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的志豐- yih61116
本人喜愛麻將,國標、中庸、台麻、日麻都會打,亦會關注其它的棋牌類遊戲;最近愛上了漢文調並學習之^_^
关注数: 288 粉丝数: 217 发帖数: 3,634 关注贴吧数: 3
如題,雀魂裡面有個和了巡數這個數據(圖一)很多人都拿這個「結 如題,雀魂裡面有個和了巡數這個數據(圖一) 很多人都拿這個「結果論」的數據來評論一個玩家的牌效率優劣,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試問,圖二這個牌你和不和? 「哎呀!21巡才和,這麼晚,會大大地增加我的和了巡數,是牌效率不好的表現,所以這局流掉好了。」 試問你會這麼做嗎?我想應該還是會海底牌自摸和牌的。 和牌只是一個結果,而且大部份都涉及到對手肯不肯切出銃張,畢竟理論和牌率,四麻25%、三麻33.3%,而且摸和率亦同,如果真要以和了時的巡數來論牌效率的話,只計自摸和牌的局數,銃和局數不納入,改成摸和巡數還比較靠譜些,但依舊非常不客觀。 但...在討論牌效率問題時,是不討論和牌的結果,而且未和牌的對局根本不會計入,請問,沒和牌的對局就沒用到牌效率了嗎? 肯定是有的,所以用和了巡數來論牌效率一點都不客觀。 牌效率的討論應該是這樣,例如: 12345678p23456s 一向聽的牌,有多少張牌能入張成聽?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摸到1~9p與1~7s都能成聽,不看桌面與他家扣入的牌,理論最大剩餘張數是51張。 這個才是牌效率的運用,而非用和牌時的巡數來斷定一個玩家的牌效率優劣。 真要用數據來論牌效率優劣的話,應該要用聽牌巡數才對,但聽牌巡數的判定,我用剛剛南場逆轉的對局來當例子,如圖三與圖四: 圖三是此副手牌在第7巡時就聽牌,可以切6s聽4s或切3s聽47s,但中途我有改成沒聽牌,而後又改成聽2p5s,即便如此,這次的聽牌巡數就是計7巡,就算後面自己因為避銃而把牌拆成沒聽,都不影響計入的聽牌巡數(當然這個立直的例子是不能拆牌避銃的)。 結果圖四的和牌巡數是15巡,試問這個對局牌效率真的差嗎? 再一例(圖五與圖六) 圖五在第8巡就成聽了(但這個例子未改聽,改聽與否並不影響最早成聽時的巡數),但我實戰並無宣告立直,是因為我若摸到2s可以切8s,一來可以避掉一次寶牌銃,二來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翻數。 圖六在15巡的時候才自摸和牌,看...又是很晚巡才和牌,所以牌效率又很差了? 畢竟聽牌遠比和牌機率高太多了,每個對局都會用到牌效率理論,而非只有和牌,用和牌來論牌效率實在很荒唐。 以上。
為何現在還有「兆=百萬」的用法?不是該廢除了嗎? 《五經算術》: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 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也。 三等者,謂「上、中、下」也。 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  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 也就是說,兆等於百萬,是下數的用法,現今已不使用這三數的表示法,而都用「萬進數」,那兆的確就是「萬億」而不會是百萬。 但不管是哪一種用法,兆>億是定律,但《新華字典》把兆當百萬,兆=萬億變成古代的表示法,這種把兆當成億的小弟的說法還真是醉了。 古時沒有統一數字單位的標準真的是一種錯誤啊,因為這樣兆才會有爭議。(所以MHz稱為「兆赫」真的是一種錯誤與誤會) 若以可觀測宇宙直徑為約930億光年,換算成公里也還用不到最大的單位。 1光年: 299792.458公里(光在真空中的每秒速率)x86400秒(1日)x365.2421988(1回歸年) =9.460528E12 約9.4605兆公里 9.4605兆x930億=8.798291E23 約8798垓公里 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居然連「秭」還用不到,所以中國的數量單位其實是很夠用的,不知道為何要侷限在「億」這個狹小的單位? 台灣、日本、韓國都還有在使用在數學上,即便這些數量單位很少到,但也沒有廢除。 所以億以上的單位是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 以上全都是用萬進數,這裡應該可以發科普貼吧?-------------------------------------------------------------- 悪の小なるを以て之を為すこと勿れ、善の小なるを以て為さざること勿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