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真用户名被☜ LuascatDublin
-
关注数: 154 粉丝数: 626 发帖数: 7,229 关注贴吧数: 1
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些玩意儿是怎么想的到这里来捣乱? 用傻波一这个词都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个丧货了 在回复里故意把中国和台湾分开来 , 你这么有纲额头上缠红布条去冲锋啊!? 福建军区在那儿等着你呢! 书望帮言论: 在新西兰留学的我对现在的中国人有一点担忧 一)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 (三)中国人所说的政治除了欺骗和背叛没有其它东西。 (四)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 (五)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国家 现在的中国人处在一个并不快乐的状态 经济上面中国并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 但是却市场经济。但是教科书老师不可能对你说出很多真实的话 因此现在的中国大致生活在道德绑架的恐惧之中。他们不懂得什么是资本主义。他们喜欢去拍有权利的人的马屁,有权利的人的一切都是对的。没有权利的人的一切他们都要抨击。大陆人似乎并没有平等的观念。不知道资本主义的本质建立在商业社会的基础上。 其实拯救大部分中国人的办法是这样 让他们树立商业世界观。任何人与人关系都由商业构成。在西方国家人人平等。从本质去分析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这样才能促成做生意。
自己擦亮眼睛 我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在留学中介6年,我亲手毁掉3000多名留学生 卓智读书 3小时前 我的一位朋友Emma,曾在某留学培训教育机构供职6年。那晚她半捂着脸,向我忏悔:“是我,亲手毁掉了三千多名留学生”。 这是由我代为转述的一个关于留学黑中介的真实故事。 关于人性的贪婪,和面对贪嗔欲念时的不堪一击;关于被称之为“老师”,实为销售的这一群人,内心里的挣扎;关于,在留学黑中介的眼中,你是有多任人宰割。 一 你的梦想在她眼里,到底值多少钱? 书怡是我的第一个客户,也是我第一次向贪欲妥协。 是的,在我内心深处,我认为我没有资格做他们的老师。 我看得出来,她家并不富裕,典型的中国小康家庭,可又因为她的天赋异禀,成绩确实不错,父母砸锅卖铁也要送她出国留学,为了筹她的学费,老家的房子已经押给了亲戚。 “老师啊,我这孩子确实不错,大学的事儿您可得上心啊” 她爸爸说着把礼品卡塞进我手里,她父亲是一个公司的中层,也是奔五十去的人了,对女儿的教育那真是不遗余力。 我知道,这是个好苗子,美国前30绝对没问题。 可主管 Jacky 这个月给的‘人头指标’(野鸡学校的 commission),还差一个。 完成了,三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可以转正,不用再累死累活教雅思了,下个月贷款就能还的上了…… 我抱着试探的心态,看看父女俩对这方面到底有多了解,要是很了解,就算了吧。 果然他俩了解的并不多,不一会儿,就对我说的话言听计从,觉得我就是最专业的。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相信我,一定,一定要清晰认识自我,分辨中介们说话的真实性。 顺利的,当天就签下了五万的所谓的‘VIP 一条龙申请服务’,我完成了我的指标。 我看着父女俩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有一丝不忍。 当时,我犹豫了。 可主管培训时的那一句话萦绕在耳边,“他们就是你的客户!只是你的客户!” 后来听说书怡去了那所学校,不到半年就回来了,然后就没有出国,重新复读。 我知道之后三天三夜没睡着。 后来依稀记得她母亲来公司闹过,只退了一小部分钱,然后我就换了个职称,去了某地的分公司做美国申请的部门主管。 一次和一个前辈吃饭,他说,“我已经不在乎了,欲得王冠必承其重嘛哈哈哈” 我看着他地方支援中央的稀疏头发,我知道,自己也开始麻木了, 我把我的灵魂卖给了魔鬼。 二 其实这个专业也很好的,更适合你 事情发生在我做这行的第三年,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我的年薪过了四十万。 我的属下告诉我,外包给xxx的申请出了问题,新来的员工不熟悉流程和客户,把统计(Statistic)申成会计(Accounting),而且一些学校的申请deadline也错过了。 要知道,这俩专业听起来差不多,其实差别特别大。 客户昨天打电话来催,负责他的是一个新手Melody,还在试用期,虽然对外也声称是一位资深留学顾问。 客户一直非常配合,虽然他的一切都是父母包办的,对这方面比较随意,可成绩不差,自己也有蛮清晰的目标,一直是很想学统计的。 Melody迟迟拖着他的offer,客户的母亲着急了,Melody看包不住火,就约了后天下午来公司面谈,问我到底该如何解决。 现在确实没有什么补救办法了,退钱是不可能退钱的,这辈子是不可能退钱的。 到了日子,我又再次使出留学中介sales的标配技。 上来先是一顿夸,而且一定要顺着客户父母的意向夸,父母想让孩子学什么,你就说他的孩子在哪方面天赋异禀,把他家孩子夸得像国家未来领导人才好呢。 最后还得说:“你家孩子未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我从业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学生”。 只要你去过留学中介做咨询,肯定听过类似的话,“你学 Marketing一定有前途!” 其实就是因为,某些学校的这个专业比较好申。当你听见“你家孩子性格特别好!”就是我真的没东西可以夸了。 即便是这样,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真的是迷之自信,完全听不出弦外之音。 最后我告诉客户的母亲,最后专业是会计的时候,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和信息的不平等,孩子最后大二转了专业,多读了一年。 三 你可以试试MIT嘛 Mike 是一个成绩一般般的学生,转到国际学校没过一年,正是憧憬上藤校,走上人生巅峰的年纪。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心里没点b数的学生我见多了,和你说个笑话,一个平均分80的学生告诉我 “老师,你觉得麻省理工还是哈佛适合我啊,我该申哪个呀。” 呵呵。 礼貌而不失尴尬的回道:“同学你物理好的话,申麻省吧。” Monologue(独白):同学你脑子好的话,就有点 b 数吧。 Mike 显然就是这一类,有梦想总是好的嘛,我不在意多收你一个学校的申请费。 最后 Mike 去了加拿大某技校,声称自己是“MIT落榜生”。 嗯,这孩子倒是很乐观啊。 其实我有机会告诉Mike,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