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友酒 无烟友酒
关注数: 5 粉丝数: 20 发帖数: 510 关注贴吧数: 21
谭氏子孙邳州祭祖 谭氏子孙邳州祭祖 4月4日上午,正值全国第一个清明节假期,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谭氏子孙自发地到邳州市戴庄镇北戴庄村参加苏鲁豫皖谭氏祠堂落成典礼并祭奠先祖。 典礼与祭奠仪式在鞭跑和唢呐声中拉开了序幕,众子孙首先簇拥着先人的牌位到祖林请家堂,在家祠正中摆上祭品,烧高香放鞭炮,由德高望重的族人读碑文、致悼词,向先祖献鲜花、献玻璃牌匾,随后集体宣誓要继承先祖美德,诚实守信,爱国爱家,誓为社会进步、家族的兴旺贡献各自的力量。 据了解,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谭氏子孙原籍系山东省章丘城子崖古谭国,640年前始祖谭二公为避战乱,又由河南省开封府阳武县迁入邳州泇口,至今已相传28世,是邳州望族。现存清末民初老古谱两部,清楚记载着谭氏族人迁徙分布和历史文化渊源,先后在泇口、戴庄两次建家祠,后因战乱、年久失修倒塌,在众族人协助下,于2004年开始重建家祠,现举行落成典礼。目前来邳州寻根问祖的谭氏后代越来越多。 参加此次祭祖活动的谭氏后人主要来自安徽灵璧、山东枣庄、临沂、郯城、苍山及江苏徐州、新沂、邳州等地的210余人。另外,吉林省谭氏宗亲会、上海市部分族人也纷纷发来了贺信、贺电。 祭祖大会上,徐师大教授二十三世谭西振作了中心发言,他着重阐述了当今社会团结、和谐、友爱之情的重要性。最后,祭奠主持人二十二世谭运江(台儿庄人)进行了总结讲话,他真诚希望族人要加强民族团结,和谐共处;要继承先人遗志,弘扬传统文化;要富贵思源不忘本,同时,还提议成立“中华谭氏文化研究会”,得到了与会众人的热烈响应。纵观整个庆典祭祖活动,始终洋溢着文明、和谐、向上的氛围,彰显了谭氏子孙厚重的文化底蕴! 苏鲁豫皖谭氏续谱理事会 2008年4月7日于山东台儿庄(谭中法)
淮海邳州谭氏 元朝末年,中原重燃战火,天下大乱。 家居河南开封府阳武县的谭姓一族为求生路,兄弟四人放弃殷实之家,相约各奔东西。 从谭姓族谱中查阅,泇口谭氏始迁祖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名讳不晓,兄弟四人中因其排行老二,所以后裔尊称之为二公。 谭二公肩挑背荷、偕妻携子,风餐露宿,向着大海的方向,疲于奔走。 一日三更,行至徐州府境,但见天上阴云密布,霎时,天黑如墨,电闪雷鸣,大雨将至。二公一家被困荒野,感其背井之苦,想前途如萍,不禁潸然泪下。 感伤之时,忽然听天空中有人说:“尔安身到邳州泇之地可发迹也。”循声二公看得清晰,电闪雷鸣中关公威武形像闪过,随之顿逝。二公依其所言经多方查询,终于找到泇口,遂定居泇口街。二公在泇口安顿后,置田五十亩,事以农桑,人丁兴旺,家道日渐繁昌,童叟皆悦。至明末之时,谭氏家族极盛,为报当年关帝圣德,谭姓家族在泇口街建立了第一座关帝庙,以示纪念。 说到泇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泇口的来历。鲁南苏北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称之为泇河。它发源于鲁南沂蒙山区,流经山东省枣庄市、兰陵县、江苏省邳州市,于泇口街边汇入大运河。自古泇口北依西泇河,西靠中运河,村子又处于泇河之口,所以称之为“泇口”。早在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大运河边泇口码头即闻名遐迩,成为南北漕运的重要码头。它犹如镶嵌在大运河边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泇口街也因靠大运河而兴盛。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的泇口街南北长约十八华里,有七十二座不同名称的寺庙,七十二口井。泇口街市井繁荣商贾云集,因此在中运河段有“金泇口,银窑湾”之美誉。 可是,亘古泇口街地势低洼,又处于大运河和西泇河的交汇处,与古时的白滩湖毗邻,因而洪水围城,水淹泇口的现象时有发生。据有关地方志记载,在1668年7月25日晚,即清代康熙7年农历6月17日戌时,山东郯城发生了8.5级大地震。这次前所未有的大地震,造成千里河水倾泼丈余,地裂喷砂涌水,地陷下沉六米,河水决堤,洪水把泇口街整整围了三年,泇口最终被洪水淹没。至今从白滩湖泇口街遗址中仍可以寻到古代的砖头瓦片。 经历了这次大劫难,泇口这片昔日富庶之地,积水成湖,遍布沼泽,已然无家可居、无土可耕。此时,谭姓家族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开始举家迁移。他们有的远徙山东费县、兰陵县、邹县、滕州、沂水、泰安、枣庄等地;也有的迁移新沂、郯城、睢宁、安徽灵璧、萧县等;而更多的是搬迁至与泇口接壤的戴庄、岔河两镇。今日的泇口街仅有不足十户谭姓人家。 物转星移,沧海桑田,昔日一池碧水的白滩湖已经成为万亩良田。泇口谭姓也离开这片故土三百多年,如今定居繁衍遍及整个淮海地区,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望族。
我市党政代表团专题考察睢宁县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10月16日,市委书记陈静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睢宁县,专题考察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坚定自信、找准路径,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陪同活动。 王集镇鲤鱼山庄是睢宁县村庄建设布局规划中的35个保留改造村之一,已经创建成徐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走进山庄,古色古香的家庭院落、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王集镇通过收回村庄的闲置宅基地、空闲房屋,重点打造村庄生活区、乡愁记忆区以及特色产业和农事体验区三个区域,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有效破解了空心村的发展问题。代表团成员认为,王集镇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激活空心村内生动力的相关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随后,代表团一行来到姚集镇高党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参观,并深入高党乡学院、村级商业街、村史馆、服装厂等地,详细了解高党村三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旅游等情况。高党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占地220亩,安置居民660户,配套沼气站、幼儿园、养老中心等设施。村集体成立了村农业公司、村旅游公司,实现了农旅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经营,村民可享“地租+工资+分红”三笔收入。高党村着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三产融合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做法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魏集镇、双沟镇,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万亩稻蟹综合种养基地、湖畔槐园、陶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官路社区。大家认为,魏集镇、双沟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电子商务、乡风文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实效。回去后,将认真研究相关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邳州的乡村振兴的方法。 陈静在考察中说,省委、省政府发出了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的动员令,睢宁县先行一步,成效显著,走出了乡村振兴的睢宁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市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把推动农村集中居住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最直接抓手和最紧迫任务,消化吸收睢宁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把这次考察成果转化为加快自身发展的生动实践。   陈静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更新理念,打开思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以城镇社区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加快建设宜游宜居宜业新家园。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规模经营好承包地和宅基地,推进优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持续推动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着力做优做强品牌,加快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富民质效;深入研究思考,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村庄有序合并,做好新型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和管理。统筹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推动整合利用,切实保障支农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系统化运用“听讲干享”群众工作法,加强宣传引导,让群众了解集中居住、认识集中居住,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作出新贡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