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微果雪 轴微果雪
关注数: 35 粉丝数: 33 发帖数: 4,638 关注贴吧数: 15
李荣浩的故事(二) 第一章 高考三次 当过吉他老师 李荣浩的创造实力不可小觑。在跟同样是唱作型导师王力宏“抢人”的过程中,李荣浩就抛出杀手锏,“在我没唱歌之前,我是专门替别人做嫁衣的,我帮别人写了很多歌。” 确实,像黄丽玲的《寂寞不痛》、陈学冬的《不再见》、薛之谦的《丑八怪》等大热曲目都出自李荣浩之手。李荣浩的作品有着他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和歌唱的温度使他的作品更接“地气”,让听众产生了共鸣。 而这些对音乐的态度很多都来自于李荣浩本身丰富的经历。 在成名之前,李荣浩为了自己的音乐梦,付出了很多。他曾在父母的要求下,每周从安徽蚌埠坐火车到南京学习低音提琴,坚持了六七年。后来,李荣浩为了赚钱,做起了吉他老师,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多。当时他的爸妈觉得做个吉他老师也挺好,能赚钱还安稳,但李荣浩还是想做音乐,甚至为了做音乐放弃了高考。 李荣浩在高中就辍学做音乐,第一次高考只考了150分,第二次高考差艺术线一分,而在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的时候,接到了唱片公司的电话,于是他放弃了高考,远赴北京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梦。 《中国好声音》的录制中,李荣浩透露自己当时带着1800元钱,孤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北漂的前三年,他一个朋友也没有,住在只能侧着身子走的屋子里,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何磊的故事(一) 第一章:4个月、30首歌,打动节目组 今年19岁的何磊,来自江阳区蓝田街道石岭村,目前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流行演唱专业。走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何磊用了4个月时间。 今年2月,《中国好声音》导演组来到四川师范大学选拔歌手,何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没想到得到了导演组的青睐。“但这并不能意味着我能参加《中国好声音》。”何磊说。 接下来,导演组安排何磊三次进成都录音棚试音,两次去上海好声音录音棚试音。“前前后后,我唱了30余首歌。在上海期间,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不停地录歌。”何磊说,今年6月才确定了自己能登上《中国好声音》舞台 第二章:演唱前想上厕所,上台后不敢看导师 第一次登上大舞台,何磊表示有各种紧张和忐忑。“演唱前,感觉自己在后场等了一个小时,甚至想上厕所,那种气氛下,身上的肌肉无论如何都放松不下来”。 后场通往舞台的门被打开的一瞬间,现场的舞美音效、观众的欢呼声向何磊扑面而来,“当时感觉非常爽,觉得自己熬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拿起我的话筒,也是武器,走上战场打仗了。” 上台后,何磊深呼吸调整,30秒后才给乐队示意开唱。“右手拿着话筒,可左手一直不知往哪里放。”何磊说,演唱时没有在意导师是否转身,因为自己完全没往四位导师的方向看。 第三章:一场比赛让父母改变成见 何磊从小喜欢唱歌,有段时间,何磊每周末都会去KTV等着开门。但父母对于何磊唱歌这事“一直都不支持”。 何磊表示,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高二转学上职高,高三时才发现自己的前途完全没希望,“一百多分考什么大学”。 何磊觉得必须为自己找一条出路。多方打听后,何磊得知职高生也可以通过艺考,以较低的分数走进大学,便把想参加艺考的想法告诉父母,却得到了父母的不理解。 当时,离艺考还有3个月的时间,何磊找到初中老师倾诉自己的处境。没想到,初中老师主动找到何磊父母,并说服其支持何磊参加艺考。 何磊在确定能登上《中国好声音》舞台后,才告诉父母参加了节目。父母得知后,态度有了转变,放下工作来到上海为儿子打气助威。“父母每天都发几条朋友圈,提醒大家看节目,甚至开始主动关心我在音乐上的事。”何磊说。 对于在《中国好声音》比赛中的名次,何磊表示并不是特别在意。“《中国好声音》的比赛对我来说只是经历,如果真的搞音乐,重心不应该在选秀上,想要走的长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