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绿豆蛙
长安绿豆蛙
关注数: 5
粉丝数: 61
发帖数: 4,444
关注贴吧数: 4
美国公布6月CPI:通胀9.1%超预期,创41年新高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CPI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1%,同比涨幅创下自1981年11月以来的新高,也超过了上个月的8.6%。尽管白宫2天前曾打过“预防针”,说6月通胀会很高,但9.1%的数据,依旧高于预期。数据公布前,美媒及分析人士一度预期该数值在8.8%。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为6.4835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的2022年上半年中“117个工作日的人民币与美元中间价汇率计算”,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4835,与去年同期的6.4718相比,贬值了0.18%。 提供给大家换算美元GDP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为6.4835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的2022年上半年中“117个工作日的人民币与美元中间价汇率计算”,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4835,与去年同期的6.4718相比,贬值了0.18%。
2021年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25232.39亿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的结果,2021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232.39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2.70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272.77亿元,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3896.92亿元,同比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6%。
2021上半年贵州省GDP9075.47亿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75.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比2019年同期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3214.48亿元,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806.03亿元,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6.9%
初步核算,202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美国8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美国四处挑起经贸摩擦,却损害自身经济。近来,已有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美国供应管理协会3号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至49.1——这不仅是这一指数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而且跌破数值为50的“荣枯线”意味着美国制造业出现萎缩。 7月份就下行了,8月份更惨,贸易战对美国打击还是不小的,一旦传导到金融领域,看美股那高处下落,有点可怕!
4月24日美元指数大幅走高 一度突破98关口 周三(4月24日)纽市盘中,美元指数大幅走高,一度突破98关口,刷新2017年5月以来高点至98.037,欧元兑美元破位,创2017年6月23日以来新低至1.1153,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靓丽,再加上美联储与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差异,支撑了美元连续上行;而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国、法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恶化,打压了欧元区经济增长反弹的希望。
延安市2019年一季度GDP321亿,名义4.6%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稳中有进,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1.28亿元,增长8.0%,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8.1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99.88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10.2%。 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市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完成产值15.55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增加值8.92亿元,增长4.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种植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产值6.51亿元,增长6.7%;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增长6.7%。蔬菜种植面积6.84万亩,增长6.0%;产量15.75万吨,增长5.6%。瓜果种植面积0.76万亩,增长9.2%;产量0.27万吨,增长9.5%。 畜牧业保持稳定。完成产值6.93亿元,增长2.9%;实现增加值3.93亿元,增长2.9%。生猪出栏16.56万头,增长3.7%,存栏29.37万头,下降2.1%;牛出栏、存栏分别为0.76万头、2.91万头,分别下降0.4%和2.8%;羊出栏、存栏分别为9.06万只、56.29万只,分别增长1.7%和0.5%。全市肉类总产量1.55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0.56万吨,增长0.2%。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完成产值382.69亿元,增长9.8%;实现增加值192.28亿元,增长7.0%,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能源工业增加值174.50亿元,增长3.7%。其中石油工业增加值120.55亿元,增长3.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35.18亿元,下降5.8%;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10.89亿元,增长6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92亿元,增长12.6%。非能工业增加值17.78亿元,增长56.2%,其中卷烟工业增加值8.20亿元,增长96.2%。 主要产品产量“五增一降”:生产原油370.46万吨,增长1.9%,其中长庆油田163.25万吨,增长0.4%,延长油田207.21万吨,增长3.0%;加工原油227.08万吨,增长3.8%;发电21.76亿千瓦时,增长28.3%;生产天然气14.69亿立方米,增长44.9%;生产卷烟8.48万箱,增长9.3%。生产煤炭370.46万吨,下降4.1%。 建筑业增速提高。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1.02亿元,增长16.2%;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增长9.4%,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速大幅加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10.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97亿元,增长5.7%,拉动服务业增长0.8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28亿元,增长5.0%,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38亿元,增长2.4%,拉动增长0.2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9.88亿元,增长1.5%,拉动增长0.1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6.16亿元,增长20.1%,拉动增长0.9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9.56亿元,增长20.2%,拉动增长5.03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1.32亿元,增长9.8%,拉动增长2.44个百分点。 非公占比小幅回落。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1.7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6%,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产非公占比49.3%,二产占比11.6%,三产占比57.1%。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5%,同比提高28.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2%,第二产业增长57.7%,第三产业增长15.7%。 分行业看:采矿业增长2.5倍,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3%;制造业增长18.2%,占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89%,占15.7%;房地产业增长13.9%,占8.1%。 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3倍。从行业结构看,民间投资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房地产业,占比分别为48.9%和22.6%。 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5.5%;商品房销售面积15.78万平方米,增长69.8%;待售面积71.14万平方米,增长35.4%。 消费市场有所回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6亿元,增长8%,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6.71亿元,增长7.0%,回落2.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5.0%,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9.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4%。 按消费形态分,限上餐饮收入1.88亿元,增长15.2%,商品零售33.82亿元,增长6.6%。商品零售中,吃类增长19.3%,穿类增长7.6%,用类增长4.6%。用类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8%,汽车类下降0.2%,化妆品类增长82.2%,金银珠宝类增长4.1%,日用品类增长1.3%。 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9.78亿千瓦时,增长19.5%,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0.1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4%,下降0.7%;第二产业用电高速增长,用电21.67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2.8%,增长25.0%,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7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7%;第三产业用电平稳增长,用电4.8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4%,增长8.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基本平稳,用电3.1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4%,增长4.9%。 金融运行平稳,财政快速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48.38亿元,增长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0.41亿元,增长8.1%。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77.58亿元,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63亿元,增长29.4%;地方财政支出103.99亿元,增长14.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6.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8.6%,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倍。 市场物价平稳上涨。全市CPI上涨2.4%,其中城镇上涨2.6%,农村上涨1.9%。服务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7%。八大类商品“六涨两跌”,“六涨”:食品烟酒类上涨4.5%,居住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7%,医疗保健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2%;“两跌”:衣着类下跌0.5%,交通和通讯类下跌1.3%。 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41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1%,低于控制目标0.79个百分点。
西安2019年一季度GDP1995.36亿元,同比8.6%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抢抓战略机遇,积蓄释放增长动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奋力追赶超越,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99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42.0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426.32亿元,增长7.8%。
2018年前三季度,宝鸡gdp1573.01亿元 ,同比7.3%,名义2.9%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宝鸡市地区生产总值157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76.7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488.58亿元,增长6.5%。 前三季度,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30.54亿元,增长10.0%;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前三季度,宝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9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 前三季度,宝鸡市财政总收入19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76亿元,增长6.5%。 前三季度,宝鸡市财政支出254.58亿元,增长6.9%。 前三季度,宝鸡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3.3%。
陕西省2018年前三季度GDP16867.92亿元,同比8.4%,名义10.95%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省实现生产总值16867.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0.4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8217.80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7719.68亿元,增长8.6%。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80.08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1571.97亿元,增长34.9%;进口1008.11亿元,增长27.3%。同期贸易顺差563.87亿元。财政税收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779.5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各项税收1404.90亿元,增长24.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8.9%,同比提高8.0个百分点。财政支出4105.14亿元,增长8.2%。前三季度,适应消费和产业升级,反映工业新动能的产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8.2%、26.7%、104.8%。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长10.1%,较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前三季度我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显现。下阶段,全省上下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面落实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要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争取更好结果。
美元指数升破96,欧元汇率跌到1.1464 1欧元=1.1464美元 1英镑=1.2761美元 1美元=6.8556人民币元 1美元=110.9日元 这一波英镑和欧元领跌,日元坚挺,人民币由于央行干预,并没有跌破前一周的6.9
2018年5月份CPI环比下降,PPI环比由降转升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8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8%;P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4.1%。
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为953.4万,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0.19万 消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04月03日 14:49原文标题《2017年哪个城市真正抢到了人? 深穗杭常住人口净流入最多》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最快,达到了70万以上,深圳有60多万,广州有45万左右,杭州、长沙和重庆有近30万左右。不过,从实际常住人口净流入,即常住人口增加数与自然增长人口之差可以看出,深圳、广州、杭州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近期西安出台凭学生证就可入户的政策,使得当地户籍人口快速增加。不过,要增加有效人口,常住人口仍最有价值,因为户籍迁入后,人是否在当地居住还不一定。21世纪经济报道汇总各城市统计数据发现,2017年常住人口增加最快的是西安,达到了70.19万,其次是深圳、广州、杭州、重庆、长沙,分别有27万多到62万左右不等。深圳2017年增加了61.99万常住人口,广州增加了45.49万,杭州增加了28万。但是,这并不是说西安2017年实际“抢”到的人才最多。西安常住人口显著增加,主要是西咸新区常住人口统计纳入西安导致。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为953.4万,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0.19万。但是西咸新区咸阳片区户籍人口有60.59万人。按此看,实际西安常住人口只增加了10万左右。因类似原因导致常住人口数据迅猛增加的还有成都。统计数据显示,成都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91.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26万。但是这不等于成都常住人口流入了100多万,其实是由于简阳被成都代管,导致简阳人口数字纳入成都导致。简阳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106.45万人,户籍人口为1499074,按此看,成都2016年实际新增常住人口有限。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为1604.47万人,比上年增加12.97万,这在全国“人才大战”中不算很抢眼。最近几年真正抢人多的城市,以深圳、广州、杭州较为明显。以深圳为例,深圳2017 常住人口为1252.83万人,增加61.99万,其中自然增长为10.15万(新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这就是说,深圳从2017年的常住人口从外地净流入有50多万。广州2017年常住人口新增加了45.49万,实际自然增长人口14.01万人,这就是说有30万常住人口是净流入的。杭州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6.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00万人(自然增长5.69万,等于是常住人口净流入22万)。重庆 2017全市常住人口3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自然增长人口11.92万,这就说有14万左右常住人口净流入。其他城市因为缺乏人口自然增长数据,难以判断常住人口是否为净流入状态。不过,大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增长慢,甚至京沪津出现负增长。很多城市实施了人才抢夺战略,但是常住人口净流入的不多。很多城市户籍人口增长快,但是常住人口增加数低于户籍人口增加数,这表明很多只是迁入了户籍,并未迁入人口,抢夺人才效果要打折扣。很多专家认为,一些西部城市目前有去工业化特征,这导致经济放慢,实际对人才吸引力有限。在近期社科院工业所举办的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雄安新区建设学术研讨会上,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杨开忠指出, 人才是在新的区域发展为最根本、最稀缺的资源,那些受到人才青睐的城市和人才在竞争中必然胜出。
2017年陕西神木市生产总值1110.33亿元,同比增长7.8%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GDP1110.3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7.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完成13.41亿元,同比增长4.6%;二产完成777.96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85.68亿元,同比增长4.9%);三产完成318.95亿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占比为1.21:70.06:28.73。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4.25亿元,同比增长4.9%。粮食产量达12.99万吨,同比增长3.7%。出栏猪10.39万头,12月存栏猪6.8万头;出栏牛0.94万头,12月存栏牛4.03万头;出栏羊50.33万只,12月存栏羊88.60万只;出栏家禽72.70万只,12月存栏家禽42.50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85万吨,禽蛋产量0.52万吨,奶类产量1.11万吨。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全市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75.58亿元(含榆林市局反馈),同比增长29.1%,其中市本级统计212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1712.62亿元,同比增长29.8%。完成销售产值1640.69亿元,同比增长30.2%,产销率为95.80%。规上工业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6户,同比增长8.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02.30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87.9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3%;电力消费量154.03亿度,同比增长5.0%。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5.60亿元,同比增长54.0%,完成税金总额195.87亿元,同比增长87.9%,实现利润总额428.60亿元,同比增长163.1%。亏损企业较去年同期减少19户,同比下降19.8%,亏损额为6.30亿元,同比下降28.9%。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暖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4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57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87亿元,同比增长2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8.29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5.41亿元,同比增长21.3%。全年有施工项目607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02.0%,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501个,同比增长300.8%。 财税收支形势喜人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0.07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45亿元,同比增长34.7%(税收收入完成59.10亿元,增长87.7%,非税收入完成12.35亿元,下降42.8%)。地方财政支出87.13亿元,同比增长12.6%。 金融机构运行稳定 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62.00亿元,同比增长14.9%,较年初增加124.43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8.42亿元,同比下降2.5%,较年初减少10.41亿元。 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2亿元,同比增长11.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79亿元,同比增长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12亿元,增长17.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79亿元,增长16.2%;商品零售额48.12亿元,增长10.7%。
2017年宝鸡市生产总值2179.81亿元,实际增速8.7%
美元指数90.8710了,这么弱吗? 1美元=6.4607人民币 1欧元=1.2194美元 1英镑=1.3731美元 1美元=111.03日元 1美元=1.2642澳元 1美元=1.2452加元
官方来源,西安2016研发增加GDP为183.06亿
国家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2017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8%; P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4.9%。 2017年全年CPI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 2017年全年PPI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
预计西安市长安区生产总值完成740亿元,增长8.5% 官方预计,长安区2016年609亿,2017年名义增速21.5%
西安发布:2017年西安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3800亿,占比GDP53% 西安发布:2017年西安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3800亿,占比GDP53%,大家可以算一下西安2017年的GDP多少?呵呵! 友情提示:2016年,西安非公经济增加值3302.2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52.8% GDP6257.18元(去年并没有西咸和研发) 大家讨论吧
宝鸡预计全年GDP 2150亿,实际增速9% 预计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0 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 亿元、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全面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2017年,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年底了,人民币又升破6.60大关了! 1欧元=1.1843美元 1英镑=1.3397美元 1美元=112.88日元 1美元=6.5995人民币 1美元=1082.42韩元 1美元=1.305澳元 1美元=1.2864加元
2017年预计西安旅游总收入1455.01亿,占GDP比重达18.6% 西安2017年GDP应为7822亿左右
西安咸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千万人次,跻身全国机场第七位 中国民航航空网2017年12月15日电,12月l5日上午9点20分,从广州飞往西安MU2324航班平稳的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乘坐航班的严先生幸运的成为今年4000万旅客。至此,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第八家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机场,标志着机场进入新起点,同时进升一位,成为全国十大机场第七位。
美元指数迎来新一波下跌,缩表也救不了美元了 美元指数:93.2459 1美元=6.5903人民币 1欧元=1.1824美元 1英镑=1.3325美元 1美元=111.18日元 1美元=1088.6韩元 1美元=1.2707加元 1美元=1.3144澳元 所有货币都较美元升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