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魂之爱 华魂之爱
关注数: 40 粉丝数: 68 发帖数: 3,250 关注贴吧数: 32
一堂我上过的最好的外教课!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的新阅读老师名叫BEV,是位和蔼可亲的加拿大女士。        第一堂课照例是同学们介绍自己,其中介绍自己的名字当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来同学都不由绞尽脑汁的去想起一个好听又酷的英文名字,老同学则早已经习惯了用英文名称呼对方,甚至很多相处了一个学期的中国同学都不知道彼此的中文名是什么。教室里经常回荡着中式英语呼喊“Marry”“Jack”的声音。        记得第一次介绍自己的时候感觉很自卑,我学习了十多年的汉语,第一次感觉到了无用武之地,甚至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觉,可这样的辛酸真的是很伤感,在异国他乡却又无可奈何。        BEV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很漂亮的4K彩纸和一只马克笔,歪歪扭扭的用陌生的英文拼好名字,这就是我这个学期的名帖了。同学,老师,还有HOMESTAY(留学生寄宿家庭),这就是我在加拿大这个社会的称呼了。        这不是个浩大的工程,所以很快教室里就亮起了一块块色彩艳丽的牌子,墓碑一样竖着。我轻轻扫了一眼,教室里的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名贴上公公正正的写着自己的本名。很难读,但是我认得美奈子,阿曼这几个邻邦名字的英文拼法。          可中国人——清一色,不成文规矩一样排列的ABC组合念出来的全是英文名。       讲台上,BEV笑望着台下林立的牌子,很久没有说话。       “孩子们,请你们告诉我,为什么你们要起英文名?你们的本名很好听啊。”BEV没有明说,但是再场大多数的是中国学生,自然心知肚明老师指的是我们。       “因为好念。”       “因为在学英语。”       “因为————”       我们用各种蹩脚的英文翻译着我们的意思给BEV,她很认真的在听,慈祥的脸上挂着耐心温和的笑容,并很快理解了我们的意思。       PASTA       BEV在黑板上写了这个单词,并没有急于接话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      “一种意大利事物,像面条!”我们懒懒的齐声答道,这是小学生的英文吧,BEV教这个干什么?      “谁能告诉我关于这个词语的信息?”BEV卖的关子让我们很不耐烦,交了这么多学费居然是跑来研究意大利面的,这个教授的课也许可以考虑推掉。可她温和的笑容却让我们没办法抗拒,还是有人陆陆续续的回答了她的问题。      “英文!”      “吃的!”      “番茄!”      “面粉和奶酪....”      “....”      BEV湛蓝的眼睛带着笑意,已经是波澜不惊的温柔,我想这些答案里没有一个是她想要的,可是她究竟想传递给我们些什么呢?      “你们说的很好,可是孩子们,只有一条是错的!”BEV很认真的回答道,我们思索了很久,也不认为我们说制作意大利面的过程有漏洞,毕竟是亲眼看过HOMESTAY惊心烹制过。      “这个词并不是英语,而是纯正的意大利语!”BEV的用指节敲敲桌子,很严肃的正色道。      “意...意大利语??”这确实是让我们吃了一惊,就像我们看到了一直青蛙,却忽然冒出个人指着拿东西告诉我们那是天鹅一样。BEV虽然不是那么荒唐的人,可却颠覆了我们一直都存在认识。
有学习王阳明心学的同袍吗? 个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已经到了儒学的最高境界,已经到达了道的境界,也是实用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有喜欢的留个脚印,常交流! 王阳明传奇部分(节选自明朝那些事儿)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胜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阳明生在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祖母是活过百岁的老寿星,父亲王华,明朝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名,给孝宗皇帝讲过学,才学品德都是好的。王阳明在母亲的腹中待了十四个月才出生,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做了一个奇异的梦,看见云层中有位神仙抱着小孩子送到他们家来。所以阳明先生出世以后,祖母特意地给他起名为“云”,就是想纪念这个奇异的梦。出生之后的阳明先生,仍然很奇怪,长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人自然很着急,难道这个奇异的孩子是哑巴?后来来了一位异人,说:“这孩子不能叫王云,他应该叫王守仁。”于是就给他改了名字。
儒学的最高境界-心学 王阳明的传奇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胜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阳明生在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祖母是活过百岁的老寿星,父亲王华,明朝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名,给孝宗皇帝讲过学,才学品德都是好的。王阳明在母亲的腹中待了十四个月才出生,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做了一个奇异的梦,看见云层中有位神仙抱着小孩子送到他们家来。所以阳明先生出世以后,祖母特意地给他起名为“云”,就是想纪念这个奇异的梦。出生之后的阳明先生,仍然很奇怪,长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人自然很着急,难道这个奇异的孩子是哑巴?后来来了一位异人,说:“这孩子不能叫王云,他应该叫王守仁。”于是就给他改了名字。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