吃的观点 现在用一个案例来阐明我的观点。一个吃友在念诵“蓝蓝的天上飘着许多白云”这句话,句中的‘多’是一个难发音,在念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时,内心就开始想如何应付那个‘多’字。在念前面几个字时不觉语速加快,紧张情绪也开始加剧。到念完字音‘许’后,很自然的口型就一直转换到字音‘多’的最后一步(念每个字音时口型有个变化过程,此过程可按时段可分为前、中、后三步),但因为发怯害怕出现声音堵结,当时会暂停发音,期待达到合适口型后再发音,而发音所需的气流在不发音的情况下按时跟进。时过境迁,最后再想发音时一个是该时段的口型已经运动到最后阶段,发音的初始阶段面对的是口型的最后阶段,两者之间互相不对应形成矛盾,而字音‘多’ 最后阶段的口型是一个封闭空间,就像一个扎紧封口的布袋,前期不发音但按时跟进的气团憋在布袋里排不出去又会影响到声音的发出,加大矛盾。 * 综上所述得出公式:最后阶段的口型+初步阶段的声音+提前憋在口腔里的气团=口吃 * 口吃者和正常人相比身体状况上没有什么不同,就是染上了一些不良的说话习惯,经长期折磨变成一种心理疾病。从根源上说一种是受不良环境影响;另一种是童年时代在一些场合说话急促气流紊乱造成口齿不清,遭到别人讥笑或大人责骂造成心理阴影,次数累积的多了就变成口吃。存在这种问题后,儿童时期还好点,到了青春期性情敏感且自尊心很强,问题就会变得严重,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会有所好转。平时这种不良习惯在熟人跟前对我们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在陌生人跟前或者人多的场合单独发言就会在紧张心理的烘托下变得很可怕。一个正常人在较严肃的场合还会紧张的一句话说不出来,而确信自己有问题在强烈不良的心理暗示下的吃友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所以说造成我们的困境5%是不良说话习惯造成的,剩下的95%的因素是精神压力。
关于口吃的机理 说话就是发出各种声音,因为口腔变幻出各种形状就会形成各种声音。发音和口形均有一个过程,比如发音分为甲乙丙丁,口形分为子丑寅卯,甲和子照应乙和丑照应,这样互相对应就说话流利。每句话有个过程、每个字也有一个过程,口型过程和发音过程要对照。要是人紧张或对自己没信心,发音和口形这两个运动脱节就会口吃。口吃人恐怕说不流利,这个字还没说完口腔就急于转化成下一个形状,发音与口型脱节就吭巴起来。建议口吃的朋友先不发声嘴型到位的默念,然后再轻声重声各念一遍仔细体会体会,或者唱一首歌曲用心体会一下。平时说话先主动形成口形的第一步开始发音,口型和发音同步进行;适合该口形的声音尚未发完前千万不要急于转换成下一个口形,主动形成一个口形发音,这个音完全发完了,即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再主动形成下一个口形,如此周而复始。。人越着急或越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越容易口吃。口吃可以后天养成这说明这是一个心结,而并非生理上有什么缺陷。关键在锻炼:你在人多的地方口吃就到人少的地方去练习,在生人前口吃就到熟人跟前练习,再不行自己一个人练习,背诵几首古文古诗,早上或晚上自己在外面散着步慢慢吟诵体会,感觉掌握到诀窍了在慢慢去接触旁人融入社会。 感觉有效的帮忙顶下别沉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