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vibreeze vivivibreeze
关注数: 36 粉丝数: 260 发帖数: 12,618 关注贴吧数: 11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 修行人该怎么对待孤独地狱的众生 今天我们讲孤独地狱,那里的众生没有固定的寿命量,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固定的痛苦。寿命量有短有长,短的几天、几个月,长的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固定的住处,有的夹在山崖间,有的冻在冰块里,有的住在沸腾的水中,有的烧在烈火内,有的藏在树木里……山崖里的众生感觉自己被夹在山崖里,根本无法动弹,没有自由,还要感受饥渴等痛苦;当砍伐树木之时,藏在树木里的众生感觉肢体被千剁万割,受尽难以忍受的痛苦。有些还转生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杵臼、笤帚、瓦罐、门、柱子、灶石、绳子等形象,以识蕴感受这些苦楚。有时候它们认为门是自己,我们开门、关门的时候,它们就感觉自己的肚子被割开了,又被合上了;有时候它们认为水是自己,我们烧水的时候,它们就感觉自己被烧开了;有时候它们认为炉子就是自己,我们点火的时候,它们就感觉自己的肚子被火点着了,内脏烧焦了;有时候它们认为绳子就是自己,我们把绳子卷起来的时候,它们就感觉自己的身子被卷起来了;有时它们认为建筑物里的柱子是自己,它们因承载着庞大的建筑物的重量而极其痛苦…… 这都是大概讲的,孤独地狱的众生所感受的痛苦是各种各样的。业力不可思议,孤独地狱的众生想死还死不了,就要感受折磨,遭受痛苦,直到业力穷尽为止。所以作为修行人,应该处处发心,处处小心谨慎,在开关门、点火的时候应该发慈悲心,给那些众生念一些观音心咒等,这样那些众生就不会感受这些痛苦了。这样做才不会造业,才不会伤害众生。 众生到处都有,尤其是孤独地狱的众生,不好说它们在哪里,不好说什么时候会伤害到它们。若是我们经常发慈悲心,念观音心咒,最起码不会因为我们的行为让它们遭受痛苦。虚空是无际的,众生也是无际的,但大多数众生都是无形的,有形的众生非常少,尤其是我们能看到、能听到、能感觉到的众生非常少。所以不要因为我们听不到,看不到,感觉不到,就认为没有众生。信佛就要信六道轮回,信六道轮回就要相信无形众生的存在,就要相信鬼神的存在,这是必须的。所以,处处都要发心,处处都要修行,这样才不会造业,才不会伤害众生。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成就宝鉴论》
达真堪布: 改变别人的方法是改变自己 一切圆满都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你的生活美满了,工作顺利了,这就是你的成就。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不要自私自利,把心胸打开,不要狭窄。佛法是圆融一切的。你真正能圆融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佛法是容纳一切的,你真正能容纳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 什么叫容纳一切?你真正能够放下了,那个时候你不要放弃一件事,不管是家里的事还是单位的事;不要放弃一个人,不管是恩人还是仇人。放弃是罪过,无论什么时候放弃都是罪过。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够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别占别人便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让别人做,这都是消耗福报,欠别人的,早晚都要还。欠一条命要还五百条。同样,你现在欠一件事,以后要还五百件。不要欠别人的,多干点有什么?按世间法来说,是锻炼;按佛法来说,是消业。通过这些,能增加你的见识,能增长你的智慧,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可是人都特别自私,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自己不干让别人干,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让别人做,这都是造业,别这样!在家里也是,在单位里也是,多干点又怎么了?你想改正别人,首先改正自己;你把自己改正过来了,别人自然而然就会转变。如果自己没有改正,自己没有做到位,别人也不会转变。 不用说别人,先说自己。先自己做,做好了别人自然而然就会转变。尤其是你周围这些人,儿女也好,爱人也好,你们之间有特殊的缘份,你好了,他们也会好;你不好了,他们也不会好。你真想改变他们的命运,首先改变自己的命运。你的命运转过来了,他们的命运也能转过来了。他们那边不好,你也受影响;你这边不好,他们也受影响。好好学佛,好好修行。怎么学?怎么修?好好地接待人、处理事,认真老实。佛是让你过日子,不是让你混日子。佛法是过日子的方法,不是混日子的方法。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弃;让你认真,不是让你执着。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 发生在“放不下”之后的事   从前有一位比丘,他有一个钵。这个钵本来不值钱,但他就是特别喜欢。他死的时候,没有走得了,变成了一条毒蛇,盘在那里,守护着这个钵。后来佛来超度他,把钵处理了,他才离开了。   人对财物的执着,就是这样,给你的当下和未来都造成痛苦。人都不愿意离开财物,其实失财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钱财离开你,要么是你离开钱财。如果是钱财离开你,那一定是破财了,变得一无所有了,这也是痛苦。有的人破产以后,绝望地跳楼了。为什么?因为这是痛苦的煎熬啊!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都被拿走了、骗走了,瞬间就变成了一无所有。他无法接受这种事实,绝望而选择死亡。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希望不要破财,希望一分钱也不要离开自己。“老天爷”可以满你的愿,佛能给你加持,可以让所有的钱财都陪着你。但是你死的时候怎么办?这些钱财还要留下来,你还要离开。这个时候,钱财都变成了一种障碍。很多人死的时候都变成了亡鬼,因为放不下钱财,放不下儿女,尤其是放不下自己的财产。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辈子积累的财富,就是放不下。 尤其现在很多人玩古董,收藏很多东西,到时候真的也会放不下。将来若是突然要离开,却没有妥善处理这些东西,肯定会像那位比丘一样,变成一种动物,甚至是饿鬼,来保护这些东西。有的人还说这是“爱好”,算了吧!喜欢这个,喜欢那个,等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若是没有放下,都是解脱的障碍。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 “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来轻视 “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来轻视因果” 万法皆空,但因果不空,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现在用无我和空性等高深见解来轻视因果的情况非常严重。轮涅一切法都是无我的,都是空性的,善业、恶业都是空的,但不是没有因果。在空性、胜义谛的境界里是没有因果的,但是那不等于没有因果。就好比在我们实修中心的院子里没有牦牛,但是不等于没有牦牛。禅宗有这样的见解,我们讲大圆满正行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见解。无论被白狗咬,还是被黑狗咬,咬出来的血都是红的。同样道理,无论是执着善还是执着恶,都是执着,都会影响你成就,影响你功德圆满。所以,我们不能执着善,也不能执着恶,都要观为空。 在胜义谛的境界里,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但是我们不能拿这样的境界来概括一切。在世俗谛的境界里有善也有恶,有快乐也有痛苦。二谛是双运的,世俗谛中“有”,与胜义谛中“没有”是一体的。“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所以,可以说“有”善恶,也可以说“没有”善恶;可以说“有”苦乐,也可以说“没有”苦乐。 这里强调的是,“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来轻视因果”。如邬金莲师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的见解)极其重要,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无有解脱的机会。”又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也就是说,在证悟实相之见解的同时,必须要细致入微地取舍因果。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成就宝鉴论》
达真堪布: 大智慧来自于一心一意 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活法。好好学佛,好好修行,你真有佛法的时候,你就有办法了,遇见任何事情都不用害怕了,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现在的人,什么都害怕,因为都把世间这些事看得特别重。不要这样。你看淡了物质,精神才能得到解脱。物质没有看淡,世间没有看淡,你的精神无法解脱。 不要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一切随缘就行了,因为都在变化当中。按世间法来讲,“计划没有变化快”;按佛法来讲,时刻都在变。好也在变,坏也在变,你心里清楚有准备就行了。现在他对你笑呵呵的,你心里要清楚,一定会变。他对你凶狠的时候也不用害怕,肯定也会变。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你心里明白就行了。我们真有无常与空性的见解了,就能解脱。如果没有也不要害怕,忍一忍。实在对治不了,你就一心祈祷上师三宝。 一心祈祷也难。我们都会祈祷,但是没有一心。一心就是力量,没有一心就没有力量。什么叫一心?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这就是能量,非常大的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定力。定中生慧。你有一心,有定力了,立刻会生智慧。生起了大智慧,你立刻会超越所有的违缘和障碍。这是佛菩萨的力量,也是自心的力量。你的注意力能放在一个对境上,比如放在观音菩萨上,一心想着观音菩萨,念着观音菩萨,一心一意地将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一起,这就是力量集中在一起,这个时候就能生智慧。生智慧了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智慧了,就能断迷惑,断烦恼,断痛苦。一心祈祷,所有的一切立刻都会过去。不用害怕,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我们有时候做不到。想着家庭、孩子,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死了怎么办。考虑这么多,所以总是达不到一心,这样就没有力量。心本身有力量,但是我们的心已经散了,心散了力量就散了。 ……大圆满法网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 我们有办法看到六道轮回的存在吗 对轮回观和因果观,我们作为学佛人,不应该闭目塞听,应该好好地观察思维,应该有个判断: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相信就是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如果不明白,可以去找一些依据,通过观修等方法亲自去体会。看看到底有没有轮回?看看到底有没有地狱?通过修行,通过禅定力,能感受得到、体会得到。 对于轮回的种种痛苦,绝不能只是局限于表面听听,而必须从内心深处去体会这些痛苦,一定要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如果你深信不疑,也就不需要刻意提防恶业,欢喜善法,自然而然就会断恶行善。举个例子:世尊的弟弟难陀因为贪恋妻子而不愿意出家,佛陀利用各种善巧方便使他入了佛门。尽管身已出家,可是难陀不学律仪。正当他准备溜之大吉的时候,佛通过神通,通过禅定力把他带到了天界。世尊悠然地坐在一个地方,对难陀说:“你自己去看吧。”难陀看到很多无量宫殿里有很多天人在享受着快乐,其中有一个无量宫殿是空的,就问:“为什么这间宫殿是空的?”天女回答:“在人间,世尊的弟弟难陀守持戒律,他将来会从人间转生天界,这是为他预备的无量宫殿。”难陀满心欢喜,回到世尊面前。佛问他看到什么了,他就如实地告诉了佛。佛又问他:“是你妻子漂亮,还是天女漂亮?”他回答:“天女漂亮,妻子与天女相比是天壤之别!”返回人间后,难陀开始护持清净的戒律。 佛告诉众弟子:“难陀是为了天界的安乐而修行的,你们是为了解脱而修行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不要和难陀讲话,不要和难陀坐在同一座垫上……”众弟子依教奉行,难陀为此非常苦恼。这时佛通过神通,通过禅定力又把他带到了地狱,让他自己亲眼看看地狱众生所感受的痛苦。难陀看到地狱中有很多炽热的铁锅,阎罗狱卒们拿着各种兵器打、割、煮着众生。其中有一个锅是空的,下面燃烧着熊熊烈火,许多狱卒围绕在旁。他禁不住问:“这里面为什么没有众生呢?”狱卒们告诉他:“世尊的弟弟难陀为了获得天人的安乐而守持戒律,他将来转生天界享受安乐,当善果穷尽以后就会堕落到这里。”难陀一听吓坏了,心有余悸地返回人间。此后,难陀深刻地意识到即便升入天堂最终也会堕入恶趣,善趣果报同样无有实义,因而真正生起了出离心。正因为他已经亲眼目睹了地狱,所以护持清规戒律一尘不染,细微的学处也从没有违犯过。世尊也说:“在我的教法中,难陀护持根门第一(持戒第一)。” 你现在一点禅定功夫都没有,还说:“我看不到,感觉不到啊!”等你看得到了,感觉到了,你就完了!我们现在就是要通过观修把心定下来,好好修四禅八定,等有了禅定功夫,就可以去地狱等其他道看看了。你现在虽然没有这个能力和功夫,但是不能否认这些事实啊! 若是不修行,还想亲身感受、体会,恐怕就要等到你真的下地狱的时候了。若是想去地狱等其他道游览一下,也可以通过禅定力来实现。无论是地狱还是极乐世界,都是心的显现,只能用心看、用心感受。逻辑不好用,科学仪器都不好用,即使再先进的仪器也找不到地狱和极乐世界。你想要切身感受,就要等业力现前,那时心中自然会显现这样的景象,就会看到六道轮回的存在。 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堕落地狱,所以无法能够感受到地狱的痛苦。我们也没有不动业,没有神通力,无法能够游览地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证、理证证明六道轮回的存在,可以让自己的相续中生起因果轮回正见。现在的人都相信科学,我们通过科学也可以证明六道轮回的存在。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成就宝鉴论》
达真堪布:安忍波罗蜜 【圣者的足迹24】安忍波罗蜜   安忍波罗蜜,是要安忍。我们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要安忍;我们修行遇到一些违缘的时候,也要安忍。但是安忍不是要憋,安忍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安忍波罗蜜?波罗蜜是智慧的意思,安忍必须要有智慧的摄持。有智慧的话,你就可以很自然、很轻松地面对这些对境。其实一些对境都是暂时的,若是你忍一忍都会过去的;若是你能在心里放松、放下,自然就转化了,就变成一种好事,一种助缘了。   若是你自己心里放不下,自己没法去安忍的话,这个对境就会影响我们,我们的心会随着对境动摇,我们的内心就会烦恼,甚至会去造很多的恶业,这样对自己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因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相续被染污了。我们觉得我就该生气,我就应该出这口气,其实这个时候你就是在染污自己的相续,在践踏自己的人格。从道德的角度、或从我们佛法真理的角度去想的话,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也是一种很大的过患,不应该这样。   好好地去安忍,从心里去放下,这样我们的心就没有随着境动摇,这些对境就会转化成我们成就的助缘,转化成我们圆满的因素,所以这个安忍很重要。   安忍也是一种转念,不是憋着,憋的话会憋出病来的。憋一次,第二次就憋不住了,所以不要憋。自己明白道理了,这样自然就没有事了,本来就风平浪静的嘛!没有什么事,都是自己心的一种幻化,也是自己业力的一种现前,没有别的。所以安忍很重要,转念很重要。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 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达真堪布 答疑解惑 问:上师经常说:把弘法利生的事情完全交给善神护法,由他们来安排。那么我们怎么祈祷善神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 上师解答:把事情托付给上师三宝也行,托付给善神护法也行,都是一个意思。但是无论上师三宝,还是善神护法,都只是一个所依,主要是自己的心。你的心稳定下来了,成就就在眼前。一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为什么说你祈祷佛或护法了,就不用操这些心了?你完全能够把自己托付给佛或护法的话,那不就是一心了吗?你心就定了。心定下来了,力量就集中了,一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你就超越一切了。 其实佛也好,上帝也好,它只是个对境、所依。但其他教派就是说上帝能给你什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但是我们还有更究竟的说法,就是主要是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佛只是个所依,你通过佛可以把自己的心的力量集中,这样的话,你的心就不散乱了,你就超越了一切。但你现在做不到把自己全部托付给佛或护法,为什么?因为你功夫不到。这要有戒定慧的功德,你才能做到。 你现在说:“我把一切都交给佛了,交给上师了。”说是这么说,问题是你没有能够发自内心地这么做。到关键的时候你还是自以为是,还是没有按佛的要求、按上师的要求去做,你还是没有能够把一切都托付给护法。你还是自己在想尽办法——把佛忘了,自己去想,把善神护法忘了,自己去做,心还没有定下来。这种漂浮不定的心态是成就最大的障碍。 佛讲过,有信心就有加持,去除疑惑才有成就。疑惑是成就最大的障碍,疑惑是什么?就是不定的心,散乱的心。心不定,心散乱了,你的力量就不定了,力量就散乱了。这样的话,你就不能超越一切。 ……大圆满法网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行住坐卧用心去做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就那么得过且过,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我们不能这样。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不管是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不管是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既然有这个机会,既然遇到了就应该珍惜,了缘么!学佛修行就要了缘、了债、了生死。 什么叫了缘?不管是小事大事,样样事都认真、用心去做。小事也别嫌弃,大事也别害怕。连吃饭、洗衣服都用心去做,这都是一种修行。现在人做什么事情都不用心,连吃饭都不用心。吃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别的事,不知道饭菜是什么味道就吃下去了,就知道吃饱了。样样事情都应该用心,吃饭用心去吃,行住坐卧都用心去做,这样都是享受,都是修行。我经常讲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修行,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你学佛修行了,以前做的那些事情依然可以做,但是心念要转过来。转念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主要是我们都不管这颗心,心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直散乱,胡思乱想,东跑西颠。轮回就像苦海,我们的心就像海面上随波漂荡的孤舟,没有止歇的时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直处在这种状态当中!“唉,活得太累了,太没有意义了。太痛苦了,忍受不了了……”只知道苦、累,但是不知道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的心散漫,心没有归宿,始终在漂泊流浪。 如果你的心能停歇下来、稳定下来,能找到归宿了,你自然就不苦不累了。但是我们现在总觉得发心难,转念难。根本不管这颗心。如果不管它就很容易散乱,管了很容易驯服。上师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你不管心它就很调皮,你管也很好管。所以你一定要管住它,给它找个归宿,别让它乱跑,让它老老实实地安住。能把心管住,解脱就不难了。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 没有什么东西不会变 佛讲过,其实万物的本性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好也会变,坏也会变,感情会变,事物也会变,便是常态,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准备,外境突然变了,就会烦恼痛苦不断。 但当我们懂得了万事无常的道理,那不管感受到什么,面对什么,就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不应该的;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因为诸法的本性就是这样——变化的、无常的、虚假的。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对什么事都一定要看淡,都不要太当真,不要太执著,因为这都不会长久,有一天肯定会变。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烦恼、痛苦就会消除。 然而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并非如此,常常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把无常当成恒常,然后去执著。面对顺境,大喜过望。情况一变,又大失所望;已有的一些好处怕失去,没得到的怕得不到,总是在这样的状态中患得患失,这一切都缘于我们不明白诸法无常这个真理。 不管在何处,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得到的一定会得到,该失去的一定会失去。有的人心里很矛盾:这个工作对我不合适,我想换个工作,换了又怕不好。换也不踏实,不换也不踏实,心里总是犹豫。 请记住,没有必要这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随缘而作,才是真正的自在。 本文选自达真堪布仁波切佛学力作《人生没有彩排》
达真堪布: 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人想靠知识度化众生,这是做梦!虽然一些知识分子讲得都很好,出口成章,也很有道理,但是没有用,度化不了众生。度化众生要靠愿力和智慧,不能靠欲望和知识。因为知识没有力量,智慧有力量;知识没有超越,智慧是超越的。再丰富的知识也是属于世间,属于三界的。智慧就不一样。 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真正的智慧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若是没有去掉分别,没有放下执着,都是知识,不是智慧。现在有的人就是靠自己的知识,靠自己的学问,看似在讲法,在度化众生,其实是鹦鹉学舌,纸上谈兵,度化不了众生,只会增加众生的烦恼和分别而已。有修有证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 现在的人为什么在学校里学习了十年、二十年,不但没有减少烦恼,反而增长了烦恼?因为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古时的大德、学者们很有智慧,讲的也是智慧。无论是这些仁义道德,还是佛讲的这些理念,若是自己没有修、没有证,统统都是知识。即使表面上讲的都是诸法的真理,如果自己没有修证,仅鹦鹉学舌一般地讲,那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没有力量。 我们现在有闻思修三个阶段。只听闻不行,只思维也不行,还要修行。若是自己有修有证,不用说仁义道德,不用说佛法里讲的诸法的实相真理,包括一些普通的话语都是智慧、真理,都有力量。所以我经常讲:世间的千言万语,不如有修有证的智者说的一句话。真的是很有力量,很有说服力啊!说到众生的心里去了,能真正净化众生的心灵。所谓的加持与能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希望大家都具有智慧。 本文选自达真堪布仁波切《普贤行愿品》讲记。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意幻供养的功德利益      意幻供养的功德利益 我们能够时时将清净、美好的东西都进行意幻供养, 就能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因为在我们的相 续中要圆满这些功德。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种积累资粮的方法,其中最殊胜、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供养有实物供养和意幻供养,供曼茶罗是意幻供养,不需要具备很多的物品和资具,主要是忆念,即心里观想。通过观想,我们可以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若是发心到位了,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没有丝毫差别。实物供养是以身体、受用和善根进行供养,意幻供养是心里忆念。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为什么没有区别?首先要明确供养的目的:其一,是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其二,是要断除对世间物质的贪着。 若是我们能够时时将清净、美好的东西都进行意幻供养,就能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之所以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相续中要圆满这些功德。若是我们没有时刻忆念,就容易忘掉,容易退心。忆念的同时,还会生起信心,即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 清净信心就是欢喜之心,你越喜欢佛菩萨具有的功德,希求之心就会越强烈,修行就会越精进;欲乐信心是自己也想获得佛菩萨的功德;胜解信心是相信自己也能具足、圆满这些功德。忆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培养并生起这三种信心,同时能降伏、断除贪着。我们见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不去贪着,而能时时忆念上师,时时做供养,就直接对治了贪心。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做意幻供养。我们可以穿华丽的衣服,但不能贪穿;我们可以吃美味的食物,但是不能贪吃。我们可以将这些衣食住处,乃至世界上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通过意幻供养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这就是供曼茶罗。这是种圆满的供养,同时又直接对治了贪心。 无论看到了什么,比如看到美丽的草原、鲜花,看见漂亮的人或物等,都不能生起贪心,而要进行意幻供养。通过忆念三宝的功德,对三宝生起信心,时时刻刻提起正念,通过这样的正念直接对治我们的烦恼和习气。如果只在口头上说,很难降伏烦恼,改变习性。要想断除烦恼、改变习性,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样去做。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 > 三藏图书 > 雪域宝藏 >《点石成金》
达真堪布:大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 【圣者的足迹22】大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 现在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之后,很着急、很迷茫地去找工作,也不好好地去选择,这就说明自己还是不自信。盲目地就业,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现象。不应该这样。 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自己应该好好选择。但是你不要太着急,“面包”会有的。你越着急,越这样莽撞的,自己可能会更惨。 现在大学生多,就业是个问题。但是刚才说了,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平静一下,好好地去选择,这样一定会对你有用处,一定会有你自己的前途。 无论什么时候,违反道德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做。还有,我们一定要取舍善恶,对社会、对人类有害的这些事情不能去做,这叫造恶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个是不会浪费的,也不会有假的。 佛在《百业经》里讲得:“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有一天机缘成熟的时候,你就是要感受这些果报,所以不能做这些违背道德的事情,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好好去找一个适合自己、对社会有帮助的工作。好好去做人,好好去工作,这样的话,将来前途真的是光明的。相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向善的力量,这个是很重要的。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略说缘起法 略说缘起法 缘起法具有八种特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缘起法就是空性法,是空性法就是缘起法。 缘起法以因而生,观待而成。站在缘起的角度里,都是有生灭的,有来去的,有常断的,有一有多的。但这些是假象,不是真实的;可我们却把这些缘起法都当成实成了。一切境相、显现都视为了恒常,视为了独立,这叫执着。我们不知道眼前的人与事物是在刹那当中变的,把它视为恒常了,认为今天的房屋也是昨天的房屋,今天的这个人也是昨天的这个人,今天的我也是昨天的我,不知道在刹那当中变化、生灭,这叫执着。我们也知道,这个房子有一天会倒塌,这个人有一天会死亡……但是我们不知道在第一刹那的时候,眼前的这个房子、身边的这个人就在迁变,我们认为第二刹那、第三刹那还存在着。 我们认为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也是一种执着。好和坏是自己假立的,是自己的分别念,它不是在外境上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不知道,认为这个人好就喜欢,他一有变化,不好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伤心;我们觉得这个人不好,就讨厌,有一天他变好了,我们又开始喜欢了。其实这都是以我们自己迷乱的分别念假立的。知道一切都是缘起,就可以破除执着;知道一切都是空性,也能破除执着。因为都是缘起法,所以是性空;因为是性空,所以都是缘起法。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体的。 我经常给大家讲,虽然我们无法逃避,但是我们可以好好面对,就是这个意思。明白了诸法的事实真理、真相,心就可以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了,如如不动不是一下子变成了聋子或盲人。其实我们讲过,这些显现不会束缚我们、障碍我们,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才是真正的束缚、真正的障碍。分别、执着都是心!知道一切是缘起、是性空,就不分别、不执着了。一切缘法不是恒常、独立存在的,这叫性空。一切都不是恒常的,而是在刹那中生灭;一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观待存在的。刹那生灭,以因而生,观待而成,这叫缘起。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三藏图书 > 雪域宝藏 >《点石成金》
达真堪布:要将修行融入生活 【圣者的足迹21】要将修行融入生活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学佛修行的,但是好多人都是那种盲修瞎练的状态,这个是特别不好的。这样下去,慢慢就会变成佛教的油子,那时,就是佛法也无法救度。   我经常在强调:你学的是多是少这都不要紧,你修的时间是长是短这都不要紧,主要是你修的这些东西一定要融入相续,融入生活,你学的这些东西一定要用来改变自己的相续,也可以说是心态,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受益,才会得到佛法的真正功德和利益。要么,佛法和相续脱节,修行和生活脱节,这样你再精进,你明白得再多,也不会有任何成就,也不会有任何利益。   作为一个在家修行人,你不用懂得太多,也不要总是坐着修法或者念经,关键是你要明白这些道理。自己修行的时候,让这个生活变成修行,明白这些道理,这也叫智慧,用这样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我们最后圆满也是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这些一点一滴当中。这样才叫真正圆满,没有别的。   其实,说“我们要到达彼岸”,但是这个所谓的彼岸就是此岸,此岸就是彼岸,没有什么别的。你真正自己看破了,放下了,此岸就是彼岸;若是你没有看破放下的话,彼岸也是此岸。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然后尽量去把法融入相续、修行融入生活,也就是通过修行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个意思。这样的话,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满,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圆满。拿佛法、拿智慧来改变自己心相续,也就是心态,是很重要的。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罪福增减在心念   罪福增减在心念 佛法不离世间,修行不离生活。若是自己真有智慧,真能转念,我们所有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可以运用起来,变成消业、积福的方法。 我们无论是消业,还是积福,主要是调整这颗心。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的心。包括那些鬼、魔,也都是心的显现。若是心里不乱,心里清净,这些外表上的显现自然就清净了,不会有什么不清净的。有的人总是疑惑:“是不是我身上有东西啊?是不是我家里有东西啊?”这个时候你应该多观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应该到外面去找。肯定是心不清净,心乱了,所以外面才有这样的显现。 好与不好也是这样。我们有时候觉得好,心里就舒服、高兴;有时候觉得不好,心里就伤心、难过,这也是自己的心。这颗心非常可怕。若是心里想不通,就会看什么都不顺心、不顺眼,好像没有可以生存下去的空间一样。这也是心,就是一种想法,一种心念。当你把这个心念打开,把这种心态一放下,就变成另一个世界了。所以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地上。 我们修的曼茶罗是积福的方法,是上座修行时采用的方法。其实佛法不离世间,修行不离生活。若是自己真有智慧,真能转念,不仅仅是上座的时间,我们所有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可以运用起来,变成消业、积福的方法。否则,都变成造业的方法了。比如,我们吃饭、穿衣,若是不转为道用,而是以一些烦恼、恶念来带动,都是造业;若是我们能转为道用,比如,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座圆满的坛城,为了供养坛城而吃,就是积福了。 比如磕头、供佛,这些都是消业、积福的方法。若是你为了降伏敌人、战胜对方而拜佛、供佛,这是以嗔恨心而做的;若是为了中奖、发财、升官,为了自己能得到世间的一些利益而拜佛、供佛,这是以贪心而做的。还有的人,每天在寺院、经堂里拜佛、供佛,但是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跟着别人做。大家拜了,自己也跟着拜;大家供了,自己也跟着供。这就是无记的状态,也是一种愚痴的状态。因贪心、嗔恨心、愚痴而做的都是恶。表面上是在拜佛、供佛、修法,实际上却造业了。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睡觉。吃美味的东西在表面上看是贪吃,穿漂亮的衣服在表面上看是贪穿,睡觉在表面上看是贪睡。但是,如果你心态转过来了,把身体看成是一座圆满的坛城,那么,你吃东西是供养坛城,穿衣服是庄严坛城,睡觉是保护坛城。这样吃东西、穿衣服、睡觉都是积累资粮,都是修行。这个境界比较高。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伏这颗心,安住这颗心。衣食住行能不能积累资粮,主要看你的心态。如果心态没有转过来,都是造业。 我们无论是在上座的时候,还是在下座期间,都要观察这颗心,调整这颗心,这非常重要。若是走形式,仅在表面上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真心想改变自己,想解脱,要把一切功夫下在心地上。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点石成金》
达真堪布:向佛求财能求到吗      向佛求财能求到吗 很多人都把佛菩萨当成财神爷求财,而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成佛时就告诉过我们:“你可以求我,然我不能让你直接发财,但是我可以教你发财的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把佛菩萨当成财神爷了,跑到佛像前点几支香,然后在佛像前求:“我要发财,我要发财……”这是在糊弄佛菩萨。 你可以向佛菩萨求,但是佛早就说过:“你可以求我,虽然我不能让你直接发财,但是我可以教你发财的方法。”什么是发财的方法?就是做布施。你到庙里拜佛像,他不会和你说话,也不可能教你方法——那是佛像,不是佛。真正的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成佛时就告诉过我们答案。 若是你真想发财,为什么不做布施呢?有人问:“做布施是不是要拿很多钱,拿几千或者几万啊?要是这样,还不如到庙里上上香。三柱香就几毛钱,还是这个划算。”如是因,如是果,有舍才有得。你在佛菩萨面前上几柱香就能发财了吗?不可能。 佛菩萨是慈悲的、圆融的,他们不会舍弃众生。但他们帮不了你,不能直接让你发财,他们能教你发财的方法——布施。如果你不做布施,无论再怎么求佛菩萨,也是白求,你不会发财的。 若是你有条件,可以多拿一些东西做布施;若是你没有条件,可以少拿一些东西做布施。喂一些小动物,也属于财布施。比如,喂鸟就是拿一把米,一把米谁都拿得出来吧?这样做布施,功德与善根也特别大。饿鬼道的众生饥渴得不得了,我们在吐痰、洗澡、洗脸、刷牙时,若是能想到饿鬼道的众生,给他们发一个清净心、善心,将这些不净物布施给他们,他们就能得到。这都是布施,有什么做不到的? 你做不到,有两个原因:第一,没有意识到;第二,不相信。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布施的功德和利益。佛和上师都不止一次地讲过这些,但我们都没有深信,把积累福报的机会都错过了。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点石成金》
达真堪布:为众生求福慧圆满   为众生求福慧圆满 你的心胸没有打开,心量没有打开,还是不能直面社会,不能容纳一切,还是逃避的状态。真正为众生求解脱,求福德、智慧圆满这些功德的时候,才是生起菩提心。 我们通过学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断除了对世间的一切贪恋,就会生起真正的出离心,而想获得解脱。解脱共有声闻、缘觉、佛三个菩提果位。 前两种果位对一般的众生来说非但不是痛苦,简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但是对佛菩萨来说,不能利益众生,不能帮助他人,却是一种痛苦,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情。没有利他心,没有利益众生的能力,断证功德不能圆满,这种寂灭的境界是福德、智慧圆满的最大障碍,所以佛菩萨很惧怕。 出离心可以分小出离心和大出离心。大出离心是远离轮回和涅槃(寂灭)二边。涅槃有究竟的涅槃,有暂时的断灭涅。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虽然也是涅槃,但是他们属于断灭涅。 我们要观察自己,是不是看透了轮回?有没有生起出离心?生起的出离心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大出离心?是不是一心一意求解脱?如果不是求解脱就难了。如果求世间的福报,就不可能得到出世间的功德和利益。虽然你没有特意求声闻和缘觉的果位,只要你是为了自己,这样不管是求往生,还是求成佛,都是寂灭边。 大家要仔细观察自己,是不是真正把轮回、把世间看破了,是不是真正放下了。佛讲四法印,其中讲有漏皆苦。有漏就是有烦恼,有烦恼就有业障,有业障的牵引就是轮回,轮回就会痛苦。真明白了这些道理才能看破,才能不贪恋世间。不留恋六道轮回才叫放下,没有看破之前不会有放下,也不可能放得下。 我在轮回过患中讲过,六道轮回里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你有没有认真地听闻、思维、修行?只在字面上明白了是不会看破的,还需要思维、观察、修行。当有了深切的感受与体会,真正有了闻慧、思慧和修慧的时候,才是看破看透,才是真正的智慧。再修就可以获得声闻和缘觉的果位了。 若是你想获得佛果,还要看破和放下第二边——寂灭边。声闻、缘觉的果位也有所断和所证,只不过是该断掉的还没有断掉,该证悟的还没有证悟,断证功德和福慧还没有圆满。如果你没有直接求、直接修声闻、缘觉的果位,但是为了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己成佛,觉得“轮回太苦了,极乐世界太好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回来了!”“佛的功德、福报、智慧太圆满了,我也要获得这些,然后就什么都有了,就不用去打工了,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呆着就可以了。”“智慧圆满了,那个时候什么都会了,我还可以观察别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为了这些而修行,尽管你直接求的是去极乐世界,直接求的是成就佛果,极乐世界和佛果虽然不是寂灭边,但是你的发心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为了自己的福慧功德圆满,求的还是第二边——寂灭边。 你的心胸没有打开,心量没有打开,还是不能直面社会,不能容纳一切,还是逃避的状态。真正为众生求解脱,求福德、智慧圆满这些功德的时候,才是生起菩提心,这是世俗谛的菩提心,就是愿、行菩提心。 是不是真正看破了、放下了,是不是真正从心里远离了二边,这个很重要。明白、观察、思维后,发自内心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众生,就是发菩提心。为了度化众生让自己成佛,这是愿菩提心;为了成佛真心想修持,也就是发誓、发愿修持六度万行,修持一切菩萨的学处,这是行菩提心。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点石成金》
达真堪布: 生活在魔法世界 生活在魔法世界! 2016-02-12 达真堪布仁波切 月下清凉 魔有四种。前面说的烦恼魔是一种,还有蕴魔、死魔、天魔。执着五蕴本身就是一种魔,叫蕴魔;有生死的分别就是死魔;让我们造业,引起我们烦恼的都是天魔。 现在要降伏这些魔。要降伏烦恼魔,就要破除我执,证悟无我的智慧;要降伏蕴魔,就要证悟五蕴皆空的真谛;要降伏死魔,就要证悟心之自性。心之自性是不生不灭的,真正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时,才会遣除死魔。其实生灭只是一种假象。你真正了悟了、证悟了,对生死就没有恐惧了。对生死没有恐惧,就没有生死的苦了。不知取舍善恶,不知降伏烦恼,这些都是天魔造成的。暂时有正知正见,有取舍善恶的能力,最终对一切境的分别和执着都彻底放下了,这个时候才能断除天魔。自己回归自性、真正觉性圆满的时候,四魔就彻底降伏了。佛有一种别号叫“出有坏”。“坏”是毁坏四魔,成佛了就毁坏了四魔,毁坏了魔力就是佛。 其实,可以说是不存在外魔的,即使存在了也不可怕,主要是心魔。若是自己不去降伏,还是这样迷惑,心魔就是真实存在的,非常可怕。 现在,很多人放不下世间的琐事,都觉得成家立业是正常的,是应尽的责任;为家庭,为自己的团体,不择手段地去赚钱,也是应尽的责任等等,其实这都是魔。只是自己没有发现,没有觉察到。 你尽职尽责是应该的,但不是这样愚痴地尽职尽责,你要有智慧。你有智慧了,才能真正地尽职尽责。怎样才能具有智慧呢?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有智慧了,其实真正的智慧只有佛法里才有。你真正证悟无我和空性,真正能放下分别和执着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智慧。之前,都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是烦恼,智慧是无烦恼。有智慧才能了缘了债,没有智慧你认为这是了缘了债,实际上不一定。了缘了债了生死……大道理谁都会讲。什么叫了缘,什么叫了债?你跟这些众生、凡夫一起混,这不叫了缘了债。能把握住自己,不起烦恼,相续不被染污,同时能帮助众生减轻烦恼,增长智慧,这叫了缘了债,这样才能了脱生死。很多人都认为做家务,搞事业是了缘了债,其实不一定。若是有智慧的摄持就是了缘了债,否则就不是,还是在搞轮回,忙世间的琐事,没有任何意义。 本文选自达真堪布仁波切《普贤行愿品》讲记。大圆满法网站。
达真堪布: 略说变苦 达真堪布仁波切 云卷云舒 第九篇·琢心成器 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没有恒常的。 变苦是六道轮回中的三大根本苦之一。比如说在人道中,人们即使拥有了快乐,也是暂时的,随时都会变。健康、幸福、名誉、财富、感情等,转眼间就会变成痛苦。即使有再多的财产,有再大的名气,有再深的感情,说变就变,说失去就失去。 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没有恒常的,都离不开无常,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是一种自然规律,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烦恼和痛苦,让我们苦不堪言。 财产没有了,名誉没有了,感情没有了,很多人因此懊恼、失望、痛苦。没有必要!如果你是这种反应,说明你是个愚痴者。如果你是个智者,就不会因此而动心。变了没了很正常,缘聚缘散很正常,你因此苦恼了不正常。苦是自寻的,自找的。 发生变化了,受到影响了,感受痛苦了,这叫变苦。实际上这种变化不仅在发生的当时给我们带来了痛苦,过后还会让我们痛苦,变苦始终都有。变化之前,我们心里没有把握,已经拥有、得到的怕失去,然后提心吊胆,心慌意乱,心始终得不到安宁,不停地痛苦着;发生变化了,拥有的失去了,它让我们继续痛苦;失去了以后,我们还想得到,还要追求,这也是变化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是变苦。我们始终在变苦中遭受着折磨。 如果想学佛,想解脱,就要解脱这些痛苦。不是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叫学佛了;不是只念一部经就是学佛了。不仅是念,还要明白这些道理。钱财、名气、感情从“有”变成了“没有”,从“没有”变成了“有”很正常。如果明白了所有的变化是一种自然显现,自然规律,这叫学佛。如果这些变化没有让你烦恼,没有让你痛苦,就是解脱。我们就要这样学佛,就要这样解脱!
达真堪布: 慧眼破嗔心,疏通成佛路 达真堪布仁波切 云卷云舒 第九篇·琢心成器 作为修行人,尤其是作为大乘行者,应该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地摧毁嗔恨心。 作为修行人,尤其是作为大乘行者,应该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地摧毁嗔恨。如果内心深处没有嗔恨心,就是安忍。如果能修安忍,今生来世都可以享受安乐——今生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来世能解脱成佛。所谓的解脱就是解脱烦恼和痛苦,所谓的成佛就是福德和智慧达到圆满。如果能精进修安忍,就能对治嗔恨心,同时也能对治其他烦恼。这样我们可以获得解脱,获得佛果。 虽然我们不愿意遭受不幸和痛苦,但是嗔恨心强行地让我们遭遇不幸,感受痛苦;虽然我们想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和成就,但是嗔恨心会百般阻碍、扰乱我们的希求。如果嗔恨心一上来,我们就会以嗔恨心去造恶业,不仅现在心里没有了安乐,将来还要下地狱,要堕落恶趣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今生和来世一切痛苦的来源就是嗔恨心。然而,凡夫愚痴颠倒,当嗔恨心生起来时,还去非理作意,让嗔恨心增长。当生起嗔恨心时,我们往往会找很多借口去纵容它,令它的力量增强,破坏自己的相续,毁坏自己积累的善根,让自己今生来世都不得安宁,不得快乐。 如果真想获得解脱和安乐,就要对治嗔恨心。一旦面临对境,不能犯傻,不能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在对境出现的时候,关键是自己怎样看待,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如果你当它是好事,它就是好事;如果你以平静的心态去待,它也是正常的。比如,有人伤害你,侮辱你,你也许觉得不应该,但这只是你自己的看法而已,其实都是应该的。 是佛是魔,就看你的心。若你把它看成佛,它就是佛;若你把它看成魔,它就是魔。如果心不清净,它就是魔;如果心清净,它就是佛。如果真有智慧,任何一种对境,都可以变成好事,变成你成就的助缘;如果没有智慧,它就是坏事,就是修行的障碍。因为你生起了嗔恨心,毁坏了自己的相续,这是堕落恶趣、下地狱的因。结果如何主要看自己。如果你能以佛法,以智慧去面对或处理,一切都是清净的,一切都是圆满的,没有不清净的,没有不圆满的。 ……摘自达真堪布仁波切《云卷云舒》
新年第一天,你一定要念诵一遍八吉祥颂,一年吉祥圆满 - 达真堪布仁波切-----略说八吉祥颂的功德利益 做任何事情前,首先念一遍《八吉祥颂》,一定能顺利如愿,一切吉祥圆满,它的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 《八吉祥颂》是从麦彭仁波切的意海中出现的偈颂,它和《八吉祥经》的内容基本一致。《八吉祥颂》是祈祷八吉祥佛、八吉祥菩萨、八吉祥天女、八吉祥护法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正法、僧众的祈祷文,主要是以顶礼的方式祈祷的。 做任何事情前,首先念一遍《八吉祥颂》,一定能顺利如愿,一切吉祥圆满,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你今天要做一件事,念一遍《八吉祥颂》然后再去做,没有不如意的,没有不顺利的,没有不吉祥的,没有不圆满的。这个如意宝就在眼前,但是我们没有看到。 我们要出去谈事情、做事情,都是心慌意乱、提心吊胆的。不用这样!如果具有信心,先念一遍《八吉祥颂》,然后就放心了。我们却恰恰相反!《八吉祥颂》早就会念了,但是在该用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它。 “今天我要去谈事情,能不能谈好啊?会不会遭受不愉快啊?”不会的。如果你这样想,还是信心不足。“我想修法,我能修好吗?”“我们那边修大圆满法的人很少,我想弘扬这个法,但是我没有能力,能行吗?”如果你有这个发心,你具有信心的话,不用担心,不用操心,上师三宝就在你的身边,善神护法就在你的身边。你身边的众生如果有这个福报,有这个善根,一定能弘扬开,一定能成功,一定能行! 《八吉祥颂》的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如果遇到障碍,念《八吉祥颂》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念《八吉祥颂》也解决不了,那谁也没办法了。这不是法的问题,是个人的业障或众生的福报的问题,你再着急也没有用。这时,更应该好好修,替众生好好地消业障,积福德,种善根。业障小了,也许慢慢就好了。 做任何事情前,念一遍《八吉祥颂》,然后就可以放心了。 一个学佛的人,一个修行的人,在任何对境当中,应该非常稳重,非常自信。不应该心慌意乱,不应该提心吊胆,不应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修行的人,应该是很自信的。 《八吉祥颂》 任作何事之始,念诵一遍, 能顺利如愿成就,故当铭记。
达真堪布:新春之愿 新春之愿 (2016-02-08 07:28:34)转载▼  各位佛子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新春佳节,是众生喜庆欢乐的日子。在这里,衷心地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今天,我们做一个总结性地回向,然后还要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发一颗利他菩提心,在心里做一个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要为了众生精进地学修佛法,让自己道业日日增长,早日实现我们最终的愿望,然后去利益有缘的众生。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能够这样回向、发心,这是一个修行人,一个佛子所应当过的年。在跨年之际,旧的一年即将尾没,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应该这样修行。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修行有成!希望大家把心窗打开,请接受上师三宝的加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大家具有信心,就能够得加持。诸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主要是大家有信心,时时能够忆念上师三宝的话,上师三宝就能给大家加持,这个加持是一种能量。自己有信念的话,能提起信念,坚定信念,这也是一种加持,也是一种力量。所以大家时时要提起正念,时时祈祷上师三宝,这样就能够获得加持,一切违缘都可以消除,一切都会吉祥圆满的。最后再次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道业日增,早日证得佛果!大家新年快乐!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 为什么精进修持五加行却没有效果 阿底峡尊者说过:“清净受持三戒,但若对三界轮回没有生起出离心,还会成为轮回之因。”   “清净”指表面上清净;“三戒”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这三戒都守持得特别好,但若是对三界轮回没有生起出离心,即使受持得再清净,也会变成轮回之因。   “我修的是大乘法啊!我修的是密宗啊!这都应该是出世间的吧?”不一定!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看你有没有生起出离心。若是生起了出离心,有了出离心的摄持,都是出世间法。包括看似是世间法的,其实也都是出世间法。若是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这些出世间法,大乘法,还有密法,到你这里都变成了世间法,也是六道轮回之因。只能得到一些世间的福报而已,根本无法超出世间。   所以我经常讲,最基础就是出离心。现在有很多修净土的人,根本就没有修这些基础法。有些修大圆满法的人,根本不修加行;有的人修加行,但是只修五内加行,不修四外加行。   在2006年第一届百日共修中,我最强调的就是四外加行,对五内加行不是很强调。那个时候我讲过:“修加行比修正行还难,修四外加行比修五内加行还难。”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基础是最难的,有了基础修什么都不难了。   我们修加行这么多年,我为什么一直没有要求数量?就怕都赶数量。数量不重要,质量最重要。“我要修加行了!”然后先念皈依的四句偈颂,十万遍完成了。接下来修发心念偈颂,也赶数目,十万遍完成了。然后要修除障法了,念百字明,十万遍完成了。然后就开始修曼茶罗,擦啊,念啊,摆啊,十万遍完成了。开始修上师瑜伽磕大头。整天磕啊磕啊,把膝盖磕破了,额头也磕破了,觉得自己很精进、很虔诚。五内加行都完成了,结果相续还和以前一模一样,烦恼一点都没减少,习气一点都没改变,也许烦恼更多了,习气更怪了。这是什么原因?自己想一想。   我们现在强调的就是四外加行,就是出离心。你把四外加行学好修好,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有一定的定解的时候,才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再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扩大到邻里同事,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最有缘分、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想去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做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帮也帮不了,想度也度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我对其他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没有慈悲心!那些外人不经常接触你,不太了解你,也不是特别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装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转变自己。你自己转变了,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命运也转变了。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发清净心为他人好,完全是饶益他人的,不自私,不自利,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打扫卫生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打扫卫生有什么功德和利益?  答:打扫卫生是最好的修持方法。一切法的自性是不垢不净的,你感觉脏乱,那些众生也感觉脏乱,这都是你的业障和烦恼,也是众生的业障和烦恼。这些业障和烦恼正好显现在你眼前,你把它们打扫干净了,就消除了自己与众生的烦恼和业障,这才是真正的消业积福,这才是真正的还债。这里有弘扬佛法,有救度众生。你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别人看了也有舒服的感觉,也有欢喜心,这是佛性。你让众生见到了本来具有的佛性,多好啊!  以前佛有个弟子叫周梨槃陀伽,特别笨,教什么都学不会。最后佛告诉他:“你扫地吧。你扫地的时候心里想,你扫的这些尘土不是尘土,是你的业障,是你的烦恼。”他特别虔诚,对佛所说的话没有丝毫的怀疑,就照做了。最后把所有的业障烦恼都扫干净了,成阿罗汉了。这是一种消业积福、开悟证悟的方法!我们也一样,这些灰尘、不干净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烦恼业障、分别执着。打扫得越干净,我们的心地就会越清净,心就会越自在。在喇荣曾经有两个人,特别有名,讲法、辩经都非常好,人们都赞叹、恭敬他们。有一次,上师法王如意宝让他们连着七天扫大道。因为他们有违缘,这是一种消灾免难、去除违缘的方法,也是一种窍诀。我们藏地那边有这种情况,修行的程度越高,魔力就越大。如果不能战胜魔力,就去扫地;只要一扫地,一切魔力都会消失。小孩子上学学得特别好,大家都赞叹,这时候容易出现障碍,应该让他去打扫卫生,他就不会有魔力了。这都是一种善巧方便。   有人说:“我每天也打扫卫生啊,但是业障没有减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发心。洗脸、刷牙、洗澡的时候都应该发心,业障、烦恼就都能洗干净了。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你可以积福、消业。家庭就是佛国净土,自身就是最圆满的坛城。你庄严净土,清净坛城,这就是发心动机。转念才能消除业障,转心才能降服烦恼。
物质世界的发达所带来的 【圣者的足迹9】物质世界的发达所带来的 现代社会,物质是发达了,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人的欲望也膨胀了,都不满足了。空气被染污了,气候变坏了,地球撑不住了,这都是人类自掘坟墓。虽然以前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物质没有那么丰富,但是人们生活的非常开心,非常快乐,以前家家都会唱歌跳舞,现在没有了,都在追求物质财富。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物质发达了,但是精神落后了。精神没有跟上物质,物质的发展就变成了精神的压力。 佛在经中有记载,在末法时期,会出现战争、瘟疫和饥荒等灾难。现在已经有预兆了。战争随时都会爆发,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虽然嘴上说和平,但是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有自己的欲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也是只有利益没有别的,互相都是这样。这样,这个社会能好吗?社会没有变,是人心变了。如果战争发生了,饥荒也会发生,瘟疫也会发生。现在空气这么差,环境这么污染,能不发生瘟疫吗?还有地震、海啸随时都会有,因为地球撑不住了,压力太大了。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去破坏呢?为什么明知故犯呢?那是没有办法。我们作为修行人,作为智者,就要勇敢面对。灾难随时都会发生,但是要随时把握自己的心。心里有所准备,“世界末日”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有一天肯定会到来。但如果我们自己心里有所准备,就没有什么了。死亡并不可怕,若是你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就不会害怕。因为我们的灵魂不会死,真正有修行人就是换个躯壳,换个肉体,就像换件衣服一样。对死亡无有恐惧,真正勇敢地去面对死亡的人,才是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有些人讲得很好,讲得都是大道理,但是心里对死亡没有把握。若是真正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心里若是有恐惧,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就者。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学佛人,作为一个喜欢做善事的人,应该尽量去改变,尽量不去染污环境,尽量不去破坏环境,尽量去克制自己的欲望。现在,克制欲望是最重要的。克制个人的欲望,最重要的是克制国家的欲望,这样灾难能缓一些,能少一些。大家尽量去做,去努力吧!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在无常的谤赞中解脱 在一切对境中,心都要保持平静。即使有人赞叹你,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因为还有人讥毁你;即使有人讥毁你,也没什么可伤心的,因为还有人赞叹你 假如你希望人人都喜欢你,赞叹你,是不可能的。虽然伟大的佛陀已经功德圆满了,但是也并非人人都赞叹他,喜欢他,也有很多人讨厌他,甚至诋毁他。那么,是不是成佛以后,还要遭受痛苦和不幸呢?不是。佛把一切都看透了,所以他的内心是不动的,他觉得这都是很正常的。有人赞叹是正常的,有人诽谤也是正常的;有人喜欢是正常的,有人讨厌也是正常的。所以你身边的这个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跟你嘻笑,一会儿又打骂你……都很正常。看一切都正常,就是解脱。 当有人赞叹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去想想那些诽谤你,讨厌你的人呢?我们要保持心的平和与冷静,否则就会得意忘形,“有人喜欢我,赞叹我了……”高兴得不得了。其实,没有什么可得意的,还有那么多人讨厌你,诽谤你呢!即使他现在赞叹你,喜欢你,也是无常的,也许明天就会讨厌你,诽谤你了。 当有人讨厌你,诽谤你的时候,你又伤心得不得了,情绪又低落了。这个时候你应该想想那些喜欢你,赞叹你的人,“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我,还有那么多人赞叹我呢!”这样思维的时候,心就平静下来了。 开心的时候别太得意,还有痛苦的时候呢!痛苦的时候也不要太消极,还有开心的时候呢!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一切都是无常,心里要有准备:不管他现在如何,将来肯定会变。这就是解脱。虽然我们逃避不了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 …… 达真堪布仁波切《云卷云舒》
达真堪布:愿力如刀医烦恼 我们生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可能要做手术,但这是为了治病。虽然这个过程会让你很害怕,很痛苦,但是你也会接受这种治疗。因为这可以让你解脱病苦,恢复健康。 同样,我们为了获得解脱或究竟的果位,即使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遭受一些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也是值得的,也是要忍受的。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忍受,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明白解脱成佛的重要性。 什么叫解脱?解脱是永远解脱烦恼、痛苦。无论你是何种身份,何种条件,无论你是乞丐还是国王,如果解脱了,都一样不会有烦恼,不会有痛苦。 其实人一生的快乐、幸福和物质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没有放下,没有真正获得解脱,即使你的身份高贵,你的财产富足,也一样会烦恼痛苦。如果你有成就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无论身在何处,都一样会开心快乐。 什么是成佛?就是福德和智慧达到圆满。“福德”是指善巧方便,所谓福德圆满,是指一切善巧方便都具足;所谓智慧圆满,是指无论你在哪一道,无论是何种身份,内心都没有任何烦恼、疑惑。为了解脱成佛,我们经历一些灾难或痛苦也是值得的。 其实,我们要的是这种心态,要的是这种精神!内心不能怯懦,要勇敢。只要有誓愿的力量,就能超越灾难或痛苦;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当下就是解脱。之所以会有障碍,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坚强;之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自己的愿还没有发出来,心量还没有放开。如果我们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强大的愿力,就不会痛苦了,也不会有障碍了。 …… 达真堪布仁波切 《云卷云舒》
达真堪布:如何能圆满财富 【圣者的足迹8】如何能圆满财富 佛讲布施是圆满财富的真正的因。但是人都不愿意做布施,归根结底就是怕失去自己拥有的,其实不会的。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舍的越多,得的越多。我们经常放不下,就是因为已经得到的怕失去,未得到的怕得不到。其实不是这样的,放下了就得到了,随缘了就顺利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随缘,攀缘啊!越攀缘越不顺利。 布施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你不用拿很多钱财、拿很多东西做布施,哪怕拿一粒米、一滴水做布施,将来得到的福报都是非常大的。以前人间出现过很多转轮王,转轮王是统治整个四大洲的,他们也是曾经做过布施,比如给佛供养了七粒米、七粒豆,就得到了这样的果报。 吃饭、喝茶等都可以先供养给佛菩萨,这里面有一种恭敬心,然后当加持品吃喝。看成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这里有一种感恩心,这样吃饭也是在培养恭敬心和感恩心,将来得到的福报和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还有剩饭剩菜,我们排泄的一些脏东西,都可以做布施。因为恶道的众生需要这些东西,扔了就浪费了,恶道的众生也得不到。如果发一个慈悲心,发一个善心,恶道的众生就能得到。比如我们洗澡的水,漱口的水,排泄的东西,要布施众生,愿恶道的众生都能得到。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善根净化他们的心灵。你发了菩提心,恶道众生也能得到。   嘎达亚那尊者是佛陀的一位大弟子,经常到饿鬼道去度化众生,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饿鬼母,带了好几个孩子。她问尊者:“你是否去卫藏那边?我丈夫为了寻找食物去卫藏那边好多年了,要是你碰到他,告诉他赶紧回来,我们母女都快饿死了。”嘎达亚那尊者说:“我怎么能知道哪个是你丈夫呢?”饿鬼母说:“他具足了九种丑相,你一看就能认出来。”嘎达亚那尊者到了卫藏,见到了很多饿鬼,其中一个长得奇丑,他就是那个饿鬼母的丈夫。尊者就转告了他老婆带的话。这个饿鬼多年没有得到过食物,他张开手给尊者看:“好多年了,就得到了一口痰。”是一个比丘吐痰的时候发了菩提心,于是他才得到的。  我们可以多做布施,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变成修行的方法,都可以变成行善积德的方法。是否有智慧、是否有方法,这是最重要的。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打扫卫生的时候 念转业消   打扫卫生的时候 念转业消  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也会让别人起烦恼。诸法的本性是不垢不净的,我们看着脏乱,这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我们擦灰尘,就是擦业障、擦烦恼,这是一种修行。我们把家收拾整齐了,心里也就整齐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而然就消净了。  佛在世的时候,有位比丘非常愚笨,教什么都学不会,一个字也记不住。最后佛让他扫地,并且扫地的时候心里观想:我打扫的不是灰尘,而是我的业障,我的烦恼。他非常虔诚,对佛说的话心里没有丝毫怀疑。就这样,他每天扫地的时候心里都不断地这样想,最后他清除了自己所有的业障与烦恼,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这也是一种消业积福,开悟证悟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学、不用呢?这些灰尘,不干净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烦恼业障、分别执着。我们把这些都擦掉,把家里打扫干净的同时,我们的心地也会越来越清净,自在。这都是佛教给我们的佛法,但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不愿意消除业障吗?你不愿意遣除障碍吗?如果愿意,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还是对佛法没有具足的信心。  自己的家就是净土,就是佛国,我们把它打扫得干净整洁,就是庄严佛净土,这就是发心动机,转念消业。能够转心,才能消除业障;能够转心,才能降服烦恼。这是一种善巧方便,最直接、最殊胜的方法。我们天天打扫卫生,为什么不这样发心呢?还是没有智慧!  如果有智慧,你就会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没有什么难的。没有智慧就难,心里总有矛盾、冲突与障碍。心不正,不会有正事;心不净,不会有清净。把心修好了,一切都会好。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一切一切都会吉祥圆满。我们这样学佛修行,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为什么福报只能修不能求? 【圣者的足迹7】为什么福报只能修不能求? 到庙里上高香,拜佛,不能说没有意义,这也是以虔诚心做的。但是世间人求的是物质上的东西,出世间人求的是心灵上的东西。求本身是一种苦,求不得苦是佛讲的人生八大苦之一,最好不要求。你现在有地位,有钱财等,是自己前世修来的,是自己前世行持善法的一种果报。自己前世种过很多福田,现在成熟在了自己身上,这都是修来的,求是没有用的。若是自己修来的这些福德穷尽了,求也没有用,依然不会有的。若是没有穷尽,你不用求也会有。该来的就会来,不该来的就不会来;该有的就会有,不该有的就不会有。   我听说在座的各位也不是都学佛的,但都比较喜欢做善事,这点特别好。但是要记住,无论做善事还是种福德,尽量以智慧做。做善事,做功德没有错,但如果缺乏智慧,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的烦恼、灾难等。现在有些人虽然有福报,但是也有烦恼、有灾难。因为这是前世种善根,做福德的时候,有不清净的行为和心态。我们经常讲要做些无漏的善事,无漏的功德。无漏就是不掺杂烦恼,不掺杂不好的手段。修这种善法,这种福德,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也是清净的,不会给你带来烦恼,也不会给你带来灾难。所以做功德,做善法,不能缺乏智慧,有智慧地做,这样将来为自己带来的福报也是清净的,也是圆满的。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佛法能治病吗? 【圣者的足迹6】佛法能治病吗? 现在人们都比较注重营养,但是更主要的是心态。前几年我看到一个报道,写的是美国在营养和环境方面搞得最好,但是60%以上的人都有心脏病。健康跟环境、营养也有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心态。心情好了,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些无法治疗的病也是,以前我们藏地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麻风病,从前是无法医治的,只能等死。有人患了这种病之后,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寺院,一个人上山了。过了好多年却没有死,又下山了。在汉地也有这种情况,我刚到汉地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晚期癌症患者,已经无法医治了。后来我让他学佛,让他闭关念莲师心咒,他闭关念了一千万遍的莲师心咒,最后好了,现在还在世,而且很健康,就是心态的原因。 还有一个报道,写的是丹麦的一对七十多岁的夫妇,长的特别年轻,他们有个三十多岁的女儿,他们长得比女儿还年轻。这件事轰动了全国,很多研究人员都去研究了,也没有研究出结果。他们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是一样,身体结构也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后来很多记者去采访了夫妇两个,他们说因为自己心情好,心态好就不衰老。想年轻漂亮,心态很重要,若是心态好了,就不用化妆了。若心里总是焦虑、烦恼,身体自然就会受到伤害,自然就要短命。如果想健康,想年轻,就好好地学修佛法,学修一些真理,升华自己内心的智慧。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学习,我非常着急。有什么办法呢? 答:做父母的,关心他、帮助他是应该的。你现在学佛了,可以为他做祈祷,为他做善根回向。你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尽心尽力了,他还是不太顺利的话,就随缘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现在不好,不一定以后不好;他现在好,不一定以后也好。这些都是无常的。好也是暂时的,不好也是暂时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执着,一切顺其自然,自己尽职尽责就可以了。你这样做,第一、没有放弃;第二、又放下了。 你们之间有共业,也有个业。共业你可以帮到他。所以,尽量好好改变自己。你一改变,共业一改变,他就会改变。有些个业,是个人的一些因果和业力,这样的话,你暂时也很难帮到他。但这也不是永久的,以后会好的。 眼光放远一点,心胸打开一点,不要因为他今天没有好好学习就开始着急。虽然今天他没有好好学习,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是你耐心地等待,一定会好。修行也是这样,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所有的一切都是好事。如果你往坏的方面想,都是坏事,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没有必要。 比如说,有个人出去的时候突然摔倒了。如果他心里不清净,就会想,“是不是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了?是不是有人在陷害我?”越想烦恼越多,心里越害怕。有修行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会把这当成好事。“可能是上师三宝在考验我,也可能是磨练我的一个机会。”这样想,一下子就开心了。如果事事都能这样想就好了,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到最低处? 【圣者的足迹3】 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到最低处?   这是在讲战胜自我。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放下了自我就解脱了。但我们就是放不下自我,这也叫傲慢心。人人都有傲慢心,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有傲慢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功德。在《萨迦格言》中有一个比喻:山谷中的小溪虽然小,但是声音大;大海虽然浩瀚无际,但却寂静无声。有一些微不足道功德的人,非常傲慢,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佛讲:“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傲慢心是一般凡夫都有的,有傲慢心就没有功德。 佛法讲顶礼——顶礼佛,顶礼菩萨,顶礼上师。身顶礼是磕头,语顶礼是诵经、念咒,意顶礼是恭敬心。三种顶礼中,意顶礼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若是没有恭敬心,念佛、念咒、拜佛没有多大的功德和意义。 傲慢心有两个特点:有傲慢心就会瞧不起他人,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和功德;有傲慢心就看不会对照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缺点毛病。顶礼是种恭敬心,是对治傲慢心的。恭敬心就是看他人的优点和功德,比如说我们给佛磕头,是因为我们知道佛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还有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为自己没有这些功德感到惭愧。 发现了佛的这些功德,然后有欢喜之心,这也是信心,对佛是否有信心就看这点。同时有一种惭愧心,因为自己不如佛。这两种心综合在一起就是恭敬心。是否有恭敬心就以这个标准衡量。有了惭愧心,就会改掉这些毛病,改正这些缺点。对佛的功德、智慧有一种欢喜心,就一定会争取获得这些功德、智慧,这样就会有进步,就会有变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多看他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自然就会恭敬家人,自然就会恭敬同事。这样家庭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单位的问题也自然就化解了。以恭敬心对治傲慢心,这点很重要。 无论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其他地方,尽量放下自我,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不是在行为上放,而是在心态上放,这样你的功德在最高处。若是你处处把自己放到最高处的时候,你的功德和德能都在最低处。所以尽量把他人放在最高处,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多看他人的优点和功德,多去利益和奉献他人。这种利他的心,这种奉献的心,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这里有很多企业家,也应该有这种经验和体会,真正去利益他人,去奉献的时候,心里才有真正的快乐。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达真堪布:为什么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 【圣者的足迹4】为什么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 这是佛讲的善恶因果。佛讲“如是因,如是果,谁造谁受”。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所以佛说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是去断恶行善,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 现在很多人都是颠倒的,想得到快乐,却不去种快乐的因——不去做善法;不想感受痛苦,但是偏偏去做一些恶事,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所想所行背道而驰。佛劝导我们不能愚痴颠倒,一定要相信善恶因果,一定要好好地取舍善恶因果。有的人说命运是注定的。其实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佛用究竟的智慧观察到,然后宣说的。改变命运不要靠神,也不要靠一些外在的力量,而要靠自己。那么,靠自己怎样去改变命运呢?就是改变心态,这样就会改变命运。   有很多跟我学佛的人,心态一改变,一切都改变了。以前单位的领导对自己不好,家里的先生对自己不好,儿子也对自己有意见,哪里都不好。学佛以后,以佛的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一切都改变了。领导对自己好了,先生对自己好了,家庭生活都圆满了,这是事实。我们想改变外边的东西是很难的,主要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是佛教给我们的窍诀。你改变了心态,一切自然就改变了。如果不去改变心态,一切很难改变。改变心态要靠智慧,若是没有智慧就不能改变心态。主要是多结善缘,多种善根,这样将来都是善果。改变命运就要这样,这是一种最究竟的改变命运的方法。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如何面对顺境和逆境? 【圣者的足迹2】如何面对顺境和逆境? 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下,都是一种成就的助缘,也是一件好事;若是自己执着放不下,都是一种违缘,都是一件坏事。所以,无论遇到顺境逆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心态的平静,这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能保持这种心态,能把握这种心态,这叫“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一个大成就者和一个普通凡夫,他们在吃喝拉撒方面不会有任何差别。当时佛陀和其他弟子都一样吃喝拉撒,佛每天也出去化缘,但是内心的境界是不同的,尤其是遇到对境的时候,会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就是“境随心转”,就是“大自在”,不会受外境的影响,也不会因此而烦恼。凡夫就不一样了,凡夫就会受影响,然后烦恼,甚至去造业,这是区别。 为什么说轮回苦?就是说若是你的心随境转了,这叫轮回,这是一种苦,因为不自由,不自在了。总是因为这些境而动心,顺境来了就高兴,同时怕失去;逆境来了就害怕,同时想摆脱——这些患得患失都是一种痛苦。不患得患失,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缘聚缘散,当成一种正常现象去面对,这样你就是大自在了。若是你的心总随着境转,那么无论你是何种身份,无论你是何种条件都一样,不会有真正的快乐,永远是烦恼的。 其实,不能说顺境逆境不可怕,但是顺境与逆境相比,我觉得顺境更可怕。因为在逆境中有时候我们能发现,有时候能转念,但是在顺境中很难把握,只知道去享受,去造业了,根本不会考虑将来怎样,不会考虑这个是对还是错,得意忘形了,真的是很可怕的!逆境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带来痛苦,但是顺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带来痛苦。逆境是直接地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顺境是间接地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如果放下了,都不可怕;如果放不下,都非常可怕。 ----达真堪布新浪博客
◣阿弥陀佛◥____达真堪布:惭愧心是消业的催化剂   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内心必须要有惭愧之心。佛法里讲忏悔,忏悔的根即是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有真正的忏悔,若是没有惭愧心,即使你每天念得再多,修得再精进,每天念几千遍百字明,每天念一百、一千遍《地藏经》,也不是真正的忏悔,你的业障或者过失肯定忏不掉,无法清净。   惭愧之心是修法的根本。你今天有过失或者犯错了,知道自己有过失,心里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对自己感到厌烦:“我怎么还会有这些过失,怎么还会犯这种错误。”心里生起惭愧:“我不应该犯错误,但是我犯错误了;我不应该有这些毛病,但是我还是有这些毛病,我什么时候才能改啊?”如果心里能有这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有一种愧心,尽管无法立即改掉这些毛病、错误,但是慢慢地一定会改掉的,那时你也就圆满了。所以惭愧之心很重要。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人要有惭愧之心。如果有惭愧之心,这个人一定会有改变,他的人生会很圆满。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解脱的障碍是什么?就是业障。若是有惭愧之心,业障会很快消除,成就也会非常容易。   我们可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惭愧心?也许有些人根本没有惭愧心,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已经很不错了。这叫什么?这叫傲慢。有傲慢就不会有惭愧之心,有惭愧之心就不会有傲慢。   除了佛,谁都有过失,谁都会犯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不知道自己犯错误,就还是没有惭愧之心。连自己犯错误、有过失都不知道,这种没有愧心的人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人不会有改变,不会有成就。作为凡夫,我们怎么能不犯错呢?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犯错,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怀着惭愧心,这样去做事,去修持,才是正确的。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 把佛法献给家人 学佛修行不是为了受苦受累,更不是为了起烦恼。我们学佛修行,应该越修生活越美满,家庭越和睦。因为你有修行就有智慧,就会处事、会待人。   但是很多学佛人因为家人不信佛、不学佛,还反对自己,就弃家人于不顾,甚至与家人吵架。这是伤害众生!有福报、有根基、有缘分的人才能进入佛门,才能学佛修行,否则是不可能的。家人没有像你一样的福报与智慧,你更应该悲悯他们、照顾他们,让家人体会到学佛的好处。   家里人反对你,与你吵闹,生活一团糟,你一时应对不了这些障碍,于是伤心失望,然后就想逃避:“还是自己学佛重要,不管他们了。”结果家越来越不像个家,最后只剩下一大堆烦恼,很可怜!不会学佛还学佛,不懂佛法还修行,都修偏了。   让众生高兴,这是行善;让父母高兴,这是孝顺。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能让家人高兴就行;但要知道,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众生。以前不听父母的话,惹他们伤心、生气,现在随他们的心,满他们的愿,他们觉得儿女变好了,然后也开始接纳佛法了。以前对爱人特别不好,学佛后对他(她)特别好,家里也干净利索了,然后爱人也开始跟着学佛了。这就是普度众生!慢慢能感化他们,你就当菩萨了。   但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自己把门一关,念佛诵经,磕头打坐,家也不收拾,饭也不做,甚至与家人吵闹。家人一看,你没学佛时还不是这样,学佛了反倒不如以前了,能不反对你吗?你这样一边伤害家里众生,一边拜佛、供佛,佛菩萨也不会加持你,善神护法也不会保护你。因为你已经违背了佛法,违背了上师三宝的教言。你的家人,先生、太太、孩子这些众生都需要你的照顾和关心,而你却不管不顾,这是舍弃众生。舍弃众生就等于舍弃了菩提心,等于舍弃了佛法。你可以不进佛堂、不上香、不磕头,只要你照顾好家人,让他们高兴,佛菩萨自然而然就会满意,善神护法自然而然就会护持你。这样你今生也快乐、来世也快乐,生生世世都会快乐。学佛修行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修行要依止仪轨,不要依靠感觉    修行要依止仪轨,不要依靠感觉   修行要靠传承,靠仪轨,靠上师的教导,不要凭感觉。我们的传承,是十八代近传的传承上师以及很多远传上师,通过三种传承的方式将净土与大圆满法传承下来的。传承上师里有两尊佛——法身普贤王如来和报身金刚萨垛佛;佛与佛之间是如来密意传。接下来,是极喜金刚到莲花生大士,他们都是持明,是大成就者,他们是通过“持明表示”这种传承把法脉传下来的。再后面,从莲花生大士一直到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都是补特伽罗耳传,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下来。这么多佛、菩萨、传承上师的解脱成佛的窍诀、方法都在传承里,这样法脉相传,是一套的,这叫传承。   仪轨是什么?仪轨就是方法。修行的道路不能自己摸索,学佛的方法不能自己规定。你们现在自己摸索,自己给自己定功课,认为《心经》好,就读三遍;《大悲咒》好,就读七遍;再觉得什么什么经好,就读六遍,这样来给自己定。这些法是好,但是没有传承、窍诀、没有一套完整的修持方法,你是无法修行的。   佛讲了“闻法四想”。第一个就是自己做病人想——我们都患了贪嗔痴慢疑的病。要治疗这个病,就要把善知识作为良医想,把佛法作为妙药想,把修行作为治疗想,通过修行对治烦恼。   药都能治病,有治疗心脏病的,治疗胃病的,治头病的。你得病了,想治疗,需要先到医院,让医生看看得的究竟是什么病,医生诊断清楚以后给你对症下药。你还要听从医生的嘱咐,一天吃三遍药,一次三粒,这样吃药才能治疗你的病。但如果你不去看病,不遵医嘱,自己随便一把一把地吃,对你来说只有害处,不可能起到好的作用。修行也是一样,觉得这个法好就给自己定三遍,那个法好就给自己定五遍,每天就这样乱吃药,不会有好结果。   一般的病,即使不能治好,也只会失去一条生命;但是修持佛法是关乎慧命的。对于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来说,失去慧命那是多大的危险啊!所以要依传承,依仪轨,依靠上师的教导,然后再学、再修,不要凭感觉。有清净的传承,有完整的仪轨,有正确的修持方法,然后就坚持修。感觉好、不好都要修,有进步、没有进步都要修。感觉随时都会变,不可能总有好的感觉;境界随时都会变,不可靠。   不用说学佛,我以前学汉语都是这样。有时候真的就不想学了,因为感觉自己说着说着就不会说了,像真的退步了似的。心里想,是不是以后再也学不会了啊?有时候就失去信心了。但是坚持过来以后,发现这不是退步,而是一种进步。   我们现在按照仪轨、方法学佛修行,也会有感觉不好、感觉自己实在不行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要供护法、做火施,为什么?就是为了遣除这些违缘和障碍。若是修行不会出现违缘和障碍,就不用做这些了。在密宗里,取得成就要靠上师和本尊,遣除违缘要靠空行和护法。我们翻山越岭,有违缘、障碍,有坎坷、磨难是很正常的。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
达真堪布: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因果有很多种,总结起来就是十种善业,十种恶业。十种善业是快乐的因,十种恶业是痛苦的因。因果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有些人到处造恶业,暂时没有什么恶果,但是“不是不报,时候没到。”业力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因缘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要统统忏悔!最好要明心见性,证悟空性,超越因果;最起码要断恶行善,转变因果。如果你真想解脱,想摆脱痛苦,只有这两个办法。   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能够超越是最好的,超越的方法都告诉你了。我们去了解、去体悟诸法的真相真理,真正开悟证悟,明心见性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受任何因果的影响,这就是超越因果,这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的修行暂时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达不到这样的境界,那我们就要转变因果,如理如法地取舍因果,断一切恶,行一切善。断恶就没有痛苦的因,就不用感受痛苦的果了。把恶业转成为善业,恶果转成为善果,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生活上有坎坷,工作上有挫折了,如果你这两点都做不到,就无法逃脱痛苦了。很多人都想逃避现实,这是不可能的。逃脱不了,只能面对,只能忍受,没有别的出路。   比如有的人身体不健康,总是生病,怎么办?首先,你能不能超越它?如果做不到,那你能不能转变它?断恶行善就是转变因果的方法。断一切恶,首先是不杀生。你能不能做到不杀生?能不能做到爱护自他的生命?我们的相续中有短命多病的因,我们通过忏悔,使往昔所做的恶业得以清净;我们行善,爱护自他的生命,多放生,能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这叫转变因果。“上师怎么办呢,能不能加持加持啊?”这就是加持!你能做到,就能得益。你行善断恶了,我保证你能转变。因为这是佛说的,这是因果。  最好超越因果,明心见性,证悟空性,一切如幻如梦,不受任何干扰,不受任何的因果,心如如不动。你现在功夫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你就统统转变因果,好好忏悔。都是凡夫,都是人,谁没有错?但是你不承认错误,不改正错误,这是错误,错上加错、大错特错!人犯错误这不叫错误。但是你不承认错误,你不改正错误,这种人没法救了,不会有进步,不会有转变!   我们现在都懂得了因果,以后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上师三宝只能给你指出道路,可以引导你,可以教给你方法,告诉你什么叫善恶,什么叫断恶行善,然后你照着去断恶行善,就可以转变因果,转变你自己的命运。你能断恶行善的话,将来能得到快乐幸福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要放任自流,不要违背自己,伤害自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不断恶行善,继续造业,将来永远要感受痛苦,结果还是这样做了,这不是对自己不负责吗? ----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