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gziabc qiangziabc
关注数: 73 粉丝数: 490 发帖数: 29,646 关注贴吧数: 4
投资河北|魅力古城 科技定州市 #投资河北正当时# 定州是省直管市,辖25个乡镇(街道),542个村(社区),面积1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是华北五省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是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历史文化灿烂。4300年前尧帝在定州唐城建都,战国中山、两汉中山、后燕先后定都于此,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后历代设州置府,历史上是辐射周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5处,宋代开元寺塔被誉为“中华第一塔”,清代贡院是中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是河北省第二大博物馆。文化遗存丰厚,拥有国家非遗4项、省级非遗11项,其中定瓷、缂丝是古丝绸之路上工艺精湛、享誉世界的产品。被命名为“中国吹歌文化之乡”“中国秧歌文化之乡”。名人贤士辈出,被誉为诗词之城、状元之乡,有“中山庙学甲天下、北方才子出定州”之说。战国名将廉颇、汉代音乐家李延年、唐代诗人刘禹锡、崔护,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现代人民艺术家张寒晖,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等都是定州人。隋代杨坚、宋代司马光、韩琦、苏轼等都曾在定州任职。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定县试验”从这里走向世界。 区位交通优越。处于京津冀战略腹地和“京津冀一小时都市圈”,距北京180公里、天津200公里,距雄安100公里,距石家庄、保定都是70公里,距正定国际机场38公里,50分钟可进京,半小时可登机,两小时可入海。“三高三铁三国道五省道”在定州交汇,是华北地区南下北上、东出西联的重要交通枢纽。 产业基础扎实。定州经济开发区是千亿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高新区进入全省10强,是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平台。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体育健身器材2个超百亿元和机械制造、节能环保2个超50亿元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定州电厂、河北旭阳、长安汽车、定州伊利等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速兴起,4个项目入选河北省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 农业优势突出。素有“冀中粮仓”美誉,连续多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市。形成了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苗木花卉、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建成5家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有新希望、伊利、首农、首创等17家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区。 城市扩容提质。“一带两轴双翼四区”城市空间布局加速形成,城市品质形象大幅提升,魅力文化古城、北部生态新城、东部科技新区、西部产业高地“四大板块”融合发展,城市建成区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万,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受到中央通报表扬。获得省第七届园博会承办权,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洁净城市、“双拥”模范城。 新闻来源:廊坊经洽会
你们看看,定州是多么能吹 推动东南西北“四大板块”加速融合 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337国道绕城改线立交桥、安喜大街、高铁进站路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41个老旧小区、商业街立面改造完工;复兴公园、体育公园及10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 今年以来,定州市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 严格落实“一心三廊六群”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总体格局,实施“一带、两轴、双翼、四区”城市空间布局,推动魅力文化古城、北部生态新城、东部科技新区、西部产业高地“四大板块”加速融合。加快客运枢纽站建设,完成337国道定州绕城改线段、高铁广场两侧道路新建工程,加快推进515国道、107国道南线绕城工程,谋划易官公路、市域高速大环线,确保城市“北二环”通车,“南二环”开工建设。举全市之力筹办第七届园博会,积极推进愉景酒店、国贸中心等配套项目。完成迎宾大道、自来佛街绿化亮化景观建设,启动荷园、新世纪公园建设,新建一批“口袋公园”,着力塑造高颜值、有魅力、心向往的品质品位品牌之城。 据定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才芳透露,到2035年,全市基本建成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成为全省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样板、深化改革“试验田”、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定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石之间、雄安之侧,历经时代的风云洗礼,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与时代的荣光。
华北第三城要易手了,石家庄还不加油? 近10年让郑州拉的越来越远,结果呢,噌噌噌,这太原也上来了,石家庄你咋还不着急 ------- 超越天津石家庄,太原正成为华北地区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在华北地区,北京是一个傲视群雄的城市,不论城市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超其他城市。 北京之后,是天津、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其他主要城市。作为中国第三个直辖市的天津,当仁不让地成为华北第二城,同时也是华北地区除北京外最具活力的城市。不过近些年,拥有1500多万人口的天津,其活力正在被其他城市迅速追赶甚至超越。不过迫近天津的并不是拥有1100万人口的石家庄,而是不到450万人口的太原 城市客运量变化是城市活力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客运量数据显示:太原的客运量增幅高达98.3%,位列全国第九,华北第一,远超天津的52.4%。石家庄在疫情结束后的3月份客运量依旧不理想,甚至低于呼和浩特。 同比例、同时段华北地区主要城市(除北京外)热力图。天津、太原、石家庄三市中心城区大致相当,太原的深红色区域略大于石家庄和天津,石家庄和天津的蓝色区域则大于太原。呼和浩特的中心城区略大于大同、包头、唐山。大同、包头、唐山的中心区规模大致相当。 人口与经济增长情况 上述城市中,太原市已经公布了2020年人口变化情况。当年新增流动人口17.22万,首次超越百万大关,达到106.3万,增幅也再创新高,达到19.33%;另外户籍人口为408.36万。 与上述变化相对应的,是近五年来太原在全国的经济排名前移了14个名次,上升幅度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二,仅次于厦门(上升了15个名次)。天津和石家庄则分别下滑了6个和7个名次,在主要城市中下滑幅度仅次于哈尔滨、沈阳、大连3个大东北城市;此外呼和浩特下滑了37个名次,跌出了百强。太原与石家庄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也迅速缩小,2000年石家庄GDP是太原的接近3倍,2016年缩小至2倍,2020年已经骤降到只有太原的1.4倍,另外由于石家庄总人口多,因此石家庄的人均GDP甚至只有太原的二分之一强。此外天津的人均GDP在2020年也已经被太原超越。 支撑太原经济快速发展的,是工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和工业投资的持续提升。近些年太原的信息技术创新、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迅速成型,经济结构由传统产业独大迅速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另外,2018年开始,太原的工业投资增幅持续领跑全国;相较而言,天津和石家庄的工业投资增速则不尽人意,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也没有实现协调发展,一方面传统产业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成长速度较慢。 结语 应当说,随着近些年太原经济的全面走强,人口吸引力随之提升,城市活力也相应上升。天津和石家庄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活力也明显受到了影响。 不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天津和石家庄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以实现北方的复兴。
2019年,定吹一号文件:到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180平方公里 8月23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定州做到‘三个当好’ 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 记者赵耀光摄 河北新闻网8月23日讯(记者赵耀光)今天,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定州做到‘三个当好’ 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到2035年,定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将达18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 定州是河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撤县建市,2013年被确定为省直管市。新中国成立后,定州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省直管后,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65.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近6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 定州市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定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流专家团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到2035年,定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65万人;到2050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0万。 定州市围绕新城加快建设、古城恢复保护、旧城提升改造,实施总投资280亿元的45个城建交通项目,石津高速定州段建设进展顺利,京港澳高速南口引线工程、107国道和河龙线绕城段、“四线贯通”工程等道路加快建设,城市“双修”工程、“五馆一中心”等一批城建大项目加速实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