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一心 木水一心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90 发帖数: 3,338 关注贴吧数: 4
英媒:中国在南海赤瓜礁建成港口 6个监控塔在建 英媒:中国在南海赤瓜礁建成港口 6个监控塔在建 2015/07/05 01:52环球时报 原标题:外媒集中炒作中国海洋动作 关注南海岛礁建设 【环球军事报道】“中国在永暑礁3公里飞机跑道接近完工”——一张由美国人拍摄的卫星照片连日来在西方引发轩然大波,尽管中方早就公开说过: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已于近日完成陆域吹填工作,为的是满足民事需求及基本的军事防卫需要,但一些西方媒体却将其列为中国“海上威胁”的最新佐证。与此同时,中国在黄海进行的首次海上导弹战斗补给演习,以及中国新国安法等,也引起西方各种猜疑和曲解。7月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对美国2015年度《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无端渲染“中国威胁”的有关内容表示不满和反对,称中方已多次阐明在南海岛礁建设上的原则立场,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与中方相向而行。 “南海岛建工程进展迅速” 美国《华尔街日报》3日报道称,本周由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图像显示,中国大体上已完成在南海“争议岛礁”永暑礁3000米飞机跑道的建造工程,专家们在规划今后几个月的进一步建设。“中国在南海岛屿上的建设工程进展迅速”,英国《金融时报》2日称, 新的卫星照片显示,中国在南海的建设工程进展领先于其他国家。文章称永暑礁飞机跑道的建设预示着中国“将试图声称对这一争议水域上方的空域拥有主权”。同天公布的另一张卫星图显示赤瓜礁面积已达10万平方米,在已有设施外又建成了一个港口,还有6个安防监控塔在建设当中。新加坡《海峡时报》3日称,美军一名指挥官今年5月曾预测永暑礁的飞机跑道可能在年底投入使用,但刚刚公布的卫星照片显示跑道能更早建成。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问题高级顾问格拉泽说,鉴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永暑礁的建设可能“一时沉寂”,她说中国可能会在秋季继续对永暑礁的建设活动。 《金融时报》称,他们相信永暑礁上的飞机跑道可能最终是战斗机基地的一部分。一旦中国在南海上空划设防空识别区,这些战斗机可能会被用于该防空识别区的执法,以此来支撑“其在南海霸道的海上领土主张”。文章还说,上月中国外交部曾表示南海部分工程接近完工,似乎“为中国启动或继续其他工程的可能性预留了空间”。 据法新社3日报道,华盛顿担忧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建设具有军事意义,可能削弱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和经济实力。《海峡时报》称,这个跑道将足以容纳大多数中国军用飞机,使北京更易深入东南亚海运核心地带。图像还显示中国海军一艘军舰停泊在港口。 西方担忧中国“蓝水海军” 中国国防部2日宣布,中国海军在黄海举行实兵实弹对抗演练。据中国军网报道,当天近百艘舰艇、数十架战机以及岸基信息作战、电子对抗兵力分成红蓝双方,在黄海某海空域展开了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背靠背”实兵对抗演练。参演者包括二炮多个导弹发射营及沈阳军区、济南军区的电子对抗兵力。 英国路透社3日称,黄海军演是中国首次组织海上导弹战斗补给演习,这是“中国军事实力不断膨胀的最新迹象”。文章称,中国已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来现代化其武装力量,而这支武装力量正在获得远海活动的经验。文章说,中国自称发展一支走向深海的“蓝水海军”没有敌对意图,但中国“越来越果断推进主权声索的举动”已使整个地区紧张,并且引起华盛顿担忧。 中国海军专家李杰3日对《环球时报》说,所谓“海上导弹战斗补给”,是指在导弹发射后,在海上进行新导弹的补充和加装,“与战机的空中加油类似”。李杰称,这对中远海域作战具有重要意义,“否则,就会像我们过去的导弹艇一样,打完一次,就得撤回来进行导弹的装填和调试。有了海上导弹战斗补给能力,舰队就有了持续作战能力”。 “在南海争端中,中国是最咄咄逼人的国家”,美国《星条旗报》3日称,中国通过军事和准军事行动、经济影响力和外交“捣乱”来加强对南海主权的声索。政治和军事分析人士克里斯托弗·扬表示,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促使中国加快了在南海的活动。 美国《纽约时报》3日评论称,中国的新国安法暗示要扩大中国的“核心利益”。文章称所谓“核心利益”意味着极重要的问题,“谈判回旋的余地微乎其微”。以前,中国的“核心利益”被理解为只指台湾、西藏和新疆,中国一直表示它们是内部事务。但随着中国经济、外交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对“核心利益”进行了重新定义,根据新定义,它包括南海以及其他任何同中国有关的主权问题。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称,“核心利益”提供给中国决策者们强调具体问题的灵活性。 “南海的主权问题从来就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部副主任苏晓辉3日对《环球时报》说,这里不存在“扩张”的问题,她表示,西方对于中国南海工程的猜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西方不断地寻找新的炒作点,前几天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布林肯还将南海比作乌克兰,无非是为了继续保持这个问题的热度。 华春莹驳日本防卫白皮书 近日日媒纷纷报道日本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虽然这份白皮书涉及不少国家。但让人吃惊的是,日本媒体基本都将“中国”作为了唯一“关键词”。 日本NHK电视台2日以“防卫白皮书提醒警戒中国的南海活动”为题,在黄金时段播放了长达1分50秒的报道,包含大量中国军人及军舰的画面,称南海问题已“严重威胁日本的安保环境”,国际社会也需要高度警戒。《日本经济新闻》3日称,中国在南海与美国等国的对立,很有可能导致不测事态,中国今后的走向令人担忧。 日本新闻网3日称,这是历年来,日本第一次将南海问题提高到危及日本安保环境的重要位置。报道分析称,日本政府如此高调地突出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显然也是为日本自卫队出兵海外行使集体自卫权寻找到一个借口,同时也为日本自卫队最终参与南海的监视行动找到一种理由。 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在回答日本《防卫白皮书》指责中国军费增长时称,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1961年至1979年间,军费年增速均是两位数,最高时超过20%,目前日本人均军费仍是中国的5倍。日方无权对中国正常军力发展说三道四。她重申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进行建设“完全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指出日本不是南海问题当事国,近期却在南海问题上上蹿下跳,到处抹黑中国,刻意制造和渲染紧张局势,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那就是为推动在国内进行战后空前的安保政策调整寻找和制造借口。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越南总理阮晋勇3日在书面采访中表示,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与“同为中国邻国的日本”有着共同课题,因此必须强化与日本的合作。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3日对《环球时报》说,2015年的防卫白皮书说明日本在二战后第一次试图正式介入中国南海事务。“除了从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插手,日本还越来越突出军事介入的手段。我们看到日本给菲律宾支援巡逻舰,它不会局限于菲律宾,还会扩展到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与中国有岛礁和领海争议的国家。” 另外,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周永生对《环球时报》说,在这个时间点,日本极力挑动其他国家和中国的矛盾事件,促使事件升级,也是想转移矛盾焦点,以免自己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蒋丰 本报记者范凌志 候涛)
南沙守礁战士:遇不明身份船骚扰 几天几夜不能睡 南沙群岛气候湿热,又经常刮台风,因长期守礁吹海风,南沙守备部队的赤瓜礁守礁战士唐超患上了风湿疼痛,尽管这样,每次有换班机会,他仍积极要求前去执行守礁任务。 高温高盐高湿多台风,是南沙群岛的气候特征。素有“太阳海”之称的南沙,距离赤道只有几个纬度线,环境条件十分艰苦。中午最热时,礁堡内的温度可以高达60摄氏度。渚碧礁守礁战士卢永兰说,吹海风成了家常便饭,即使穿着体能服,仍能感觉全身湿热难耐,不少官兵久而久之形成了关节炎、腰肌劳损和胆结石等疾病。 沧海孤礁,以礁为家。守礁战士笑称,在这里要过“暴晒关”、“用水关”、“病痛关”、“晕船关”、“忍耐关”和“寂寞关”等多关。20多年来,一代代守礁战士克服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捍卫着那片晶莹剔透的“海蓝”。 “我们身在南海前沿,远离祖国大陆。大家之所以能够常年坚守,因为我们时刻都能感觉到,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卢永兰擦了擦那双长满茧的手,回忆起去年在渚碧礁的守礁生活。 “守礁的苦,主要体现为精神压力大。”被选去南沙守礁的战士,往往要经过严格的核查。到了礁上后,早上6时起床,然后在礁上进行训练枪械操作、岛礁防御演练,晚上还要轮流站岗值班,这就是守礁战士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卢永兰回忆道,南沙海域是台风多发区,每年都有数十次台风正面袭击礁盘,不少守礁战士都曾面临生死考验。他回忆,曾有个第一次守礁的新兵,暴雨晚上穿着雨衣带着枪,站在渚碧礁上执勤。“那晚风浪很大,天上打着雷闪着电,但那个新兵依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一些不明身份的船只有时会跑到我们的礁盘附近骚扰。”卢永兰说,为了守卫和维护这片祖国的海洋领土,有时候战士们因此连续几天几夜都无法正常休息。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南沙守礁官兵的心里都觉得对家人有亏欠。卢永兰称,守礁军人的家属压力都很大。因为官兵上礁后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回到后方。遇到家里发生突发情况,也只能到了换班后才能匆忙赶回家处理。 “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又着急又难过,但官兵们仍总是自觉选择为国尽忠。”卢永兰称,上礁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守卫南沙的战士都有自豪感。在南沙守礁官兵心中,维护周边海域的安全最重要,这是他们守卫南沙的心中的“甜”。 由于部分岛礁比较小,受自然条件所限,锻炼身体的空间就很小,官兵们只能利用简易的设备,每天做1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100个蛙跳等“五个一百”指定训练动作,以保持体能。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南沙守礁官兵们无论是装备条件,还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卢永兰介绍,过去刚守礁,住的都是高脚楼,现在都建起了礁堡,战士可以在里面种蔬菜,有时还会上网、看电影、看书和学乐器来放松一下。春节的时候,礁上的战士还会一起表演文艺节目,搞些小比赛。 唐超眼下正准备去换班守礁,“在我们的心里,最希望的就是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如果下辈子再当兵,我还要来南沙。” (转载)
从泻湖形状结构,估算要保留淡水湖。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西藏的班公湖 班公湖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日土县与克什米尔交界的原属于中国的内陆湖泊。中印战争之后,印度控制了中国藏南地区,班公湖随之变成了“国际湖泊”,呈东西走向,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5米。湖面海拔4240米,水深57米,流域面积为28714平方公里。班公湖为内陆湖,湖水东淡西咸,位于日土县境内为淡水,西部与克什米尔交界处为咸水。 因为东部的集雨面积较大,水流为东西走向,由于中部很窄,西部的咸水无法进入东部,因此东部始终为淡水湖。 再看永署岛的泻湖现在也是葫芦状结构,只要将雨水排入东边的内湖,内湖的水自然排向西部的外湖,这样内湖就会逐步淡化。而连接外湖和外海的通道很窄很浅,只能有少量海水进入,同时内外湖的通道也是窄浅结构,只能有极少量的上层水混入内湖,而外湖是半咸水状态,上层水更淡,因此不会导致内湖变咸。这样在有雨水的时候内湖就会淡化,没有雨水的时候不会因为海水倒灌变咸。 这个方法比自然淡水的速度较快。等内湖淡化完成后,再封闭二个连接通道并填满外湖。 因为这样,正好解释了泻湖结构保持很长时间不变,而泻湖旁边保留沙堆而没有填湖的原因。 来几张班公湖的照片。
不太专业,谈谈防波。 我曾经作了一些解释,可很多人还是很担心,现在再噜啰嗦几句,请不要喷我。海浪是一种波,有波峰、波谷、波长,波峰对海堤有害,但取决于波长,波长短的话,波谷马上到来波峰就下降了。一般海浪的波长只有几十米,只要防波堤外侧的沙滩有近百米的话,波峰到达海堤时,已经达到了波峰的末端,因此那怕外海有二十米高的海浪,到了防坡堤也就几米。如果没有沙滩的话,几米的海浪冲击堤坝也可能掀起几十米高的浪花。 所以人工岛的外海侧要保留近百米的礁盘和沙滩,这样只要有五六米高的防波堤,就根本不怕二十米高的海浪。 多数台风在太平洋以东的洋面生成,最南的路线经过F国群岛到南海中部,登陆Y国,不经过南沙。南沙只有本身海域生成的热带风暴,由于风暴生成之初威力不大,需要有加强路径,才会有更大威力。因此,南沙的热带风暴一般不强。偶而也有特例,当年美济的渔民就因此牺牲,但南沙各礁堡无损。 因此大家对人工岛的防波堤要有信心。 然而海啸的波长可以达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六米高的防波堤不要说抵御二十米高的海啸,就是七米高的海啸也不行。因此一定要做好预警系统和避难设施,并制定完善的应急机制和演练。不过,海啸就更难得了,特别是大海啸,那是几百年也未必遇到。当然,如果在附近发生大地震和大海啸,那就连预警也来不及了。所以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自已写的,不太专业,欢迎指正,但反对喷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