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狼 汕尾狼
关注数: 62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361 关注贴吧数: 3
汕尾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举办旅游推介会 7月末,由广东省旅游局、汕尾市人民政府主办,汕尾市旅游局、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规划研讨会暨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会”在红海湾成功举行。 汕尾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自去年获得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专项扶持资金并被授予“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之后,围绕创建国际滨海旅游胜地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先行地的目标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文化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正在加紧编制,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宣传营销、招商引资等工作加紧进行。省旅游局和汕尾市人民政府为了吸取先进规划理念和经验,用国际标准、国际理念明确红海湾的发展路径和开发思路,探索红海湾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同时,为红海湾搭建旅游项目招商平台,以推动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而主办了这次活动。 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贤谋,汕尾市政协副主席、市旅游局局长吕珠龙,省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处长陈瑞东,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火君出席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十位专家学者,以及华侨城集团、广东中旅集团、广东省航运集团、保利集团、碧桂园集团、恒大集团、岭南集团、广之旅、南湖国旅、港中旅集团、深圳湾游艇会等十多家投资企业,还有南方日报、中国旅游报、南方都市报、网易、汕尾电视台、汕尾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对红海湾旅游产业园区总体定位、发展理念、产品特色、功能定位、文化内涵、产业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提出许多建设性建议。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加快推进红海湾高起点、高水平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汕尾特别是红海湾开发区下来在提升规划水平上下功夫,在加强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在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上下功夫,在妥善处理园区开发与群众关系上下功夫,以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提升规划理念和水准,更好地融入文化、生态、节能、低碳、宜居等发展元素,使红海湾成为精品,成为我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的样板。 在本次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会上,红海湾推出了五大重点招商项目.在听取了有关红海湾发展概况及旅游招商优惠政策后,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对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表示,对一些招商项目很有兴趣,并向产业园区有关单位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为了更好的宣传推介红海湾旅游,本次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由中央电视台数字电视频道承办的“红海湾沙滩音乐节”。汕尾市人民政府市长吴紫骊,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贤谋,汕尾市政协副主席吕珠龙等领导和专家、企业家及现场四千多名观众一同观看演出。晚会以“浪漫风情红海湾”为主题,节目既有极具汕尾特色的《渔歌组曲》,还有底蕴深厚的国家非遗西秦戏和白字戏,充分展现了汕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给现场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和观众们奉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2013年 08月02日 来源: 新华旅游
在这里品尝海的味道——市区二马路见闻  二马路周末的早上,显得有些慵懒。大部分勤劳的商家们,早已经打开了店门,把店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一小部分店铺,在经历了夜里华灯初上直至深夜时分的吵杂喧闹之后,还在梦乡中沉睡,偶尔发几句呓语或一个转侧。更多的,是浮于空气中那份带着淡淡的海腥味平静安宁。   二马路隔着大马路和海边街,与海隔路相望,又有数条小巷与之脉络相连。这是一条包容性很强的马路,各行各业都能在这条马路上找到它扎根的地方。超市的对面就是菜市场;洋餐馆旁边就是地道的地方小吃;这边是挂着山珍的牌子,那边就是海味的店铺……   很多年前,记者第一次来市区,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去二马路逛逛”。据朋友当时的介绍,这条马路可以说是市区最热闹的一条马路了,是在市区逛街的必达之处。   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有很多新的街道修建起来了,但任何一条再宽阔漂亮的街道都取代不了二马路在汕尾人心里的位置。   因为周末的缘故,有年轻人在窗明几净的快餐店里闲坐聊天,也有小孩拖着妈妈要买炸鸡,而妈妈以小孩不能多吃油炸食品为由拒绝,于是两人在店门口进行着拉锯战。   服装店里的营业员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冲着所有走过路过的行人,微笑着,笑容阳光般绽放成夏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午时分,在一家海味店的门口,有几位外地游客在选购海产品,店主正跟他们介绍鱼鳔。他指着其中一片片的鱼鳔说:“你看这种,就是香港电视里经常说的花胶,这个比较便宜。”他又指着长长的鱼鳔:“这种是麻鱼鳔,虽然贵点,但这是最正宗的鱼鳔了。”在游客对比后对麻鱼鳔感兴趣的时候,店主又把干虾和干带子拿到他们面前,进行新的一轮说服。   这真是一个精明能干能说会道的店主。等游客购买了大包小包的干货后,记者上前询问,其中一位年轻人介绍说他在深圳工作,每年都会来红海湾游玩,他家人从内地来看他,就带着他们来汕尾玩玩。旁边的一位老人说:“这里的海鲜很好吃。”旁边的人也都赞同地点着头,并打开他们购买的干货,以示他们对海产品的青睐。   卖饰品的摊档上,挂着长长的贝壳项链,风吹动,贝壳项链发出细碎的声音,像大海飘过来的,海的声音。   在一家热闹的粉粿摊档前,老板麻利地忙碌着,一份汤粉:雪白的粉、鲜红的虾、鲜味浓郁的鱼丸、造型漂亮的鱼皮饺。这家粉粿店在二马路做了很多年。味道,依然是那个味道。   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为晚上铺垫的序幕。夜晚的二马路,华灯初上,人潮纷至,整条街,涌动着人声车声、店家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陈剑虹)
没工业,汕尾城区永远是别人眼中的"小汕尾"!       狼常年在外,作为汕尾人,每每听到外地人说不认识汕尾,或说汕尾是个小地方,很不服.可又找不出反驳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说的是事实.       外地人说也就罢了,就连同是汕尾地区的海丰,陆丰,陆河,红海湾等地区的民众都口口声声说汕尾垃圾,汕尾烂,汕尾经济不行,说汕尾城区比不上他们,是小渔村.真的想跟他们理论,可汕尾的现状又不能为我撑场.        甚至,连在我们城区住的本地人,都自己看不起自己说:"我们汕尾小地方!"爱汕尾的狼真想一头撞墙.        我们汕尾何以至此?无奈,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汕尾城市化比不上清远,河源,梅州等山区市;我们的城建面积在广东省倒数第一;我们的市政建设停滞不前.什么原因?狼看:关键就是我们城区工业少.没工业就没外来人口;没工业就没财政收入;没工业就业机会就少;没工业人才就要外流;没工业就吸引不了人才(人家来汕尾干啥?)"无工不富!"这我们市政府该懂吧?!可又为什么偏偏搞一个旅游经济来忽悠汕尾人.只有工业化才有城市化,这点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我们的大人们,不会不懂吧?!       有人说:"工业会污染我们汕尾的环境和空气!"那是井底之蛙的见识.我去过工业搞得很好的清远,河源等城市,空气并不比我们汕尾差,特别是河源比我们汕尾可能只有更好!他们的城市很有吸引力和归属感,人人赞他好!       如果,汕尾市政府继续拿旅游经济和宜居城市来忽悠汕尾人.那可能10年后,别人还是会说我们汕尾是"小汕尾"!
夏深高铁将实现--深圳工作 汕尾生活 2002年,我在深圳福田区岗夏村那暗无天日的城中村生活跑业务的时候,就有一个超前的想法:做为汕尾人的我,希望有召一日能实现在深圳工作,汕尾生活的幻想式的狂想!这在当时,一个城中村小屋蹦出来的想法.很可笑,很幼稚!          当时,把这个想法告诉在一起生活的汕尾老兄!那位仁兄哈哈大笑:你想得太远拉--太科幻,可能吗?我听拉他的话,也只有无言以对.毕竟是自己异想天开的想法!之后,就没跟人再次提起,后来也离开拉岗夏,离开拉深圳!为生活辗转于广东的几个城市:汕头,广州,东莞等.这个当时的想法,也烟消云散拉!           没想到,今年又因为工作再次回到深圳,回到熟悉的岗夏.这里的变化太多,令我都陌生不已.当初的称中村不存在拉,我住的那栋小楼都不见.不禁使人感叹:世事变化多端!再次,那个想法浮上心头:不经意间,那个遥远的狂想:正一步步清晰!以我现在赚钱能力,现在深圳买房很难,但在220多公里外的家乡(汕尾)还是有可能的,听说最贵的碧桂园才3000多!关键是我们汕尾城市化程度不高,生活节奏慢,空气超好(没工业),正适合我这样的懒人!更关键的是:2011开通的夏深铁路,将极大的拉近深圳,汕尾两地的时空.汕尾到深圳只要1小时.1小时!你说这什么概念?在深圳的几个区跑都不止这个数!            深圳工作,汕尾生活这是多么吸引人的概念,它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汕尾大港区的建设--迫在眉睫 今年以来,汕尾市政府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深汕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省府重视,深圳有意,当然我们汕尾市政府是不敢马虎.投入很多的精力,时间,金钱.希望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园区,一套成功的机制--不辜负省府汪书记的一片栽培之心.这很好,对于我们工业强市有很大的助推力,对于做大我们经济对头是莫大的喜信!        但正所谓:"针无双头利!"在我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方面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忘记我们汕尾本身所具备的天然条件和丢掉我们自身最大的优势?是不是淡忘我们汕尾当初以港立市的根本?在去年,我们汕尾跑拉多年的对外开放港口(汕尾港和红海湾东洲港)工夫不负有心人--国务院刚刚批准,我们是否在得到之后就丢在一边不管?我们去年刚刚喊的口号:蓝色崛起!是否随着深汕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的到来,就要丢掉?我们的领导班子在国庆节其间,去参观考察北方的青岛,唐山等沿海开放城市,是不是很有感触?是不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都是沿海开放城市,他们为什么那么发达,我们为什么那么落后,是不是我们的港口条件比不上别人?        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要有一个既定方针和方向,不能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既然我们清楚了我们汕尾的自身条件和自身优势是港口,那就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前进,其他的经济成分只能是补充,而不能是颠倒主次关系!        我们汕尾已经错过前30年以港发展的机会.现在,我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要面对下有深圳盐田港,上有汕头港等发展成熟的港口的挑战,我们不能退缩--退缩只能被吃掉.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嘴里抢肉吃.我们要大力的发展我们自己的港口经济!使我们汕尾不辜负我们汕尾应该有的条件和应该有的特色以及经济发展地位(要占一席之地)!因为,再错过这次机会--你可能就永远没机会拉,并不是有下次机会的!        机会是有的,就看我们汕尾政府怎样把握!为拉那在召唤的港口和远方的轮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