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是笨 花和尚是笨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1,703 关注贴吧数: 5
╆ 锋吧 ╅ 【转贴】词人对《玉蝴蝶》的评论 《玉蝴蝶》的主题是关于珍惜。而珍惜的主题是灵魂,而灵魂的载体是感情。所以整张词一比喻与借代的手法,来体现这一主题。 歌曲的主基调是沉稳忧郁的叙述性,故林夕很巧妙地选择了叙述性的口吻来表达主题。 “如何看你也是树荫,如何叫你会有共震,灵魂化作法语日语,同样也是灵魂!”开头四句看似高深难懂,其实是一举经典的点旨句。“树荫”的朦胧符合林夕的风格,表现出在模糊中的爱情,但后文,“如何叫你会有共震”体现了在朦胧爱情中的疑惑:“怎么称呼朦胧的爱人呢?”。随后,给出了答案:“灵魂化作法语日语,同样也是灵魂”——点旨。根本是灵魂。 “如何叫你最贴切合衬,如何叫你你会更兴奋,连名带姓会更接近你,还是更陌生?”四句,继续进行提问,从而加强歌曲的力度与深度。而“更接近你,还是更陌生”也表现了疼惜爱人的心情。 “要是完全忘了姓氏,也没有本身的名字,总记得神情和语气,无字暗语,你也心中有知!”作为高潮之前的四句,必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四句表明了灵魂的内容:“不是名字不是姓氏(名字与姓氏化用了他为张学友所填的歌词《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而是神情和语气”,而目的是为了心中有知。很好的为高潮的到来衬托了感情。 高潮按常理应该是点名主旨,令人有所感悟,而林夕却令开稀径,用一系列比喻来模糊本来应该要呼之欲出的主题。 “我叫你玉蝴蝶,你说这声音可像你?恋生花也是你,风之纱也是你,怎称呼也在这个世界寻获你,你哪里是蝴蝶,然而飞不飞一样美!夫斯基也像你,早优生也像你,这称呼配合你才回肠和荡气!改得多么入戏!” 以上化用了中国古代的个个词牌名,更显得朦胧与文化深度。然而“你哪里是蝴蝶,然而飞不飞一样美”便是一句点睛之笔,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问题,其实这句话就是说:“你是谁呢?原来那么美,无论是什么,在我心中永远那么美。”而高潮最后一句“改得多么入戏”则体现了发现“真理”后的骄傲与兴奋,“改得多么入戏”其实是一句反语,因为歌词写到这里,林夕已经告诉了大家:“只要你爱她,名字不是问题,是灵魂。”所以,无论怎么改,都是爱人,无论怎么改都会入戏。体现了歌词的最高境界!改得多么入戏?不是,是领悟的多么透彻! 第二PART “如何拍摄你也入胜,如何叫你会更动听,长城变作世界名胜,同样也是长城!如何叫你会引致幻听?如何叫你你最有反应?连名带姓会怪我任性,还是太伪正经?”继续沿袭上一PART这一段落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用“任性”与“伪正经”再次将读者来回犹豫的边缘——“爱一个人只要爱灵魂是否正确呢?”而“幻听”也表现了对爱人的担心,毕竟,在林夕笔下,这个歌词的主角是一个“玉蝴蝶”,是不懂世事的纯洁之物。所以,更需要爱护。 关于“其实你是盆盆栽不要紧,是人是物仍然维护你,代号亦是任我改...”这三句,是补充也是升华。用住够具体的例子“盆栽”来比喻无邪的爱人。“盆栽”卑下,但也需要人来爱护。这个比喻可谓恰当好处。试想,有什么比“盆栽”更兼揉了卑微与典雅?渺小与精致?而且“盆栽”正是最需要人来细心照看的。从而也体现了本词的主题“珍惜与爱护。” 全词,由怀疑到领悟,由懵懂又到动摇,之后再肯定。表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表达爱意的过程,也揭 示了一个真理:“爱人是爱她的灵魂。”无论她叫什么,是什么,哪怕只是盆栽,哪怕不会飞,也可以被珍惜与深爱。 玉蝴蝶高贵而脆弱,《玉蝴蝶》细腻而动人,可谓极品之歌。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