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为乐😄 ok北斗星76
耕种出身,读书养花。
关注数: 260 粉丝数: 831 发帖数: 14,899 关注贴吧数: 12
牡丹发展考证 本人自幼耕读为生,祖庭中堂“牡丹松鹤图”伴我整个幼年少年至青年,乃入眼入耳入心。央视纪录片《牡丹》和我灵魂深处碰出了火花,让我怦然心动,便开始种植牡丹至今整十年。随百余个品种牡丹到来,内心深处一直想理清楚牡丹发展史,尤其是手中传统品种从何而来?趁乙巳春节期间,翻阅大量牡丹专著及网络资料,历经一周时间进行考证,当然难免偏差甚至错误,还请各位花友指正。 一、牡丹发展史考证 1.东汉(公元25-220年.洛阳)1972年在甘肃武威柏树公社出土《圹墓医简》最早有牡丹做为药用的记载。(据喻衡《荷泽牡丹》)。 2.南北朝(公元前420-589年.南京.洛阳.长安等)据《太平御览》记载牡丹已做为观赏植物。(摘喻衡《荷泽牡丹》)。 3.唐代(公元618-907年.长安.洛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据《龙城录》记载、牡丹品种、颜色繁盛起来,并有了重瓣牡丹,开元中牡丹盛于长安。 4.宋代(公元960-1279年.开封.杭州)据李汝珍《镜花缘》记载,武后将长安四千株牡丹贬去洛阳。《事物化原》也有类似记载从而洛阳牡丹得以繁盛,据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和《洛阳牡丹记》此时洛阳牡丹达109种,已经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称之洛阳牡丹甲天下。 (1)北宋末年:因战乱洛阳牡丹衰败。陈州(河南淮阳)成为牡丹种植中心,据张邦基《陈州牡丹记》记载,陈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之顷计。 (2)南宋:四川天彭,栽培牡丹蜀中第一。彭州宋氏、张氏、蔡氏购买洛阳牡丹。据陆游《天彭牡丹谱》记载34个牡丹品种,此时发现欧碧,据考察和洛阳豆绿类似。 5.明代(1368-1644.南京.北京)牡丹栽培中心转移至亳州(安徽)。据薛凤翔《亳州牡丹表》记载出现娇容三变、琉璃贯珠等牡丹品种267个品种。 6.清代(1644-1911.沈阳.北京)曹州牡丹开始繁盛,取亳州而代之,据喻衡《菏泽牡丹》记载,1915年调查,荷泽牡丹始于赵楼村开始赵畅波,他情喜好花,终生行医,秦岭采药得红、白、紫、粉四色牡丹为母,得以繁衍。到了万年间,亲去洛阳寻得姚黄、魏紫、二乔等十多品种而归,从而菏泽牡丹开始繁盛起来。 二、牡丹品种发展史考证 (一)传统品种 1.魏花:据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为野生牡丹驯化,五代,砍柴人从洛阳寿安山掘来,卖给宰相魏仁溥(摘喻衡《菏泽牡丹》)。 2.姚黄:据安大化《洛阳牡丹》记载为芽变。宋代1112年洛阳郊区司马坡(今孟津县)姚家花园,姚崇培育。 3.潜溪绯:据《欧谱》记载为芽变。出自洛阳龙门山潜溪寺(原为唐相李藩别墅)。本为紫花,忽于丛中特出绯者,明年移栽他枝,为千叶绯花。 4.豆绿:据《墨庄慢录》记载为芽变培育,北宋宣和年间,洛阳花工欧氏以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 5.赵粉:据《桑篱园牡丹谱》记载为自然杂交,1828年为冰凌罩红石(洛阳品种)自荷泽赵氏园种生。 6.金玉交辉:据《亳州牡丹史》记载,绿胎、大瓣,为曹州所出第一佳品。 7.花二乔:二乔、二色红、洛阳锦。 (1)据宋.周师厚《洛阳牡丹记》二色红,元丰中出自银李园(原是唐李德裕的平泉山庄的部分,位于洛阳城南15公里的伊川县梁村沟。宋代改名李氏仁园,园主人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据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2)据《桑篱园牡丹谱》二乔花出洛阳,移曹百余年又称洛阳锦。 (3)二乔,红花者嫁接成紫二乔,粉色者嫁接成粉二乔(据《花镜》)。 8.首案红:花出荷泽毛庄。(据喻衡《菏泽牡丹》) 9.小魏紫:为魏花之芽变。(据喻衡《荷泽牡丹》) 10.百花妒:荷泽百花园选育(据《百度百科》)。 11.胭脂红:菏泽百花园选育(据《百度百科》)。 12.掌花案:清.菏泽.赵孟俭选育(据《百度牡丹吧》) 13.蓝田玉:菏泽.赵玉田培育(据《百度牡丹吧》)。 14.紫蓝魁:1969年菏泽赵楼牡丹园(据《中国牡丹图志》)。 15.夜光白:洛阳培育(据《百度牡丹吧》)。 16.池塘晓月:洛阳自然选育(据《百度牡丹吧》)。 17.软玉温香:1985年赵楼牡丹园(据《中国牡丹图志》)。 18.老君紫:1987年洛阳张淑玲人工授粉选育(据《百度牡丹吧》)。 19.梨花雪:清、菏泽、赵孟俭(据《百度牡丹吧》)。 (二)国外品种 1.芳红:1987年,日本,大根岛,中村农场培育。 2.岛津:1974年,日本,安部博正培育。 3.花王:1931年,日本,大岛根培育。 4.黄冠:1998年,日本,渡部三郎培育。
牡丹改土施肥 养花养根,养根就是养土。养土就是把秸秆及农家肥充分发酵后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养土就是深翻土壤,冰雪入土,冻够三九,把虫菌冻死,把土冻酥,激发土壤活力,让土壤疏松透气。养土就是深翻土壤,太阳爆晒,晒够三伏,把虫菌晒死,激发土壤活力,让土壤疏松透气。养土就是干了浇,积水排,每次下雨和浇水后锄地,让土壤疏松透气,补充人气,补充铁。土壤越来越好,牡丹越养越好,大道至简,回归自然! 一、改土(牡丹生活的环境) 沙土漏水漏肥,粘土容易板结。改土就是改良土壤的结构,让其疏松透气;改土就是改变土壤的酸碱度;改土就是增加有机质,增加生物菌落。 1.改变土壤结构让其疏松透气:增加木质素和纤维素是好方法,如发酵秸秆、树叶、花生壳、松针、木屑锯沫,碳化稻壳,椰糠,蘑菇菌包等。 2.增加生物有机质和腐殖质:发酵羊粪、牛粪、饼肥富含生物有机质,当然也增加生物菌肥、芽孢杆菌和黄腐酸钾为最快最有效方法。 3.改变土壤酸碱度:盐碱地增加硫酸亚铁、硝酸钙,酸性土壤增加草炭灰或者生石灰。 二、施肥(牡丹生活的食物) (一)肥料组成 1.大量元素:氮磷钾。 2.中量元素:钙镁。 3.微量元素:硼铁锰锌铊。 (二)施肥方法 多年生健壮牡丹根部给肥,总原则薄肥勤给,肥后浇水。新栽苗、弱苗和病苗根部不给肥,可给叶面肥。 1.春肥(花前肥):在解冻后是促进芽萌动生长的速效肥,10斤红糖,1斤尿素,2斤硝基复合肥。每棵牡丹根据植株大小给30-50克,施肥后浇水。 2.夏肥(花后肥):大概4月底5月初给一次生物有机肥加磷酸钙,每棵30-50克。生物有机肥需要温度,钙磷肥是牡丹根系生长必须,是为养根。 3.秋肥(金肥):秋施金冬施银,立秋后高温25℃以下根部给10斤红糖,1斤尿素,2斤硝基复合肥。每棵牡丹30-50克复合肥和喷释叶面肥,促进光合作用,延缓叶片早衰,促进生根,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牡丹生长促进聚集营养。 4.冬肥(底肥):给长效有机肥,为牡丹一年的生长持续提供营养。在牡丹开始落叶及冬至前后,给发酵饼肥,发酵牛羊粪等。每棵距离根30—40厘米沟(穴)施。有条件的,过春节时健壮地栽牡丹同方法再埋一遍鱼内脏或死🐠效果奇佳。 5.叶面水溶肥(零食肥):磷酸二氢钾,鱼蛋白,葡萄糖,微量元素,黄腐酸钾及生长激素等,4-5-6月三个月,立秋后一个月,每月1-2次。浓度不要太大,薄肥勤给,按照说明书傍晚时喷叶或浇根。 总之:薄肥勤给,适宜给肥,促进吸收,补充营养,枝繁叶茂。过量给肥,不适宜给肥,不能吸收,杂菌增生,烧根烂根。
耕读为乐养牡丹小结 牡丹"性宜冷畏热,喜燥恶湿,得新土则根旺,栽向阳则性舒,疏松透气则健壮"。 1.选择高燥半阴、向阳背风,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 2.选择健壮苗(根黄杆壮芽水灵的2-3年苗),就成功一半。 3.起垄种植,有利灌溉和排涝,也利于呼吸和生根。 4.清晨牡丹叶仍下垂就需补水,补水和下雨后要松土。 5.新栽牡丹、弱苗及病苗,根部不给肥,素土养根,可以给叶面肥。健壮牡丹,薄肥勤给(我一年给四次肥,可以翻看我的帖子),有机肥要熟透。少给吸收是营养,给多不吸收是祸害! 6.冬天翻土,活化土壤,冻死害虫。 7.枯枝败叶有病菌和虫卵,秋天清除,春秋各喷一次石硫合剂清园。 8.牡丹的掏枝修剪,疏花疏蕾是牡丹养根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保持根冠平衡,通风透光,养分集中,生长旺盛,花大色艳,株型美观。尤其新栽牡丹可以提高成活率。 9.花友私信我,牡丹尽量早栽,具体怎样操作: (1)“白露早,寒露迟,到了秋分正当时”秋分移栽,尽早不要晚。 (2)我认为平均气温在25℃左右就可以移栽。郑州,我每年9月15日下地,15天的伤口愈合期后开始生根。保证10月份一个月的生根期,成活率很高。 (3)喻衡教授说,秋分移栽新生根可达12-15厘米,寒露移栽新根仅有3-4厘米,立冬移栽当年不生新根。 (4)总之一切目的就是为了生自生根,有自生根生,无自生根死。我国幅员辽阔,气候跨度大,种系不同,本人坐标郑州地栽牡丹得小结有一定局限性,大家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只为交流,共同提高。
养兰两年,汇报兰花养护心得。 2023年2月1日四川花友“兰蜂鸟花”和安徽花友“会走路的鱼”带我入手兰花。 坐标郑州,现总结养兰心得如下,请各位赐教。 1.植料问题:根据室内外养兰,还是南北方养兰不同来配置植料。目的保持土壤不干不湿疏松透气而沥水,最好境界就是保持植料的“润”。 (1)软料(供应营养):松树皮、柳树皮和花生皮等,一定泡水密封发酵,腐透再用。 (2)硬料(透气保湿):珍珠岩、碎砖粒、浮石、植金石、火山石和陶粒等。 (3)腐殖土(服帖保湿,提供营养):松树下面多年自然发酵好的腐殖土最好。 2.光照通风问题:遮阳不遮光。温度15-25℃可以自然光照。温度超过35℃要放在阴凉通风树荫下、墙根处或者室内阳台避免阳光直射。 3.防腐问题:植株健康是前提;夏天环境阴凉通风透光,避免盆壁晒热烫伤兰根;植料润而不湿;杀虫杀菌剂(甲维盐,啶虫脒,多菌灵)两周一次喷洒叶面,并在入伏和处暑各灌根一次。 4.浇水问题:目的保持土壤不干不湿疏松透气,最好境界就是“润”。很多兰友问兰花多长时间浇一次水?南方环境湿润和北方环境干燥不同,粗颗粒利水,细植料含水不同,室内蒸发慢室外蒸发快不同,冬天蒸发慢,夏天蒸发快。所以保持土壤不干不湿,“润”为目的。不妥之处还请花友指正!
首页 1 2 下一页