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看云起 山居看云起
关注数: 88 粉丝数: 204 发帖数: 4,668 关注贴吧数: 10
正月初三徒步旅行记(图) 喜欢安静,最怕喝酒。 大年初三没事,睡到上午九点半。 饭后,妻子想回娘家村看望她三妹。用“你们姐妹见面说话我没用”逃脱。 阳光明媚,天朗气清。难得的暖冬天儿!何不徒步转山去! 说去就去。吃过早饭,换好运动衣、运动鞋,带上几个苹果、几瓶饮料,十一点半,沐着温暖的阳光,情绪高昂的出发了。 在鲜亮的太阳下,一切好像都带上了喜庆的情绪。 校门前的王快水库总干渠,去水清澈见底,看着就让人舒服。清清的渠水,缓缓流淌,波平如镜,在暖阳蓝天的映衬下,如一带厚实的翠玉平铺渠中。沿渠帮,是一条乡间公路;附近,一座省道水泥大桥横穿水渠,桥上车水马龙。这样的水中,你相信会有野鸭子出没嬉戏吗?我就见到了三四只。 走在无人且栽满杨树的田地里,踩着覆满落叶、长满荒草的松软的土地,只让人觉得软软的有些颤悠呢。 喜鹊在杨树间穿梭翻飞,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是在赞美它们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曲阳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工程——路庄子扬水渠,像一条长龙,横卧在寂静荒凉的山野里,显得特别失落。虽然这工程自打完工后基本没有使用过,但经过四十年的风霜雨雪,石砌的长券却依然高高挺立,是在无声的抗议人们的好大喜功吧。 走上低矮的长着荆棘和野草的山坡,见到几个和我一样闲来没事转山的人:两位年轻的恋人,一个像是在大学念书、可能是岁数有点大的孤独的男生,一位路庄子村的不打麻将不喝酒、拿着茶杯带着狗的农民。荒山虽矮,并不寂寞。 经过长着荆棘和小树拨子的石窝坑时,“特愣愣愣——”飞走了一个好大的棕灰色的山鸡。我吃一惊,又往前走,“特愣愣冷——”又飞走一只。好多好肥的山鸡呀!看来,是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环保意识强了,才有了野鸡在这么紧临人烟的地方繁衍生存起来了。我后来又见到几只,一共见到六只山鸡受惊飞走的场景。 。。。。。。
养儿防老 老库今年虚岁八十一了,他生活在曲阳东部的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子里。老伴儿死的早,平时老库自己一人过活。老库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都五十多了,都有自己的家庭儿女。两个女儿嫁到了外村,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儿女。今年冬天,天气又干又冷。老库多年的老毛病——肺气肿又犯了,今年感觉特别重。老库让人叫来了儿子和女儿轮流看护在自己身边。老库心里,得到了些许安慰。但不知怎么了,平时吃点儿药就能减轻的哮喘,今年吃了好多日子了,总不见效,并且感觉越来越重了。近些日子,身子虚弱的下不了炕了。这天,轮到二儿子二栓陪护。入夜,老库感觉胸口里憋得慌,就对老二说:“二栓,我喘不过气来,你去给我叫同顺(同顺是本村的老医生)来,给我输输液吧!” “抗抗吧!赶明儿就好了!”二儿子二栓带着不耐烦,冷冷的回答。老库知道二儿子心疼钱,怕花钱不给去叫医生。老库只能默默地流泪,实在难受时,无奈的“哼哼”着,才觉得好受些。第二天,轮到大儿子大栓陪护了。入夜,老库又觉得胸口憋闷的喘不过气来了。他又祈求大儿子说:“大栓,我憋得难受,去给我叫同顺来,输输液吧!” 大儿子没有回答,默默的出了屋子,一晚上没有再回来。老库明白大儿子比二儿子更心疼花钱,只能流着泪“哼哼”了一宿。老库不想死,老库觉得还没有活够。天亮以后,老库祈求大儿子打电话,把两个闺女和二栓一起叫来。
碰撞事故 今天上午,到土地局开会,由于忘了具体位置,错误的开车到了工商局门口。醒悟过来,便掉头往东走。在辅道上行了一小段,准备右拐上主道时,不知怎么,我小车的右车头,与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年轻女士碰在了一起。天冷路滑,我们两个走得都较慢。我停了车,她叉住了。 “坏了,创住人了!”我脑中一闪念。 “你怎么样,没事吧?”我赶紧下车,走到她跟前,看着她问。 我发现我的小车的前保险杠右角,正好卡住了她的自行车后踏板。 “我没事。”她平静的说,一边低下头,一手扶着车把,一手往外抠她的自行车后脚踏板。 她不敢使劲儿,抠不开,似乎是怕把我的保险杠一角抠坏了。我赶紧弯腰使劲儿帮她抠开。 “得连,你的车也没划了漆,我也没事儿,咱们各走各的吧。”她看着我,脸上现出微微笑意,低声而平和的对我说。 “路滑,都小心点儿吧。”我也带着笑意说。 她平稳的骑车走了,我长舒了一口气。 “这位年轻女子,能先为别人考虑,修为真不错!”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想。 现在的人们,有了事儿,哪一个不是先找对方的错误呢。我认为,一般情况,汽车与自行车相碰,汽车应该负主要责任的。原想她会像社会上一般的女人一样,吵闹,斥责,谩骂,撒泼呢,没想到有了事,她首先会考虑我的车有没有划了漆!她会这样平和、大度! 修为好了,自己少事,别人也方便。人人需要好的修为呀!
我的白石山游记 十一没出游,怕景点儿人多,像赶集,得不到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十月下旬放假,一群几十年在一起的中年男人约好去旅游。三议两论,决定到涞源白石山(人称小黄山)去旅游。决定到白石山旅游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距离近,过了唐县军城、黄石口、倒马关,再过涞源走马驿就是。早上早些出发,爬完山吃了饭住一宿,第二天便可赶回来,不误开学上课。二是有人有关系,可以免门票包住宿,不花钱自由自在游览好景点儿,何乐而不为? 十月二十二日一大早七点十分,灰云遮天,白雾迷地。一行十一人分乘两辆车,相跟着出发了。虽不是大晴天,但人们兴致很高。‘出游,游的是心情。’此言有理。雾大眼短,车行很慢。但人们说说笑笑,完全没有感到路途的颠簸和车行如蜗牛的烦躁。过了唐县军城、羊角,已是上午将近九点。突然车上有人兴奋的欢叫起来:柿子,金黄的柿子!满树都是,真好看!只见路旁坡下田垄上、田地里,到处都有一树一树落完叶子的金灿灿的柿子,像办喜事时挂满院落厅堂的喜庆的小灯笼,给晚秋萧瑟的山谷村落,增添了一片亮色。现在人们的口味高了,柿子虽好,但多数人不稀罕了,也就不值钱了。当地村民,任其高挂枝头,熟透掉落,少人问津。看到司机想赶路,没有停车的意思。我只能在车过集市堵车停顿时抢拍了几张柿子满树的照片。 车到白石山,已近上午十一点了。关系人指引我们从东山门进了山,我们便让他自便去了。据说,为更充分的开发白石山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部门已把白石山承包给了安徽黄山集团。现在,安徽黄山集团已封山,正在整修山上设施。山上几乎没有游客。我们一行开车沿“之”字山路上行,山越高,风景越壮阔。整个白石山,我们成了主人,我们可以尽情的游玩欣赏了。开车上行,不知转过了多少个胳膊肘儿弯,来到一处开阔山嘴平台,我们赶紧停车赏景。这时我们的位置已在白云之上,放眼远望,只见远方平铺的白云之上,几处远山,只露出青黛色的山尖,像巨轮,像孤岛,像海上仙山,如梦似幻,引人遐想,美不胜收。带相机的赶紧拍照留影。 越行越高,又不知转过几座山头,来到一处山前小广场,车不能走了,我们便停下车,带上食物不行继续向上。 山势越来越陡峻,上山的路已成了条石台阶,台阶有护栏保护。台阶沿山峰右侧山壁上行,山越来越陡,台阶越来越险,风景越来越壮阔、秀丽、独特。只见台阶右侧山峰,壁立千尺,险峻无比,人不能攀。台阶左侧,是百米深谷,深不见底,凭栏下望,让人战战兢兢,脚底发虚。朝山峰左侧向东南远处眺望,只见平云似海,邈远无际;远处数簇黛色山尖,高出云海,蔚为壮观。有人指着露出云端的远山说:群峰尖起,像一排狼牙的是唐县青虚山;群峰横列,一峰独高的是北岳大茂山。人们难抑兴奋,边上边拍照。 来到一处山弯背风处,这是一处有树的平台。管理者为方便游客,在此处设置了石桌石凳,让游客在此用餐休息。我们便十一人围挤一桌,摆上从曲阳带来的朱家峪小驴肉品,曲阳许家酱鸡,火腿肠、熟花生、曲阳烧饼,拿出白酒啤酒,各取所愿,撇下斯文,脱衣揎袖,忘乎所以,轮番碰杯,大吃二喝起来。 偶有带相机独行散客,看我们忘情吃喝,偷偷拍照,我们自知没有贴标签儿,没人知道我们是谁,继续吃喝,毫不在意。 酒意九分,肉食已残。这时,几位用蛇皮袋往山上背砂料的当地民工,背着沙袋到我们身旁平台休息。几位同伴看他们不易,分别给他们一瓶啤酒,与他们攀谈起来。 “这一袋多少斤?” “一百三四十斤。” “一天背多少趟?” “三四趟、四五趟.” “你们真辛苦!” “老百姓干这个是常事。” “一天能挣多少钱?” “少的二百来块,多的三百多!” “收入可以,就是够辛苦的,我们干不来!” 说着话,我们收拾了饭后垃圾,起身前行。有两位不服气,抢着替背山工背沙袋。一个背了十几步,一个背了二十来步。两个人不得不叹服背山工的厉害。还有女背山工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