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购房🌈 摆遍熊尸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4 发帖数: 87 关注贴吧数: 13
日本2018最强机型Z9F 2018冬季OLED TOP5 1:松下FZ1000 2:索尼A9F 3:东芝X920 4:FUNAI 7010 5:LG E8P 番外: 此前介绍了OLED的特性,作为番外编介绍Z9F,Z9F作为索尼的旗舰机型,『最強テレビ』于2018年10月发售,相较于上一代旗舰Z9D,除了背光的分割“数字”小于Z9D,其他所有方面均强于Z9D,总而言之,比OLED的画质更好,超精细背光分区处理,实现近乎漆黑,无论是光线,质感,画面的还原度惊人。 一般OLED被认为“高画质”的理由自不必说是实际感官以后印象深刻,OLED没有浮光的纯黑,局部的高对比,低光部分的鲜亮表现,OLED的优点很多。 但是,实际上这么长的时间里,OLED和液晶的观感对比,也可以找出很多液晶得意的地方,液晶的的浮光黑、黑起来更贴近真实自然,尤其是最接近暗部的阶调要比OLED好,压倒性的亮度配合绝妙的背光,无法在纯黑中呈现高光体验的HDR愉悦是OLED无法带来的,12月1日开始的4K体育直播可以使用HDR的机会相当多,不止是电影的HDR作品,在明亮场所的HDR机会增多,高光部的颜色再现域,相比OLED的「RGBW」构成,液晶的范围更大。 索尼发表的「Master series」液晶电视Z9F拥有颠覆常识的实力,不单是技术上的要素意味颇深,也是今后商品选择的重要指针,“液晶,还远远未到尽头”。 OLED相比液晶的优点是「纯黑」「局部对比」「低光部的颜色加深」,譬如在漆黑的场所中观看,OLED则能更能体现愉悦性。 但是液晶也有「大画面」「HDR的高亮度延展」「暗部的平滑阶调表现」「光线色彩的真实性」这些特质,而且索尼通过背光制御,局部对比、暗部颜色的再现等,实现了OLED所无法达到的良好特性。 暗室、或者是客厅同等亮度的条件下,今年以重视画质为先的制品,Z9F比A9F更佳,A9F则更着重于娱乐面。这也正是索尼没有再发表大尺寸OLED的要因。
撩一撩micro led吧…… 有吧友好像对micro led电视很感兴趣,大概的撩一下。家里面的led灯里面不是有通电发光的小灯芯么,把比这更小、不到0.1mm的灯芯满满地铺在led屏上,就是传说中的超级赛亚屏micro led,55寸屏幕就需要红、绿、蓝各200万共计600万个灯芯,与液晶屏不同的是其各自发光,不需要背光。 micro led有非常残暴的对比度,我们都知道oled的对比是比较高的了,而micro led可以把oled从云之彼端摩擦到地心。液晶的对比度为3000:1,oled的对比度为1万:1,而索尼2016年发表的ZRD-1的对比度为100万:1,嗯,嗯???嗯,100万:1……所以展现出的画面非常惊奇,惊奇到什么程度?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在提醒自己就是在看电视,因为画面总有违和感,比如oled该亮的地方不亮或是液晶该黑的地方不黑,色泽不够正,就达不到自然的立体感,总不自然,总有一种深深地、无法忘却的......没错,电视感,看micro也许、可能总要提醒自己居然是在看电视? 由于是自发光式,和oled一样要多黑就有多黑,而micro led的峰值亮度却是oled不能比的,oled出于自身生命安全被控制在800-1000+尼,在领域应用上被划分为室内型,光线强的地方色彩的辨识能力就down了,明媚的阳光、风情万种的沙滩等画面都是oled所给不了的,micro的亮度和液晶差不多,亮得起来又黑的下去,才有了上述令人惊悚的真实感。 直接把它搬到日光直射的阳光房或是御花园去看又有什么问题呢。 而micro led的耗电又比oled少得多,竟然只有同尺寸液晶的一半,产品构造没有什么劣化风险,不像液晶电视温度高了元件一秀逗不经意就来个莫名其妙的??寿命还长的要死,还不像oled那样有烧屏的风险,有多长?比液晶还长。 说了这么多优点,当然也有缺点,缺点就是,你懂的。 索尼目前没有量产打算,只支持订制,三星倒是表明过2018年9月开始采用自家的屏幕量产,大几十寸差不多小200万人民币左右。不可远观亦不可亵玩焉。
跟大家撩一撩oled吧......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oled是有缺陷的,它并不是真正的有机el自体发光,而是通过白色的导光体通电打光,由于伪oled的材质特性,所以寿命并不长,越是让它亮,寿命就越短,谓之越光越慌,当年索尼想造“10年电视”放弃了继续开发,有机el技术卖给了棒棒,棒棒桑玩了一半不想冒风险,灵机一动应用到更新换代较快的手机上,棒棒鸡则想出限制亮度延长使用寿命的办法,答记者问曰“十年”??。 连续通电会使oled的有机粒子劣化从而使影像残留在屏幕上,谓之“粘屏、烧屏”,因此oled需备有防烧的监视系统,oled屏有三层构造,以前(a1,a8f)只监视TFT控制回路,现在(a9f)加增发光层的监控形成双监,时间表示和电视台标这种程度的烧屏已经解决了,一般家用看电视、电影都是没有问题的,但非一般的使用仍是无法杜绝烧屏的。 1:店铺的宣传广告,长时间停留在同一画面 2:游戏狂魔,体征、状态、物品栏等等的无断显示 3:亮度太高,因为oled材料寿命问题本身亮度受限,所以光线强的时候会影响视觉,不要调高亮度硬抗,该关灯关灯该拉窗帘拉窗帘 oled价格走势“参考”液晶之路,业界普遍认为oled的稳定价会低过液晶 ,因为工艺比液晶简单(的多),构成部件、材料比液晶少(的多)。 液晶分为推广期(缓降)普及期(急速下降)普遍期(稳定) 液晶2004年开始推广,2006年以后价格持续下降,2011年开始见底,前后七年之久……
广色域=高画质?误解 经常看到一些吧友举着背光分区或者亮度又或是广色域的牌子秒天秒地......我们在选择电视时,会有色域范围的check,色域只是一项指标,它既可能与高画质挂钩也可能形同虚设,甚至还很有可能等于低画质。千万不要认为「广色域就等于高画质」,这点非常重要,通常误解的人也很多,那是因为近年来把这个概念拿来讴歌的宣传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铺天盖地的色域陷阱,好的画质需要考量众多技术,并非是色域有多大的范围,亦或是背光达到多少分组,等等量化过的某些指标数值。 提升色域的确是为了寻求高画质的一种意图,但是色域并不能决定画质的好坏。广色域的有效发挥需要拷问相当的控制能力。即是说,并非是单纯的扩大了色域就好,至关重要的是能否将「正确的颜色」表现出来。 虽然提倡广色域,但当没有色域变换的把握能力在进行对颜色的校色时,广色域反而起到的是负作用,会使颜色过于鲜艳、不自然,甚至走色,原本是一件白色的衣服结果显示为米黄色的衣服,白种人的肤色犹如黄种人,正常的脸色看起来像得了黄疸或是喝了烈酒一般炕红,无法正确表现出适正的色域 只是单纯搭载了广色域的屏幕并不能成为高画质屏幕,需要令广色域活化的技术,首先需要高阶调性的技术,多阶调的内部伽玛补正机能,将各色的输入信号在屏内进行多阶调化,再现出最佳画面。还需要减少色斑的技术系统,使颜色和亮度均匀,需要对画面各位置的亮度和颜色进行测定,将色差在内部进行修正等等。 高画质需要众多技术的结合体现,亮度、对比、阶调再现、颜色再现、解像、鲜锐度、动画表示性能、降噪、精细化、灯的明灭、计算、微调、视野角等等,没有哪个品牌仅凭几项单一的指标就可以秒其他品牌。
2018ces会展 韩国的电视机品牌对于高画质的技术理解,也就是映像引擎的认识,经常被业界论为低下,作为他们最为得意的亮度、色域的表现虽然可以紧追日本品牌,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始终不尽如意。 而且超解像处理等技术还停留在很早以前就存在的阴影锐化的程度(强化轮廓增强立体感)也就是说超解像的同时也相应的弱化局部,把不清晰的部位表现得更朦胧更突出,说到底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OLED等技术都是日本的存续物,其自身并没有开发组件的能力。 就超解像这个问题问及三星和LG的顾问担当时他们如出一辙:我们希望放映出来的画质能尽可能保持原样,但是屏显性能似乎总要脱离最佳效果,在对于较为复杂的图像时,不进行某些映像处理是无法办到的,映像引擎所存在的重要性,自始以来日本各电视厂商的意识要比我们高得多,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一些手法使映像变得更风格化,虽然会严重失真,但“化妆”也是时下没有办法的办法,既然没能力图近真实就只能走出一条艳丽的浓妆路线。 这次的CES大会三星和LG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新的映像引擎,三星发表的是「8K AI TECHNOLOGY」,好像还没有正式的名称 三星:「我们的电视不是液晶电视,在背光使用了led,是led电视」今后要把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应用在led电视上,要比led电视更先进,谓之QLED,名言诞生(2016) 最近三星创发的新名词被跃进北美的TCL沿用,在场相关人员:这不是三星独创的名词吗? TCL:不,在北美QLED电视这个词条已然定固,我们和三星没有任何关系 CES会场附近活跃着“QLED”标语(图1) 最后,三星兴致勃勃的为大家带来大画面技术展示,且去一探。 这里先回顾一下 三星在OLED电视的开发中遭受顿挫,2014年表明从OLED电视的开发中撤离。然而日本厂商在显示性能上做出妥协和出于优先降低成本的方针,而采用了LG display的“OLED屏”为OLED机型做供给链,由于日本和LG合作,而LG又是三星的商业竞争对手,三星瞬间就下船了 三星意识到自己的劣势以后,2015年着手量子点,2016年开始搞量子点电视,追求更广的色域,2017年开始向外界宣传,“QLED电视要比LG的OLED电视优秀”,结果上很不错,北美人士真的很买账 三星开始发声很期待液晶电视的下一代,正是此次CES大会上三星发表新试作的原由 这次发表的micro led diplay,是以RGB为光源的我们所熟悉的LED屏显,没错,这确实被看作是OLED的后继型,而实际上,除了三星之外其他的一些厂商也都在研发途中,根据三星的负责人介绍了解到这次的micro led diplay电视会在2018年后期投放 当前仅知道为146英寸、4K分辨率 画质相当粗糙,颜色偏色失真严重,层次也不够分明。虽然黑位还行,但黑成一片没有明确的界线,一如既往的CG风格,不过亮度非常高,期待以后能有所进化吧 (图2、3、4) LG发表的新引擎为α9 Intelligent Processor,从说明、解要上与三星非常相似,也可以说基本一样,索尼与松下、HNK共同开发8K电视,计划2020年商品化 世界上第一台oled由索尼于2007年推出,当时的素材由住友化学与筑波开发研究所共同开发,但由于oled应用到电视这种大型显屏上只有3-5年的使用寿命,而索尼所要求的目标年限为10年,有机EL的RGB不能自体发光就谈不上是真正的OLED,(LG的“OLED”是将RGB过滤到白色布景的组合物)索尼不愿意花高价做半成品,最终因为经营方针的问题没有实现量产,在2010年宣退,停止显屏的制造,随后住友和筑波宣布rgb素材开发成功,三星与LG买下专利授权,关系技术者流入LG,三星退出OLED电视后继续应用于手机等领域,遗憾的是当时除了索尼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厂商拥有oled技术,当时的市场主力军有液晶(夏普)、等离子(松下)、SED(东芝) 液晶有极高的亮度可以保有原色的色纯度,贴近原画的程度要远远高于OLED,OLED每提升一定亮度就会对自体缩短相应寿命。 对于sony来说,当前“未完成的OLED”只是市场的应生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