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enwill wrenwill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7 发帖数: 3,345 关注贴吧数: 13
驳岳飞在援顺昌时逗留不进 首先,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当时顺昌到临安快马大约7日、鄂州到临安快马大约10日、郾城到临安快马大约12日。以上时间均为大约,如果有雨天之类的时间肯定还要长。接下去就看看赵构的诏书: 昨因虏使至,虑传播不审,妄谓朝廷专意议和, 是用累降旨,严饬边备。近据诸路探报,虏人举措,似欲侵犯。卿智谋精审,不在多训,更须 曲尽关防,为不可胜之计,斯乃万全。朕比因伤冷作疾,凡十日不视朝,今则安和无事。虑贻卿远忧,故兹亲诏,想宜知悉。付岳飞。 御押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要岳飞做好边备,谨防金人南侵。 金人过河,侵犯东京,复来占据已割旧疆。卿素蕴忠义,想深激愤。 凡对境事宜,可以乘机取胜、结约、招纳等事,可悉从便措置。若事体稍重,合禀议者,即具奏来。付卿亲札,想宜知悉。 这也没什么可以说的,无非就是金人犯东京,赵构让岳飞从便措置,准备打仗。 而岳飞一边做准备,一边回了一封欲赴行在奏事的奏折,该奏折已经遗失。 这里还没有提到刘锜和顺昌,并且是金人刚侵犯东京,依次推算诏书发出时间大约在5月中旬的样子,而岳飞收到诏书大约在5月25日左右。 览卿来奏。欲赴行在奏事,深所嘉叹。况以戎事之重,极欲与卿相见。但虏酋在近,事机可乘, 已委卿发骑兵至陈、许、光、蔡,出奇制变, 因以应援刘锜,及遣舟师至江州屯泊。候卿出军在近,轻骑一来,庶不废事。卿忧国康时,谋深虑远,必有投机不可淹缓之策,可亲书密封,急置来上,朕所虚伫也。遣此亲札,想宜体悉。 从这封手诏来看,之前应该还有一封手诏,即命令岳飞发骑兵到陈、许、光、蔡,如果刘锜顶不住,则岳飞要给与接应援助,并派水师到江州屯泊。这封诏书已经遗失。 刘锜到顺昌已经是5月中旬的事情了,所以推算之前遗失的手诏大约是5月20号左右发出的。而这封诏书发出的时间应该在 5 月 25 日至 5 月底之间。收到诏书后,岳飞回了一封请求赵构“正国本”的奏折,赵构于6月11日回了这封奏折。所以推算出岳飞收到这封诏书的时间约为 5 月底到 6 月初。 而收到这封诏书以后,岳飞并没有拖延,而是派遣一支骑兵,由张宪、姚政统领,赴援顺昌。 金贼背约,兀术见据东京。刘锜在顺昌,虽 屡有捷奏,然孤军不易支吾。已委卿发骑兵策应,计已遣行。续报撒离喝犯同州,郭浩会合诸路,扼其奔冲。卿之一军,与两处形势相接。况卿忠义谋略,志慕古人,若出锐师邀击其中,左可图复京师,右可谋援关陕,外与河北相应。此乃中兴大计,卿必已有所处。唯是机会不可不乘。付此亲札,想宜体悉。 刘锜在 5 月 25 日与金人接战,并且这封手诏里提到了 “屡有捷奏”,那么证明这封手诏发出时间已经在 6 月2日以后了 。而从 牛皋 6 月 13 日在京西路大胜和 孙显在 6 月 23 日已经与金人在蔡州和淮宁府之间交战来看,岳飞发兵时间至少也在 6 月 10 日前,也就是说,在这封诏书到达前 岳飞已经发兵了。所以从这封诏书开始一直到6月19日关于援刘锜的诏书其实是赵构收到金人入侵消息后心里发虚,几乎是隔两天就发一封,一直到20日左右收到岳飞的发兵奏折才消停。 综上所述,所谓的岳飞在援顺昌时拖延不发兵纯粹是瞎扯淡。
对赵构到底有没有下过班师诏和十二道金牌的辨析 许多人都对赵构有没有下过班师召心存疑虑。因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对此记载不太明确,针对岳飞班师的情况,要录所记载的是“飞既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 从这里看来,似乎是岳飞自己认为要退兵,而赵构的诏书仅仅是“不许深入”而已,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也和此类似。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三朝北盟会编在其单篇《岳侯传》里面记载着“忽一日,金牌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试图依靠现存的史料来拨开事实的真相。 可以证明赵构有班师诏书的决定性的证据,也是赵构的诏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封诏书: 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从这封诏书中不难看出,岳飞在七月十八日回了一封言辞激切的奏折“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但是有许多怀疑者认为, 是岳飞“言措置班师”,而赵构认为“机会诚为可惜”。而联系到赵构后来的几封诏书中有让岳飞“择利并进”的命令,如此一看,似乎也解释的通,并且还能看出赵构其实是想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那么实施是否果真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浏览几封赵构当时给岳飞的诏书: 览卿奏, (已阅)知已遣兵下郑州,自许、陈、蔡一带形势皆为我有…… (复述奏章概要)想卿忠义许国之心,必期殄灭残虏,加叹无以。 (表扬)然贼计素狭狙诈,虽其奸谋不能出卿所料,更在明斥候…… (命令) 览卿七月五日及八日两奏, (已阅)闻虏并兵东京,及贼酋率众侵犯,已获胜捷。 (复述奏章概要)卿以忠义之气,独当强敌,志在殄灭贼众,朕心深所倾属。 (表扬)已遣杨沂中悉军起发,自宿亳前去牵制,闻刘锜亦已进至项城。卿当审料事机,择利进退…… (命令) 览卿奏, (已阅)八日之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卿遣背嵬游奕迎破贼锋,戕其首领,实为隽功。 (复述奏章概要+表扬)然大敌在近,卿以一军,独与决战,忠义所奋,神明助之,再三嘉叹,不忘于怀。比已遣杨沂中全军自宿泗前去,韩世忠亦出兵东向。卿料敌素无遗策,进退缓急之间,可随机审处…… (命令) 览卿奏, (已阅)兀术见聚兵对垒,卿欲乘时破灭渠魁。 (复述奏章概要)备见忠义之气,通于神明,却敌兴邦,唯卿是赖。 (表扬)已令张俊自淮西,韩世忠自京东,择利并进。若虏势穷蹙,便当乘机殄灭,如奸谋诡计尚有包藏,谅卿亦能料敌…… (命令) 刘锜在顺昌屡捷,兀术亲统精骑到城下…… (复述奏报概要)卿可依累降处分,驰骑兵兼程至…… (命令) 近据诸探报及降虏面奏,皆云…… (复述奏报概要)卿切须站稳自固…… (命令) --------------------------------------------------------------------------------- 一个人写文章,特别是公文,他习惯的格式是不太会进行特别大的变化的,所以从赵构历次诏书来看,他的诏书格式也是非常明确的,即 “复述奏章概要+下命令”,复杂一点的,就是 “已阅+复述奏章概要+表扬+下命令”。 那么再回头来看赵构的这封诏书,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得卿十八日奏, (已阅) 言措置班师,机会诚为可惜。 (复述奏章概要)卿忠义许国,言词激切,朕心不忘。 (表扬)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衅,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遣此亲札,谅宜体悉。” (命令) 另外,虽然岳飞有许多重要奏章都消失不见,但是十八日奏依然有部分存在,我们来看这封奏略:“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开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阿。 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岳飞是主动逃走而不理赵构的命令,那么请问如何解释岳飞这十八日奏里的内容? 综上所述,岳飞在七月十八日的时候,绝对收到了一封赵构于八日左右发出的措置班师诏书。至于那封诏书的最终去向,相信秦相爷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