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11姐 林11姐
工作狂.极爱越剧.1997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
关注数: 154 粉丝数: 172 发帖数: 34,440 关注贴吧数: 23
【漫天芦苇】策划人赵亮 --- 难道看茅威涛不是看越剧? 难道看茅威涛不是看越剧?2014年7月15日 23:27 小百花30年进京演出,在微博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舌战,这场舌战的肇始,大约是北青报7号一篇批评新编越剧《梁祝》“误入唯美歧途”的文章。围绕这篇文章的某些观点,以及由此引出的“到底什么才是戏曲改革正道”的争论,批评一方和茅威涛及小百花的粉丝一方各抒己见,而茅威涛本人也在微博写到:“激赏勉励的褒奖或善意智慧的衷告,它会成为辅正你前行路两旁的参照树”,表达了兼听则明的态度。 这本是很好的,一次不同观点间友善、平等的碰撞,不料今日批评一方再度出手,藉北青报两个整版刊登三篇长文,新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满篇只见对此前观点的重复与絮叨,以及带有强烈个人偏见色彩的轻率论断,且冠以耸人听闻状的标题,这显然已经跨越了艺术争论的边界,暴露出批评一方强加于人的姿态,也让人对个别作者的动机不禁生疑。真理本该越辩越明,有争论也是件好事,只是看过上述文章之后,却有如下几点不好的感觉: 一是居高临下,拉大旗作虎皮。某作者在文中自诩为剧场里“慧眼独具”的“评论家”,蔑称观众为“庸众”,这不仅无视艺术家和观众可以相互提高的关系,而且连舞台艺术归根到底要为谁服务都没搞清楚。也是这位作者,通篇引用各种名人论述、事例直至眼花缭乱,似乎只要扯上名人,自己的文字也成了不容置疑的权威论述。 二是貌似公允的虚伪。作者一边肯定茅威涛改革越剧的勇气,赞扬她“把小百花带入了全盛时代”,给越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边又极力渲染其面临“巨大艺术风险”,声称“即使艺术的争论,也并非全无是非可言,如果争论的一方最终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那一点也不值得羡慕”。言下之意,作为争论的反方,我现在就可以说你茅威涛就是错的,而且历史会证明你所做的是无用功。真不知道这种武断的谬论背后,需要多少无知和狂妄方能支撑! 三是站在个人好恶考虑问题,刻舟求剑却浑然不觉。作者明确提到自己个人更希望茅威涛不是走搞新戏的路子,而是努力把《何文秀》和《沙漠王子》唱的比尹桂芳还好,甚至结论茅威涛最好应效仿余叔岩学谭鑫培而创立余派的“范本”,走所谓“康庄大道”。岂不知茅威涛不是余叔岩,这个时代也不是谭、余所处的时代,你个人的好恶更不能决定一个有着30多年艺术积淀的越剧大家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纵观各个戏曲剧种,无一不是应时而生、顺时而变的,发展与革新是永远的命题,抱残守缺、画地为牢只有死路一条。 就算茅威涛革新越剧的努力可能伴随一定的风险,但同时也必然伴随重振的机遇,也绝对好过瞻前顾后或逆时而动坐等消亡。就算时运不济、功败垂成,也是虽败尤荣,而绝非什么“一点也不值得羡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