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的青蛙 稻花香里的青蛙
夜深了,睡吧
关注数: 108 粉丝数: 303 发帖数: 3,522 关注贴吧数: 113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现身六盘山保护区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祁瀛涛)10月12日,记者从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获悉,近日,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林业局在执行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子课题“宁夏六盘山样区哺乳动物红外相机观测”过程中,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 据了解,该动物特征为角短直,向后上方斜伸,角尖处略向下弯;全身灰黑色,从头部沿脊梁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斑白色具红褐色边缘,尾基部褐色。经查阅相关资料,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森副教授确认该照片上的动物为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华斑羚,又被称为青羊,隶属于偶蹄目(Artiofactyla)、牛科(Bovidae)、斑羚属(Naemorhedu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等级(VU),被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入“世界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等级(NT)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I中。 中华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型兽类,栖息生境多样,常见于山地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中华斑铃极善于在悬崖绝壁之间跳跃奔走,生性机警敏觉,活动范围比较固定,单独或成小种群生话在一起,一般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夏季多栖息于岩洞和林下,冬季常栖息于山岩背风向阳处。其食物比较广泛,青草、地衣、乔灌木树叶及少量果实均为其理想食物。 中华斑羚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延伸到印度东北部、缅甸西部、泰国东北部和孟加拉国东部。《宁夏脊椎动物志》记载该动物在宁夏分布于贺兰山,六盘山保护区两次进行的科考均未记录到该动物的活动痕迹。 六盘山保护区自1982年成立以来,在保护区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三十余年的努力下,不断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使得保护区内生态植被恢复良好,成为野生动物的理想家园。自2017年执行该项目以来,先后拍摄到宁夏鸟兽新记录4种:毛冠鹿、小麂、斑背噪鹛、灰翅鸫。本次中华斑羚现身保护区,再次证明保护区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吉林、黑龙江联合开展“守护虎啸山林检查监督专项行动” 广网长春9月29日消息(记者于中涛 通讯员吴林锡)为确保东北虎豹种群栖息地安全,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切实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近日,吉林和黑龙江省检察机关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发展建设需要,决定共同开展为期两年的“守护虎啸山林检查监督专项行动”。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我国最重要的野生东北虎豹栖息地,园区规划总面积146.12万公顷,横跨吉林(占71%)、黑龙江(占29%)两省。区域内包含12个自然保护地,其中7个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和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里是北半球温带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富饶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丰沛的水系孕育了园区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其中有珍贵的东北红豆杉、人参、松茸和东北虎、东北豹、中华秋沙鸭、紫貂、原麝等数十种珍稀濒危物种。园区内野生植物多达3890种,野生脊椎动物多达392种。 2017年11月,国家林业局驻长春专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为督促林业主管部门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和恢复被破坏森林生态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安全,经与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长春林区分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延边林区分院协商,建立了包括:涉林公益诉讼、联合调研检查、联合督办案件、强化日常联系等方面的联席工作制度。联席工作机制运行两年来,为保护吉林省和全国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司法保障。 此次联合专项行动,将坚持三个原则,即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原则,对工作中的重大部署、重要情况和重点案件进行及时报告和通报;坚持依法办案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探索公益诉讼案件跨行政区域管辖;坚持惩治违法与修复生态并重原则,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专项行动始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同时将会探索园区内自然资源司法保障和修复新模式。
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疑似发现野生华北豹 中新网秦皇岛7月1日电 针对青龙满族自治县发生多起牛羊被不明动物伤害事件,1日上午,记者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获悉,经专家现场勘查,疑似是野生华北豹出没。该县多处上山的入口处均已设置醒目标志,提醒当地居民和游客禁止上山采药、放牧、旅游。 6月13日,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老爷庙影壁山村村民马先生在附近山上放羊,中午回家吃完饭回到山上时,发现自己家的羊群不见了。经过查找,马先生发现了7只羊的残骸,另有5只羊踪迹全无。通过残骸判断,这些羊均是被大型肉食动物咬死。 此后,青龙满族自治县陆续接到村民反映,在该县正沟营林区再次发生大型野生动物伤害家畜事件,17只羊和一头牛犊被咬死。 当地村民称,40多年前,当地曾有野生豹子和狼出没,但近些年来,再没见过野生豹的踪迹。 1日,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单贵文称,林业局在接到村民反应后,立刻组织人员并邀请野生动物专家到现场实地查看,经专家对牛羊残骸及野生动物出没的踪迹判断,疑似是野生华北豹。为防止再次发生野生动物伤害人畜事件,青龙满族自治县已在附近山林入口处设置醒目标志,禁止村民和游客上山,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目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已在当地布下红外线探测仪器。
关于河北省城市钢厂搬迁的思考和建议 徐匡迪 关于河北省城市钢厂搬迁的思考和建议 一、河北钢铁产能布局的形成及当前出现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钢铁工业主要采用了资源型布局模式。按靠近原料产地和利用国内资源为主的原则,北京-冀东矿区扩建首钢、唐钢、宣钢等,内蒙白云鄂博矿区新建包钢,山西五台-岚县矿区扩建太钢,宁芜-庐枞矿区改扩建马钢、梅山,鄂东矿区新建武钢等。从历史角度看,这种布局模式基本符合当时的国情。 进入新世纪的近二十年里,由于引进国际优质铁矿资源,钢铁产能大幅扩张,河北除了唐钢、邯钢、宣钢等国企发展壮大,首钢在曹妃甸、迁安建设了两个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外,河北钢铁产能大规模扩张主要来自民营钢铁企业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产能已占全省2.3亿吨产能的70%。从布局上看,河北约有2.1亿吨内陆产能和2000万吨临海产能,主要集中在唐山和邯郸两地(唐山1.3亿吨,邯郸0.43亿吨),两地产能占全省的75%。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原本处于城市近郊的钢铁企业逐渐被城市包围,成为城市的一部分。钢铁产能快速扩张给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当地居民要求企业搬迁的呼声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纷纷推动钢厂搬迁,企业发展也受到环境和职工安置的巨大压力,陷入两难境地。近几年来,石钢、宣钢、承钢、邢钢、邯钢、唐钢、国丰、石家庄敬业、唐山建龙、唐山德龙以及武安县城周边几家钢铁企业,都在当地遇到了发展瓶颈,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引发出企业搬迁问题。 城市钢厂搬迁也是困扰我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的难题,河北省处理好城市钢厂问题的意义重大,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就业和钢铁企业的多赢,也将为全国各地解决城市钢厂问题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城市钢厂结构调整的经验与教训 大规模搬迁城市钢厂的做法值得商榷,尚需深入研究,具体分析,慎重对待。 我们对欧盟27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钢铁企业进行分析,尚未发现一家钢厂搬迁的案例。国际上成功经验是通过兼并重组,来达到提高集中度、削减产能、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例如,新日铁八幡厂距北九州市区仅1千米,是真正的“城市钢厂”,它完全符合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但生产高附加值钢铁产品,还为城市提供能源和消纳社会废弃物。该厂还利用废弃高炉旧址建成“北九州智能城市创造产业园”,很受市民的欢迎。 近年来,我国一些钢铁企业搬迁之后暴露出来诸多的弊端和问题。首钢搬迁前地处北京上风向,环保压力大,与首都城市功能不符。首钢搬迁自1988年提出,在搬与不搬问题上争论了多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后才最终敲定涉钢系统搬迁。投产初期的几年,受财务成本过高、装备问题频发、钢材市场萎靡等多种因素影响,亏损严重,2009年-2012年4年亏损超过100亿元,依靠北京市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举全国之力的技术支撑,才得以渡过难关。 杭钢搬迁也是因为企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不符、环保压力大,搬迁方案谋划10多年,而促使搬迁落地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杭州主办G20峰会。杭钢搬迁实际上是对宁波钢厂进行填平补齐。杭钢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其非钢产业特别是房地产、物流运输已形成了较大规模,成为承接杭钢搬迁的重要载体。 大连特钢、重钢、青(岛)钢搬迁后,巨额财务负担使企业长期陷入困境。目前,青钢已整体划给中信集团,大连特钢和重钢已实施了破产重整。 钢厂搬迁涉及资金、土地、债务、职工安置、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由于钢铁生产装备的特性,可搬迁利用的设施并不多,异地搬迁实际上基本是新建。据调研,邯郸市武安4个钢厂“退城进园”项目需要资金668亿元,唐山市渤海钢铁(国丰)搬迁项目需要资金380亿元。企业指望土地增值后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形势下,银行很难提供巨额搬迁贷款。企业即使获得贷款,也会背负沉重的债务。大规模搬迁还会导致新的生态环保、巨额呆坏账、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 三、对河北部分钢铁企业搬迁的意见 1、原则意见 钢铁企业异地搬迁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参考国内外钢铁企业发展过程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前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整体规划、分类对待、谨慎搬迁的原则。根据钢厂所处位置、生态环境、物流影响、公共功能、品种质量、工艺技术等重要因素,可以分为“优化”、“减量”、“关停”和“搬迁”几种类型,分类设置标准条件,作为城市钢厂发展路径的参考依据。 2、具体意见 (1)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企业。这类企业位于城市中心,给城市的交通、环境以及城区建设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应有序推进减产、停产,抓紧退出主城区。目前看,唐钢本部位于唐山市区,唐山建龙位于遵化城区,石钢位于石家庄二环以内,均属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企业。石钢占地近1600亩,被居民区包围。粗钢产量约163万吨,技术装备总体属一般水平,仅就需求而言,生产的特钢棒材国内多家钢厂均可满足供应,搬迁后因债务负担重,将更无竞争力,故石钢是选择退出还是搬迁,应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考虑。 (2)位于生态区或水源地的企业。这类企业应抓紧退出或大幅削减。敬业钢铁近年来从300万吨发展到近千万吨,距离石家庄水源地黄碧庄水库直线距离约10公里;唐山德龙临近石臼坨诸岛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对于上述两家钢铁企业,应由环保部门抓紧组织论证,明确企业生产对水源和生态的影响程度,如果不能承载则抓紧搬迁。承德地区主要是矿山问题。承德超贫钒钛磁铁矿蕴藏量巨大,但平均开采10多吨矿石才能选出一吨精矿粉,产生大量尾矿,“山头搬家”对承德环境破坏很大,不宜短时间、高强度开采,在风景名胜地避暑山庄附近的承德,现有产能应大幅消减。 (3)位于城市边缘的企业。这类企业不在主城区,位于城市一隅,是否搬迁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日、德、美很多钢铁企业属这种情况,企业位于大城市周边,但不阻碍城市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排放、调整生产工艺,完全做到与城市和谐共处。邯钢、邢钢、宣钢以及武安县城周边几家钢铁企业均属位于城市边缘的钢铁企业,这些企业能否在本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企业的环保措施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加以考虑,不急于企业搬迁。 (4)对于那些非关不可的钢铁企业,绝不能再搬迁布新点。当前面临着搬迁的宣钢、邯钢、唐钢、石钢均隶属河钢集团,不应孤立的研究一家企业的搬迁,应纳入河钢集团统筹考虑。地方政府也应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谋划企业未来,而不应过多看重局部得失,画地为牢。石钢搬到井陉、邯钢搬到磁县或涉县的方案,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也达不到改善布局、提升水平、增强竞争力的效果。 (5)应考虑河钢和首钢在冀钢铁主业联合重组。河钢集团(2015年产钢4352万吨)正在乐亭建设1000万吨规模的钢厂,首钢集团(2015年产钢1841万吨)京唐一期项目在曹妃甸已经形成1000万吨生产能力,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河钢乐亭新区和京唐曹妃甸二期的建设内容相似。两家“巨无霸”的联合重组有利于压减过剩产能、优化布局和市场提高竞争力。 徐匡迪 赵沛整理 (注: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规划研究院提供了相关材料和意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