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碎
随风而碎
关注数: 30
粉丝数: 643
发帖数: 6,096
关注贴吧数: 9
丘吉尔鳄鱼 喷火坦克 傻丘整体来看不能算特别帅的坦克,但是有一些特点让这款坦克非常有意思,首先是大长平的船身 啊不 车身,尤其是加了前挡泥板。还有一排小小的负重轮,跑动起来很忙碌的上上下下,又优雅又有喜感。 田宫1/48的套件,作为一个爬爬模型新手,这辆坦克制作上终于摸到点感觉了。掉漆能控制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了,更重要的是根据坦克的结构来合理安排尘土泥浆的分布,而不是一股脑的糊上去。丘吉尔履带上方有一个明显的外挑结构,所以会挡住大部分的泥浆,因此主车体两侧的泥浆不应该太多。前面履带的开口会让一部分尘土掉出来,留在车体上形成垂直的泥浆流痕。 拖车的正面会被履带掀起大量的尘土和泥浆,所以是需要特别加重泥沉的地方。大轮胎胎面的尘土主要集中在凹陷处,而侧面的尘土会在转动中被甩出去而比较淡化。 能还原这些细节感觉真的乐趣无穷。 #坦克
欧宝闪电卡车 非洲军团 意呆利1/48的板件,虽然意呆利和田宫经常共享一些模具,但这一套很明显比田宫水准差很多,细节和组合度都一般般,刚好用来练习一下沙漠旧化。 涂装是非洲军团涂装。旧化思路考虑到沙漠干燥少雨风大的特点,没有做锈渍,也减少了雨痕,主要用粉彩来修饰全身尤其是下半部分被沙尘覆盖的效果。另外比较注重颜色的褪色和掉漆的处理,因为大风裹挟着沙尘对油漆会有很强的磨损效果。 顺便和元首的大奔合个影#二战 #隆美尔
1/48 M4谢尔曼 在制作上主要是继续练习各种旧化的操作,改进一下上一个追猎者过新的遗憾。 田宫1/48板件,制作体验一如既往的优秀。
追猎者 伏击迷彩 这是我的第三辆战车,挑战一下做了伏击迷彩,感觉还是比较复杂,并且对迷彩和掉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谐共存还是不太有信心,后来决定宁新勿脏,所以最后就成了这样一辆九成九新的小车 小小的一巴掌大,颜色漂漂亮亮的,很合适拿在手里盘,像只金钱龟。 田宫1/48板件,设计和制作体验都没得说,而且配了铸铁车底,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手感非常好。 #二战 ## 坦克 # #战争雷霆
慈父的重锤——IS-2重型坦克 老田1/48的板件,这是我的第二辆爬爬,继续用来练手,重点练习光影色差,选择了相对比较新的状态,只做了轻微的雨痕与流锈,没做掉漆。整体制作体验非常愉快,老田名不虚传! IS-2最大的特点就是这跟又粗又长的大炮筒子,看起来非常威武,个人觉得是苏系坦克中颜值数一数二的。 #模型 #二战 #坦克 #苏德战争
1/72 三突子F型 第一次做爬爬,选了一款简单又好看的三突子。以前做船和飞机比较多,所以这次以练手为主,不纠结细节考证,主要练练掉漆和色彩变化。整体还是非常快乐的。 #二战 #德国 #德三 #坦克 #战车
环太平洋舰队 2024千岛湖聚会——大西洋海战 去年在苏州聚会之后,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和筹划,我们在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举办了第二次聚会,13位伙伴从大江南北齐聚一堂。共有17条船前来参战,在各有特色的水域进行了四场波澜壮阔的海战。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下水点,舰队派出了航空侦察。有三台相机参与了拍摄,共有上百条视频和近3000张照片,选出这一百张照片与大家分享。 玩船之余,大家一起聚餐,吃千岛湖特色鱼汤,喝啤酒吃烧烤,聊天吹牛,分享模型制作经验和技术。聚会持续了三天,但开心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留下的是今年酷热夏天的美好回忆!期待和朋友们明年再聚! 这场持续三天的海战,从地中海英国皇家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的小规模战斗开始。 Day 1:皇家海军厌战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号,与意大利海军扎拉号,在风平浪静的地中海岛屿附近展开激战。扎拉号凭借意大利超跑般的机动能力和主场作战的优势,在岛屿中来回穿梭,让英国军舰难以发挥火力优势。导致厌战号在追击中误入浅滩,不慎搁浅。英军只得作罢,扎拉号从容撤出。随后与维内托号快速驶出地中海北上。英军也在将厌战号拖离浅滩之后,尾随追击。 地中海岛屿战匆匆结束,当然是有原因的。当天傍晚,德军潜艇发现,由三条自由轮和一条护航航母组成的盟军运输船队,准备将众多作战物资送到英国。但护航航母上的反潜机对潜艇进行了驱离。水下偷袭不成,德军派出了三艘水面战舰前往拦截,分别是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运输船队立刻向位于英国的盟军求援。盟军派出了由3艘战舰组成的舰队前往阻击,分别是皇家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以及法国海军的黎塞留号战列舰。皇家方舟号航母正在船坞维修,未能一同出动。考虑到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盟军还紧急呼叫了正在地中海的三艘英舰,约克号由于燃油不足,停在直布罗陀补给,厌战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则驶出地中海,参与到阻击德国破交舰队的任务中。 发现盟军大动作的德军,也马上呼叫了意大利盟友前来支援。意大利海军反应迅速,派出维内托号战列舰和扎拉号重巡洋舰,北上与德军会和。 Day 2:经过前一天的调兵遣将,英法德意四国舰艇齐聚北大西洋,进行了一场6V5的大海战,从早晨持续到夜晚。白天风平浪静,鏖战到黄昏之后,海面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双方这才脱离接触。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厌战号追击扎拉号,就在火炮全部瞄准,扎拉号在劫难逃之时,维内托高速机动到厌战号身后进行齐射,解救了扎拉。威尔士亲王号刚刚服役就长距离机动,导致机械故障,退出了上午的战斗,晚上才重新加入。胡德号、埃克塞特号都被击伤。在盟军岌岌可危之时,黎塞留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一己之力挡住了由提尔皮茨号带领的轴心国舰队,不愧是欧洲第一战列舰。战斗结束后,德军俘虏了一艘尾部中弹,舵机失灵的自由轮。天色已晚,双方各自退兵。在提尔皮茨号的带领下,轴心国舰队展现出了高超的作战水平,取得了当天战斗的胜利。盟军战舰虽有受伤,所幸无一沉没。剩余两条自由轮继续载着货物前进。 Day 3:就在运输船队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意大利海军的两条战舰突然杀到,不愧是意大利跑车,昨晚的战斗结束后并未撤退,而是开足马力追击。失去保护的自由轮如同羊入虎口,扎拉号迅速击沉了一条斑马纹涂装的自由轮。就在另一条满载谢馒头的自由轮要被俘虏之时,威尔士亲王号赶到。由于前一天弹药消耗殆尽,双方只进行了一场小规模战斗就各自撤退了。 至此,这场持续三天的海战以轴心国大获全胜而结束,击伤多艘盟军战舰,击沉自由轮一艘,俘虏一艘。另外,由于盟军陆军的快速突进,德国造船厂危在旦夕,因此正在建造中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匆匆出海。俾斯麦号虽然错过了海战,但留下了与姐妹舰提尔皮茨号的珍贵合影。
干货——RC船怎么做才不怕沉 为什么有的rc船可以在大风浪中毫发无损,平安归来;有的rc船风平浪静都会吨吨吨,首航沉功。区别就在于防水防沉有没有做好。在这里做一个总结和介绍,一篇帖子把这个问题说透彻,讲明白。 虽然常把防水防沉一起说,但这实际上是联合种完全不同的做法和思路。我称之为防水流和防沉流:防水是不让水进去,水不进去自然就不会沉,隔绝电子设备收到的影响,提高可靠性和寿命,所以要做好封闭,减少维护。 防沉是水可以进,进水也沉不了,也不能立刻破坏电子设备,所以需要在内部有泡沫防沉,电子设备要做好防水处理,同时既然会进水就需要经常维护保养,所以要尽量做大维护口。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方法合二为一并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会互相影响。按防水做,东西都封起来了,一旦进了少量水,如果船里面有防沉的泡沫,隔舱,反而不利于把进去的水倒出来,少量水长期在密闭空间内,让电子设备长期处在潮湿环境,损害很大。按防沉做,如果同时用了防水的密闭做法,则会给必须的维护带来困难。 因此,如果选择走防水流,就认真提高可靠性:做好动力的安装和测试,做好封闭,检查各处密闭性,对电子零件做好防水处理,杜绝万一有少量进水时水气对设备的腐蚀。如果选择走防沉流,就认真提高可维护性:开口做大,打泡沫,电子设备做防水处理。 通常来说,防水做法因为降低了维护需求,对外观的影响更小。所以我个人喜欢选择防水,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留个后门,以便万一坏掉了可以做一些维修,平时则不需要任何维护。在封甲板前要在反复测试动力,封甲板之后要把船整个没在水里看有没有任何漏水的地方,这样做好了就是一条放心的全防水免维护船。 同时,有另一种新手常见的做法,我称之为“干舷防水”,甲板不密封,内舱也没有防沉措施,全靠船的干舷高度来防止上浪进水,小船上浪沉了就想换大船,殊不知就算换成了1:1的真船,上浪洗甲板也是家常便饭。这种做法其实是对船这种东西缺乏基本的理解,观念还停留在公园手划艇。这种观念需要尽快改变,否则只能不停的贡献经典沉船时刻。
大西洋小作——1/350 U艇 花级 两只结构简单的小船,也没有做什么复杂的改造,主要是想实践一下最近新学的涂装做法。 U艇是利华的,市面上唯一有铆钉的小U,从号手U取了pe栏杆。涂装选用了击沉皇家方舟的U-81。小潜艇干舷低、出海时间长,很适合比较重口味的旧化。 小花是mirage的。之前还想这么可爱一条小船怎么做的人不多,上手以后发现了,这个板件简直就是个灾难。细节尚可,但开模设计只能用神经病来形容,别人一个件的东西,它要分三个件,还要把一部分开在需要分色的地方,平白增加制作难度;组合度也奇差,任何数量大于三个件的组合就对不齐。这两条结合起来导致这条小船的制作体验简直就是灾难。另外极其刁钻的水口、稍微一使劲打磨就断掉的饼干式塑料,也是一对抓狂组合。中间差点烂尾,后来还是咬咬牙做完了。 #大西洋##二战##潜艇##U艇##从海底出击#
环太平洋舰队 首次聚会——美日航母编队大战 RC船组舰队,才是终极乐趣! 入船坑这么多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都是一个人玩船。几年前有了个想法,称之为“云舰队”,和几个朋友平时各自造船,造好了之后一起去一个有好水好景的地方,把玩船和旅游结合起来。最初的灵感来源是船友自强不息在5i上的神贴《跑到内地放遥控船》。22年初我将这个想法介绍给某舰队,希望一起发展,可惜所托非人。所以22年末和几个朋友们一起组了一个新的舰队,起名环太平洋舰队,因为我们的成员不仅在全国各地,还有在太平洋对岸的,货真价实的环太平洋属于是。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第一次聚会终于成功的在苏州举办,和好多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终于见面了,非常开心。 这次的聚会主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共有七条船出动。IJN派出了两条主力航母赤城、大凤,USN这边是一个双航母特混舰队,航母大黄蜂、列克星敦和三条巡洋舰关岛、旧金山、克利夫兰。双方在多个海域展开激战,从广阔的月亮湾到玩船圣地独墅湖水池、再到专门的比赛场地昆山。是役,USN航母大黄蜂带着多架B-25执行特种任务,由列克星敦号保护,没想到列克星敦飞行大队全部起飞后却扑了个空,正在回收第一波返航的飞机时,IJN两艘航母齐装满员的攻击大队杀到,尽管三艘巡洋舰狂点加强AA,但仍无济于事。最终USN两艘航母大黄蜂、列克星敦受重伤,旧金山号也中雷进水,只剩下关岛和克利夫兰平安返航。大战过后一笑泯恩仇,双方开始友好贴贴。 (以上只是剧本,事实上这次活动舰队里的所有船无一损失,甚至一架落水的飞机都被成功营救回来了。) 玩船结束后,和朋友们一起吃了苏州的美食,还逛了几个著名的园林,不虚此行。 下次的活动已经在筹备中,对这种活动形式感兴趣的船友可以来774263426。 #航母##航空母舰##太平洋战争##航母大战##模型##模型船##舰队#
银翼杀手——P-51D 野马战斗机 P-51可以说是美式螺旋桨战机的图腾,阿汤哥的心头好。然而液冷式发动机、尖鼻子造型,却是美系飞机中的异类。能成功代表一票胖头美系板砖,除了因为尖鼻子天生的高颜值,最重要的恐怕就是P51的超大航程能让它全程护航轰炸机,给因为超高损失率而几乎被叫停的战略轰炸续了命,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后来更是跟ME262打得有来有回。然而在“大星期”行动中,同样是凭借长滞空时间,P51长时间逗留德国空域,在航校上空屠杀德国飞行学员、教练,彻底打碎了德空的脊梁。虽然这是战争残酷性的必然,可是仍然给这款外观漂亮的飞机写下了一笔格外残酷血腥的历史。 这是Airfix 1/72的套材,细节和组合度都尚可,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塑料质量似乎不是很高,即使洗过还是很容易掉漆,这在其他品牌的模型上没有出现过。加了全身铆钉,自制了安全带。在涂装上比较突出几种不同金属色的对比。 #飞机##飞机模型##战斗机##野马##模型##模型制作##二战##空军#
1/350 克利夫兰号巡洋舰 RC 做了一个半月,过程比较轻松愉快。用了要塞的防空炮,柚子的雷达和水上飞机。RC方面用950毫安电池,050电机。在制作方面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当然也有一些翻车的地方,下一条改进。 旧化方面仍然用了非常轻微的旧化。口味轻重因人而异,不过在观察过许多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船的照片之后,发现不论一条船是新还是旧,船体永远比上层旧的多,这也很好理解。如果船体只有一些轻微的锈,上层则基本不会有锈出现。在制作中如果能注意到旧化程度的不同,应该会让作品的真实程度提高一些。 另外在这条船的制作过程中想到一个问题:模型在还原实物时,应该注重结构还原还是观感还原呢?比如桅杆顶部的锅盖雷达,实物是布满了小网格的,但是因为网格太细,基本上任何照片中都只能看到几圈环形骨架。而打印的雷达也表现出来了这些小网格,这当然从结构上来说很棒很还原,但是在观感上就不对了,小比例下过密的小网格让整个雷达看起来和实心的塑料差别不大,顶部看上去一大坨,虽然还原了结构,但和真船的观感相差很大。如果只做几圈环形骨架,可能更符合我的喜好。 航行视频可以在这里看到【原来克爹开起来是这样的 克利夫兰号巡洋舰 威武巡航-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PMAvpNV&urlrefer=fcb4203ce82c6cdf13d482b16086a607#模型# #模型制作# #巡洋舰# #二战# #太平洋战争# #海军# #模型船#
破碎的白天鹅——亨克尔HE111轰炸机 冬季涂装 HE111是亨克尔公司在间战期为德国空军开发的一款中型轰炸机,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起初是伪装成客机的,大战爆发后摇身一变,成为德军从不列颠空战到苏德战争前线的主力轰炸机。也许是穿着客机马甲诞生的原因,HE111的外观看起来并不像一款武器,反而颇有圆润和蔼的风格,尤其是纯白色的涂装,配上红色的螺旋桨整流罩,甚至像是一架圣诞老人往返北极、运输节日礼物的飞机。 长谷川1/72的板件,制作体验很好,加了一些滚钉,上了比较轻的旧化,主要是想突出一下上面提到的节日气氛。 为什么说破碎,这可不是标题党,这架飞机模型完工后不久就摔到地上了,后来勉强修复了一下,但是有些地方仍然留下了一些痕迹。把这个小小的惨痛经历分享出来,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模型照顾的完完整整漂漂亮亮。 #飞机# #二战# #轰炸机# #德国# #模型# #飞机模型# #模型制作#
帝国屠夫——FW190 “百舌鸟” 战斗机 福克沃尔夫 FW190 “百舌鸟” 是德国于二战初期服役的战斗机,与BF109共同作为第三帝国空军的绝对主力,强大的火力和难缠的机动能力使得FW190在盟军那里得到了“屠夫鸟”的外号。在战争初期力压喷火,中期是盟军轰炸机的噩梦,后期终于在与盟军的新型战机的竞争中逐渐落伍。 个人认为FW190是外观最帅的螺旋桨战斗机之一,有棱有角,很有阳刚之美,身材短小精悍,不拖泥带水,却又充满力量感。 田宫1/72套件,制作体验很好,除了滚钉之外没有做额外的改造。黑色雄鹰涂装非常凸显这型飞机硬朗帅气的风格。 #飞机# #战斗机# #模型# #模型制作# #飞机模型# #田宫# #二战# #德国#
鸥翼勇士——F4U海盗战斗机 说起最漂亮的二战战斗机,可能不少人会选海盗,就是因为它独具特色的倒鸥翼造型。在二战后期,海盗是从性能上唯一能与末代路基螺旋桨战机相媲美的舰载机,战后甚至与早期喷气机同场竞技。 这款模型是田宫的1/72套件,开模质量比较高,组合度细节都可圈可点,制作体验很不错。遗憾的地方是铆钉的表现比较欠缺,仪表过于简陋。 制作上给全身加上了铆钉,对发动机和起落架做了一点轻微的改造,把田宫祖传的水贴安全带换成了自制的,增加一些立体感。 #模型# #飞机# #战斗机# #F4U# #海盗战斗机# #二战# #飞机模型# #田宫# #舰载机#
大洋天使——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 卡特琳娜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水上飞机之一,在二战中不论太平洋还是大西洋战场上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侦查 巡逻 反潜 救援 运输,样样都能干,样样干得好。 这套1/72爱德美的板件,最大的优点是全身都有非常不错的铆钉细节,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驾驶舱和内舱细节约等于零,组合度稀烂,其中六个接点三个结构组合成的后起落架更是重灾区,对不齐、好不容易对齐了又不一样高、一样高了又歪了,比较治愈低血压。 涂装上没有用套材指定的黑猫,而是用了太平洋战场上的蓝白双色涂装,比纯黑色有更好的表现力。 同比例F4U一起出镜,可以看到卡特琳娜的身板有多壮实。 #二战# #飞机模型# #模型制作# #水上飞机#
木甲板防水处理方法 成品木甲板是非常常用的补品,性价比很高,可以用较小的时间投入实现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木甲板的一大问题在于其容易变形或开裂,一旦发生几乎可以毁坏整条船的外观。 对于要下水的RC船来说,这一问题更加容易发生,因为木材遇水会吸水和膨胀,晾干之后又会收缩,很容易出现膨胀、鼓包和开裂。两年前我第一次做二战船时,对于木甲板的防水处理办法做过一些研究和试验,当时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现在才分享出来,主要是想让这种方法经过一些时间的检验。现在两年过去了,这条船多次下水冲浪,木甲板完好如初,毫发无损,且没有任何老化现象,因此相信它再过好几年也不会出现问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首楼的这张照片是当时做验证时拍的。验证过程是在水里泡一晚上,第二天拿出来晾干,晚上再泡进去,如此持续一周多的时间,没有出任何问题才敢在船上使用。 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用于RC船,当然也可以用于静态船,毕竟静态船存放的空间也会有湿度的变化。
列克星敦号航母 高速战斗巡航
1/350列克星敦号CV-2 人员车辆上舰 最近给一些旧作做了一些升级和完善,其中工程量比较大的是给列克星敦号航母配备人员和车辆。这两年3D打印的升级和普及速度越来越科技与狠活,让一切成为可能。 这次一共做了一百出头的舰员和一套柚子的地勤车辆,小人忘了是哪家的产品,不过现在新产品日新月异,对玩家来说是大大的好事。需要特别点赞的是这套地勤装备,小吉普车甚至开出了底盘,真是震撼我一整年,虽然固定上去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因为这条航母是要在水里航行的,不固定好一个大浪就拜拜了。另外就是有点可惜这条船完工的早,没赶上打印的飞机,否则精度还能再上一档,这个小遗憾就留给以后的航母来实现吧。 涂装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感受是,拉垮的笔涂技术真的是给打印精度拖后腿了。车辆还好,人员真的是搞不定,领带都打印出来了,但渣技术涂不出来。最开始担心小人上去会让航母显得太粗糙没法看,后来小人的精细程度被笔涂拉下来之后,觉得船能配得上人了 一百多个人,十几辆车,花了好几天时间。用三倍放大镜做得头昏眼花。说实话一百出头的人撒到这么大一条船上,也就是勉强能看,但眼睛受不了了,只能见好就收。 最后祝大家涂小人愉快
厌战号 洗甲板航行 随风舰队
空母飞龙 黄昏航行
1/350飞龙 RC+通用+自制 富士美普通版,在手里已经放了好几年,今年刚好是中途岛80周年,就想把它做掉并且刚好带去夏威夷玩一圈,但是年初那会因为各种原因买不到套改,所以只能用各种通用改加一些手搓来把它完成。 虽然外观方面因为套改的缺失有一点遗憾,但它毕竟得到了在中途岛80周年之际去夏威夷的美丽海面航行的机会,作为一条模型船来说似乎已经不枉此生了 从夏威夷回来之后被封存了几个月,最近终于做完了。这是本萌新的第一条IJN舰船,欢迎大家狠狠指点 两静一动一黑白镇楼
1/72零战 第一次做飞机,经验不足,献丑了
飞龙号巡航夏威夷 纪念中途岛战役80周年 楼主最近去夏威夷玩了一趟,就带上了新做的飞龙号空母,在夏威夷的美丽海域开一开,刚好纪念一下中途岛战役80周年。 飞龙号之前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来过两次,第一次是虎虎虎,在瓦胡岛北边距离很近的地方,第二次就是中途岛了,然后就寄在那里。不过虽然中途岛也是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但是距离夏威夷的主体距离已经有1200多海里了。但中途岛那个鸟不拉屎…啊不…应该说只有鸟拉屎的小环礁,是没有商业航班可以去的,基地也是废弃状态,只有几座孤零零的纪念碑在告诉后人离这里不远的地方80年前曾经发生过多么惊心动魄的大事。 说回模型,对于我们仿真RC船的玩家来说,下海开船是挑战与爽感并存的一种玩法。挑战方面,第一是海中的风浪,但这一点与内陆的淡水大湖并没有太大区别,水域面积够大的内陆湖也可以有很大的风浪,而下海开船也完全可以去选相对平静的时候去。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海水的腐蚀,尤其是如果防水没做好进到船舱内的咸水,与通电的电子设备产生电化学反应,是杀手级别的存在。因此下海的模型船,对动力系统和防水能力的可靠性要求是比较高的。 但是下海开船的爽感也是很难在内陆复制的,在美丽的海域除了有蓝的让人沉醉的海水,与内陆湖相比,最难得的就是大海干净的背景,后面放几张对比图就一目了然。 这条飞龙目前是约90%完工的状态,等全部完工了再拍一组静态照片。 镇楼图是在茂宜岛的海滩拍的,背景中的山是与茂宜隔海相望的卡胡拉威岛。
珊瑚海忠魂 1/350列克星敦号 CV-2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文字都改成图片。
怡情小作 1/350 二战美军登陆艇 太平洋战场涂装 今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80周年,那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海洋为主要舞台的战争给后世军迷,尤其是海军迷们,留下很多话题。这场战争除了海空大战之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两栖跳岛作战,所以偶然看到一款登陆艇,就用来怡情小做一下。 更重要的是想尝试联系一下传说中最难把握的涂装:二战美海军的两种纯蓝色涂装MS11和MS21(敲黑板,这两种涂装是纯蓝色,深浅不同,但绝不是如黑白照片所显示的深灰色),用这条小艇积累一下经验,明年开始大建太平洋战争中的主角们。
1/350郡级 肯特号 简改+RC 上次做完同级的康沃尔号,总觉得不过瘾,没有迷彩不爽啊,所以紧接着就开了肯特号。同样是简改+RC。 我做船的计划,外观方面按时间投入由少到多分为四个级别:直做、简改、套改、超改,由对这条船的喜欢程度而决定。喜欢的船太多,全部精雕细琢时间和精力不允许,所以划分一下等级,越喜欢的船投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我是一个今年才刚刚接触二战船的萌新,自己觉得很多二战船有别于现代船的技巧和方法都没试过,需要练习。RN刚好是二战四个主要海军大国中我相对无感的,所以用来练手最合适不过,万一翻车也不心疼。明年开始准备主攻太平洋战场的妹子(划掉)船们。 两静一动镇楼。
厌战号 鸭子河口行动记录 厌战号战列舰作为随风舰队第一艘二战舰艇,服役一年以来在不同水域参与多次行动,下面记录一次比较有趣的,与各位分享。
木甲板效果的思考 这个帖子集中整理一下我对木甲板呈现效果的一些看法。为了说明会用到一些大师的优秀作品和我自己的渣作。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引用的大师做品只是为了说明木甲板制作方法的区别,完全没有评点他人作品或技术的好坏之意。 目前木甲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这么几种:单个木条拼接,整块木皮雕刻(大部分可以买到的木甲板都是这一种),塑料原件单片分色,塑料原件整体喷涂。我自己的看法,包括与几位我认为很有水平的船圈朋友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由效果好、真实到效果差、假排序:木条拼接,原件单片分色,有色差整片木皮,无色差整片木皮,原件整体喷涂。按制作所需要的精力排序则是:木条拼接,原件单片分色,原件整体喷涂,整片木皮木甲板。 下面详细解释,也欢迎各位讨论。 目前唯一存世的木甲板战舰压花级镇楼。
1/350郡级 康沃尔号 轻改+RC RN涂装小考 号手近年来狂出的冷门题材之一,上市这么久了,至少本吧我还是第一个做的。号手把这船叫“康威”号,有点不明所以。Cornwall是康沃尔郡,是地名的固定翻译,而且各种历史文献中,这船都叫“康沃尔”。而且吧里如果有哈迷,一定记得二年级洛哈特带进教室的那一群康沃尔郡小精灵吧。 郡级是英国大量服役的一型条约重巡,外观上最大的特色是三个大烟囱,古色古香,二战船有了铁甲舰的味道,而且干舷很高,所以显得非常大,从侧面看甚至不输战列舰。和它们不高的存在感相比,郡级在二战中的参与度却非常高,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在大西洋上,RN和俾斯麦,沙恩霍斯特,希佩尔,斯佩的战斗中,郡级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太平洋,萨沃岛战役中袋鼠的堪培拉被IJN重巡一顿突突,送了人头。在1942年的印度洋,多塞特郡号和本贴主角康沃尔号两条郡级,则成为了IJN在珍珠港之后中途岛之前鼎盛时期的牺牲品。 号手这款板件,质量相当可以,尤其是传统拉胯项目组合度,好到让人吃惊,很多地方不用胶就可以固定,上了漆之后甚至会有点紧,最后的总装要小心一点。另外用了某家的木甲板,以前在厌战号上感觉还相当不错,但是这条船的木甲板就太拉跨了,尤其是组合度,比塑料件短了近半厘米!不得不从中间切成两半再用边角料补上,让人比较失望。 这条船基本上是直做,自己加了一点细节,主要是桅杆,砰砰炮,拉线。为了赶上周末的活动,赶工两周做完,算是一条比较愉快的快餐作品。 另外特意考证了一下二战英国海军的涂装,可以说是各国中最复杂的了,比如很多人误以为胡德号只有一种灰色,实际上竟然有三种,在本贴最后与各位分享。 两静一动照片镇楼。
随风舰队 一号航母战斗群 入坑几年以来虽然进度缓慢,但一直在做,而且从本吧各位大佬的帖子里获益良多,所以每一条船都比上一条更好。 挑出几条刚好组一个航母编队,就差潜艇和补给舰了。潜艇简单,但是补给舰…啊万能的号手,快出一条350补给舰吧!700那条萨克拉门托放大一下就挺好! 这次出镜的五条船都是RC,并且都用了套改,力求在静态与动态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最早的是伯克,最新的是密苏里,几年之间对自己的进步还是比较满意的,以前做的船都有点没法看。虽然最近做的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一直在进步就是好事 目前为止主要集中在现代米国军舰,以后还会慢慢拓展题材,所以暂时命名一号航母战斗群。模型这个坑,一入就是一辈子啊
1/350 密苏里1991 RC+Pontos套改 田宫的老板件,配Potons的套改。 老田的这套板件还是很良心的,虽然老了点,细节也不够,但组合度极好,细节的问题用套改添加,另外船体大光板是在无法接受,所以自己加了焊缝,加了铆钉,但是铆钉部分经验不足,做的一般般,以后会做得更好。 Pontos套改让我无力吐槽,如果想做这条船的朋友,建议套改选用英菲尼的。 衣阿华级非常好看,本身颜值就很高,现代化改造之后,有了更复杂的雷达和更紧凑的上层视觉,不少人认为它的颜值更上一层楼,而且现代化改造的衣阿华造就了海军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观,战列舰的大炮与核动力航母的喷气式飞机同框出镜,同时可以搭配提康,斯普等冷战船,承前启后。 本贴分三部分,静态,动态和制作过程。照例一静一动镇楼。
打油诗《HMS礼赞》 背刺法鸡一时爽,胡德炸成火药厂。 围殴首相威风扬,亲王折戟马来殇。 羞辱沙恩大仇报,光荣被抓留笑料。 高脚柜下提子躺,岛国心患成过往。 太平浪高非我域,地中波平虐大利。 两朝亲王南海望,百年霸主忆荣光。
1/60 金枪鱼捕捞船 灯光+RC 做多了军舰,做一条颜色鲜艳的小民船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这条船上加了灯光,也是我第一次做外部灯光,以前只在小鹰号的机库内做了一下内部灯光。感觉外部灯光比内部复杂不少,也会给整个制作程序带来一些变化和阻碍,磕磕绊绊总算顺利完成。不过鲜艳的民船相比灰暗的还要灯火管制的军舰确实更适合加灯。 这一年养成了晚上去湖边遛狗的习惯。晚上的湖水非常漂亮,非常平静,每次去都希望手上能有一艘有灯光的小船,在湖里开一开。这条船就完美符合了这样的需求:长度不长,体量却不算小,因此同时拥有便携性和适航性;又有灯光,适合晚上开;没有军舰那么精细,晚上视线不好,磕碰一下也不怕。 便携,好开,有灯,不怕碰,完美! 一张静态,动态和局部细节照片镇楼。
萌新练手:1/350 厌战号战列舰 轻改+RC 以前只做过一些现代军舰,第一次做二战船,有点小慌张。二战船有些现代船没有的东西,比如木甲板 迷彩,对于这些我都是零经验,所以这一条船以练手为主,也没有用套改。只是自己改了一点雷达,加了栏杆,单独做了个吊车,这些都是对外观最有影响的东西,其他诸如小艇,舰桥,防空炮等统统直做。而且我意识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每一条船都上完整的套改,那这辈子都做不完已经有的堆积了,快挂的时候看到那么多没做完的模型应该会很难过吧。想明白了这件事,决定以后只有特别喜欢的船花功夫精工细作上套改,其他一般喜欢的直做为主,轻改最影响效果的部件就足够。这条厌战就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 至于考证什么的。。。二战船考证起来比现代船难好多啊,参考了一下吧里大佬的作品,又发现号手和爱德美的厌战开模很多地方差别巨大,咱也搞不懂到底应该是咋样的,总之注意到的地方就做,没注意到的、找不到资料的就佛系不强求。。。 涂装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末期样式,第一次练手,先徐图缓进从易到难嘛。。。那条黑水线看起来宽的很离谱,可照片上就是这样的。但是其他很多地方的考证,肯定经不起什么推敲,佛了佛了~~ 一静一动和一张真船照片镇楼:
1/96 伯克级驱逐舰 DDG-92 Momsen 从方舟订制的成品,1/96比例伯克级IIA,长1.62米,重9.2公斤。搭配利华1/100海鹰直升机。 第一次玩这么大的船,到手很惊艳,庞大的体量好像博物馆展品,细节也很非常丰富耐看。当然这么大的船的灵魂所在是在水中的动态表现。搭配12000毫安3S电池驱动双755电机,额外加了3公斤配重后才到水线。 本贴三个部分,静态照片,动态照片,和一些花絮。 一静两动照片镇楼。 注:不可用于商业目的转载,为方便爱好者收图就不打水印了,还请自觉。
1/200现代级宁波号 95%完工的特殊意义 每个中国军迷应该都对现代级充满了感情。 彼时亚洲风起云涌,对岸基德级耀武扬威,而人民海军最新锐的舰艇只有老旧的112 113和独苗167。直到四艘8000吨的现代级加入了人民海军,之后的几年间,4艘现代级独挑大梁,用他们威武的俄式身影撑起了中国的海疆,在最困难的时候带来了希望。 2020年初始,洪水猛兽般的病毒给所有人带来了严酷的考验,多少人在苦苦挣扎。我赶工制作这艘象征希望的现代级,以物言志,困难中也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快递暂停而无法完成扶梯与拉线,然而在当下,这种不完整反而更有意义,特此发帖纪念。 照例一静一动镇楼。
1/350 海自金刚号驱逐舰 套改+RC (可能是目前考证最严谨的)-划掉-海自金刚号驱逐舰。 还记得00年代这型近万吨的大舰在亚洲是非常震撼的存在,时过境迁,海自自已有了更新更强的爱宕摩耶,我们也有了055,金刚级的风头已经完全被盖住了。不过仅就外形来看,我个人觉得金刚级比后来的爱宕更能体现日式设计的传统与特色,尤其是对于铁塔式主桅的执着。 这款模型是号手与pit road合作(贴牌)的套材,质量真的一言难尽。船体上下、上层建筑小片组合式开模,与号手最新的一体式开模有着时代的差距。结果就是小片组合好了总有难受的缝,旁边的细节又增加了补缝的难度;上层搭好之后根本无法和船体合拢。另外船底过于圆滑,导致排水量过小,对于RC来讲非常**。 然而最让我吐槽无力的是pit的原厂套改,也是目前唯一的350金刚级套改。这是我用过最差劲最不到位的套改没有之一!甚至把它叫“半套改”更合适,最显眼的爬梯栏杆统统没有,仅有的几根栏杆竟然没有预制折线!连折线都没有的套改算什么套改,和通用栏杆又有什么区别??非常糟糕。以后看到pit的套改要躲得远远的。非常羡慕做爱宕可以用tetra的套改。 RC部分,因为船底形状不标准导致的排水量过小,压到水线再按比例换算只有7000吨,所以不得不做了大量的减重增浮工作。原装塑料舵、桨、人字架。。。重量能减一点是一点。 此外对比大量照片,号手的涂装指示水线太高了,黑线底部从上船体开始与船尾螺旋桨保护架过于靠近,是明显错误的。 本贴照例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划掉-静态照片,动态照片和一些过程照片。 照例一静一动镇楼。
1/350 航母舰载机 号手套材,牛魔王套改,自己加了一些PE和3D打印的细节。是为小鹰号航母模型做的舰载机,350比例太小,细节和精细度肯定无法和更大的飞机模型相比。萌新手艺不精,各位巨佬轻喷。
1/350 海自隼级导弹艇 P社的产品,题材很有意思,小巧可爱,奶凶奶凶的风格。 简单说一下这套板件,两句话总结就是:塑胶细节是亮点,没有PE是硬伤。 组合度很好,板件设计也很花心思,水口的设计很讲究、很人性化,不会开在易伤板件细节的位置,这一点耗子要好好学一学。对于这么小的一艘船来说,开出的细节非常丰富,几乎已经做到了塑胶材料的极致,很有诚意。但问题是船本身太小,最细的注塑对它来讲也太粗了,如果直做会显得非常肉,而市面上没有匹配的套改,所以只能自制PE替换很多细节。还有非常显眼的几根鞭状天线,原件太粗了,也替换之。 关于旧化,我仔细参考了很多真船照片后决定,完全不做旧。原因很简单,这么小一艘导弹艇,又是和平年代,每次出海能有几天?来不及生锈就回来了,然后一通大保健,海自的船外观保养非常仔细,根本没有变旧的机会。所以不做旧即仿真又省心,何乐而不为。
日落帝国的顶梁柱:45型驱逐舰 号手的板件。做完小鹰号之后有点懒,想愉快的做一个简单的船,所以选了造型简单颜值又很高的45型。更重要的是,这货特别适合编队2333,不论美帝俄毛法鸡的军舰,甚至邮轮和豪华游艇,都有和45同框航行的画面,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在本帖后面加更一期专题《狂刷存在感的45》。本帖动态部分的就有这艘45与同比例小鹰号航母的编队演练。 号手的这个45开的很有意思,一体成型质量挺高,除了机库导致的一点小bug,组合度极好。板件本身是大光板,却搭配了3大张PE。很有诚意吗?其实就是为了省开模费,很多不必要的部分也强行PE了,当然真正需要PE的部分也都有,所以这船的第三方套改就真的很鸡肋,完全没必要买。总之制作很愉快,厂家省了开模费用,玩家看到金灿灿的三大张PE也很开心,皆大欢喜了。 同样改了RC,本帖还是分三个部分,静态,动态和制作过程,也许再加个《无处不在的45》照片集哈哈哈。 一静一动镇楼:
仿真RC船的比例排水与比例航速 比例排水与比例航速对于仿真模型船的制作有一定参考意义。比例排水可以用来测算安装什么设备,能充分利用但不超过排水量;比例航速这一概念是从船舶设计中来的,模型在达到比例航速时,会与实船产生相同形状的水波,具有相似的水动力特性,也会让看起来的仿真度变高。 关于模型船航速最大的误区是不少人认为模型航速应该是真船航速/比例,就像算长度那样。一艘真航母30节航速时每秒钟移动0.05个船身长(这也是为什么越大的物体,感官上移动的越慢,很多人凭直觉认为船的速度可能就是每秒两三米在蠕动),而一艘一米长的模型航母如果每秒钟只移动5厘米的话,就几乎没有任何水波,看上去就像真航母在港口中以两三节的速度蠕动一样。要产生和真航母30节时相似的水波,一米长的模型航母需要达到0.82米/秒的速度。这个速度在不明就里的旁观者看来,就会发出“哇 这要是真船得有100节了吧”的感叹。 关于比例航速和水波形状,用图来更直观的展示。 三艘伯克级驱逐舰,真船,1/128,1/350,体量差别巨大,却在水中划出了形状非常相似的水波。模型船跑出这样的效果,乐趣和观赏性都增加不少,就是因为这两艘模型船的速度都是真船的比例航速。 所以在这里做个小小的科普。将计算公式简化后贴在下面,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仿真RC船的投入产出 这是我一直以来对于仿真船RC的理念,对我自己做选船决定的时候有指导作用。一时兴起做图一张,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就爱画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图
1/350 CV-63 Kitty Hawk 小鹰号航空母舰 套改,RC,内构,灯光。 断断续续做了整整一年,终于完工了。折腾了一番,除了上PE套改,还改了RC,3D打印了机库内构,并加了灯光。选择做小鹰号2007年大修完之后不久的状态,主要是考虑飞机的选择,彼时舰载机颜值巅峰F-14已经从航母甲板上消失不见,唱主角的是超级虫子发-18,但同时还有E/A-6B,S-3等好几种飞机,不像现在清一色的发-18看起来很无聊。另外在旧化处理上选择很轻度的旧化,大概就是刚从船厂出来在海上一周左右的时间,甲板有一些轮胎印,船身有一些轻微流锈。 小(猫猫)鹰号USS CV-63 Kitty Hawk,,是美国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也是除了宪法号帆船之外美国海军服役时间最长的船,是名副其实的老兵。Kitty Hawk是地名(恶意卖萌的小猫鹰),就是莱特兄弟成功起飞第一架飞机的地方。小鹰号退役后就停泊在港口,路过就可以看到。我曾经去看过一次,巨大的舰体十分震撼,只是十年的风雨已经让她锈迹斑斑。 号手的这个板件,的确是良心之作,细节和组合度都上佳,制作体验非常愉快。两片PE,一张巨大的水贴纸,都很有诚意。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有两点,首先是自带飞机太少,要做出效果就必须额外采购;另外一点考证问题,大后期的小鹰号,号手却在船头搞了两个弹射回收角这种70年代的东东;还有主桅形状有错误,不改的话看起来比例不对。 另外打算在本帖中包含一个小飞机专题,俗话说“做航母就是做飞机”,虽然夸张了点但很有道理。小飞机好不好看对航母的外观有决定性的影响。这40架小飞机的制作时间大约占了总时间的1/4,大大超乎我的想象。有个人说“其实最好做的就是航母,因为东西少”,只能呵呵,可能在他心里航母就是大光板+小小的舰岛。首先航母东西真不少,号手的这套小鹰,本身就有1400+的零件,350比例中无出其右,如果还要自己加东西,就更不用说了;另外小飞机如果精做,也是个耗时无底洞。 本贴分五个部分:整体和细节外观,灯光和内部构造,RC下水照,小飞机专题,以及制作过程。 一静态一动态,走你style超级发-18,还有本人实拍的Kitty Hawk真船镇楼: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曝光一个TB骗子卖家 大家注意了 商家名叫“江南数码专家”。 他的一件商品,名称为“真三键39个 强磁180电机”。任何人都会觉得是一单39个,拍下来到货一看,只有一个。 于是问之。精彩的来了,打滚耍赖,无耻到一定境界,再后来就装死人不说话了。大家看聊天记录吧。 记住此人,谨防受骗。
仿真RC船大本营 RC即遥控。仿真RC船内外兼修,外观真实还原,内部还有各种设备。 这个帖子有以下几个目的: 1、收集展示大神作品。大神作品魅力无穷,好让更多的人中毒入坑。除了模型本身,摄影也是非常重要的。 2、汇总RC制作教程。方便新人查阅学习,帮助新人顺利入坑。请看2楼。 3、船友水贴晒船。仿真RC船是相对小众的爱好,但你不是一个人!各种比例各种题材,大家一起来晒吧,相互学 习共同进步。 4、让更多的人了解RC船。另外消除一些误解,比如RC=粗糙这种应该丢进垃圾桶的陈旧观念。还有那种几十块钱在超市随处可见的玩具遥控船,或者没有任何外观细节的竞速快艇,都不属于仿真RC船。 三位大神作品镇楼: @hoodsx 的96比例提康德罗加级皇家港。 @Noctilux岁月 的200比例俾斯麦提尔皮兹;100比例054。 @自强不息 的96比例亚当斯;200比例深圳舰。
1/350斯普鲁恩斯 WEM套改+RC & RC改造经验分享 这是我的第四艘350比例套改+RC军舰。前三艘分别是伯克,提康和佩里。4月份就完工了,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下水拍照,这两天好不容易搞定下水照,终于可以发出来了。 斯普鲁恩斯级是一款非常漂亮的军舰,船身修长上层低矮,甚至有人认为是上世纪末期最漂亮的军舰,所以值得一做。制作过程轻微考证。 龙的板件,WhiteEnsign Models的套改。龙的这款板件,基础不错,细节不足,但作为一款老板件来说已经足够让人满意。WEM的套改,只能说一般般,很多细节没开出来,说明书还省略了很多。制作时不得不找来大量实船照片仔细比对。 本帖有四部分:水中动态照片,静态照片,静态制作过程,RC制作过程。其中RC制作过程希望能对想尝试静改动的盆友们有一些启发,希望RC党越来越壮大。 另外发生了一场**的意外。我在浴缸里接了水把船放进去调整重心,拿出来一看怎么水线以下有那么多白点,一问才知道水里有浴缸清洁剂,然后白点也洗不掉了。大家不要被那些白癜风吓到。再看过程中漂亮的舰底红,真是心痛。以后再试水一定要确保水里没有奇怪的物质。 两静一动镇楼。
1/350斯普鲁恩斯 WEM套改+RC & RC改造经验分享 这是我的第四艘350比例套改+RC军舰。前三艘分别是伯克,提康和佩里。4月份就完工了,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下水拍照,这两天好不容易搞定下水照,终于可以发出来了。 斯普鲁恩斯级是一款非常漂亮的军舰,船身修长上层低矮,甚至有人认为是上世纪末期最漂亮的军舰,所以值得一做。制作过程轻微考证。 龙的板件,WhiteEnsign Models的套改。龙的这款板件,基础不错,细节不足,但作为一款老板件来说已经足够让人满意。WEM的套改,只能说一般般,很多细节没开出来,说明书还省略了很多。制作时不得不找来大量实船照片仔细比对。 本帖有四部分:静态照片,水中动态照片,RC制作过程,静态制作过程。其中RC制作过程希望能对想尝试静改动的盆友们有一些启发,希望RC党越来越壮大。 另外发生了一场**的意外。我在浴缸里接了水把船放进去调整重心,拿出来一看怎么水线以下有那么多白点,一问才知道水里有浴缸清洁剂,然后白点也洗不掉了大家不要被那些白癜风吓到。再看过程中漂亮的舰底红,真是心痛。以后再试水一定要确保水里没有奇怪的物质。 两静一动镇楼。
【上船】BB-61衣阿华号战列舰 BB-61衣阿华号战(博)列(物)舰(馆)停泊在加州长滩,楼主有幸在2017年圣诞节当天上了这艘船,拍了不少照片,发出来给船吧同好,尤其是考证党们做个参考。 406大根镇楼
提康+佩里 幽灵湖巡航 请务必点开大图,最好在电脑上看。图片质量足够做电脑桌面,手机看不出效果。 这个题目可不是标题党,今天巡航的这个小湖,真的就叫幽灵湖。在一片森林中,水面平静,阳光温暖,坐在湖边看着漂亮的船划过水面,真的非常享受。费尽心力把静态模型改成动态,意义就在于此。
帖吧首发:350提康德罗加 RC无外挂 WE超改+少量自制 先上静态图,再上RC动态图,再上一些过程图。 1/350龙的板件,原本是邦克山号,改为CG-59普林斯顿号。板件很老错误很多,组合度细节均很差,RC改造困难,建议非真爱不要入手。 目前完工程度99%,还差定的水贴纸和树脂小艇没到。 上图:
帖吧首发:350提康德罗加 RC无外挂 White Ensign超改+少量自制 先上静态图,再上RC动态图,再上一些过程图。 1/350龙的板件,原本是邦克山号,改为CG-59普林斯顿号。板件很老错误很多,组合度细节均很差,RC改造困难,建议非真爱不要入手。 目前完工程度99%,还差定的水贴纸和树脂小艇没到。 上图:
伯克级DDG92莫姆森 Tetra套改+RC 先发航行图,再发静态图,再发一些制作过程
伯克级DDG92莫姆森 Tetra套改+RC 先发静态图,再发RC动态图,再发一些制作过程
RC远洋拖轮 鹿特丹号搏击风浪 1/200 海勒的老板件,组合度细节都很一般。然而颜色好看,船型特别,排水量大,很适合RC改造。 暂时没有添加太多细节,为的是搏击风浪的时候不心疼,不提心吊胆,可以玩得舒服。尺寸小,便于携带,但抗风浪能力蛮强,打算以后只要去有水的地方经常带上。 动力配置:双180电机,1600mAh锂电池,9克舵机。 先上静态图:
RC远洋拖轮 鹿特丹号搏击风浪 1/200 Heller 1/200 Smit Rotterdam Ocean Tug 海勒的老板件,组合度细节都很一般。然而颜色好看,船型特别,排水量大,很适合RC改造。 制作以工正漂亮为主,暂时没有添加太多细节,为的是搏击风浪的时候不心疼,不提心吊胆,可以玩得舒服。尺寸小,便于携带,但抗风浪能力蛮强,打算以后只要去有水的地方经常带上。 动力配置:双180电机,1600mAh锂电池,9克舵机。 先上静态图:
1/350静潜潜艇探讨 大部分能做出静潜功能的最小都是144的基洛或者72U艇之类的大模型。在论坛里还没有看到过350比例的,即使是台风或者奥斯卡之类的大型潜艇也没有。哈特大神@zhangkunmn之前发过一个1/350级敏号核潜艇的帖子,可是后来没有更新,翘首期盼了很久 找到一个模友发在油管上的视频,可惜比较早,不够清晰,所以参考价值有限。各位RC船吧的大神,有没有谁做过这种比例的静潜潜艇?跪求指导
新人第一艘RC! 港口小拖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