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勾结LYX 内外勾结LYX
太极小子
关注数: 120 粉丝数: 162 发帖数: 3,565 关注贴吧数: 44
懂水浒的人和不懂水浒的人(续) 17、提起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懂水浒的人以为林冲的官职很大,而懂水浒的人知道这跟呼延灼、秦明还远远比不上。 18、提起蒲东巡检,不懂水浒的人以为关胜的官职也很大,而懂水浒的人知道其实跟林冲半斤八两,且林冲还是个京官。 19、提起关胜,不懂水浒的人以为他独战林秦二将,武艺在林冲之上,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的武功不比林冲强,且他排在林前面主要是因为血统和派系,跟武艺没关系。 21、提起林冲的悲剧人生,不懂水浒的人会想到他屡遭奸人陷害,最后的结局也凄惨,而懂水浒的人会知道他更大的悲剧是以大局为重扶起了宋江,却遭到宋江的排挤、打压。 22、提起梁山五虎将,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们打仗很厉害,而懂水浒的人能够说出他们之间打仗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23、提起关胜如何打仗,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会使大刀像他祖宗,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招式继承祖宗大开大合、如大江灌浪绵延不绝的特点,以凌厉的气势向对手施压,最终压力层层叠加使对方不堪重负败下阵来。性格上比祖宗更加谦逊,因此打架时更能抵御暗器。缺点是遇强则认真发挥,而遇弱则以调侃的心态先放水再斩杀。 24、提起林冲如何打仗,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生擒扈三娘杀敌无数从无败绩,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技术功底雄厚,只因前期人生历程屡受打击,故后期打仗异常泄愤,招式狠毒再无活捉,遇弱则一击必杀(比关胜效率高),遇强则以缠斗为主,先通过平手的交锋麻痹对方,待摸清底细找出破绽随后突然爆发,“大喝一声”刺死敌人。 25、提起秦明如何打仗,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善使狼牙棒气势无人可挡人称霹雳火,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与关胜相仿靠气势压人,只是来势更猛,后劲不足,头脑简单喜欢追击敌人再遭暗算,抵御暗器的能力不高。但他敢打遭遇战,遇弱高效解决,遇强不畏,只图一马当先奋力一搏,这是典型的“亮剑”精神。 26、提起呼延灼如何打仗,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也是名门之后善使双鞭且会连环马,而懂水浒的人知道双短武器的特点是防御强于进攻,故他攻击不够犀利但能立足不败,除此之外他还精通枪法。与林冲主打歼灭战相比,他则主打击溃战,擒斩率低。 27、提起董平如何打仗,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善使双枪打架很牛,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技艺精湛,攻击强于防御,是梁山马军中最能冲的三人之一(另两位是秦明索超),喜欢深入敌阵横冲直撞,双枪到处所向披靡,人称“董一撞”,其气势来源于冲击力而不是力量,最后也是死于“一直撞”的莽性,作战精神是敢冲敢拼,奋不顾身。 28、提起花荣,不懂水浒的人立马想到他很能射箭,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的枪法也在一流之列,徐宁与他并称“金枪”“银枪”。 29、提起鲁智深,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步斗从无败绩,不愧是步军大头领,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也曾马战打平呼延灼。 30、提起武松,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是个“大英雄”,而懂水浒的人也知道他血溅鸳鸯楼时的那份残暴,如李逵一样滥杀无辜。 31、提起杨志,不懂水浒的人想起他是将门虎子,武艺高强,而懂水浒的人则知道他上梁山之后士气更加低落,战绩不佳,征方腊时干脆病倒最后郁郁而终,都叹息他的英雄气短。 32、提起张清,不懂水浒的人只知道他飞石功夫了得,而懂水浒的人知道他的枪法不过是二流水平。 33、提起杀老虎,不懂水浒的人想到的是武松力打和李逵怒杀,而懂水浒的人还知道解珍解宝在山上背靠背打盹,老虎来了就中了自动发射的药箭,兄弟俩用高科技装备一边睡觉一边杀老虎。 34、提起神行法,不懂水浒的人立刻想到了戴宗,而懂水浒的人知道戴宗栓四个甲马最快能日行八百里,马灵踏两个风火轮最快能日行一千里。
懂水浒的人和不懂水浒的人 1、问水浒里谁武艺天下无敌,不懂水浒的人会说林冲、武松,而懂水浒的人会说卢俊义、史文恭。 2、问水浒里谁和张飞最有关系,不懂水浒的人会说是李逵,而懂水浒的人知道林冲有个外号叫小张飞。 3、问水浒里哪些人和关羽有关系,不懂水浒的人会说是关胜,而懂水浒的人知道还有朱仝和杨雄。 4、提起《水浒传》,不懂水浒的人认为宣扬的是侠意识,梁山好汉打抱不平杀富济贫,而懂水浒的人则认为侠意识有,但更多的还霸意识,只杀富不济贫不过是一群土匪。 5、在那些自称“无产阶级文学评论家”的诱导下,不懂水浒的人认为这是一部讲述“农民起义”的小说,而懂水浒的人知道梁山108好汉中,即使把陶宗旺算作农民的话,也仅有这一人是农民出身。 6、提起《水浒传》的版本,不懂水浒的人只会看乱改的旧版新版电视剧,而懂水浒的人知道原著有七十回版、一百回版和一百二十回版(后补二十回不是原作者所写),并且关于作者,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7、提起108将,不懂水浒的人津津乐道于背诵他们的绰号和排名,而懂水浒的人则研究这些人的排名受到哪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8、提起高俅为何先出场,不懂水浒的人仅仅以为是交代背景,而懂水浒的人知道如果先写108人而不写高俅则是“乱自下作”混乱源自民间,先写高俅而后写108人则是“乱自上作”混乱出自朝廷。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