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和彩迷 财迷和彩迷
关注数: 24 粉丝数: 31 发帖数: 1,454 关注贴吧数: 11
。。。。。。。。。。。。。。 河北确定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功能疏解2014年03月27日 07:05 来源:新华网  王民[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手机看新闻]  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这个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按照拟定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其中,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按照国际化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和吸引力。  廊坊市将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此外,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极化邯郸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地位,提升沧州沿海港城作用,增强邢台、衡水规模实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节点城市。(记者 王民)
玛雅末日预言碑文出土 “终结日期”确定! 中新网7月2日电 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科罗纳(La Corona)遗址的一座石梯发现若干刻文,证实了玛雅历法的“终结日期”落在2012年12月21日。 “中央社”援引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这是第2块已知证实“终结日期”的碑文。全球各地的新纪元(New Age)教派解读此为可能发生世界末日,使得美国防爆避难所销售激增,以及末日信徒涌入法国一座村庄避难。此玛雅碑文成为狂热网络阴谋论的话题,有些人预言人类世界将被黑洞吞噬,或是遭小行星撞上,或者会被远古天神摧毁。这块石碑有1300年历史,是数十年来发现的最具意义象形文字文物之一。这块石碑的碑文,内容多半与政治历史有关,但在一段关于国王回归的文字里,也提及“终结日”。领导此次考古挖掘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史徒华(David Stuart)表示:“当时玛雅地区处于严重政治动荡时期,使这位国王不得不暗示更大规模的时间周期将于2012年结束。” 然而,许多玛雅人指称,启示预言主要是西方观点。玛雅人认为,碑文指的是新时代的开始,而非时间本身的结束,这份“启示”是指从玛雅长期历(Long Count)西元前3113年开始计算以来,历经5125年的周期结束。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表示,这个故事源于苏美人发现的一颗假设行星Nibiru正朝地球而来的说法。这些传说称玛雅古老历法的其中1个周期将在2012年冬至结束。共同领导拉科罗纳挖掘工作的卡努托(Marcello A. Canuto)说:“碑文提到的是古代政治历史,不是预言。”
低保问题? 廊坊市在河北省率先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记者昨日自河北省廊坊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低 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物价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低保 标准与主要经济指标联动,与人均消费挂钩。       我市1998年建立城镇低保制度,2003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全市共有 城乡低保对象67624户,149420人,2009年保障资金总额达1.8亿元,基本实现动 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010年前,我市低保标准曾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除一次是低于省平均标准 外,其他三次均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基本持平,达到全省前列。但是,城乡 低保标准调整办法尚未纳入常态、自然调整的轨道,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存在着随 意性、指令性、同比性的问题。       今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 新出台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维持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 食、住等主要必需生活费用,以城乡居民人均主要消费支出等宏观经济指标为基 本测算依据。       测算公式为:当年低保标准=去年低保标准+〔(去年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前年 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前年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去年低保标准。       从2010年起,每年第一季度,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根据市统计 局发布的上年度相关数据测定。当年变化幅度低于10%,暂不调整。数年累计达到 10%以上,即予调整。调整时,由民政部门提出当年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意见,经与 财政部门协商后,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按照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要求,今年9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 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从2010年10月1日起对我市城乡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平均每人每月270元调整到 302元。其中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310元,固安 、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月29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平均每人 每年1180元调整到1420元。其中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 人每年1500元,固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年1300元。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也将进行调整。城镇最 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由全市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167元调整为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 187元。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95元,固 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7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 由全市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54元调整为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68元。三河、大厂、 香河、广阳、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0元,安次、固安、永清、文安、大城 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6元。       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打破了对比估算的测算方式,改变了临时 动议的工作方法,把与城乡居民生活关联度高、影响直接的人均消费支出作为测 算低保标准的基本依据,依据权威统计部门提供的专业数据进行测算,把低保救 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均 等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同步测算、同步调整,从源头上、机制上 和整体上保证了低保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公开性。
2010年廊坊低保     廊坊市在河北省率先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记者昨日自河北省廊坊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物价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与主要经济指标联动,与人均消费挂钩。       我市1998年建立城镇低保制度,2003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7624户,149420人,2009年保障资金总额达1.8亿元,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2010年前,我市低保标准曾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除一次是低于省平均标准外,其他三次均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基本持平,达到全省前列。但是,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办法尚未纳入常态、自然调整的轨道,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存在着随意性、指令性、同比性的问题。       今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新出台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维持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等主要必需生活费用,以城乡居民人均主要消费支出等宏观经济指标为基本测算依据。       测算公式为:当年低保标准=去年低保标准+〔(去年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前年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前年人均主要消费支出〕×去年低保标准。       从2010年起,每年第一季度,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上年度相关数据测定。当年变化幅度低于10%,暂不调整。数年累计达到10%以上,即予调整。调整时,由民政部门提出当年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意见,经与财政部门协商后,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按照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要求,今年9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从2010年10月1日起对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平均每人每月270元调整到302元。其中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310元,固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月29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平均每人每年1180元调整到1420元。其中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人每年1500元,固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年1300元。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也将进行调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由全市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167元调整为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187元。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安次、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95元,固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7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差标准由全市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54元调整为平均每人每月不低于68元。三河、大厂、香河、广阳、霸州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0元,安次、固安、永清、文安、大城调整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6元。       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打破了对比估算的测算方式,改变了临时动议的工作方法,把与城乡居民生活关联度高、影响直接的人均消费支出作为测算低保标准的基本依据,依据权威统计部门提供的专业数据进行测算,把低保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均等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同步测算、同步调整,从源头上、机制上和整体上保证了低保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公开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