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NO卡 卡卡NO卡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428 关注贴吧数: 0
Gloomy Sunday 传说中让 人自杀的钢琴曲 这首歌的名字叫<<黑色星期天>>,它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可惜它在1945年被毁了. 因为在这首歌存在的13年里,听过的人纷纷自杀.竟数以百计. 自杀者留下遗书都说自杀是因为无法忍受着无比忧伤的旋律. 此间还有无数的吉他,钢琴等艺术家弹过辞曲后从此封手. 作者死前深深的忏悔,他自己也没想到此曲会害死如此多的人.于是和欧洲各国联手毁掉了此曲. 它是由匈牙利作曲家 鲁兰斯*查理斯 在上世纪初创作的一首乐曲“黑色星期天”是音乐史上真正的“绝世”之作。 这首曲子到现在还是全世界禁止传播的乐曲!仅这一点也足可以“前无古人”了. 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 你可曾听说过杀人乐曲?这首“黑色星期天”是人类的最历害的无形杀手。 当鲁兰斯*查理斯创作出它的时候,引起全世界的轰动,不在于它的艺术方面, 却在于绝大部分听过这首乐曲的人都自杀了! 有记载第一个自杀的人是一个英国的一位军官,他在家里一个人安静地休息,无意中就开始听邮递员送过来唱盘,第一首乐曲就是鲁兰斯*查理斯的“黑色星期天”,当他听完这首曲子以后,他的灵魂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不一会,他拿出家中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枪声响起的同时,还正放着那首“黑色星期天”,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死亡线索。警方经过彻底调查和推测,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他确是属于自杀,但这首“黑色星期天”是间接杀手!并警告人们不要去听这首乐曲-------因为警方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也差点有人自杀! 接着这件事就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惊恐而好奇,不少自认为心理素质可以的人好奇地到处搜集并亲身体验,去探险。 其中一位美国的中年男子,听了几篇这首“黑色星期天”以后,开枪自杀,在他的遗言中写道:“请把这首曲子作为我葬礼的哀乐“。 接着类似自杀消息一个接一个,从欧洲到美州,到亚州,整个世界为之恐慌。 当时欧洲的一位非常有身份的名人在出席一个音乐演奏会的时候,他坚决要求在场的一位音乐家用钢琴弹奏那首“黑色星期天”,钢琴家开始坚决不答应,但迫于好奇的观众的压力和要求,但只好演奏。演奏结束以后,这位钢琴家发誓:以后永远不再摸钢琴!而那位提出要求的名人从此以后也隐名埋姓,销声匿迹了. 从此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开始销毁所有有关这首乐曲的资料。 “黑色星期天”的作者临终时也非常内疚。他说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造成了这么大的灾难,这并不是他的初衷的. 后来被示为,乐手们的最终目标,继续努力吧!!!!!!! 故事二: 音乐史上曾发生过一桩著名的“国际音乐奇案”:人们为听一首乐曲而自杀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 当时某天,在比利时的某酒吧,人们正在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的《黑色的星期天》这首管弦乐曲时,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杯中酒,掏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就倒在血泊里。 一名女警察对此案进行调查,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抱着侥幸心理买来一张那天乐队演奏过的《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心想,也许从这里可以找到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她把唱片放了一遍后,结果也自杀了。人们在她的办公桌上发现她留给警察局长的遗言:“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其凶手就是乐曲《黑色的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也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无独有偶。美国纽约市一位开朗活泼的女打字员与人闲聊时,听说《黑色的星期天》如何使人伤感,便好奇地借了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有去上班,人们在她房间发现她已自杀身亡,唱机上正放着那张《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她在遗书中说:“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这首曲子就是我的葬礼曲目。” 在华盛顿,有位刚成名的钢琴演奏家应邀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并为来宾演奏。席间一位来宾突然接到她母亲车祸身亡的长途电话,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便请钢琴家为其母演奏《黑色的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极不情愿地弹了这首曲子,刚演奏完毕,便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扑倒在钢琴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意大利米兰,一个音乐家听说了这些奇闻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的星期天》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便试着在自己客厅里用钢琴弹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钢琴旁,并在《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上写下这样的遗言:“这乐曲的旋律太残酷了,这不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曲子,毁掉它吧,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丧命。”   《黑色的星期天》当时被人们称为“魔鬼的邀请书”,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杀,因而曾被查禁长达13年之久。关于作曲家本人创作曲子的动机, 连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也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由于自杀的人越来越多,美、英、法、西班子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   这首杀人的乐曲终于被销毁了,作者也因为内疚而在临终前忏悔道:“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来惩罚我的灵魂吧!”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 献给所有曾经得到过所爱却又失去所爱的人,给从未得到所爱的人,给因为仍旧爱着, 于是选择自欺欺人的人。 这,是一面镜子勇敢面对,勇敢放弃,勇敢重新开始。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无论过去是否爱过后来却忘了,又或者是否是从未爱过。当你无 法成为他心里的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心便不会记得你,虽然他知道你深爱他,但他宁可 选择装作是不知道。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在你不或者是遇到麻烦而彷徨的时候去打搅他。他那儿绝 对不是你此刻应该的去处。也许他会在接你的电话的时候,淡淡的安慰你几句,却也仅 此而已。也许你会再想要一点什么,于是说:“我们见面吧。”而他肯定心有烦躁了。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爱,你的人,就会显得廉价许多。你占了下风,这是人的本 性。他会说:“好,不过我现在有点事情。晚点的时候你再给我电话吧。或者我给你电 话也可以。”而你这时千万不要当真,他只是找了个不是很高明的理由来搪塞你。请, 不要真的去等,不要骗自己。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与他讲你的琐事,也许此刻,你不过是希望让彼此更熟悉 一些。只是,他却无暇更是没有兴趣去了解你,你的生活,你的过去,你的长处短处与 他又何干?即使讲了。他也很快会忘记的,就如他忘记你的生日,你的地址,你的电话 一样。没有爱,于是你注定挤不进他的生命。即使,你要的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角 落。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在他面前流泪,不要在生病的时候告诉他。他无法给予你 照顾和关心,至多是同情下,而请骄傲的你,不要放弃本来属于你的骄傲。虽然太多的 人,在爱的面前丢失了太多。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和来骄傲?只是,要记得只有爱 自己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去疼惜你。而不是旁观的同情,怜惜。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他的爱便是他的负担。请不要去计算自己的付出,不要希望有什 么回报。爱着不爱自己的人,本身便是没有回报的。不要计较对于错。这样会快乐些。 要记住,你与他之间的爱,是单方面的,你用心,他无心。所以,也不要怪他。因为也 许他也想做好一些。对你不要那样的冷漠。只是,爱一个人,对一个人。本来就是一种 本能。对不起,他没有这样的本能。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失去自己的自信。因为爱一个人,并非他的优秀,而只是 一种感觉。他让你有这样的感觉,于是你爱他。同样,他不爱你,也并非你不优秀,优 秀,不是爱的理由。看看还有那么多爱自己的人,淡淡地微笑一下,也是异样甜美的。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也一定要祝福他。有了爱,便不该有恨。爱是美好的。恨是丑陋 的。何必让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化作丑恶呢?也不要觉得不公平。关于离去,他失去是 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却得到了一个重新生活,重新去爱的机 会。请不要想到“永远”。爱没有永远。你此刻深爱,却注定遥远的某一天也不再爱他.他只是比你早一步到达了这一天。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轻轻拥抱一下回忆的温暖,轻柔地凝视凋谢的温柔。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亲爱的,请你深深呼吸,一生路上,铺满了爱的花蕾,总有那么 一朵属于你,不是安慰你。而是,这生生世世早已经注定的。相信我。
不要再标榜我们的民族 看看中国人在做什么!! 我们的善行必须接受我们过失的鞭策,我们的罪恶却又赖我们的善行加以掩饰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但中国为什么不强大?说中国人脑瓜聪明,大概没人有异议。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犹太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究竟谁提出了这个说法,准还是不准,都无从考证,也没必要考证,反正中国人聪明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摆在那儿,四大发明摆在那儿,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摆在那儿,不承认中国人聪明,要么是无知,要么是睁着眼说瞎话。不过,这些年来大家对咱们中国人的聪明也发生了动摇和怀疑。     原因是:国内科学家和文学家至今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连国内设置的中国科技大奖也是一连三年空缺;科研和生产领域凡是先进的设备,绝大部分是引进洋人的;咱们的大学教材更被人戏称“文物”,比发达国家落后一大截子,以致不少高校不得不引进外国教材;咱们的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排名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打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中国人变得不聪明了?     琢磨了一下,得出了一个不知正确与否的答案: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了,而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转移到了以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上,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纪念低调的优质偶像 一个可怜的孩子,我只能这样定义朴树。说这话让人觉得好像我是个饱经风雨洞穿世事的得道高僧。天知道我比朴树小多少。  朴树不太懂得人情世故,有点像桃花源里的人。对着照相机不懂得摆POSE,唱歌不带动作,上台领奖不懂得要感谢公司,说声“谢谢大家”就下去了。孩子啊孩子!  朴树的歌很内敛,同时又有向外突围的趋势。他的声音纯粹就是一个大男孩嗓音,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我甚至可以听出他有些地方气息错了。但这种原始朴实的声音常常给我质朴而厚重的感动。  朴树说他有点自闭,他更喜欢唱而不喜欢说。他觉得音乐亲热而人群冷漠动物善良人类危险。他用长发遮住眼睛是为了“不把这世界看得太清楚”。他是为一些人一些事而不是为自己生活,“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我听朴树的时候会想起村上春树。也许是因为他们都一直在讲述“伤感而优美的青春,多情而孤独的年代”吧,只不过一个以音乐为载体,一个以文字为路径。  朴树的音乐底蕴就是孤独,彻头彻尾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末日后一个人站在荒凉的大地上仰望大得吓人的月亮时的孤独,而是站在像鱼一样穿梭不息的人群中间茫然四顾的孤独。前者是绝望,后者是残忍的绝望。  我想起一篇超短篇小说:世界末日后惟一活下来的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常常在想,当敲门声响起的时候那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是恐惧?是困惑?是欣喜?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我觉得那个人就是朴树,孤独地守护着地球,所以他对外界才会有那么强烈的抗拒。  朴树歌声中与生俱来的无助感是学也学不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富城翻唱他的《旅途》。尽管郭富城也许唱得比朴树纯熟,MTV拍得更精致,但始终没有朴树的厚重撞击力。再加上那些我不喜欢的商业运作,一句话: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朴树的歌里面《那些花儿》是我最喜欢的。我的一个笔友说歌里明媚的笑声和水流声让他觉得自己老了,那是挡也挡不住的怀旧感觉,是对纯真年代的一次回望。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 /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 如今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世人皆死 唯有科本 女儿骑在科本肩膀上,嘟着小嘴,眼睛凝视前方,哀愁、迷惘、充满语言,一双典型的柯特•科本眼睛。底下的科本歪着脑袋,裂着嘴,墨镜遮住了脸,只露着苍白的手臂紧托着肩上这个幼小生命。这是一张小图片,贴在墙上,无从考究它的拍摄时间,1993还是1994年?也许,就在科本自杀的前夕。 1994年,是“涅磐”乐队灾难的一年,灵魂人物柯特•科本于居所吞枪自杀,他留下了遗书,还有图片上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科本与柯特妮.拉芙(女子摇滚乐队“洞穴”主唱)的爱情结晶。 十年后,人们在深圳的酒吧纪念这位摇滚乐坛著名巨星,四处张贴科本西雅图演唱会的海报,重金属打造出粗糙噪音,灯光明暗闪烁,扭动的肢体、令人窒息的汗臭和烟雾挤满了狭窄空间……知觉乐队女声在高声朗诵科本遗书,她试图字正腔圆地表现出逝者的无奈和追思者的伤情,但淹没于人群中的我尽管张大耳朵,还是失败地无从听清,只记得最后抓住了两个字:仇恨。 第一次看科本海报,我禁不住惊呼:好看。一张极其周正的脸,眼、鼻、嘴、眉毛、胡子和披散的头发都码得正是地方,老套点形容,可谓“美男子”一个。惹人的却不是无暇的“模子”,而是那双直指心灵的眼睛——哀愁、迷惘、充满语言,一种似要抓住救命草的乞求,又透着深深挣扎的绝望。这副长相,不要说与摇滚二字相离甚远,简直是明摆背叛。但,就是柯特•科本,造出了天才Nirvana,乐和乐队、歌和歌者,成为永恒。 他们说,你不会喜欢科本,太重金属了。没听他的音乐之前,忽略他的眼睛之前,我信。摇滚我不大喜欢。我更偏爱于端坐茶馆里,手执线装书,任余音袅袅,熏香飘飘。直到某一天《About A Girl》响起。我正好躺在床上,早上微凉的阳光穿过淡黄的窗帘款款照了进来,柔和的空气在房间里肆意盘旋打转,本该是欢畅的鸟鸣啼叫,却被一曲支离破碎的和弦划破,然后,沙哑的嗓音开始流淌出窒息的抑郁、感伤、无奈与心碎……那一刹那,阳光退尽,我走进了《About A Girl》。 科本小时候喜欢收集玩具,并在上边描上红色的眼泪。我不知道这些玩具会不会留给他的女儿。父母的离异给科本的心灵划下深深伤痕。他流浪在大桥底下,饿了捞生鱼吃,困了以地为床,缺失的温情让他一生渴望理解和爱。《Did You Sleep Last Night》,是我喜欢的科本的另一首歌,从淡淡的探询渐渐变化为声嘶力竭的呐喊,极具震撼力。歌曲结尾处,科本极尽暗哑的声音在乐声稍静之后,又深深地发出叹息。令人心碎。我想,便是玩具听了也会流泪。 很多评论在科本逝后把他归为毒品受害者。我深不以为然。科本死前给柯妮特电话:“记住,不管怎么样,我爱你。”对一个用生命去爱音乐,爱同伴,爱妻子,爱孩子的人,身后又何必去追究他的得失过错?犹太女画家弗利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她的学生们说,在这儿你必须用光明定义黑暗,用黑暗定义光明。套用在柯特•科本身上,他表现出的激越,正好映射了眼睛里流淌出来的忧伤;他所说的仇恨,是不是也正因了他对一切极致的爱?
耐人寻味 藏在摇滚歌词中的经典语句 许巍《执着》: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现在就是漂泊,无法停止内心的狂热,对未来的执着。许巍《浮躁》:每当我想往高处飞翔,总感到太多的重量,远方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今我已不在想。许巍《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张楚《姐姐》:哦,姐姐,我想回家,牵着我的手,我有些困了。张楚《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保佑工人,还有农民,小资产阶级,姑娘和明星,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无所事事的人。何勇《垃圾场》:我们时候的世界,就是一个垃圾场,人们像虫子一样,在里面你争我抢。何勇《钟鼓楼》:是谁出的题是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窦唯《高级动物》:我的天,高级动物,地狱天堂,皆在人间。朴树点击进入写真《妈妈,我》:妈妈,我恶心,在他们的世界,生活是那么久,让我总不快乐,我活得不耐烦,可是又不想死,让我撞吧,让我撞吧,让我撞得头破血流吧。崔健《不是我不明白》:过去的所作所为我分不清好坏,过去的光阴流逝我记不清年代,我曾经以为的世界现在全不明白,我忽然发现眼前的世界并非我所在。崔健《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汪峰《晚安,北京》:晚安,北京,晚安,所有未眠的人们。汪峰《美丽世界的孤儿》:别哭,亲爱的人,我们要坚强,我们要微笑,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永远是这美丽世界的孤儿。唐朝《飞翔鸟》:每个人都曾渴望变成飞翔的鸟,在天空和太阳之间穿行,来吃一口梦做的午餐,把世界放在胃里化成血。唐朝《梦回唐朝》: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进喧嚣的庭院,异族在祭坛膜拜古人和月亮,慨然盛世令人神往。黑豹《无地自容》: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过感觉,我无地自容。郑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盼着能和你有个好结局,可惜我的力不足我的心有余,如果我哭了,也许是我老了,因为我变得很脆弱,很脆弱。郑均《不得安息》:还要再过多久才能安息,我的身心已经疲惫至及。铁风筝《这个夏天》:我病了 我要死了噢 我老了 哎我要笑了 哎我难受 哎 我热 哎 这个夏天 杨嘉淞《夏天2003》:我的日子依旧很简单我的梦想没改变,2003年的夏[ADS]天,我的心情在好转。地下婴儿《都一样》:我竭力掩饰着内部的空虚,勉强支撑着疲劳的身体尹吾《你笑着流出了泪水》: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劳累,活着就是互相折磨,活着就是不对,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劳累,活着还得互相安慰,活着就会憔悴,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是劳累,活着就得拼命挣扎,活着就得干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