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broomcui mcbroomcui
关注数: 28 粉丝数: 259 发帖数: 15,032 关注贴吧数: 55
与天后的距离 后唱片时代,也就是流媒体时代了,国内专业女歌手目前存在两大流媒体天后:真正天后邓紫棋、OST女王张碧晨。 以q音为例来看看数据,真正邓紫棋前日收听约598w,收藏约2.4亿+,总热力值约60亿。唱片、单曲、综艺live全面开花。 ost女王张碧晨,收听304w,总收藏1.15亿+,总热力值31.3亿。OST为主、近期综艺live也很高、早期唱片翻红歌曲有。 结论:邓紫棋各项数据几乎相当于两个张碧晨,而且是多点开花,张碧晨在OST和综艺live上表现优异,专辑单曲略有欠缺,邓遥遥领先。 贴吧“预备役天后”,来看看贴吧小天后们与前辈的差距 单依纯:前日收听167万 ,总收藏3700万,总热力值,11.6亿。收藏和热力值在张的30%左右,收听约为张的55%,差距还很大,需要更多的热曲支撑。单的歌曲综艺live 共享最大 其次是OST(有原唱和翻唱) 单曲和专辑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黄霄云:前日收听约62.6万 总收藏2762万(由于999w+封顶,此数据吃点亏)总热力值12亿。收藏热力值可以说和单相差仿佛,日收听不到单的40%。黄的歌曲数据主要贡献是以星辰大海为代表的网络音乐公司定制歌曲,这个和网络歌手们属性近似,但黄确实是专业歌手出身。综艺live除了歌手前的两个以为数据都很差,歌手期间的live由于某些原因未在数据上体现,歌手之后所有综艺live几乎没有亮点。除了和Alan电音合作单曲外,专辑和个人单曲几乎没有存在感。歌手还是应该更多的作属于自己标签的音乐,同样的问题送给单依纯,从第一张专辑后,一首个人的单曲都没有了。 希林:前日收听25.4万,收藏1570万,热力值5.3亿。基本各项数据是黄的一半不到,这还是近大半年资源不断的情况下取得的。从数据上看,综艺live是主力以及春晚的妈女,合唱数据更出彩。她还需要考虑如何发挥个人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如果我是她制作人,我会建议她向着视觉系摇滚女娃方向做。 陈卓璇:前日收听8万,收藏438万,热力值1.4亿。和其他几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无法比较,只能说从纯idol向专业歌手发展的路还有很长一段需要走。
又回到什么是作品、代表作、好的演唱上来了 歌手作品分类:专辑作品、个人单曲作品、ost作品、定制歌曲作品、翻唱作品等。 其中个人单曲和专辑,是体现演唱者自我意识、自我审美、自我思想的作品,是最符合“本我”的演唱作品,小单单曲里的《分身》提现的是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喂》是一种自我和解的态度、《在夜里跳舞》是小资女享受自我的态度,《勇敢额度》整专则体现面临重压下任性做自己的态度、趁年轻多勇敢一点,从音乐风格上提现了单对于律动性、旋律性音乐的追求,努力把中文抒情和r&b 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做融合,并且尝试用气混声增强音乐的氛围感,所以这些是提现单本我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有资格成为代表作品,你的作品仅有热度,都代表不了你自己,算什么代表作? 当然作品空有本我没有很多人知道也算不上代表作。刚去过荷兰看伦勃朗的《夜巡》,给出钱定制画的老爷们的按照画家自己意愿进行的画作,被人嫌弃,让伦勃朗穷困潦倒,而到了后世却却成为传世佳作,而那些不走本心应付市场的“作品”却早被扔到了一边。 在个人作品上,小黄除了《打开》有点儿提现自己对音乐道路的执着(也不太走心留与表面),基本没有能表现本我的作品,那个所谓ep专辑,也许仅能提现少女中二的一面吧,没什么可评价的。歌坛近期的一个榜样是黄妈,歌手翻红后出的两张专辑,小霞1、2,就是对于自我的心态真实解剖展现,《无聊的》,《我的美丽》,几段失败婚姻以及生命的感悟,让《我的美丽》这样的作品各位打动人心。不止rocker、rapper需要keep real,流行歌手也应该如此。 本版上对于单在一专后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单曲颇为诟病,只能期待二专了。
完美的舞台来自于对情绪准确的表达和传递,评《心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answer%2F2742139698&urlrefer=8127e9e1f82879a3f7ced054549ae493 关于vocal方面微笑、龙一等都给予充分的评价。 个人感觉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live演唱舞台,是合唱舞台的一个新的经典作品。 这首《心火》是姚贝娜的自传歌,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病魔的抗争、在病魔缠身时也要放声歌唱的勇敢、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还有无悔.......某种层面上有点像宋岳庭的《Life's a struggle》。 在这个合唱舞台上,姚贝娜的充满力量的歌声表达了自我态度,乐观、勇敢、阳光,她的表情充满了笑意,当时她自信能战胜病魔(即使只是在心态上战胜)。而单依纯则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后辈角度,以尊敬、惋惜、悲伤的心态,在唱一首前辈的挽歌。在前面单依纯solo的part,单依纯是用R&B、偏Soul的方式在叙事,悠扬婉转,带着敬意和惋惜,在后面姚贝娜声音出来后,单依纯开始和声,和声尾音都有哭腔,与姚的坚定浑厚声音融为一体,一个乐观、一个悲伤,生者悲悯、逝者豁达,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把情绪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个人感觉,完美的舞台就是在技术保证的前提下,把情绪准确的传达给听众,这个舞台无疑做到了。
【纯心相依】《声生不息》大获认可,离不开背后极致服务(转) 原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thepaper.cn%2FnewsDetail_forward_18967085&urlrefer=7129bfe0c63aa76fc159256ca0bf8c0d 单依纯《声生不息》大获认可,离不开背后“小公司”的极致服务 “这位2001年出生的女孩,正成长为一位实力与观众缘兼具的歌手,这也让关注她成长的歌迷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她当年夺冠后宣布签约百沐娱乐,很多歌迷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签这家毫无名气的小公司”?甚至有人宣称,要大家一起监督这家经纪公司,“如果乱来,我们就去骂”。 百沐娱乐作为一家刚成立3年的公司,确实没太多噱头,公开曝光的信息也很有限。但从单依纯的发展来看,公司并没有急于从这位炙手可热的新人身上赚快钱。用创始人赵凯的话说,他更在意作品是不是能够对得起自己良心,公司也愿意陪伴艺人共同试错。 在讲究回报和效率的市场环境中,做这样一家仍带理想化色彩的经纪公司,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坚持。” “为了签约,和单依纯聊了一个月关于单依纯和百沐娱乐的合作,网上有各种传言。有人扒出早年李健曾和百沐娱乐创始人赵凯同框,推测李健在其中牵线搭桥。赵凯说,自己和李健虽然熟识,但工作中并无交集,签约单依纯完全是基于双方达成的信任和默契。同很多普通观众一样,赵凯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单依纯的歌声。他当即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单依纯的联系方式,立刻只身飞往杭州。为了签下单依纯,赵凯选择留在杭州。 他时常约单依纯喝咖啡,只聊音乐。以他的经验,知道很多公司势必会借着新人的热度,接各式各样的商业演出,将流量迅速转化为营收。但热度退去,歌手又要怎么选择呢?关于音乐道路,他更想听听单依纯自己的想法。 无论是节目组还是当时的观众,自然希望单依纯多唱一些《永不失联的爱》这样的慢版情歌,但单依纯说,自己内心更喜欢R&B这样的音乐。“你去唱R&B肯定会流失一部分粉丝,但年轻就是本钱。你只有19岁,还可以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这是我可以给到支持的。”赵凯对单依纯说,无论最后是否和百沐娱乐签约,都不要过度消费自己。在这样开诚布公的交流下,两人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单依纯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赵凯的建议。随后,双方对外公布了签约的消息,并宣布和猫眼娱乐达成OST独家合作伙伴关系。但当时的百沐娱乐实在过于低调,在公众知名度上还不如合作伙伴猫眼娱乐。以至于很多粉丝留言担忧,单依纯选择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会不会把自己耽误了。其实,在官宣之前,赵凯就已为单依纯今后的发展做了一系列的规划。节目之后,单依纯就演唱了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的推广曲《电影人的情书》。紧接着,她又在《天赐的声音》留下了四个让人惊喜的舞台。最后一期节目,她和谭晶合唱《舍离断》,谭晶留下了七个字的评价:你是我们的未来。”
【纯心相依】“反从众”的许三多!-我眼中的单依纯 在《爆裂舞台》节目中,单依纯给自己贴的标签就是,“反从众、就是我”。 从众是什么?顺应潮流、赚快钱、利益最大化就是从众,做事情更趋利就是从众。我想一个普通人从众趋利,只要不违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则不然,特别是一个歌手想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artist)的话。 市场上有太多“从众”的歌手了,只要能走红,怎么都行:市场喜欢唱跳歌手,就去搞唱跳;市场喜欢douyin神曲,就去唱神曲; 市场喜欢搔首弄姿,就跟着拍搔首弄姿的短视频。这个就是过渡商业化,是透支自我或者是失去自我,是让自己被市场左右。 李健老师说的,不希望单依纯过早的被采摘,指的是什么?就是不要过早被失去自我。李健老师还说,不要为了几分钱而唱歌,要唱自己喜欢的歌,说的也还是一个意思,坚持本我,哪怕这个我并不从众。有人说单依纯签约百沐并参加综艺就是过早的采摘,其实他们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现代社会没有人能离开商业,关键是你是不是被商业裹胁,失去自我从而“从众”、失去了你的自我坚持! 李健老师真的是中国好声音史上最好的导师,不是仅仅辅导学员的声乐演唱,关键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观、艺术观甚至人生观,我想单依纯是真的把李健作为人生导师的,她把李健老师的话奉为圭臬。众所周知,小单为了求歌是亲自去找她所欣赏的音乐人如唐汉霄何佳乐的,也为了音乐品质推掉了很多歌曲,出道短短16个月,就有8首歌曲登上百位专业音乐人评选的腾讯浪潮榜月度TOP20、6首登上月度TOP10、1首歌登上月度TOP1,是最年轻的上榜歌手,也是女歌手里上榜数量最多的之一,这就是依纯重视音乐品质的明证。 那为什么我还说依纯是歌坛许三多,是因为许三多有句口头禅,“这事它没意义”。人不可能那么纯粹,但用有限的时间尽量作有意义的事儿,就是现代许三多精神了。依纯出道以来主要作的事情: 1)发歌,这个我就不在具体描述了,特别挑歌,音乐品质有目共睹,有意义; 2)音综&晚会表演,单依纯上的综艺几乎都是音综,即使在少有的非音综的浙江台节目上,也献上了《回望》和《永爱》(周兴哲合唱版)。通过这些live演出,尤其是《爆裂舞台》《说唱听我的2》,将依纯在律动方面的天赋及技术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依纯的演唱表演能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有意义; 3)代言,一个音乐耳机、一个音综赞助商且和粉丝重名的纯牛奶品牌,有意义; 4)大型运动会和公益代言,亚运、大运、冬奥均有不同程度参与贡献,还有其它众多公益代言、公益电影,依纯把有限的时间大量用于了收益很小的公益,而同期歌手往往只会少量作点公益而更多的从事商业活动,又是反从众吧?有意义吧?! 5)商务,依纯的商务大多数都是时尚相关,尤其是化妆品相关,由于依纯几乎就是一个化妆品深度爱好者和达人,通过这些商务活动,一方面获得收入另一方面与人分享了她的经验,据我媳妇说,依纯推荐的化妆品牌和单品都是好东西,绝对不是为了推荐而推荐的老坛酸菜面,有意义把! 6)学业,依纯还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学校,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我十分期待依纯能自弹blues吉它自唱自作的R&B歌曲那一天,真是太有意义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在仅仅20岁就找到自己人生方向、有自己人生哲学的天才少女,“反从众”的许三多----单依纯。
【纯心相依】其实小单的音乐风格能被大家充分讨论就是一种胜利 转载: 昨晚《我们的歌第三季》B组第三场,除去喧闹、快乐、舒畅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新生歌手单依纯自我坦白引发出的话题,执着还是妥协?这场小探讨持续了将近5分多钟,不仅提升了节目创作的功能性,也破除了艺人与艺人、艺人与观众之间的那堵墙,实现了现场心与心的时空交融。 前辈歌手大张伟点名单依纯 “我要跟这位妹妹说下,你好!我没有经验,我只是觉得,自我的我、妥协的我、难过的我跟特别讨厌的我都是你自己,所有人的所谓的反省最终都是为了原谅我们自己,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不必四处看,你就是答案” 大张伟的这番话,相信是他从艺多年,特别是“花儿乐队”解散以后,低落迷茫再重新来过的大彻大悟。我想说,单依纯作为一名20岁的新生代歌手,跟成名北京、混迹湖南卫视、争议度极高人气又极旺的前辈艺人大张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小姑娘得到了这位前辈艺人的特别关爱,令我都倍感暖心。东方卫视的主持人林海虽拿着手卡,严格遵循剧本套路现场把控,但在单依纯真诚告白之后,也像贴心的哥哥一样,理智又认同地表露“我也想跟单依纯讲,固执和坚守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坚守,因为其实有的时候,对于一位歌手来讲,固执可能会摔跤,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只要你觉得所有来的代价我都可以承受,你就坚持下去”。 写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浙江卫视的华少,在鼓励支持单依纯的方面跟林海真是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他们跟这位年轻的小歌手无亲无故,可为什么能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仗义执言”呵护有加?更何况,某种程度上,单依纯是出道浙江卫视,算浙江卫视的娘家人,来到东方卫视竟然也会得到如此关照,真得是惊爆眼球激荡心灵。谁还敢说兄弟台不兄弟? 这便是昨晚《我们的歌第三季》B组第三场竞演的最大亮点。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单依纯的这5分钟会得到众位前辈艺人的加油打气? 演唱能力、干净纯粹的艺术追求、小偏执的音乐审美令众位前辈艺人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感同身受,自然升起那份怜爱与矫枉过正的迫切关爱。这种情怀很难获得真诚的反馈,只有以真心换真心、德艺相配方可敲开心门,坦诚相待。
【纯心相依】爆裂舞台算不算偶像养成类节目? 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是选秀节目发展至今在新媒体背景下策划制作的以"偶像养成“为核心目标的全新节目形式。[1]偶像养成类节目与传统选秀节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并不局限于舞台音乐竞技,而更多地通过真人秀的形式展现偶像选手在台前幕后的成长过程,使观众产生心理认同并产生快感。偶像养成类节目模式的构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偶像养成类节目模式主体分析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主体可以分为参与主体、控制主体和评价主体这几个部分。 参与主体,即节目中的选手。他们是整个节目的核心,模式的其他内容都围绕选手展开。选手参与舞台竞技演出的过程是节目的主要内容。控制主体,即明星导师。导师的作用在各个节目中有细微的区别,但是他们通常对选手的演出进行指导和点评,有的时候也会对选手在节目中的命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明星导师的引入,也对前期节目的宣传造势起到了推动作用。除了参与主体和控制主体,观众作为节目的评价主体,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有的节目中,观众的投票是决定选手去留的唯一标准,而即使观众无法直接通过投票决定选手命运,其在社交网络上形成的舆论气候也将在无形中对节目产生影响。 二、偶像养成类节目模式内容分析 (一)真人秀与舞台竞技相结合。舞台竞技是偶像养成类节目的重要部分,选手通过在舞台上的歌舞竞技展现自身魅力,并争取被经纪公司包装成偶像明星的优胜名额。除了舞台竞技,真人秀在现在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舞台竞技也成为真人秀的一个部分。真人秀让观众能够更加了解选手并观察选手的“养成”过程。他们不再是舞台上单一的符号,而是更加立体和真实。 (二)强调观众的话语权。早在2004年,《超级女声》就已经采用了观众投票的模式,但是在传统的选秀节目中,明星评委依然拥有很大的控制权。然而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来说,观众是消费偶像的主体,因为他们拥有挑选心仪偶像的权利。因此,在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各类模式中,观众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在一些节目中,明星导师只起到点评和指导的作用,而选手在节目中的命运完全通过观众投票决定。 (三)主打励志主题。“养成”的内涵在于,将对象从“不好”到“好”的过程展示给受众,并让其参与其中,以此让受众产生满足感。观众在观看选手进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映射,觉得这些年轻的选手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完美明星,而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是大多数人在现实中不能达到的。因此观众容易受到这类选手的感染,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共鸣。“梦想”“努力”等等是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变的主题,在节目中也需要通过编剧等手段运用叙事手法突显这一主题。
再贴一遍,韩竞选高雄时的承诺,所提出的政见白皮书 黑子们可以逐条检阅,扪心自问,韩做的如何?摸着自己的良心 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在14号凌晨在脸书中表示,「我从一开始便透过不同管道阐述我的理念与政见,这一次透过精简扼要的整理,放入官方网站。希望各方的朋友们能用力地传散,让我的政策能深入大街小巷,让更多人看到我韩国瑜打造高雄的决心!」 以下为14项政见全文: (1)市长督导,招商引资: 召集成立「招商引资小组」,由市长亲自领军担任组长,邀集产业界卓有所成的专业人士协助引介评估投资案;市长会亲自面对投资方,并实际投入审理、批核以及监督等相关工作。 突破传统框架,积极开发高雄未来的经济活路,深入评估各项发展可能,例如:争取旗津适用离岛条例成立免税区、成立高雄自由经贸区、以及推动创设南海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力为高雄市民创造经济活水、摆脱高雄的负债恶梦。 (2)特色观光,玩转高雄: 推出「爱河行旅」主题式特色旅游,行销爱河产业,尤其和周边婚纱店、游艇业、餐饮饭店、礼品店等行业协作,让高雄成为国际爱情主题旅行的旅游热点。 发展具有潜在优势的「医美轻旅」观光产业生态链,结合高雄当地医疗美容机构、保健食疗业、中医养身、药妆店及旅行社,带动相关产业延伸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建构「一心三线」的观光路线,以城市为心,北线为沿海渔村,中线为燕巢、冈山、阿莲,东线为凤山、旗山、美浓、佛光山及甲仙、六龟等各有特色的地方风光,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行程,并争取国际邮轮靠泊高雄港,全面繁荣地方。 鼓励业者取得 ISO 相关认证、环保标章及其他专业认证,以维护高雄城市环境的完善与美好,兼顾城市的观光发展与生活品质。 (3)南南合作,共创多赢: 让高雄市成为台湾南部各县市的领头羊,务实推动与中国大陆东南各省及所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定期和区域内重要城市举行「城市论坛」以及举办多边贸易商展等,深化各大城市之间的多元合作与互惠交流。 由市府出面协助高雄的农渔畜牧业者以及其他中小型企业与生产者,共同在「南南合作」的区域内争取合作机会并且促成订单,广开高雄在地产品货畅其流的外销出路。 (4)立足南海,经贸首都: 全面升级高雄软体园区,重点发展:生物医疗,结合高雄在地的医学中心和医学院,打造生物科技产业聚落,争取成为区域内生技产业重镇;游戏电竞,掌握趋势并研析相关法规,大力扶植并开放国内外电竞游戏开发公司进驻;深入调查研究具有发展潜力和未来性的技术或产业,由育成中心从旁辅导,例如:农业大数据、种子基因培育、金融科技等。 在政府能解决五缺的前提下,争取成立自由经贸园区,实现空港合一,将海关设于园区内,保税仓库让企业零库存、能够迅速交货。掌握美中贸易战后台商鲑鱼希冀返乡的潮流,协助台商回流;同时,日商也可能撤出大陆,亦借此机会招揽有竞争力的产业入驻,就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薪资提高,提供高雄强大的经济动能。 (5)优化路网,大众好行: 优化公共运输网络分布,增加公车路网和班次,妥善规划捷运转乘接驳路线的设计,并且加强改善偏远地区运输边缘化的问题。 加速高捷红线南冈山站到路竹的动工,并且争取捷运红线由小港延伸到林园,另强化林园与大寮之间的公共运输,和橘线连结形成环状交通网。 持续推动公共脚踏车的接驳方式,并且发展共享电动载具的服务,逐步增设共享电动机车租借站作为市民的另一种接驳选择。 (6)兼顾城乡,高雄一家: 务实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并改善偏乡高中职就学问题:增加师资和学科种类、提供更多元的技职选择、弹性化「就近入学」等,因地制宜解决不同的在地教育需求。 增加偏乡基础建设效率,加速推动偏乡建设工作,包括道路修补、公车增班增点、振兴农业、推广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为乡村带进人气、创造在地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让偏乡人口回流,青年不用离乡背井、老人不再坐困愁城。 (7)落实路平,治水治本: 指派一位副市长负责全市道路管理,管控所有工程审核和验收工作,并实施「施工责任制」,严格取缔偷工减料,彻底执行「路平专案」以确保用路安全。 聘请治水专家检讨现有治水难题对症下药,针对城乡、或区域性不同成因的淹水问题找出解方,从根本上解决真正的淹水问题。 引进台湾人发明的生态工法,逐步改换能够蓄水散热的刚性透水铺面道路,兼顾城市的安全与环保。 (8)改善空污,整治水质: 责成环保局会商专家成立专门小组,针对需要使用燃煤的单位进行燃煤品质的严格控管,遏止劣质燃煤替代优质燃煤的污染问题。 全力协助大林蒲迁村计画;并在空污重点区域成立专责单位,公开资讯和当地民众、业者一起追踪检视排放状况,以督促业者管控或者改善生产制程。 由源头着手整治水质问题,协同专家研拟并彻底执行河川整治及水库维护工作,改善高雄居民的用水品质。 (9)防制毒品,校园开始: 运用派出所的公权力和学校的行政力,结合社区志工的行动力,凝聚警区、校区、社区三区力量形成防毒网络,由市政府做警察、教师和志工最坚实的执行后盾,彻底防堵毒品进入校园。 从教育扎根,建立学生正确的反毒意识。规定中小学校每学期教授反毒知识学习课程,利用晨间时间或结合其他课程,佐以共读绘本或观看影片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度了解新兴毒品的陷阱与毒品的危害。 (10)友善托育,抢救少子: 盘点各行政区内闲置的公共空间,包括各公立学校内的闲置教室、使用率低的社区中心和公有场所,改作为公共托育中心、或是同时具有托育及托老功能的「世代中心」 ,积极在任内广设公共托育中心/世代中心。 推动「一小一幼」政策,利用少子化后现有公立小学内的空余教室,期使每所公立小学都附设有幼儿园,以减轻多数双薪家庭的负担。 由市府主办流浪教师转业辅导,经训练评量后成为正规师资投入幼教行列,并提高公办单位的幼教人员薪资,从根本上带动幼教品质的提升。 (11)安稳享老,世代共好: 推动「老青共居」的新型态生活选择,由市政府调查、媒合,让刚出社会有租屋压力的青年和家中有空余房间的长者配对同住,彼此照应作伴,既可缓解年轻人刚出社会的经济压力,又可为坐守空巢的长者们在生活上带来活力与朝气。 打造「世代中心」,满足市民托育及托老需求,同时在世代中心内提供照顾者喘息服务和相关生活咨询。市政府亦可借此与医疗照护、幼儿教育相关科系合作,让世代中心也能成为学生实习与医疗辅具研发的共同场所。 设置「偏乡好行」整合平台,整合公车、货车与私家车的旅运资讯,设法解决偏乡高龄居民外出采买、访友或就医的行动问题。 (12)设「青年局」,北漂返乡: 成立「青年局」,专责整合中央与地方、以及产官学与民间资源,协助青年规划就学、就业、创业、留农和住房等相关问题。 由「青年局」主动与高雄地区的高中职、大专院校建立平台,定期密切跟进校园现况,拉近学生与就业环境的距离,解决众多学子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13)青年专属,创业基金: 催生 100 亿「青年创业基金」,由高雄市政府与企业共同募集,并由市政府投资辅导,鼓励 40 岁以下青年创业,推动高雄市成为台湾青年创业总基地。 高雄市政府定期与大型媒体合作,初期由市长本人担纲主持「高雄未来首富」实境真人选秀节目,从中评选出具有一定实力的投资对象进行投资,而节目的广告收益全部挹注创业基金,并同时行销高雄在地的人文风光。 (14)数位双语,世界接轨: 全面推动国中小学中英文双语教育,并引进外部资源(例如:PTWA)扩大培育程式教育种子教师,逐步让每一个高雄孩子都具备拥抱新科技未来的信心和能力。 利用各行政区内现有的各大图书馆开设「课后英语/程式学习教室」,让想要课外加强学习、或是没有资源补习的孩子也都可以拥有自我精进学习的机会。 地方公共电视台设置「英语频道」,全天候播放英语新闻、戏剧和英语教学节目,提供一个轻松、多元并且容易取得的常态性英语学习渠道。 鼓励在家学母语,由市政府 ∕ 学校定期举办母语检定活动,奖励母语传承与母语学习的风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