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保 Axy1988011
人生中必备的七张保单 百万医疗,重疾险,人身意外险,养老金,子女教育,财富传承,信托基金
关注数: 50 粉丝数: 28 发帖数: 524 关注贴吧数: 46
银保监会刊文:相互宝属于非持牌经营!相互宝的回应认怂了?近日 银保监会刊文:相互宝属于非持牌经营!相互宝的回应认怂了? 近日,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布了一篇理论研究文章《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 本来一篇文章也不会引起什么大轰动,但是这篇文章中特别强调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的相关风险及问题,并且给他们定性为非持牌经营。 文章主要担心这些知名网络互助平台受众太大,采取部分前置收费模式,会让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同时,文章还指出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的三个特点:互联网化趋势明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风险隐患和社会危害大。 由于这篇文章是银保监会打非局刊发的,具备权威性,也代表了监管对相互宝这类网络互助平台的态度。 作为已经拥有超1亿用户的相互宝来说,这篇文章直接讲明其属于非持牌经营,让相互宝的身份和角色变得很尴尬。 为了避免事情进一步发酵,相互宝火速回应了银保监打非局的刊文。 相互宝方面表示,相互宝上线之初就实行实名制、无资金池、全程风控、公开透明这四大准则,确保互助社区的平稳、健康、可持续运行。 对于纳入监管问题,相互宝方面表示期待监管更多的指导,相信这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相互宝的回应来看,没有反驳自己非持牌经营的角色,在声明自己平台安全透明的同时,也主动拥抱监管,表示自己愿意纳入监管中。 有人说,相互宝的表态看起来就是直接认怂了。 但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相互宝属于网络互助,而非保险产品,不受《保险法》约束。 相互宝当初上线之时名字还是叫“相互保”, ▲ 产品刚上线时还是叫“相互保” 而网络互助平台所起的作用和保险很相像,相互宝的产品形态让很多人误以为是保险产品,当发生纠纷时却发现维权困难。相互宝受众用户群体又如此之大,如果不加以约束,的确存在不小的社会风险。 因此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经多次提出要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并且已经在着手制定准入标准。 从这个趋势来看,相互宝、水滴互助等平台纳入监管体系是必然的事情。 监管鼓励产品创新,但风险管控永远是不变的主题,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监管的底线。 但被监管紧急叫停了,才改为了“相互宝”。 一字之差,正是其身份角色面临的尴尬处境。
好多人都在问,我不知道买什么啊,但是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说的是假话,因为啊是这样: 1.问:买哪家公司好啊?貌似是问,其实在心里早就铁定了:没听过的不要,身边没有的不要,知名度不高的不要。 2.问:买什么产品好?这个貌似进步了,但是心里还是铁定了:没听过的不要,身边没有的不要,知名度不高的不要。 3.问:哪家理赔好?心里铁定了:没听过的不要,身边没有的不要,知名度不高的不要。 4.问:预算不高,怎么买?心里铁定了:没听过的不要,身边没有的不要,知名度不高的不要。 真的要买听过的大公司、身边人的、知名度高的公司时,却发现各种真相信息,揭露骗局,揭示产品巨大缺陷,介绍更好的产品信息。又犹豫了,又开始前面的问题,但是心里还是认定那几个不要。。。。。。 纠结不?烦不?是不是无限循环了? 行,那就好好考虑这几个问题: 1.公司大,知名度高,就一定给你好产品? 2.产品好坏与公司,有必然一定的联系? 3.理赔时,依据产品合同约定,还是看公司牌子?可你买的时候在看什么? 4.身边没有见过,哪个公司是一诞生就遍布你身边的?平安是吗?泰康是吗?国寿是吗?太平洋是吗? 5.买保险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懂,怕坑,怕不赔,怕贵。。。。。。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你信息不对称。 找到一个能给你提供全面信息的人,细心给你解答的人,你还是不能抛开公司偏见,回到产品为核心的买保险道路上,那就只能说:你是自己害自己,自己浪费自己的钱,怨不得别人。你本来就没几个钱,还被更有钱的人赚了,真是讽刺啊。 中国保险这么臭,消费者自己就应该负有一半的责任,是大部分人的愚昧,无知,偏见,助长了行业的谎言与嚣张。 想交流么,欢迎啊,想问什么么,也欢迎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