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SKy 海湾SKy
关注数: 24 粉丝数: 98 发帖数: 2,067 关注贴吧数: 5
谁抽风了?CCTV转播必须屏蔽外文缩略词 看到这个标题的读者必然有些纳闷,是不是记者和编辑写错了?没错,央视日前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央视今后的转播中必须要屏蔽一些外文的缩略词,例如“NBA”、“CBA”和“F1”等,一定要说的话,就说赛事的中文全称。NBA以后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CBA叫“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避免使用英文简称 通知中,要求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要使用外语及缩略词,如NBA等。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要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后加中文解释。实际上这次通知还不仅仅限于体育领域,如GDP、WTO、 CPI等也在“整顿”范围内。 近几日,细心的球迷不难发现,央视在NBA和CBA转播中已经进行了修正,4月4日的CBA季后赛半决赛中,央视的解说中已经规避了“CBA”,直接称比赛为“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实际上,央视在体育新闻中早已经规避了“CBA”一词,从来都是叫比赛的全称。一位电视主持人表示:“这个就是个称呼 。具体为什么不让说英文缩略词,我也不知道,对我们来说无所谓。我也在尽可能地规避一些简称。” 也许是新规定没有坚决贯彻,昨天央视18时的体育新闻中,播音员吴晓琳就再次说出了“NBA”。而在她播报新闻时屏幕右上角的提示小方块中,还写着“NBA常规赛”。 新规定不仅局限于央视 央视不让说,地方台是不是也需要改动呢? 实际上一些省(直辖市)电视台早在上周就接到了相关通知。 据了解,吉林电视台上周就接到了相关的通知。一位主持人解释道:“倒不是坚决地不让说,如果你要是说就需要在英文简称后,加上中文的全称。例如,CBA可以这么说‘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 北京电视台关于CBA和NBA的节目预告,也已经改成“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连线 央视解说员于嘉:我还挺适应 既然有这个规定,就需要主持人落实。央视的体育评论员于嘉表示:“这个规定我还挺适应”。 于嘉介绍,这个规定我们已经知道一段时间了。“在比赛中,我们也进行了落实,NBA和CBA的字眼已经不再提了。NBA我们现在就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至于这种新叫法是否适应,他表示:“我还是挺适应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于嘉表示,实际上,解说员和记者在比赛转播中规避起来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只是在节目一开始说上一句,其余时间也不会总使用NBA和CBA。
高三的朋友注意了,别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曾经以为大学就像天堂。当我们还在高考的压迫下苦苦挣扎的时候,老师总是用美好大学生活来开到我们,鼓励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抱着这美好的幻想,我们终于挨过了高考,走进了大学。          初来锦江,我用我的乐观接受这这里的一切:极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周边落后的经济状况、未完工的学校、六人间的拥挤宿舍、让人望而生畏的食堂……这些我都接受了!          但是,一切都在一次有一次的挑战我忍耐极限!          首先是军训,人家交70块钱就在学校军训了,我们交500去部队!这么麻烦就不说了,还交那么贵的费。如果这个也忽略的话,那好歹条件好点我们也还像得过味!去部队,住那房子比废弃的仓库还差,蚊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吃的东西比猪食还恼火,更更恼火的是大热的天还没水洗澡,没过记天就惹了一身的甲流回来隔离了数天!学校有给我们一个解释吗?          其次,关于陈爱民的问题。打着陈爱民的招牌把我们骗进来,我们09级这一届连她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她“建中国式的笑常青藤”的口号还在,原以为这学校会更民主更开放,事实上呢?黑透了!她的教育理念与学校董事会的决策有冲突,估计她自己也不想干了吧!现在来了个什么李志强,昨天在F栋发言,站在我们的锦江大讲堂里说“我们锦城……”你直接去死了算了!           现在呢,6点45就开始晨跑,7点上早自自习,7点45预备第一节课,12点15放学,下午,2点15上课,晚上,7点15就要上晚自习,10才放学。这什么玩意儿嘛!当初在葛洲坝上高中那会儿都没这么惨。而且这时间安排还让不让人吃早饭哪!我不明白学校这么做为了个什么!要提高学习成绩吗?都大学了还当高中整啊?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压迫我们,有脾气把奖学金提到十万,我赌它还有学生学习不积极!           另外,昨天李志强同志在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讲的话,出了把我们说成“锦城”让我生气外,还提到了“培养全方位人才”听他的话貌似很鄙视非全才学生。我靠,大学分专业为了个啥啊?这么喜欢全才,那让外语也去学土木,让文传也去学机械,让计科去学艺术,让管理去学电子,这样不更全方位吗?我所欣赏的人才,不是那些样样都会点的人,而是那些哪怕体育不及格但是计算机遇到问题都能解决的人,是那些哪怕数学考零蛋英语能过专八的人……我们选专业为了什么,还不是要有针对性的发展吗?中国教育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的东西广而不精,“小常青藤”看来也没走出这个圈!精英是“全”不出来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以外的展示平台,但是,不要对我们做要求!当然,我也是主张同学们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一点专业以外的东西的!
高三的注意了,别报锦 江 学 院 曾经以为大学就像天堂。当我们还在高考的压迫下苦苦挣扎的时候,老师总是用美好大学生活来开到我们,鼓励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抱着这美好的幻想,我们终于挨过了高考,走进了大学。          初来锦江,我用我的乐观接受这这里的一切:极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周边落后的经济状况、未完工的学校、六人间的拥挤宿舍、让人望而生畏的食堂……这些我都接受了!          但是,一切都在一次有一次的挑战我忍耐极限!          首先是军训,人家交70块钱就在学校军训了,我们交500去部队!这么麻烦就不说了,还交那么贵的费。如果这个也忽略的话,那好歹条件好点我们也还像得过味!去部队,住那房子比废弃的仓库还差,蚊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吃的东西比猪食还恼火,更更恼火的是大热的天还没水洗澡,没过记天就惹了一身的甲流回来隔离了数天!学校有给我们一个解释吗?          其次,关于陈爱民的问题。打着陈爱民的招牌把我们骗进来,我们09级这一届连她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她“建中国式的笑常青藤”的口号还在,原以为这学校会更民主更开放,事实上呢?黑透了!她的教育理念与学校董事会的决策有冲突,估计她自己也不想干了吧!现在来了个什么李志强,昨天在F栋发言,站在我们的锦江大讲堂里说“我们锦城……”你直接去死了算了!           现在呢,6点45就开始晨跑,7点上早自自习,7点45预备第一节课,12点15放学,下午,2点15上课,晚上,7点15就要上晚自习,10才放学。这什么玩意儿嘛!当初在葛洲坝上高中那会儿都没这么惨。而且这时间安排还让不让人吃早饭哪!我不明白学校这么做为了个什么!要提高学习成绩吗?都大学了还当高中整啊?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压迫我们,有脾气把奖学金提到十万,我赌它还有学生学习不积极!           另外,昨天李志强同志在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讲的话,出了把我们说成“锦城”让我生气外,还提到了“培养全方位人才”听他的话貌似很鄙视非全才学生。我靠,大学分专业为了个啥啊?这么喜欢全才,那让外语也去学土木,让文传也去学机械,让计科去学艺术,让管理去学电子,这样不更全方位吗?我所欣赏的人才,不是那些样样都会点的人,而是那些哪怕体育不及格但是计算机遇到问题都能解决的人,是那些哪怕数学考零蛋英语能过专八的人……我们选专业为了什么,还不是要有针对性的发展吗?中国教育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的东西广而不精,“小常青藤”看来也没走出这个圈!精英是“全”不出来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以外的展示平台,但是,不要对我们做要求!当然,我也是主张同学们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一点专业以外的东西的!
高三的注意了,千万别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曾经以为大学就像天堂。当我们还在高考的压迫下苦苦挣扎的时候,老师总是用美好大学生活来开到我们,鼓励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抱着这美好的幻想,我们终于挨过了高考,走进了大学。          初来锦江,我用我的乐观接受这这里的一切:极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周边落后的经济状况、未完工的学校、六人间的拥挤宿舍、让人望而生畏的食堂……这些我都接受了!          但是,一切都在一次有一次的挑战我忍耐极限!          首先是军训,人家交70块钱就在学校军训了,我们交500去部队!这么麻烦就不说了,还交那么贵的费。如果这个也忽略的话,那好歹条件好点我们也还像得过味!去部队,住那房子比废弃的仓库还差,蚊子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吃的东西比猪食还恼火,更更恼火的是大热的天还没水洗澡,没过记天就惹了一身的甲流回来隔离了数天!学校有给我们一个解释吗?          其次,关于陈爱民的问题。打着陈爱民的招牌把我们骗进来,我们09级这一届连她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她“建中国式的笑常青藤”的口号还在,原以为这学校会更民主更开放,事实上呢?黑透了!她的教育理念与学校董事会的决策有冲突,估计她自己也不想干了吧!现在来了个什么李志强,昨天在F栋发言,站在我们的锦江大讲堂里说“我们锦城……”你直接去死了算了!           现在呢,6点45就开始晨跑,7点上早自自习,7点45预备第一节课,12点15放学,下午,2点15上课,晚上,7点15就要上晚自习,10才放学。这什么玩意儿嘛!当初在葛洲坝上高中那会儿都没这么惨。而且这时间安排还让不让人吃早饭哪!我不明白学校这么做为了个什么!要提高学习成绩吗?都大学了还当高中整啊?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压迫我们,有脾气把奖学金提到十万,我赌它还有学生学习不积极!           另外,昨天李志强同志在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讲的话,出了把我们说成“锦城”让我生气外,还提到了“培养全方位人才”听他的话貌似很鄙视非全才学生。我靠,大学分专业为了个啥啊?这么喜欢全才,那让外语也去学土木,让文传也去学机械,让计科去学艺术,让管理去学电子,这样不更全方位吗?我所欣赏的人才,不是那些样样都会点的人,而是那些哪怕体育不及格但是计算机遇到问题都能解决的人,是那些哪怕数学考零蛋英语能过专八的人……我们选专业为了什么,还不是要有针对性的发展吗?中国教育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的东西广而不精,“小常青藤”看来也没走出这个圈!精英是“全”不出来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以外的展示平台,但是,不要对我们做要求!当然,我也是主张同学们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一点专业以外的东西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