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红烧肉 窝头红烧肉
说明一个人,不需要文字
关注数: 24 粉丝数: 92 发帖数: 2,401 关注贴吧数: 11
谱子不求人——扒谱,你自己也行的! 《谱子不求人——扒谱,你自己也行的!》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听到喜欢的音乐,想要用口风琴演奏,然后就到处找乐谱,如果找不到,就请求其他琴友帮着给扒谱子,可是别人未必有时间,或者对那首曲子完全不感兴趣。这时候你一定很无奈吧?你一定想:如果我自己可以扒谱子该多好啊!那么如果我告诉你,这活儿没你想象的那么难,你敢相信吗?好吧,今天我就讲讲如何才能做到自己扒谱。   说到扒谱,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听音,第二步是记谱。只要完成了第一步,你就已经可以用口风琴吹奏你听到的任何曲子了,或者说你可以“扒曲子”了;如果你再能做到第二步,你就完全会扒谱了。但实现第二步需要很多相关的音乐知识,这些知识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得,我就不啰嗦了,我着重讲讲第一步如何实现。   什么是听音?首先说一个词“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度,也就是就是声音的频率高低。那么“听音”就是你听到一个声音,并且能在乐器上面找到和它音高(也就是频率)相同的音符,这就是听音的能力。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呢?就一个字:练!   练什么?怎么练?首先,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听音能力,测试方法很简单:听歌唱歌。一句一句的听,然后一句一句的跟着哼唱(歌词可以忽略)。如果你可以很轻易唱得和原唱一样(就是没有跑调儿),那么就说明你已经具备的初步的听音能力,不过这个结论最好让别人来给你评判。其实这个测试也可以当作练习听音能力的最初的方法。因为你控制自己的嗓子是比较容易的。这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练习听音,你还能学会很多新歌。并且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你唱歌再也不会轻易跑调儿了。 很多喜欢唱歌的人,很可能早已具备这种能力。当你具备了,你的听音能力就已经不错了——你听到任何声音后,都可以控制你的声带,发出相同音高的声音了。接下来,就可以开始练习用你的琴代替你的嗓子来完成同样的工作,我们可以把这种练习叫做“找音”,就是你听到一个声音后,在你的琴上找到和它音高相同的音。你可以从风琴类乐器(口风琴、口琴或手风琴)演奏的简单的乐曲开始,因为音色相同或近似的乐器,听力辨别相对容易。最开始,应该选用速度很慢的、每个音时间比较长的曲子。其实在初期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找一个琴友和你一起练习,通过QQ语音或者YY一类的工具(视频不要!),你长时间反复吹一个音,让对方找到并吹出他认为完全相同的音,然后告诉你答案,如果对了,就再由他吹你找。当两人都能比较快速的找到正确答案后,就连续吹两个音、三个音……每个音的长度也逐渐缩短,以此类推,循序渐进。当感觉双方都感觉明显进步了,就可是开始试着用刚才说的那些曲子来练习,当此类乐曲的旋律你可以用琴复制演奏出来的时候,你就已经具备了最初级的扒曲能力。此后按照如此由简单到复杂,由风琴类乐曲到各种乐器演奏的曲子,不停地进行这种练习,最终你就拥有了扒曲能力,任何你能反复听的乐曲,你都可以用你的琴复制出来,再也不用听到喜欢的音乐还要请求别人为你扒谱子。当你第一次成功的扒下第一首曲子时,估计你能兴奋得想抱着什么人亲一口。 (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同时练习的琴友,也可以让别人把吹的声音录制下来发给你,你完成后,把答案发给他,他来告诉你是否完全正确。实在不行,就只能自己直接听曲子来锻炼了。)   当你具备听音能力之后,再比较全面地掌握音乐和乐谱知识(通过相关教程学习掌握),你就可以为别人扒谱了,你就是他们眼里的“高手”、“大神”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你肯定会问我“我多长时间可以拥有这种能力啊?”这种问题很难有答案的,不过你可以记住一个规律,那就是时间长短和你付出的努力是成反比的,你越勤奋刻苦的不间断练习,成功的那一天就会越快的到来。如果你还是想要个大致时间的话,那我就给你一个估算的结果,大约要100小时,你就可以初步具备“扒曲”的能力了。然而,这100小时是这样计算的,每天认真练习一小时,天天不断,坚持100天。如果你每天超过1小时,那么总时间会显著缩短,比如你每天2小时,估计一个月后就很厉害了。反之,如果停了一天,那么总时间就要增加至少两天,以此类推。如果你在中途连续停的时间太长,很可能要从头再来。   好了,所有能告诉你的,都说完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如果完全按照我窝头红烧肉说的方法去练习,结果还没有成效的话……可能你真的不是块玩音乐的料了! 关于如何学会扒谱,我已经讲完了。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听音能力的基本机制原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听音的过程,需要用到听觉记忆和听觉辨识力。首先你的耳朵听到音箱里面的乐曲声并且记住;然后用你乐器发出声音,你也听到乐器的声音并且记住,再然后大脑将记忆中的这两个声音进行比较,看乐器的发声是否和音箱里的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根据你的判断在乐器上找一个你认为更接近正确的音,如此反复,最终达到一致。记住声音,就是听觉记忆,将两个记忆中的声音进行比较,就是听觉辨识。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家伙,平时唱歌还不错,但是它戴着耳机听歌,还一边跟着唱,就会变得惨不忍听,甚至你都忍不住想踹他两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无法完成两个声音的比对。   你可能会担心你的听觉记忆和辨识能力是否具备?是否良好?验证起来很简单,比如对于你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甚至只是一声咳嗽,就能立即认出来,这就基本说明你这方面能力是很好的。那么你为什么还不会扒谱呢?你能辨识出一个人的声音,是把声音的很多特征进行比较得出的,这种工作我们做的很多、很熟练,所以你觉得很轻松。但是这种声音辨识有一个特点,就是无论这个人用什么样的调门儿说话,我们都要识别出来,也就是说在这种我们很熟练的声音辨识过程中,“音高”这一特征并不是我们最关心的。这就导致在音高的记忆和辨识方面,我们做的“日常训练”实在太少,而扒谱这种事情,恰恰需要在音高辨识方面具有比较强的能力,为此,我们就需要大量专门的训练。   还以学唱歌为例,当你跟随着音箱一起唱歌,一般都能唱得比较准,因为这时你的耳朵和大脑在密集的进行声音采样和比较的处理工作,随时修正你声带的发音。如果你听完一首歌后,再通过回忆来演唱,你也许能够记住歌曲的旋律,但是你很难唱出和原曲一样的音高。因为你的听觉记忆,习惯性的,将音高信息不做长久留存。而专业音乐人士,甚至可以记忆那些绝对音高,这样的人,为弦乐器调弦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仪器,仅用耳朵就足矣了。当然,这种能力不是我们的目的,或者说,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目的,我讲这个,只是加深你对听音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窝头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口风琴吧,火还是不火,由什么决定? 你想让本吧去火起来,为什么?我想应该是你喜欢口风琴,也认为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乐器,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它。火起来就是人要多,你希望琴友多,可以更多的交流甚至推广,对吧?。像这种专门内容的吧,你认为能有多火?至少不能让水贴泛滥吧?只有真正对口风琴感兴趣的人来到这个吧,发帖回帖也都是乐器和音乐相关的内容,这才是真正的火,对吧?这里面有个通常的规律:见到或听到口风琴,发生兴趣,想要学习或已经在玩,想找到更多的资源和琴友,知道有贴吧这种地方,最后来到贴吧。我想这里的人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吧,本吧的创建者应该也是这个历程。那么由此可见,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乐器感兴趣,并不是咱们在贴吧如何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其实是一个乐器被推广并得到广泛认识和了解才能达到的。如果人少,帖子再多有啥用?虚假繁荣罢了。贴吧应该算是论坛性质的东西,但是它却不如传统的论坛更适合这种专门性的交流,比如现在新版的贴吧,我连分类在哪里都找不到了(也可能我实在不熟悉贴吧,反正旧版的有)。就算功能比较理想的论坛,在交流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缺陷。当然,论坛形式和其他交流形式相比也有他的优点。先从咱们的需要来看,我认为基本有以下几种交流的需求: 1、资料。包括教程文档、经验心得文章、适合各种水平的曲谱。 文章自然好说,但是教程一类的都是成套的文档,图文并茂,这个如果拆开变成帖子发出来,很吃力,看的人也并不方便。上传文件?这个……怎么弄?我不会啊,我电脑的文件也没法变成链接;网盘是一种可选的方法,但是网盘知多少,你用你习惯的网盘,我用我习惯的网盘,乱七八糟,还经常遇到文件已失效什么的。曲谱也是类似的道理,不过好得多,可以以图片的方式发贴,但是这样得到的人无法进行再次编辑修改,总是个遗憾。 2、音视频。包括网上现存的内容、琴友自己演奏录制的文件、实时性演奏合奏。 前两者可以利用视频网站等,来自各种网站的纯音乐内容的链接很不稳定,常会失效;视频网站相对稳定,但音质实在太糟了。实时交流无法实现。 3、问答。这个论坛有明显优势,帖子发了,等着就行。但是往往需要反复交谈的时候,论坛就吃力了,不如QQ一类的即时交流效果好,还可以随时截图画图。 通过分析我们的需求,不难发现,论坛具有的优势是信息的留存性、分类性、查找功能,广播功能,而且有些内容可以通过一个帖子内的交流而变得集中。而即时通讯软件(如QQ群、YY等)的优点是实时性强,甚至语音视频对聊群聊,文件形式的资料交流起来更加集中和方便,对外界依赖性小,只要群不被解散,一切都不会出问题。但缺点是群聊混乱,信息追溯性差,条理性差。论坛和QQ一类的,各有优缺点,但是贴吧似乎比我用过的那些论坛弱点更多,除非咱们自己建立一个专门性的论坛并针对性的设立各种功能,但是这需要很多的资源和人力,我做不到,我只是创建了一个QQ群(也是唯一一个几乎每天都有活跃用户交流的群),用它和贴吧配合,实现互补。现在你明白贴吧为什么不火、我为什么说贴吧不是好的交流平台的原因了吧?我和几个琴友,一直在不懈的照看着贴吧,尽量做到有贴必回,有问必答。当然,有不少有价值的内容可能都被埋在QQ群里面了,没有发布到这里,但是这也是贴吧自身的的性质和功能导致的。我一直认为,贴吧也好,QQYY也好,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目的,火与不火也都是形式上的东西,不能为了我们目的服务的形式,是无价值的形式。单纯的追求形式是舍本逐末了,所以你喊着要当吧主要把吧搞火,我自然就给你泼冷水了。当然,无论什么形式,如果你为琴友们做出贡献,大家都会感谢你的。
口风琴是鸡肋吗? 回复 中延征兵 :   呵呵,朋友,很显然我说的话让你很不高兴,那你先消消火,听我啰嗦两句。   我不了解你,当然没有能力真的判断出你对音乐和乐器是内行还是外行。但是任何很理解音乐的人,都不会随便轻视某种乐器,在他们眼中,每种乐器都有它的特色,甚至任何发声的东西都可以是乐器。   当然,同类的乐器也是有档次区分的,低档的,无法提及什么演奏性能,可以说它就是玩具,也完全没错误。但是不能随便说某一类乐器就是玩具,任何乐器都有专业级的,也都有演奏它的高手存在。只有比较多的了解这种乐器及它的高水平代表作品,才能评论这一类乐器究竟是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其实,能来关注乐器类内容的人,基本可以断定,必然都是音乐爱好者,甚至在音乐或乐器某方面浸淫相当时间,但是从你对乐器的简单武断的结论来看,我真的无法认为你对音乐和乐器有很正确的理解。   口风琴的确很小众,也比较冷门,至少在中国是这样,但是高档的口风琴在专业音乐领域并不是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其实很多乐器都是小众的(例子太多,我就不举了),不能因为它们小众和冷门就说它们不是好乐器而是玩具吧?   我想你之所以说口风琴是玩具,可能是你见到的那些多是“非专业级”的琴,再加上,你认为口风琴太简单,随便一个小学生都能学会,只有复杂或达到一定学习掌握难度的乐器才能算是真正的乐器吧?我认为口风琴可不算是简单的乐器,除了音乐感觉之外,既要有指法功力还要掌握气息的技巧,甚至气息比指法要难很多,很多有着不错钢琴基础的琴友都跨不过气息控制这道门槛。   口风琴诞生在五六十年代,算是新生乐器,现在因为它独特的音色已经引起国内的一些知名的专业音乐人士注意,并应用在音乐创作中。我记得好像林海在一部青春爱情片的主题配乐中里面就使用了,还是他自己吹奏的,效果非常好。   好了不罗嗦了,下面网址,第一个曲目,summertimeJ,你点一下试听,或许你会对口风琴的印象有所改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uzuki-music.co.jp%2Fhammond%2Fhammond44%2Fmusic.htm&urlrefer=ce7471d9dfd41591f91a8b5834c3f5d6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